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组织中的哪一类分子?
人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就是对动物保持着经常性的轻蔑,将弱肉强食定义为“丛林法则”就是明证之一。事实上,藏在高楼大厦中的各种社会组织,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不流血的战争”——这也是文明的标志之一。与动物之间单打独斗不同的是,人和人之间习惯于“打群架”——部门和部门、团队和团队、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一个人离开了组织,离开了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配合,将一事无成。
组织成员,该如何分工呢?换句话说,一个功能完善的组织,应该由哪些角色组成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用“立场观点”给人贴“标签”,现在,时光不再,“立场观点”也已褪去了政治色彩,恢复了其本意。“立场”,就是站队,是区分左中右、积极和消极的标志,是“脚”的问题;“观点”,是一个人对事情和局势的判断,是一个人理性思考的结果,是“脑袋”的问题。“立场”和“观点”是相联系的,一般来说,“观点”是“立场”基础和根源,人,先有“观点”,再有“立场”。但也不尽然,有时候,“屁股决定脑袋”,立场不同,观点也就不一样。比如,目前的房价,已经高得离谱了,可是,购房者和开发商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不是开发商不知道房价高,而是因为他所在的立场决定了他偏执一词。
根据“立场”、“观点”是否一致,可以将一个组织中的人分为四种:第一种,既有“立场”,也有“观点”,并且保持两者的高度统一;第二种,有“立场”,无观点;第三种,无“立场”,有“观点”;第四种人,既没有立场,也没有观点。据我分析,一个组织,无论规模大小,大体上都有这么四类人,我称之为“四类分子”——“四类分子”也是一个历史名词,不过,历史进步了,这里旧词新用,调侃而已。
第一种人是组织中的领袖,他们具有透彻的分析能力以及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当确定了组织的目标之后,他们会不惜代价和牺牲地去实现认定的目标。领袖是组织的灵魂,他自信冷静,睿智成熟,高瞻远瞩,判断能力强,具有穿透时空的锐利目光和解决问题的决断。他主宰着组织的决策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种人是领袖的忠实追随者,也是领袖最得力的助手。这种人的“立场”是和领袖保持一致的,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立场”,更没有自己特有的见解,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以实现领袖确立的目标为标准的。因此,他们是领袖意志的实现者,组织政策和策略的执行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是领袖的崇拜者,他们不仅会不折不扣地执行领袖的正确决定,也会坚决地维护领袖所犯下的错误。显然,他们是领袖的“死党”和“铁杆粉丝”,为了贯彻领袖的意图并保持组织的战斗力,这部分人是必不可少的,可是,一旦这部分人的力量“超限”了,组织就会沦为领袖的“附庸”而失去创新精神。
第三种人是组织内的智囊,他们有“观点”无“立场”,因为他们虽然有充分的智慧,却没有足够的自信以及组织赋予的决策权。在组织中,他们扮演着参谋的角色,运筹帷幄。这类人聪明、内敛、擅长沟通和交流,左右逢源,上下折冲,是典型的“两面人”。决策之前,他们面向领袖,给领袖献计献策,帮助领袖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尽力纠正领袖可能出现的错误;决策之后,他们的角色就发生了转换,此时,他们面向群众,是组织内的“宣传员”,解疑释惑,负责将领袖的意图艺术性地传达给第四种人,并促成其顺利执行。
第四种人既没有“立场”,也没有“观点”,但他们是组织中的大多数,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栋梁”。没有他们的存在,组织就是一个空壳和“皮包公司”。一个有竞争性的公司,应该具有一大批训练有素的第四种人,他们具有较高的业务技能,容易训练,服从性高,能够很好地理解上司的意图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如果我们不将人类组织凌驾于动物种群之上的话,一个可以观察的事实是,社会组织的角色构成与狼群的分工是很相似的。或者说,人群是狼群的进化,不过,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人群就是狼群的直接映射。因为,在组织的规模和效率两个方面,人类的智能要大大高于狼群。据动物学家的研究,最大的狼群有六七十匹狼,这个数量级,在人类只能算是微小的基层组织,像一个连队、一个班级、一个车间等等。人类组织的效率更是惊人,一个人绝对不是狼的对手,可要是训练有素的猎手,对付同样数量的狼群,却是胜算在握。
这就意味着,人类组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不同潜质,去达成每一个组织成员永远也不可能单独实现的目标。组织不是“四类分子”的简单相加,而是成员之间的耦合、激荡和共鸣,是一种类似于核聚变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打破了能量守恒的铁律,会产生内生性的“能量外溢”——组织内部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并源源不断地向组织的外部辐射。
如何保证组织中的“四类分子”能产生化学反应,而不是发生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呢?这正是每一个组织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