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日子都绕不过六月 ———读《六四诗集》
茉莉
“所有的日子 /都绕不过‘六月’。”这是目前在洞庭湖监狱里服刑的诗人师涛,在2004年所写的一首诗。那时六四过去已经15年了,但悲哀的诗人仍然在苦苦地吟唱:“六月,我的心脏死了 /我的诗歌死了 /……六月,大地变形、河流无声 /成堆的信札已无法送到死者手中。”
◎ 带着悲痛和手中的笔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诗人米沃什的悼亡诗,和师涛的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经历过纳粹大屠杀,米沃什哀叹着:“留给我的只是一个冷嘲热讽的希望,因为我一睁眼就看见火光,就看见大屠杀和背信弃义。”“……我怎能生活在这个国家/在那里脚会踢到/亲人未曾掩埋的尸骨?”
一位犹太作家曾经说过:“刽子手通常要杀戮两次,第二次是在他试图抹去罪行的痕迹之时。”为了不让作恶者再次杀戮死难者,将受害者逐出历史,诗人们带着悲痛和手中的笔,记录下关于人类苦难的证词。米沃什因此被称为“见证诗人”,为一封有关六四的电子邮件被判刑十年的师涛也同样如此。
就在六四悲剧事件18周年之后,一本封面上印着坦克与人民对峙画面的新书——《六四诗集》,终于出版了。该诗集主编蒋品超也是一位杰出诗人,他曾在湖北参与学生运动而遭受监禁,后旅居美国。多年来,蒋品超把全部情感聚集在1989年的悲剧中,除了自己写作不少纪念六四的诗作之外,他还和一批朋友在国内外广泛征集诗稿,从大量来稿中选用了215位作者的315篇作品,编辑了这本诗集。
对真正的诗人来说,六四屠杀是一份难以负荷的沉重记忆。有人曾说,奥斯维辛之后不能写诗。但是,失去歌吟的沉默,可以造成一座时间的坟墓,而时间可能使邪恶增殖——中国“六四”之后的社会情形就是如此。拒绝言说也就拒绝了记忆——关于鲜血与尸骨的记忆,这是刽子手们最愿意看到的。
因此,无论怎样高度评价这部诗集的价值,都不会是过份的。18年来,这一段血迹斑斑的历史被当局禁止书写,禁止传播,它面临着被遗忘的命运。由于这部诗集的出版,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通过诗的语言得以保存,留给我们的后代。用诗歌来守护这份记忆,也就是守护人类的良知与道义。
◎ 艺术勾画出惨烈的画面
“一夜的屠城碾碎了那些青涩的真诚。”(蒋品超)“暴虐的真相轻易地就将我击倒。”(师涛)阅读一首首蘸满泪水的诗歌,我可以想象,在大屠杀发生后,那些原本天真而又富于理想的诗人,是怎样愕然、震惊、恐惧而又战栗,脑袋里曾产生过怎样巨大的空洞,生命是怎样从此失去重心。
借助诗歌,诗人们找到一个排遣痛苦的途径,如泣如诉也如刀似剑的诗歌,帮助他们抵御了没顶的绝望,使他们不至于走向疯狂。他们还试图通过诗的言说,来认识这场不可理喻的巨大灾难。
有些诗歌直接抒发了尖锐的心灵痛苦,例如,“那年六月四日 /一颗子弹正中我的心脏 /嵌在两瓣心脏之间 /十四年了 /它就一直卡在那里。”( 赵思运)“六四是一把刀子 /把俺劈成两半 /……这刀子剁碎俺的理想。”(草根)
不少诗人创造出诗的意境,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意”是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或画面。 这本诗集中,当年惨烈的画面比比皆是:
———“北京象一捆窒息着的湿柴 /焚尸的恶臭仍然弥散在空中 /一本烧焦的英语字典 /正在路边随风翻动 /它的不知姓名的主人 /已经下落不明” (简杨)。
———“恍惚中谁又在 /那火光四起的城市里狂奔 /兄弟姐妹们虚脱的身躯已不可见 /只剩那些熟悉的名字涩涩地粘在喉口 /金属碾压的声音从四面八方逼近 /子弹追逐着梦和年轻 /冷冷地流淌在脸上的 /不知是泪是血 ”(亦布)
当时,和笔者一样人在外地的教师陈破空,立即在广州中山大学校园张贴他的诗歌,以想象力描绘出北京的惨祸:“血从画面上滑落 /画面呈现 /宇宙最初的混沌 /月光遗弃的大地 /翻着黯红的海洋 /……杀戮,在脑海中肆虐。”
这些生灵涂炭的场景描绘,苍凉而又凄楚,令人痛彻肺腑。历史上残酷血腥的一幕,就在这样的画面中得以真实地再现,具有极大的艺术冲击力。
◎ 追问、质疑、忏悔和反思
个人的经历,自我的诉说,在这里变成了流传于世的公共记忆。诗人们以诗歌记载一部惨烈的历史,宣泄郁结在心中的无限悲愤,激烈地谴责制造屠杀的凶手。同时,他们也在诗里追问、质疑,并进行深沉的思索。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吟诵道:“妈妈,我死了 /但是我不瞑目 /这么惨的国家永远烙在我魂魄。”一个国家为什么会这样的惨?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年青人会死在枪口之下?欧阳小戎哭喊着:“我的华夏!我的故国!我不信!你这广袤的大地之上,竟连一株自由的橄榄都不能生长!”
