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特有理
  有感而發
網絡日誌正文
如何構建新的文明體系|構建原則及要素拼圖模式 2021-05-28 11:39:08

如何構建新的文明體系|構建原則及要素拼圖模式

特有理

2021-5-28


體系的構建就是社會版的系統產品設計。有一個最基本的哲理性原則,就是設計的【相對完美性】。所謂“相對完美”,不是包羅宇宙的全能。就像一部手機,所謂的“完美”是在通常情況下,在人類技術可以達到的高度,可以實現人所需要的功能。儘管手機技術不斷發展,幾乎每年都有新版手機推出,但舊版本的高質量手機仍然會在當時的時段帶給用戶極高的滿意度。所謂的“相對”,就是在時間維度上人類可達到的,相對與發展而言的能力高度。因此,相對的完美就是現實的,客觀的。通常,完美的感受包括以下八個要素:質量的優異性,功能的豐富性,應用的穩定性,使用的方便性,整體的耐用性,感受的舒適性,廣泛的適應性,以及形象的高雅性。

但是,由於社會一直被逐利者利用完美的相對性進行迷惑和洗腦,許多人對“沒有事物是完美的”論調產生了深度的認同感,於是便努力一生去適應不完美,甚至對殘缺產生出了耐受感和愉悅感,進而為了對現實痛苦的麻醉而歌頌殘缺和不完美。“民主是一個最不壞的制度”是近代以來最大的政治欺詐言論。這是街頭小販掩蓋劣質產品最常用的伎倆。誰都知道鞋子穿久了一定會壞;誰也都知道,一雙完美的鞋一定會因為穿着舒適和美觀耐用而真實存在。如果有人在一堆殘缺不堪的鞋裡兜售“最不壞的鞋”,沒有正常人會去搭理他。當試鞋時覺得很不舒服,售貨員表示這是店裡最不壞的鞋,正常人不會因為這個“最不壞”的說辭而買賬。許多人可能會說,由於社會的複雜性,社會制度不能跟鞋類比。那麼現代的高科技產品又如何?

現代的高科技產品可謂是人類知識和能力的最高階集成,而且人類還在不斷進行着提高和完善。就像集成芯片的精細度正在以位數量級的變化趨勢進行着提升。一個高科技產品所包含的科學思想和科技領域遠比當今人類簡陋的社會制度高出無數倍。可是,一件產品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而社會的體制卻是會影響甚至左右人一生的大環境。現實的悖論就在於,多數人在追求產品完美的同時,卻嚴重忽略了對社會體制優異性的追求。其中的本質原因就是物慾及愚昧的雙重作用。這其中,大多數人被極少數人所愚弄是一個主要原因。儘管沒有一個產品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但優質的產品至少可以稱得上是最佳的產品,而不是最不壞的產品。最佳的背後,是製造者最大的努力;而最不壞的說法所隱含的,則是推銷者對大眾的藐視和不屑。

產品的設計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同樣的應用也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就像手機的操作系統。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不同的系統必須有殊途同歸的應用效果,必須具有優異的性能,才是可以接受的備選目標。文明體系的構建也同樣會有不同的實現方案,但其關鍵功能都應該圍繞着能讓人類長期健康地發展,其性能應該達到集人類最高智慧的優異水平。

新文明體系的構建,必須建立在現代科學的基礎之上,而不是想當然的線性邏輯堆砌。一切都應看本質而非簡單想象中的良好感覺。就像所謂的“三權分立”體系,雖然公權力被在結構上進行了分割,但社會的經濟體系卻是三種權力的共同利益基礎。因此從利益角度,三種權力又被經濟聯繫在了一起。而表面的分立實則成為了權力勾兌的畫皮。再看所謂的選舉,在人類思維能力的自然分布條件下,能對複雜事物做出正確判斷的人必然是少數;而多數人即使在沒有受到矇騙的情況下,也很難對複雜事物做出正確的解析和判斷。這也是為什麼在現實中,考試遠離滿分的人占大多數,接近滿分的人占極少數的原因。而選舉的少數服從多數,實際相當於用50分的結果來否決90分以上的答案。更何況當取得大多數人認同的時候可以給個體帶來巨大的私人利益,那麼欺詐就必然成為泛選票政治的主旋律。因此,新的文明體系就必須以現有的體制模式為前車之鑑。

