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到井底看见星星 ——周素子的审美选择 茉莉 曾长期被生活的车轮碾压,卷入轮子底下遭受无妄之灾,周素子却不曾在精神上垮掉。当命运让她陷入冷酷的黑暗之中,她从哪里去获取生命的燃料?她要怎样才能重建人生的信念? 《晦侬旧事——老家的回忆》一书回答了我们的疑问。周素子所记述的,是她的家族和个人的历史。那是杜鹃泣血似的真实传记,有哀伤、苍凉、忧愁和凄惶,更有浓郁的故园风物人情之美,温馨的人类之爱,以及诗意的深邃与平静。 周素子的写作,不是为了去诅咒、去怨恨,而是为了获得善与美的信念,为了拥抱这悲喜交加的人生。她正是哈维尔所提到的那类作家:“必须先沉到井底,然后才可能看见星星。” ◎ 以享受文明的能力在苦难中幸存 那一刻世界变得如此荒唐,令人难以置信。1957年,一位学业优异、才华横溢的年轻女大学生,突然无辜遭遇横祸,被打成“人民的敌人”——右派。从此她荒废了钢琴音乐学业,与同样落难的丈夫天各一方,独自带着孩子沦落于社会底层,在颠沛流离与饥寒交迫之中,苦苦挣扎求生二十年。 这里涉及一个受害者如何幸存的问题。在政治使一切都变得疯狂的年代,人会看到太多的丑恶,太多的背叛。作为晚辈的我,设身处地想象当时周素子的处境:被贴上“右派”的有罪标签,曾经引以为傲的价值瞬间崩塌,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化为虚无,基本的生存条件全部丧失,那么,人生为什么还值得含辛茹苦地走下去? 冰雪聪明的周素子,当然看到了弥漫于当时中国社会的乌烟瘴气,那在领袖指示下迅速滋长的人性之恶,她本人无时不处在这样可怕的社会氛围之中,承受各种不幸与迫害。但是,她拼尽全力,也要去寻找善、寻找光,寻找生存下去的力量。 在北欧的静夜里,我翻来覆去地阅读《老家的回忆》,吃惊地发现,在周素子二十余年的厄运中,给予她最大的帮助的,是她本人的一种特殊的能力——享受文明的能力。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他欣赏中国文明的重要理由,是中国人保留了“那种享受文明的能力,说笑的闲暇以及沉浸在阳光下和哲学讨论中的愉快”。在中共执政之前的中国,尽管兵荒马乱、疮痍满目,但仍有一些中国人能够在维系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品味生活。 这种享受传统文明的能力 ,在政治浩劫过后的庸俗商品化中国似乎已经失传了。我们可以在周素子的书里回顾当年:出生于浙江雁荡山东麓,周素子在有着独特人文渊薮的古镇里成长,山川景物和乡邦文化给予她丰富的滋养。她说:“故乡的山水,童年的趣事,在我们后来飘泊惨淡的人生中,成了回忆的宝库和快乐的泉源。” 老一辈学人浓郁的文化品味,足以抵御一切现实的刀剑和腥风苦雨。在这本书里,读者可以与作者一切分享生活的诸多乐趣。“少年趣事去如流。记否雁山张鸟秋。”人在穷途末路时,不仅有童年捕鸟的回忆、乡村的民谣医治心灵创伤,母亲教给她的各种采摘、煮食野菜的方法,也使她们一家在落难时得以果腹。 周素子曾专攻音乐,爱好金石书画,并受教名师习练篆字摹写,也与不少文坛师友有诗词唱和。即使是在流放西北时,周素子也割舍不下她与美石的缘分,囊中空虚的她曾掏出最后一点钱购买农家奇石,然后携带石头与劫后破烂家当继续流浪。在新西兰的晚年生活里陪伴周素子的,有她当年在动荡生活中收集到的陶瓷器,还有各位亲友赠送的镌刻金石名章,以及诸多诗词歌赋。寄物以情,寄诗以情,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她都能保持一种明亮的心态。 ◎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同样在五十年代遭受厄运的诗人曾卓在《有赠》一诗中写道:“ 我是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 我饥渴、劳累、困顿。/ ……一捧水就可以解救我的口渴,/ 一口酒就使我醉了,/ 一点温暖就使我全身灼热,……。” 