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馋师的博客  
馋师的博客  
https://blog.creaders.net/u/8399/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馋师五代
来自: 北京
注册日期: 2014-04-07
访问总量: 1,419,76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先睹为快——http://blog.sina.co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卖书啦!
最新发布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济州岛偶遇一件让座的小事儿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逻辑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矛盾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逻辑的力量】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逻辑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矛盾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同一
· 判断、命题和逻辑三铁律——判断
· 概念、分类和定义——中国传统学
· 概念、分类和定义——如何定义?
· 概念、分类和定义——什么是定义
· 语言、文字和逻辑——汉字是如何
· 语言、文字和逻辑——汉字、汉语
· 语言、文字和逻辑——语言和文字
【风花雪夜】
· 武汉风景速写(正史)---同时,
· 第二时间的性侵举报,真实性或可
· CCTV之荒谬广告——都是大碗,但
· 离婚和爱国
· 谁是当今世界老大?一个搞笑版本
· 春游云居寺
· 一只可怜的小壁虎
· 愿意和你在一起
· 武汉速写(正史)—最好的武汉游记
· 2015年的第二场雪,北京
【经济帝国】
·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只鸬鹚
· 为什么中国人短视?一个生产方式
· 我对中国GDP的几点看法
· 为什么旅行?一个人类学考察
· 芯片技术和原子弹,哪一个更厉害
· 中国的实用主义及其消极影响
· 白居易陪爱迪生看京剧——中国知
· 日本人真的爱国吗?明治维新时期
· 刘云枫卖书啦!
· 我理解的朋友
【古国采风】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转发
· 中国的规矩,西方的规则——
· 让座与让位
· 公天下、小集体和个人主义
· 再看“四大发明”
· 一片雪花引发的思考
【青春记忆】
· 中央美术学院之2006年
· 农民之歌
· 假如
【樱花散落】
· 日本的“职人精神”是如何炼成的
· 日本料理中的八项主义
· 中日之别备忘录
· 影响日本历史走向的三个伟大人物
· 日本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是谁?
· 日本为什么行?——日本松下电工
· 中国茶,日本道
· 日本的集体主义是如何炼成的?
· 日本是集体主义国家?
· 日本的厕所
【福尔摩萨】
· 海城威尼斯和城邦自治——中西城
· 台湾第六日——在路上,花莲至恒
· 台湾十日谈之二:宫崎骏动画里的
· 第四日 士林官邸(2014年3月21日
· 第三日 阳明书院、诚品书店(201
· 第二日 九份、台湾大学
· 台湾十日谈之一,故宫博物院和淡
【传统批判】
· “一体化”是中式思维的一大弊端
· 你绝对想不到清末士大夫有多愚蠢
· 华人十大陋习——全文呈现
· 华人十大陋习之八——欺弱
· 中国人十大陋习之九——媚上
· 华人十大陋习之八——排外
· 华人十大陋习之六——从众
· 华人十大陋习之五——好面子
· 华人十大陋习之四——自大
· 华人十大陋习之三——自我
【随感杂谈】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20世纪70年代太行山区之食衣住行
· 济州岛偶遇一件让座的小事儿
· “好人”?还是坏人?经济学视角
· 某大国男足为什么一衰再衰、一败
· 回归常态—2024年新年献词
· 绝代双书——推荐鄙人的两本书以
· 中国人闹分钱,欧洲人要分权——
· 为什么美国大学不评选“三好学生
· 里程碑时刻:百万记录——无内容
【汉字演绎】
· 绝代双书正式上线,欢迎大陆顾客
· 国家的秘密——从“掠”字来解析
· 你会“说”话吗?禅师解释你意想
· 中国对抗世界:象形文字 VS 拼音
· 美人如玉——玉和德行,有关系吗
· 人民是什么?且看“群”之内涵
· 规则之形成靠哪两只手?
· 追问儒家和孔子的前世
· 知识越多越“癡”呆——“癡”之
· “玩”儿是一种资格——趣解“玩
存档目录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7/01/2024 - 07/31/2024
06/01/2024 - 06/30/2024
03/01/2024 - 03/31/2024
12/01/2023 - 12/31/2023
11/01/2023 - 11/30/2023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11/01/2019 - 11/30/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2/01/2015 - 12/31/2015
05/01/2015 - 05/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2/01/2015 - 02/28/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09/01/2014 - 09/30/2014
08/01/2014 - 08/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中国古代之“天人合一”,有环境保护的理念吗?
   