大眾對科學認知的膚淺是新文明建立的最大難點。因無知而盲從,因無知而迷信,因無知而排斥科學的道理,因無知而對騙子一呼百應。這使得人類社會的理性發展艱難,感性不斷爆發。對物慾的放縱使得人們無心去做理性思考,無意去對腐敗的社會體系進行實質性的改造。人生苦短,只爭朝夕地搶奪利益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勵志情懷。人們想象中的自由往往是個人獲利的自由;但很少人能真正意識到,普通人對自由的歌頌其實是對自身利益的出賣。好在自然界有物極必反的規律存在,當今的世界恰恰到了騙子和利益掠食者們瘋狂至極的階段,各種偽裝的畫皮都開始撕掉,種種猙獰的面目也開始清晰地顯露。廣泛的覺醒已經成為世界的大趨勢。中國最新興起的“躺平”理念,成為劃破“躺贏”黑暗體制的一道耀眼閃電。而要想從躺平到真正挺立起來,人們必然需要一個真正科學化的新文明框架做支撐。

由於文明體系的各種要素並不是線性的作用關係,因此其思想構建就很像是拼圖模式。在一個基本的科學框架下,充分解析每一個關鍵因素,並最後將它們系統地結合起來,一個完整的系統設計藍圖就會出現。因此,後續的模塊創建很可能沒有前後的關聯,但最終必然會呈現出完整的系統化形態。

以下,新文明體系的構建探索將從系統概念開始。


瀏覽(2321) (3) 評論(29)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天雅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31 15:54:54

是奇怪。萬維有兩個版本。我兩個PAD用不同的版本。這個PAD貼的東西,另一個有時看不到。但反之都能看。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31 00:20:25

我的回覆好像不顯示,不知道是否丟了。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30 23:40:00

哈哈,這恐怕是我跟你的認知不同的關鍵點。我的確認為目前科學不能解釋人性,我甚至認為以後也不能。哥德爾的incomplete原則。努力趨近當然是全人類的努力,這個是值得讚賞的。這就又要提到human function問題了。人定勝天,我個人是不信的,我也不信群體創造文明。我甚至認為人類歷史和文明都是個人基礎展開的,退步,進步,落後,先進都是個人造成。我十幾年前就搞大數據了,做了N個大項目。我分享一個故事。差不多十年前,我個人參加幫助中國建立全國三金大項目,其中一個大市的公安大數據項目,給了我深切的感受和體會。某個公安副局長居然用大數據監控另一個副局長。美國這幾年發生的事,讓我感到,Gee,this is happening everywhere。 我對人性總的來說是悲觀的,原諒我的這種悲觀,因為我沒有任何信心認為這些事以後會在一個新的系統裡就不再發生。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30 23:13:26

這麼一解釋問題就徹底清楚了。你的質疑是一種最普遍的質疑。關鍵就在於許多人認為科學是無法囊括感性因素的,是無法針對人性的複雜的。但是,只要在宏觀科學的層次來審視人類社會,就會發現人性逃不出科學的框架。因為看社會問題面對的是群體,而群體的行為是可以分析和預測的。像嘎啦哈這種極端異類在大群體範圍是可以控制甚至忽略的,否則萬維早給整黃了。在大數據分析面前,個體的差異再大也也有辦法納入科學的模型中去。人類的行為科學早已存在,市場營銷和政治策略也早已納入了科學的領域。因此,把眼光只盯在個體的複雜性上是遠低於現代科學層次的。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30 22:21:41

