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必须强迫自己建立与外界的临时关系,这一关系从起步到成熟,最后经过去留的筛选淘汰,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直到下一轮的升级或淘汰。 关系个体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所处的经济地位以及种族地域划分等因素,决定了各个群组的“归队”。简单地说,人们需要找到一个自己呆着舒服的地方,并在周围画圆界定自己的社交圈子。
然而给自己在社群中定位,远比去电影院对号入座复杂得多。悟性好的人不需要走太多的弯路就找到了自己的圈子,另一些人或许由于对自己“打分”不够客观,或执意“高攀”,则花费太多周折,总是在不属于自己的地方找不自在。幸而最终误入歧途的都会得到纠正,不是因为你在里边硬撑着不舒服,就是早晚得被人家拱出来。
最莫名其妙的一种人,俗称“无头苍蝇”,出没游离于各种人群,拜兄友、递名片,从不推脱饭局。三教九流他无所畏惧,高官学者也不吝攀求。唯恐天下不乱,哪儿有事哪儿就有他的身影和许愿。北京人管这叫“起哄架秧子”。他们实质是被边缘化的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友谊的深厚来自共同语言。共同语言来自共同的价值观。
情爱或异性爱属于“物以类聚”讨论的范畴吗?当然是。动物性决定了双方可能一见钟情,顾及不到是否有“共同语言”。而一见钟情的热度如果维持不到和“共同语言”接轨的时候,他们就分道扬镳了。那正说明离开共同语言的情爱基础毫无牢固可言。
人们发现夫妻关系中常常缺失共同语言。而这一缺失却不一定导致婚姻关系的解体。那是因为决定婚姻关系的首要条件不是“共同语言”而是共同利益。即使在共同语言缺失的婚姻关系中,人们可以为了利益牺牲志趣,除非关系中的个体把“共同语言”也视为一种利益加以计算。一张婚约首先是利益拴在一起的证明,并不一定代表夫妻情投意合。
实际生活中的“圈儿”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人不愿意接受变化或不能与时俱进,渐渐淡出原来的社交圈儿。一些人踏步进来,另一些人踏步出去,是群组归类的正常现象。
一些人从来不容许自己有固定的圈子,他们有意地把自己分配成若干份,按不同的爱好组群。他们兴趣广泛,喜欢群体的氛围,也肯拿出更多的时间建立关系。他们更看重关系的广度而不是关系的深度。这些貌似“大众情人”的人士,内心很可能及其“封闭”。
还有一类人由于发财或升迁离开原来的圈儿,他们的重组往往不是人聚而是财聚,不在这个讨论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