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是普世价值的大敌
礼,是儒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所谓“礼”,旨在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即:在一个社会中,每一个人究竟该如何做,是适当的。社会,是由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人组成的,在家,有父母兄弟姊妹,还有,嫡庶、妯娌关系等;在朝,有君臣、同僚以及上下级关系;在外、在江湖,有陌生人以及远道而来的朋友,如此种种,该如何应对呢?在儒家看来,不过一个“礼”字。 所以说,礼,是简单的,普天之下,人间之事,无非一个礼。 礼,也是复杂的,复杂到在儒学典籍中,《三礼》字数最多,复杂到连孔子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孔子进了太庙,每件事儿都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呢?孔子听了之后,自我辩解说:这就是礼。 不过,繁复并不是问题所在,最大的问题是:“礼”是一种等差格局,是自上而下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将每一个人固定在“礼制”的方格中,别尊卑分贵贱;人和人是有阶级的,是不平等的。位于金字塔顶端的皇帝,对所有臣民是有主宰权的;权力逐级递减,每一级对下一级,都有主宰权;反过来,下一级对上一级,则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更没有权力。 这是儒学与佛学、基督教的最本质差异,也是儒学难以经过“儒学革命”,进化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学说的根本原因。因为儒学的核心,是礼;礼的核心,是不平等。要是儒学革命一下,也讲平等,那就不是儒了;就和儒学的核心价值,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 换言之,有儒学,就不会有平等;儒学和具有平等观念的现代价值,是不相容的。中国自1840年以来,始终难以走上世界文明的正轨,原因众多,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儒学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如文化染色体,使中国文化浸润了儒家的“颜色”。这一过程,即便从汉武帝、董仲舒开始计算,也有组织、大规模、自上而下、持续地进行了两千多年,想除去这种“染色体”,谈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