不是。我無法指出特兄自己感知認知中那些不work,但是我想跟我一樣,肯定有不work的。我舉嘎拉哈的例子是想說,這不是科學思維的問題,是人性問題,我甚至多次講是元器件問題。問那個四階段問題也是想說,你的科學思維會讓你犧牲那樣做,但是在第二階段時,會有無數個嘎拉哈把你做掉的,因此我認為絕大多數人,即便有再好的科學思維,也不會那樣做,那真不是1+1=2那樣的公理可以涵蓋的,因此我提出的科學的邊界。提到愛因斯坦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講科學的邊界,這個邊界跟人性都是不確定的,但是又都是伴隨着人類,包括人類文明的。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30 21:09:33

遠方博太謙遜了,雖然你的妙筆一貫委婉,但也一直有一覽眾山小的氣概。你說的四個階段我已經回答了,也許我沒回答清楚?我提到的質疑是你說的愛因斯坦質疑牛頓及其引申,所以我跟不work聯繫在一起了。不過咱們兜了這麼大的圈子,總得對應到本人的博文才叫有的放矢不是?哪怕你用四個字:狗屁不通,或兩個字:垃圾,咱也能找准一個唾面自乾的台階下呀。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30 18:14:34

抱歉,我可能不注意,讓你不悅了。我前面問你的那個科學四階段問題,你說我是在質疑1+1=2嗎?如果你不能明白我的表達,那恐怕是我的表達能力問題。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30 15:26:49

你還是沒說明什麼是不work的。什麼叫我認為自己是真科學?我不是科學,是我掌握的知識是科學。除非你無法分清什麼是真科學,什麼是偽科學。而你說的質疑,那是對特定物理模型的質疑,而不是對科學知識的質疑。如果連1+1=2都要質疑,這不是深刻,而是膚淺得無以復加。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30 10:44:32

要扔掉的東西很簡單理解的。比如我舉個例子。你認為自己是真科學,嘎同學是偽科學,我想嘎同學也是那樣說你。物理界現在在質疑愛因斯坦,尊重客氣,就像愛因斯坦尊重牛頓。不work的東西,我認為扔掉為好。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30 10:12:36

我們的討論正好遇到了一個關鍵點,就是人類對科學的認知。你說以科學為生計,其實就是把科學當成一種工具;而我則把科學作為一種思維模式,一個通往靈性的通道。這就是根本的差別。人類現在需要的恰恰是要建立(build)科學的社會模式,而不是在金錢以及權力的傲慢中去解構和摧毀(destuct)科學。

在你的侃侃而談中,我實在不知道什麼是你眼中的珍寶,什麼是他人手中的破爛。至於向嘎啦哈那樣的網絡混混,根本不具備科學素養,其言論甚至連偽科學都談不上,如何能與科學本身相提並論?

在你奉勸別人“扔掉許多”的時候,實際表達的是極度的不認可。何不直截了當指出哪些是要扔掉的?既然是許多,舉幾個具體的例子應該不是難事吧?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29 20:34:06

我理解科學的作用,我是學科學和以此為生計的。我認為這裡面有兩個問題。一是當今的科學理念,知識,甚至有些傲慢都要被糾正,否則我認為此科學不是你說的科學,有些甚至還是“裝bi”的,嘎拉哈同學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二是科學有其邊界。比如1+1=2是個公理,得出很快,AI和機器學習建模把人需要做的選擇都簡化成1+1=2那樣的組合。但是當人遇到一個場景,一個感動,一個念想,我認為不能要求1+1=2那樣的速度和反應結果,也可以是無結果的。人需要的是思考,默想,contemplating,當然還包含華人擅長的算計。這就不是一個1+1=2的計算問題。我同意你說的科學是個通道,但是我想當今科學恐怕需要重生,需要先self destruct,就像美國這個國家的體制,self destruct並不是壞事,不work就應該停下,放棄,甚至丟棄。其實最早整個人類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前提假設就是destructive innovation。不工作的東西要它幹什麼? 這樣就變成一個價值問題,西方還上升到人人平等高度。這樣destructive innovation就越來越不可能了,就像我最近引用T.S Eliot的詩,This is the way the world ends, not with a bang, but with a whimper。

