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7-18
叁幅织锦画,其中的两幅是中国杭州启文丝织厂织造的,分别是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南京玄武湖:
话说早在1926年,马振东就创办了启文丝织厂,厂址在杭州坛仙巷。这比都锦生的丝织厂晚了四年,比袁南安的袁震和绸厂晚了十叁年,比金溶仲的振兴稠厂晚了十五年。另外除了杭州的启文,还有上海启文,厂址在上海西门内东淘沙场,厂名叫上海启文美术丝织厂,又叫启文丝织厂。
启文丝织厂比都锦生丝织厂的独特之处,是图文并茂,提供了织锦画更多的知识背景介绍。例如颐和园万寿山全景的时候,边款上通常会有这样一行字:颐和园为清慈禧后晚年游燕之所万寿山即为其中之一景。介绍上海全景的时候,会说:上海为我国十大商埠之一,黄埔江边为全国金融枢要所在。
席藏东湖平眺织锦画-上海启文丝织厂织造
席藏颐和园昆明湖万寿山织锦画-上海启文丝织厂织造
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藏1935年启文丝织厂颐和园万寿山织锦画
马振东何许人也?名不见经传,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一将功成万骨枯。唯一的文字记载,是1956年,在公私合营中,杭州的启文丝织厂,被并入都锦生。一个被字,饱含许多的故事,心酸、无奈、和斑斑血泪。因为启文,不是第一个建厂的,也不是第一批公私合营的:
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被消灭,不留余地。而立之年的启文丝织厂,经历了十年黄金时代、八年抗日战争、叁年解放战争,也经历了叁年抗美援朝,都大难不死。可从实体到肉体,再从机器到文字,终于的在新中国,寿终正寝,完全地销声匿迹了。
而都锦生的后人,肯定是拥护公私合营的积极分子。和遇罗克的母亲一般,当了公私合营之后的一家之主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上海的启文美术丝织厂,就更不用提了。
另外的一幅织锦画,是中国杭州市丝织风景生产合作社制的苏州虎丘。也是上世纪公私合营时期的产物。
原以为这就是当年都锦生和马振东被拉郎配后的私生子,可是下面的这一小段文字,似乎又说不是:
那麽这个中国杭州市丝织风景生产合作社,又是个昙花一现的无头冤魂,一家欢乐几家几代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应的人与事,都随风而逝,不如蝼蚁。
中国蓬蓬勃勃健康发展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就这样被扼杀了,被掠夺了,生吞活剥,不留痕迹。
好在产品还在,可供后人凭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