“天人合一”的真相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很多人,也包括大哲学家们为此下了不少苦功夫,取得了不少值得骄傲的成绩。尤其在眼下,全世界陷入了资源匮乏、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危机之中。中国由于和国际接轨,也跟着学坏了,本来“这边风景独好”的,现在,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怎么办?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西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福利,也造成严重问题,如气候变暖、淡水缺乏、动植物灭绝等,西方以自然界为征服对象,征服的结果,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只有东方文化能挽救人类。中国人讲‘天人合一’,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印度也讲人与宇宙的统一”。

这段文字,引自中华书局出版的、周桂钿先生所著《十五堂哲学课》第24页第三行起。其实,这种论调,我早听烦了,只是我还有更重要、更有趣的事情要做,就置之不理。今天有闲,就和“他们”理论理论——“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大批“德高望重”、“有头有脸”的人物。除了季羡林,还有大国学家钱穆先生,钱穆先生也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读者若有兴趣,可参见其《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一文。季羡林和钱穆都是“大家”,所以,我就指名道姓了;其他“毛贼”,恕我不再抬举了。

先说,什么是“天”?

“天”在中国人的语境中,至少有三种含义:

1. 自然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使用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天”,是和“地”相对的,是高高在上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仰望的天空。这是狭义的说法,广义的话,也指整个宇宙。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天”是人体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

2. 外在之“天”。是指一种外在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自有它运行的轨迹和道理,不会因为尧的仁德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而消亡。此时,“天”有天赋、天然、自然的意思,但不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而是一种“逻辑”和“规律”的表现。

3. 主宰之“天”。“我的天啊”,“我的老天爷啊”,就是这个意思。和外国人说“My god”一个含义。这个“天”是人格化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顶天立地无所不在。“苍天有眼”,是说看得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是说“天”是长耳朵的,只是,也有耳背的时候。“天”随时随地和人交流,并实时体察民情。《论语》中,孔子就多次提到“天”。“天生德于予”、“知我者,其天乎!”、“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第一种用法,内涵明确,不会产生分歧,但用的最少;第二种,语义有所含糊,使用的频率也大大提高了,可是,因为这种“天”,没有人格,不通人性,关键是不能为人服务,所以,只是比第一种用法多,而已。真正在传统哲学范畴内,大行其道的是第三种用法——理论家用其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家以此证明自己“受命于天”,是“上天”在人世间的“唯一合法”代表,民众应该接受他的领导,否则,就是“犯上作乱”,就是“违背天意”。

“历届”皇帝上任之前,都要“祭天”。朱元璋如此,大清朝的“真命天子”,无一例外。“祭天”仪式神秘兮兮的,不让老百姓知道有什么名堂。其实,无非是告诉“上天”,他是“天”的忠实儿子,以后,“上天”有什么事情和消息,就和他联系,而且,只和他联系,不要和其他“闲杂人等”联系。朱元璋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可是,在圣旨上做了一番创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乃其首创。清朝入关之后,觉得这种说法很有想象力,也就沿用下来。

政治家着眼于实际和应用,手法单调,内涵浅薄,经不起推敲;理论家就复杂得多,据周桂钿先生的总结,“天人合一”,最少有四种含义。第一,“天人一德”;第二,“天人一类”;第三,“天人一性”;第四,“天人一气”。

下面,分述之。

第一,“天人一德”。人,由自然而生;模仿自然、效法自然是人的第一种能力。“天人一德”,就是要求人从自然界发现其蕴含的内在品质,并将其“克隆”到自己身上。典型的有“水”和“玉”。“水”在中国哲学中是很多美好形象的化身,“水”代表生命——“草木之生也柔顺,其死也枯槁”;代表智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代表道德——“水利万物而不争”;代表最高的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代表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等等;玉,也有很多类似的“优良品质”。

“天人一德”的视野也不局限在具体的事物上,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将范围扩大到“天”。不过,这种思路是简单的类比,不具有无可置疑的说服力。作为比喻并在文学上运用,可行;在哲学框架中,太幼稚。

第二,“天人一类”。“天人一类”的思维方法和“天人一德”完全一样,集中反映这一思想的是西汉政治哲学家董仲舒,他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他甚至找出了人和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天有十二个月,人有十二个大骨节;天有三百六十日,人有三百六十个小骨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有数量关系的,天人一致;没有数量的,按类划分,天人属于一个大类。

这种说法,依然是粗糙的。如五行和五脏,“天”不是可以用五行描述的;四时和四肢,就更荒谬了。赤道附近,没有四季,难道那里的人们会成为残疾人不成?当然,董仲舒的想法是好的。他想制造一个有神通的“天,以制约皇权,让皇帝有所收敛,别无恶不作,否则,是会遭报应的。

董仲舒说:“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即:灾变的出现,都是执政者的失误造成的。失误萌芽的时候,老天爷会以自然灾害的形式警告;这时候,当政者要是觉悟高,发现及时,并能改正错误,老天爷就算了;可要是一意孤行的话,随之而来的将是巨大的灾难。