我認為你的路徑的最大困難在於如何先destruct當今科學那些東東,至少相當的一部分,我認為千萬不要花精力去自圓其說,不要像嘎拉哈那樣,自圓其說出一個整體主義,完全是不知道其實扔掉那個破爛會是對自己的真正解放。我對道還也是如此說,恐怕得先扔掉很多,而不是retrofit。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29 13:24:16

我覺得人類的意識有三個主要層次:一是發散的蠻荒境界,一切的感悟來自於仰望星空。意識範圍大而玄虛。中國的國學就是這個境界,二是科學層次,其精神的感悟具有了科學的支柱。這其實就是自然精髓的一種提煉。西方的文明就是在這個層次。第三個層次應該是科學與靈性貫通的層次,也就是科學其實是人類通往靈性世界的通道,而不是排斥靈性的壁壘。通過科學而感悟自然的精髓,再用自然精髓所構建的通道重新認識世界和建設人類的文明,是我對生命意義的感悟。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29 12:37:21

精神層面的完美與科學角度的完美並不是一個概念。科學的完美是在正確數理邏輯的框架中所達到的最高精度。西方科技的發展依賴的就是這種對科學的完美追求。而一旦這種最求在人的精神中喪失,人類的文明就會開始降解。我在之前關於光的性質的分析中就意識到,宇宙還有更基礎的層次在支撐着人類已經感知的物質世界。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29 10:45:53

帕拉圖認為完美的世界只存在在人的精神中,不在現實中,因為人並不能真正知道現實reality,因此提出其洞穴理論。亞里斯多德是帕拉圖的學生,創新提出人可以改造現實,所謂human function,最接近的國語叫主觀能動性,只要人遵循公理。兩位都是從人的精神,智慧和理性出發,idealism是從他們那裡開始,那時還沒有什麼唯物主義。亞里斯多德是幾何學的鼻祖,他的認知在當時是有道理的。但是東方的唯心和唯物的歷史並不符合這兩位的理論。你和道還博從不同方向,他是從國學,你是從科學,你們的努力都是值得讚賞的。我只是喜歡從人的意識和本性,人是什麼來看這些,加上馬基雅維利對人性的洞見,小共同體和習慣法的成長發展,人類應該具有的order和form,人類不同周期所帶來的不同的價值體系,博弈論,囚徒論來看社會和文明。我不能確定粒子是人的意識的組成最小單元,欣慰的是當今物理學也開始懷疑粒子是fundamental elements. 比如最新的dark matter的研究就指向愛因斯坦可能是錯誤的。整個物理學恐怕都會被糾正,就像愛因斯坦糾正牛頓那樣,都是幫助人了解宇宙的中間東西,不能是最終的解釋。我想你的努力也會是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有幫助的。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29 09:28:46

遠方博的思考非常深刻和現實。不過我覺得歷史人物有其知識和視野的局限性。系統的優化不屬於idealism,不過我不清楚所謂的human function是指的什麼。如果是指人的自身能力,那麼在尊重生命的基礎上,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個不斷升級優化的作品。人類的社會制度就是自然的一種生物現象。只不過這種現象有時風和日麗,有時電閃雷鳴。而人類不斷湧現出的各種變革思想,也是自然體系運動發展的必然。任何一個體系都存在着升階和降階的兩種力量。生物就是自然升階的一種形式。而變革的思想就是自然升階的精神動力。不論是我還是其他人表達出這種願望,人類中總會出現這類人來引燃未來的思想。

關於你提出的四階段問題,這恰恰是人類性質的一種分界線。就像我之前曾經說過的,大多數人的精神狀態還停留在猴子的階段,就是把手伸進籠子後,抓住香蕉就不放手。而人就知道為了更高的利益而放棄低級的利益。問題的關鍵在於,在一個全都披着人皮的社會,你往往不清楚是在與人交流還是在與猴子交流。只有看到對方的思維反饋之後才能了解。對於我而言,為了精神的最求一生都在不斷放棄。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回復 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28 23:22:32

前面打錯,應該是我想問特兄會實施這個四階段嚴謹科學模型嗎?