在这部带着个人体温的传记里,周素子敏感的心灵就像温度计,探测着世间人情的冷暖炎凉。毫无疑问,周素子一家在那个时代遭遇了很多冷漠与敌视,但该书只是涉及到政治压迫,提及个别亲友为自保与他们划清界线,她以更多的篇幅,去记叙在政治歧视和物质匮乏的双重压力下,各位亲友仗义相助的事迹。 令笔者难以忘怀的书中人物是周素子的二姐,一位常穿蓝色旗袍、喜欢唱歌的女教师。在这个因政治风浪而溃败的家族里,这位二姐是一个仁慈的守护神。她曾用微薄的工资支撑全家老少的生活,并在自己因历史问题被开除公职下放后,舍身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从而使父母和妹妹能在乡下获得一间猪舍安身。 这是一部散文化的传记,周素子用色彩亮丽的丝线,编绘出一篇篇咏叹友情的文字。她从小就喜欢朋友,认为求友是人的本性。在笔者看来,争取人生必需的温暖,是有关生与死的选择,因此求友更是一种天分、一种与他人相濡以沫的能力。 友人的关爱与不舍的情义,成为周素子苦难时期的温柔和救赎。例如,曾任《甘肃日报》总编袁炜,曾教周素子在惨淡人生里不要相信眼泪,并带着周素子上街捡破烂。兰州的针灸名医刘大夫,因同情周素子的遭遇而教她学针灸,以使周素子能够有一门谋生之技。 《患难中的三位女友》一章,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芒。同班同学郑淑琴,偷偷到地下室探望被惩罚做煤饼的周素子。人体模特、满族美女关美英,邀请无家可归的周素子到她家度周末。原是印尼华侨的美专同学沈惠英,甚至策划让周素子逃往国外,想要救她出水火。 ◎ 美学价值属于被欺凌的弱者 周素子的叙述,给了我们一双审美的眼睛。她把生命史上的碎片连缀起来,用丰盛的细节重建一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我们在她的故事里既看到世界的黑暗,也看到世界的美,却惟独看不到逃避、放弃和厌倦。对于在当今生活中倍感麻木倦怠的我们,这是一种令人感动的阅读经验。 这是一种拒绝投降的人生。无论强权怎样把她像扔垃圾一样驱赶至各地,周素子从不消极被动地等待,从不甘心让她的人生被强权支配和消耗,她总是能够在逆境中获得审美愉悦,获得守望相助的真挚情义,因而能够蔑视政治施加于她的灾难和屈辱。 归根结底,政治的残酷是人性之恶造成的。对酿成苦难的人性之恶,周素子选择了一种高贵的态度,她不过度地展示痛苦,也不过分渲染自己的悲伤。诗人布莱希特曾说:“即使是对卑污的仇恨,也会丑化人的面貌。”尽管周素子在描述时并不掩盖历史的残酷,但她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能照亮黑暗的澄明,一种能提升人性的美学境界。 用古雅遒劲、炉火纯青的文字抒写生活历史,周素子在这部深植于现实土壤的书里,根据自己的审美记忆,把人生的各种体验与趣味掰碎成一小块一小块,供读者品尝。她还在该书中追溯了自己家族浮沉的历史,其中种种传奇因为她的笔力而风化成典。林语堂曾在《生活的艺术》里评价说:“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我因此想到,文学总是站在被欺凌的弱者一边的,它因此能够让专横的统治者害怕。文学往往深入卑微者的生活细节,抚摸这些人物的创伤、血痕、忧虑与梦想。记得司马迁曾以一部《史记》对抗权力,为很多失败者做了铭刻于历史的美学书写。这一切说明:美是属于失败者的,掌握权力的人虽然骄横一时,却丧失了诗与美。 阅读是一种致敬。当我们敞开心扉去阅读周素子的书时,我们就不再是局外人,而是和她一起经历一次富于美和人性的记忆旅行,一起完成人生的涅槃。太多的人在经历苦难的过程中放弃了梦想,太多的人走不出人生的困局,因而不再能欣赏生活之美。周素子那“沉到井底看见星星”的人生体验,教我们在虚饰的世界里保持朴实和真挚,在这个易逝的人生里守护自己的信念。 ------------- 原载香港《开放》杂志2012年1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