可是,这一套,皇帝根本不相信。汉武帝时期,辽东地方失了火,董仲舒上书,推说“上天”有意要警告汉武帝。之所以警告,显然是汉武帝做错了什么。汉武帝就把董仲舒的学生找来,问他,你说怎么办。董仲舒的学生也不知道这话是他老师说的,就说是愚蠢至极的行为。于是,汉武帝就判了董仲舒死罪,不过,没有立即执行。之后,又赦免了他。可是,董仲舒再也不敢再说什么“天人感应”了,此后的所有儒学大家,也不提了。

第三,“天人一性”。望文会义,“天人一性”,就是人和天有相同的性质。可到底天和人哪些性质一样呢?没人说清楚。“天人一性”,出自孟子。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这话要是别人说的,也就罢了。可孟子是儒家的“二把手”,不能不重视啊。后来的人,就一边琢磨一边猜测。发现:“天道好生,仁人也好生;”在这一点上,“天”和“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绕了一个大圈,不过是要证明“人性本善”的假说。显然,这没有任何意义,天性与人性,毫不相关。这种低级错误,儒家一错再错,原因就在于“天人合一”的假设本来就是错的,从错误的假设出发,逻辑看上去没问题,但结论必然是错的。

第四,“天人一气”。“天人一气”是由庄子引起的,比起前三种观点,有进步。旨在讨论“天”和“人的起源问题。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庄子思想上非常飘逸,可是生活上却极其困苦。困苦到不得不去乞讨。估计,他饿的心慌的时候,会产生幻觉,认为世界会漂浮起来,他自己遨游其中——大脑缺氧的生理反应。于是,产生了“普天之下,竟然充满了气”的灵感。不想,后来的人信以为真。王充说:“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宋朝的理学大师张载说:“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聚气散,变化之客形尔”。即:人和万物都是气聚合而成的,人死之后,气又散开了,回到太虚的本来状态。万物也是一样。

宇宙以及生命的起源,至今,悬而未决。这么深奥的问题,根本不是儒学们能解决的。所以,“天人一气”,或许有一点可取,即它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一元”的,此外,“气”的概念以及逻辑,纯属空谈。

综上所言,在理论层面上,“天人合一”以及“天人合一”的任何一种形式,都是站不住脚的。也没有任何一点迹象表明,“天人合一”曾经关心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始终在“人事”的范围内徘徊,其关注的焦点是“个人——家庭——国家”之间的“三点一线”,其余的,根本不在学者们研究范围之内。“天”之所以进入儒家的视线,是因为用“人情”构筑的国家治理体系,既没有实证基础(人性本善,如何证明?),也没有道义的合理性(为什么皇帝集权?权力的来源),怎么办?只好借“天”压人。苍天无语,只好任由诡辩家们胡说八道了。说什么,是什么,反正老天爷脾气好,始终保持沉默。又无法证实,“天人合一”,就这么流毒至今。

理论上如此,实践上如何呢?

一个号称“天人合一”的国家,一个自视为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国家,又是如何处理与动物、植物以及大自然的关系的呢?最有力的证据有两个,一是杀生;二是对树木的乱砍乱伐;中国人“以食为天”,“天”是什么?是最高的,是第一位的,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凡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生物,没有一样不在中国人的猎杀范围之内。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土里长的,水里生的,放眼四顾,都是中国人可以饱餐的对象。试问,这就是中国人理解的“天人合一”啊?试问季羡林,儒家教导下的中国人,是否在杀生如麻的时候,想起过“天人合一的教导啊。究竟是教导无方,还是“天人合一”本来就没有关心其他生物的内涵呢?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全世界食谱最广的国家,中国人是最杂食性的动物。“以食为天”者,“以天为食”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口吞“山河”的人民和国家,谈什么“天人合一”啊。可笑。

对树木的无节制砍伐,古已有之。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据历史地理学家的考察,与早期先民的大规模伐木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华夏文明、儒家文明的开疆拓土,则所到之处,无一幸免。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被儒家视作蛮夷的少数民族,在保护森林植被和动物方面,却有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九寨沟,是藏族同胞聚居之地,其良好的环境优美的风景,有目共睹。要说,汉文化倡导“天人合一”最有力,也最有效,怎么没有看到一个汉族人居住的地区有那样“天人合一”的境界啊——显然,汉族人所占的地盘,要比藏族人大多了;汉族人所在的地区,自然环境也要比九寨沟健壮得多。

显然,“天人合一”,不过是一个谎言。在经济上,我们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很久了。作为一个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好像很没有面子。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和自卑,就想在文化上涂脂抹粉,挽回一点尊严。“天人合一”被儒学大家们看重,并抬出来作为文化输出品的用意,不过如此。

 

 

2009129星期四,于石家庄,家中。正月初四,晚上,2300分。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