回復 | 0
作者:遠方的孤獨 留言時間:2021-05-28 23:21:58

首先我很讚賞特兄的努力,不過我覺得特兄沒有超越帕拉圖,恐怕也不是很清楚帕拉圖跟亞里斯多德的分歧和不同,恐怕也沒怎麼研讀過人類,主要是指的是西方後來的科學,社會,政治,經濟理論和模式方法基本都是根據帕拉圖的idealism和亞里斯多德的human function作為基礎假設而建立實施的。這兩位都是幾何學高手,亞里斯多德更是鼻祖。華人胡扯勾股定理的高度是好笑的。 這個基礎和假設快要被物理界推翻了。物理界好幾個方向指出愛因斯坦可能是錯的,粒子恐怕不是Fundamental elements,而是人創造出來的,用於解釋的一個中間intermediate東西。 如果頂級物理學界這樣發展下去,亞里斯多德的human function就會被挑戰,那麼所有西方的主義理論基礎就會是有問題的,包括科學。因此特兄這個科學思維恐怕也要符合哥德爾的incomlete原則,而帕拉圖那時就斷言,人的huamn function是無用的,他甚至不喜歡藝術。哈哈。 我用一個例子問特兄。假設特兄需要做一個很重要人生決定,用所有的科學模型,嚴謹得出又四個步驟,特兄才能達到目標。第一階段需要特兄犧牲20%,第二階段需要特兄犧牲50%,然後第三階段特兄會得到80%,第四階段會是的得到100%。 我想問二兄會實施這個四階段嚴謹科學模型嗎?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水蛇 留言時間:2021-05-28 20:32:20

利用公益項目做為個人政績進行宣傳,從而獲得更多的政治影響力。

回復 | 0
作者:水蛇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28 17:27:18

【公益性資源更容易被權力利用,特別是在信息層面。】

請具體一點指出,公益性資源有什麼可創造價值的信息?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水蛇 留言時間:2021-05-28 17:10:36

公益性資源更容易被權力利用,特別是在信息層面。

回復 | 0
作者:水蛇 留言時間:2021-05-28 16:50:07

【人生苦短,只爭朝夕地搶奪利益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勵志情懷。】

這的確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很多發展中國家,表現的更顯著。當然,美國這個發達國家也一樣。

但在歐洲,尤其是北歐,就是例外。北歐人的低欲望,很好的處理了這個問題。

回復 | 0
作者:水蛇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28 16:43:35

公共資源也分什麼。公益性的,不盈利的,這種資源,權力願與其結合嗎?無利也起早?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水蛇 留言時間:2021-05-28 16:39:18

是,公共資源很容易被權力轉化成私人財富。

回復 | 0
作者:水蛇 回復 特有理 留言時間:2021-05-28 16:27:04

嗯。是我沒說清楚。我提到的資源,屬於自然資源範疇。比如:石油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河流資源等。而你提到的資源,例如公路,屬於公益事業範疇。不以創收為主,而以服務為主。

自然資源,以生產產品,創造收益為目的,是財富增長的基礎。它與權力,容易締和(金錢與權力)。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水蛇 留言時間:2021-05-28 15:31:33

資源是一個多屬性概念,不適合絕對化歸屬。比如公共道路是公共資源,進到私人物業就變成了私有資源。一個人的社會資源,既包含權利範圍內的公共資源,也包括私人擁有的私有資源,比如親人關係網絡,以及其自身的各種能力。所謂的人力資源就是一種私有與公有相關性的表述。

回復 | 0
作者:水蛇 留言時間:2021-05-28 13:59:39

【所謂的“三權分立”體系,雖然公權力被在結構上進行了分割,但社會的經濟體系卻是三種權力的共同利益基礎。因此從利益角度,三種權力又被經濟聯繫在了一起。】

認同!洛克的『權力不可私有,財富不可公有』,至少應再加上一句:資源不可私有。因為資源一旦私有,權力就很難獨善其身。這皆因資源是經濟和財富的基礎,“三種權力又被經濟聯繫在一起”。

不過資源一旦不得私有,那麼在此基礎上獲得的財富,又如何私有?