独裁者是如此禽兽不如。应去在他的悼念词中写道:“问鲲鹏虽大,毛羽稀稀,秃翅能飞多久。/饮食独夫更欲食,群疯绿狗。/枪下亡,孕与妪,男与女,老与少,童与叟。/寸铁全无,惨呼撕肺,亦难感化禽兽。”
在强大的恶势力压迫下,善良而脆弱的人性似乎不堪一击。杨炼的《广场》描写了屠杀发生后,在政治高压下人人自危的情景:“交代材料里,每个人都证明:自己不在六月,没人在广场……因此,你也参与谋杀六月。”茅境不堪回首:“我单恋的女友写了申请书,把鲜花送到天安门广场 /然后拍一张照片斜倚着屠夫的肩膀 。”
但是,被压制被扭曲的人性仍然会有苏醒的时候,我们看见方人等诗人在忏悔:“渺小的幸福啊 /我为你出卖了灵魂 /我的卑鄙 /惟有坟墓能埋没 /真理已在尸体上发芽 /为什么生不出一粒 /成熟的良心。”
◎ 抒情言志展现人间正气
“抒情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悼念六四的诗歌,在抒情方面要比一般诗歌来得更为真挚,更为强烈。这是由于严酷的现实和诗人产生悲剧性冲突,唤起诗人巨大的心灵波澜所致。眼泪和哭泣,出现在不少诗歌里。
但在哭泣的同时,诗人骨子里的血性与激昂,对于受害者的同情,作为公民的道义感和责任感,自己的誓言与对未来的期望,也都在诗歌里一一体现。
例如,“一代人扛起一代人的历史 /一个真理截住无数谎言的泛滥。”(胡晓舟)“虽然我在耻辱中苟活 /但我知道我只要一息尚存 /信念就是那枪击不倒的风信旗 /昭示那时来运转的一天。”(郑贻春)“繁星的天底下,总有不屈的骷髅,破土而出。”(方人)“一年复一年,不会太久 /在同一个永远的日子 /以心底的泪水酿造祭奠的薄酒。”(方舟子)“待得日出雪化时,万民一同烧纸钱。”(力刀)
这些诗都充盈着一股浩然正气,它们以人道主义情怀和庄严的历史感,表达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无论邪恶在现实中怎样横行,无论生活怎样令人苦闷绝望,诗人总是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也不能忘记那些温暖人心的时刻。
蒋品超在《沉沉的一握》一诗中,写他在六四后将要入狱之前,他的导师是怎样脸色凝重地紧握他的手:“永远忘不了 /那沉沉的一握 /虽是短暂 /意却那样深浓 /是寒风折枝的日子 /你如此珍爱花朵。”正是这样温暖的情感表示,支撑了蒋品超的狱中岁月。
只要诗人还在歌唱,一个民族就有希望。在阅读《六四诗集》的时候,我想,发生在一九八九年的悲剧,应该还有更多的文学体裁来表现,例如小说、戏剧和传记。充满人性和爱的文学,将会慰籍长久悲伤的我们,鼓舞我们生活与奋斗的勇气。
师涛曾以儿童一般的天真之心,纪念我们须臾不曾忘记的六四死难者:“我爬到烈士墓园的草丛间 /想看到自己如初夏的野花般复活。”
——原载《开放》杂志2007年3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