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技术和原子弹,哪一个更厉害? 中兴事件之后,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人能自力更生地造出“两弹一星”,区区芯片,能把我们难倒吗?随之出现了一种“化坏事为好事”的思维和情绪,就是中国人勒紧裤腰带,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造出可以和美国媲美的中国芯来! 事实究竟如何? 原子弹和芯片孰轻孰重,哪一个技术难度大?换言之,中国真能卧薪尝胆造出可以和美国匹敌的中国芯吗? 本人不才,试着比较一下原子弹技术和芯片技术的异同。 第一, 芯片所包含的元器件数量,数以亿计,且精细程度达到了纳米级;原子弹技术的器件数量,充其量是百万数量级的,精密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语; 在计算机技术中,有一个术语,叫计算复杂度。计算复杂度是随着问题规模指数级增长的,在此,我们用一个普通读者也能理解的例子,就是国际象棋和围棋。1997年,IBM公司的深蓝超级计算机,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No 1的人物、俄罗斯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整整20年之后,谷歌的阿尔法狗 2才战胜围棋界的第一号人物中国的柯洁。 换言之,围棋的复杂度,换算成时间的话,要比国际象棋高出“20人工智能年”——这是鄙人发明的一个新名词,我也不定义了,读者自己理解吧。 问题是,芯片与原子弹相比,器件数量的差异,远高于围棋和国际象棋的量级差异。其中之难度,读者自己估量。 第二, 芯片技术是工业化、大规模流程型产业,原子弹是“手工作坊式”生产; 这样说,好像不敬,但,试想一下,一个国家、一年能造几颗原子弹。由于数量极少,所以,原子弹的生产,是可以手工作坊式地精雕细刻的。一个元件、一个系统、一个流程、一个设备地、不计成本地、依靠人海战术控制质量,这种模式,对原子弹是可以做到的。且,很多国家,就是这样来造原子弹的,朝鲜的原子弹,就是这么弄出来的。 但是,芯片之产量,数以千万级,非大规模生产不可。要是沿用原子弹模式,将“两弹一星”的制造模式拷贝过来,全国人民都上,人手也不够啊。 第三, 芯片技术的产业链,要比原子弹技术,长得多; 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以芯片为中心,材料、精密制造、光学、微电子、软件等,产业链条之长、之广、之深,都不是原子弹技术,可以相提并论的。 第四, 芯片是基础性产品,原子弹是最终产品。 原子弹造完,就完了,就等着火箭或者远程轰炸机,拉着去投弹了。换言之,原子弹是最终产品,再也没有其他人,在原子弹之上二次开发了。可是,一颗芯片生产出来,是赤裸裸地,要是没有配套的硬件、二次开发的软件,芯片的功能也发挥不出来。芯片是需要客户的,原子弹不需要。没有人买原子弹,除非是恐怖分子。 因此,芯片才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础,须臾也不可离。离开芯片,现代社会马上就瘫痪了;离开原子弹,人类啥事儿也没有,只会更好。 之上,是逻辑。之下,再看一下实际情况。 世界上,拥有高端芯片的,只有美国。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俄罗斯也没有。可是,有原子弹的国家,远多于有高端芯片的。除了五大常任理事国,各个身怀“二弹”之外,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朝鲜都有核弹。伊朗要不是联合国制裁,也就有了。 伊朗盛产石油,缺钱吗?不缺。它和美国是死对头,知道从美国是进口不来高端芯片的。为什么它不举国之力,发展芯片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也。以朝鲜的技术实力,连20世纪90年代的286也造不出来,可是,他们硬是有了原子弹。足见,芯片技术所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原子弹则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单项技术。 如果上述逻辑和事实是成立的,则中兴的下一步何去何从,也就不难明白了。正是为此,我们才看到中兴三位高管拉着旅行箱,奔赴大洋彼岸的无奈身影。中兴三位高管,是否比我们更明白其中奥秘呢! 还是习总书记的话,有战略意义:我们有一千条理由和美国搞好关系,没有一条理由搞坏关系。当此之时,情绪化的宣泄和民族主义的泡沫,是没有意义的。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一条:丢掉幻想,准备和解。幻想是什么?就是另起炉灶,自己造芯片。 2018年4月20日; 北京,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