沒想明白。


回復 | 0
作者:水蛇 留言時間:2021-05-28 13:57:31

【所謂的“三權分立”體系,雖然公權力被在結構上進行了分割,但社會的經濟體系卻是三種權力的共同利益基礎。因此從利益角度,三種權力又被經濟聯繫在了一起。】

認同!洛克的『權力不可私有,財富不可公有』,至少應再加一句:資源不可私有。因為資源一旦私有,權力就很難獨善其身。而資源是經濟和財富的基礎。一如特博的:權力又被經濟聯繫在一起。

回復 | 0
作者:特有理 回復 星辰的翅膀 留言時間:2021-05-28 13:29:49

還沒開始你就知道結果了?跳大神跳出來的吧?

適合不適合地球人不好說,但肯定不適合跳大神的。嘿嘿!

回復 | 0
作者:星辰的翅膀 留言時間:2021-05-28 12:50:17

也許你應該首先思考“如何構建新的生命體系”:)就像共產主義這個文明形態不是給地球人設計的一樣,你構建的社會也是不適合地球人生活的,哈哈哈。

回復 | 0
我的名片
特有理 ,55歲
註冊日期: 2008-11-07
訪問總量: 3,100,238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五花八門,談天說地
最新發布
· 別被偽君子騙了
· 莫斯科恐襲的目的,唯添柴澆油爾
· 消遣一下中國適不適合多黨制的問
· 柴靜調查朱令案接續|清華就是丑
· 孩子隨父姓的道理在哪裡?
· 既得利益者思維
· 最新朱令案調查|柴靜對話華裔專
分類目錄
【隨感走筆】
· 孩子隨父姓的道理在哪裡?
· 一說小粉紅,二說貝志誠
· 誰才會把朱令案的投毒嫌疑往貝志
· 朱令案|“秉公辦案”是秉公還是袒
· 朱令案的啟示
· Boxing Day解密剩餘價值理論的誕
· 你能自由過別人,民主過別人嗎?
· 基辛格無非是個政治生意家
· 旺壇千萬別這麼旺
· 反共千萬別把自己反成笑話
【人生回味】
· 北京的廁所文化
· 北京的廁所軼事
· 一盒難忘的曲奇餅乾
· 這輩子曾經幹過最楞的一件事
· 充滿陽光的 Vancouver Sun Run
· 二蛋子翻身記
· 文革記憶--人之初,性何善?(下
· 文革記憶--人之初,性何善?(中
· 文革記憶--人之初 ,性何善?(
· 我的橋牌搭檔(5-6)
【《神經》】
· 三等分角|從數理走向現實的展示
· 解碼貨幣|(6)現實中的美中貿易
· 科學化是社會制度發展的必然方向
· 導致貧窮及原始社會主義失敗的根
· 共產主義毀國家|資本主義毀世界
· 解碼貨幣|(5)虛擬貨幣及其邪惡
· 解碼貨幣|(4)貨幣的初始化及金
· 解碼貨幣|(3)勞動力的去人權化
· 如何構建新的文明體系|來自社會
· 解碼貨幣|(2)探尋“剩餘價值”和
【邏輯捉妖集】
· 《三門問題》的終極解答
· 《三門問題》的權威答案是如何被
· “好東西需要強迫嗎?”|這還用問
· 知識寓言|防彈衣的悲催故事
· 貪官是人類社會運行的重要推動力
· 邏輯捉妖集(10)民主是最不壞的
· 邏輯捉妖集(9)在商言商
· 邏輯捉妖集(8)社會不允許不勞
· 邏輯捉妖集(7)不勞動者不得食
· 邏輯捉妖集(6)資本家剝削的是
【選票政治】
· 契約文明以及被玩壞的社會主義
· 差異化必定打破各種形式的大一統
· 選票政治的弊端(3)是誰把政治
· 選票政治的弊端(2)智力利己侵
· 選票政治的弊端(1)
【資本的拼圖】
· 經濟調控的實質
· 對福山理論的質疑和批判
· 解碼貨幣|(2)探尋“剩餘價值”和
· 人類的結症就在於整個社會充滿惡
· 新制度的構建基礎在應用管轄權
·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戰勝社會主義
· 沒有任何制度可以阻絕人性
· 市場換技術到底對還是錯
· 按勞分配在社會範疇的謬誤
· “按勞分配”是資本經濟中的海市蜃
【淡定的神曲】
· 網上吹牛|再談黑鳥風車
· 周末消遣|深入解析珠鏈噴泉和沖
· 突發實錘外星軍武科技震驚世界
· 人類有必要對宗教進行改革和提升
· 關於質疑精神及對雙縫實驗結論的
· 《測不準原理》到底有多不神秘
· 關於重力的答疑
· 重力的本質解析
· 閒話外星人理論
· 從女權說感性與理性
【詩情畫意】
· 秋景小覽|深秋的溫哥華2021
· 雪峰與秋色
· 致愛麗絲部分練習(Youtube 視頻
· 測試貼圖:河靜凝樹影,霞色入清
· 溫哥華的夏季值得來看看(續二)
· 冬雪拾趣迎聖誕
· 雨中即景
· 向攝影專業水平冒進
· 孤芳自賞談《秋草》
· 巔峰秋色
【網絡互動】
· 為施化兄補課法律常識
· 簡單回復施化博的質疑
· 回應@老豆子博的呼籲
· 看到萬維刪我貼你high起來了@巴
· 我讀書不多,你別憋死我!
· 恭喜嘎拉哈當上了大姨媽
· 我是眼花了還是錯亂了?
· 淺談嘎啦哈和他娘的底線
· 芹泥關於川說學生間諜是假消息的
· 蘇小白的博客怎麼沒法留言?
【文章】
· 別被偽君子騙了
· 莫斯科恐襲的目的,唯添柴澆油爾
· 消遣一下中國適不適合多黨制的問
· 柴靜調查朱令案接續|清華就是丑
· 既得利益者思維
· 最新朱令案調查|柴靜對話華裔專
· 王志安捐款被拒所折射的社會背景
· 飛蛾撲火的王志安
· 狡詐網紅老太|奔馳男捶車|網絡民
· 被黨媽慣壞的粉紅與英國鋼琴老炮
存檔目錄
2024-04-02 - 2024-04-02
2024-03-01 - 2024-03-27
2024-02-06 - 2024-02-25
2024-01-06 - 2024-01-30
2023-12-07 - 2023-12-29
2023-11-04 - 2023-11-30
2023-10-03 - 2023-10-29
2023-09-07 - 2023-09-30
2023-08-03 - 2023-08-22
2023-07-02 - 2023-07-31
2023-06-22 - 2023-06-27
2023-05-18 - 2023-05-28
2022-01-04 - 2022-01-23
2021-12-05 - 2021-12-28
2021-11-04 - 2021-11-07
2021-10-01 - 2021-10-28
2021-09-01 - 2021-09-28
2021-08-01 - 2021-08-31
2021-07-01 - 2021-07-30
2021-06-03 - 2021-06-29
2021-05-02 - 2021-05-31
2021-04-01 - 2021-04-29
2021-03-12 - 2021-03-30
2021-02-03 - 2021-02-26
2021-01-01 - 2021-01-28
2020-12-03 - 2020-12-30
2020-11-02 - 2020-11-30
2020-10-04 - 2020-10-31
2020-09-01 - 2020-09-30
2020-08-19 - 2020-08-30
2020-07-04 - 2020-07-27
2020-06-03 - 2020-06-29
2020-05-04 - 2020-05-31
2020-04-01 - 2020-04-30
2020-03-01 - 2020-03-29
2020-02-07 - 2020-02-29
2020-01-08 - 2020-01-28
2019-12-03 - 2019-12-17
2019-11-06 - 2019-11-28
2019-10-02 - 2019-10-30
2019-09-08 - 2019-09-27
2019-08-06 - 2019-08-30
2019-07-18 - 2019-07-26
2019-06-04 - 2019-06-28
2019-05-02 - 2019-05-29
2019-04-02 - 2019-04-30
2019-03-01 - 2019-03-28
2019-02-01 - 2019-02-28
2019-01-02 - 2019-01-31
2018-12-04 - 2018-12-24
2018-11-05 - 2018-11-29
2018-10-01 - 2018-10-26
2018-09-05 - 2018-09-28
2018-08-06 - 2018-08-22
2018-07-09 - 2018-07-27
2018-06-03 - 2018-06-26
2018-05-04 - 2018-05-28
2018-04-04 - 2018-04-24
2018-03-01 - 2018-03-28
2017-11-03 - 2017-11-27
2017-10-03 - 2017-10-31
2017-09-05 - 2017-09-25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5 - 2017-07-31
2017-06-02 - 2017-06-20
2017-05-18 - 2017-05-25
2017-04-07 - 2017-04-07
2017-03-03 - 2017-03-23
2017-02-02 - 2017-02-24
2017-01-05 - 2017-01-24
2016-12-05 - 2016-12-28
2016-11-02 - 2016-11-29
2016-10-06 - 2016-10-27
2016-09-06 - 2016-09-27
2016-08-18 - 2016-08-30
2016-07-15 - 2016-07-22
2016-06-01 - 2016-06-01
2016-05-01 - 2016-05-27
2016-04-14 - 2016-04-29
2016-03-14 - 2016-03-15
2016-02-01 - 2016-02-26
2016-01-05 - 2016-01-31
2015-11-04 - 2015-11-25
2015-10-02 - 2015-10-30
2015-09-02 - 2015-09-30
2015-08-04 - 2015-08-31
2015-07-02 - 2015-07-16
2015-06-01 - 2015-06-30
2015-05-11 - 2015-05-29
2015-04-01 - 2015-04-01
2015-03-03 - 2015-03-30
2015-02-03 - 2015-02-26
2015-01-13 - 2015-01-30
2014-10-22 - 2014-10-22
2014-06-04 - 2014-06-04
2014-05-03 - 2014-05-03
2014-04-05 - 2014-04-30
2014-03-14 - 2014-03-24
2014-02-21 - 2014-02-28
2014-01-13 - 2014-01-31
2013-11-01 - 2013-11-14
2013-10-02 - 2013-10-30
2013-09-04 - 2013-09-27
2013-08-01 - 2013-08-26
2013-07-03 - 2013-07-30
2013-06-02 - 2013-06-29
2013-05-26 - 2013-05-31
2013-04-04 - 2013-04-21
2013-03-03 - 2013-03-29
2013-02-14 - 2013-02-21
2013-01-12 - 2013-01-30
2012-12-04 - 2012-12-17
2012-11-09 - 2012-11-25
2012-09-13 - 2012-09-13
2012-08-03 - 2012-08-29
2012-07-13 - 2012-07-28
2012-06-09 - 2012-06-27
2012-05-05 - 2012-05-22
2012-04-06 - 2012-04-29
2012-03-01 - 2012-03-14
2012-02-04 - 2012-02-28
2012-01-15 - 2012-01-22
2011-09-05 - 2011-09-27
2011-06-17 - 2011-06-17
2009-03-09 - 2009-03-09
2009-02-09 - 2009-02-12
2008-11-22 - 2008-11-22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