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慰藉 ——读特朗斯特罗姆诗歌 (瑞典)茉莉 那是一个夜晚,年轻的瑞典人马库斯在宴会上喝得微醉,他正处在被人背叛的心碎时期。溜出宴会他爬上屋顶,一边哭泣一边准备跳下去自杀。恰好手头有一本他最心爱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他随手翻阅到《黑色明信片》: “年历已被填满,未来难知 …… 在人生中,死亡会来拜访 测量人体。当拜访被遗忘 人生继续,但尸衣 已悄悄缝制” 就像是血红背景下竖起的一个白色十字架,马库斯清醒了:死亡是必然降临的,不必自己特意去寻找。感觉到有人在用同情的目光注视他的人生痛苦,他爬下屋顶回到那个宴会。特朗斯特罗姆还有同样触动人心的诗句,让我们意识到命运的残缺:“我们在阳光下看起来十分幸福,而就在同时我们因隐秘的伤口流血至死。” 多年后,已经小有名气的媒体人马库斯获知特朗斯特罗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激动地流下热泪,对记者说:“特朗斯特罗姆是我的生命的救星。” ◎ 诗歌抚慰人心如同救生圈 香槟酒的瓶塞在空中飞,以沉静著称的瑞典人高声叫喊出他们的狂喜之情,为他们最热爱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获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喜极而泣。那大众狂欢的热烈情景,仿佛是瑞典赢得了一场世界足球杯。我原以为这是瑞典人爱国情感的爆发,但后来观察的结果发现并非如此。 他真诚的诗歌赢得了所有瑞典人的芳心。一些举止稳重的社会名流坦率地承认说,他们都曾因阅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而流泪。在电视上,几乎每个被访者都能背诵出几句他们喜爱的诗句。一些普通瑞典人也说,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曾帮助他们走出人生的困境,也伴随过他们度过欢乐的时光。 琳达是一位中年女性,曾有一个阴冷的冬天,她的心情很压抑,似乎患了忧郁症。正好姐姐送给她一件圣诞礼物——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集《半完成的天空》,于是她埋头读起诗来,直到明亮的春日来临。面对闪闪发光的春之湖,她印证了特朗斯特罗姆那意象鲜明的湖之诗:“湖泊是一扇对着大地的窗户。”她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感,精神随之振奋起来。 因此有瑞典人认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作用,可与遍及北欧的健身房相比。特朗斯特罗姆的本职工作是心理学家,他曾在监狱里辅导少年犯,可见他是深懂人的心理的。但是,他是怎么用他那些静谧而神秘的诗歌,给广大读者心理的慰藉和治疗呢?为什么他的诗歌会成为人们活下来的理由呢? 他的诗歌作用人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让人感到不再孤独。尽管瑞典是一个高福利的富裕社会,但人的生老病死之苦,人生的诸多悲剧,无人能够幸免。诗人深知,卑微的我们都在孤独地面对这个世界:“我是一个没有姓名的人,就像校园里的一个男孩被敌手围困。”这样的诗句,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处境。 诗人叫我们不要害怕不要烦恼:“怯懦中断自己的路程 / 恐惧中断自己的路程。”“一切开始环视 / 我们成群结队走入阳光。”即使在二月的夜晚发生了车祸,诗中主人公差点丧生,感受到人生瞬间的恐惧感,特朗斯特罗姆也用他的天才来拯救我们。他的诗中出现“一粒援救的沙子,或一阵神奇的风”,这样就造成戏剧性的效果:车脱险了。 仿佛是天上抛下来的一个个神奇的救生圈,我们浮躁的灵魂被他诗歌的力量震慑,因而归于安宁。他的诗解释生命中发生的一切,缓解人灵魂中最深的痛苦。中国南北朝时期诗评家钟嵘曾这样说明诗歌的作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人们通过诗歌的宣泄,获得了情感的平衡。 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还能激活我们生命的孤寂状态。在阅读和思考的智慧空间里,我们获得一种新的眼光看世界,并学会享受自我生命的开放与成长:“每个人都是半开启的门,/ 通往一间公共的房屋,/ 无限的大地在我们脚下,/ 水在森林里闪烁。” ◎ 清晰图象发掘日常简单的深度 如果诗歌失去感动人的因素,就如同佛教失去了慈悲,它们存在的意义就值得怀疑了。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他是一个深具人文精神的诗人,对人的心灵和情感状态有着高度的尊重与真切的关注。 笔者曾翻译过特朗斯特罗姆的一首诗《罗马式拱门》,这首美丽的小诗被有的瑞典人镌刻在自己的墓碑上,也常被用于纪念仪式上朗诵。诗人写道:“一个没有面孔的天使拥抱了我,/ 一阵耳语渗透我的身心:/‘不要因为你是一个人而感到羞耻,应当骄傲!’/ 在你的内心可打开无穷无尽的拱门。”在此诗里,特朗斯特罗姆力图唤醒人的平等与尊严感,告诉人们可以在精神上开辟无限。 特朗斯特罗姆有一首题为《监狱》的俳句,描绘了他在少管所工作时期的景象:“他们在踢足球 / 突然混乱了 /——足球飞过大墙”。飞越高墙的球是自由的象征,富于人道与宽恕精神的诗人,给那些不自由的少年犯以自由的向往。 其次,特朗斯特罗姆之所以能轻轻地、直接地进入人的心灵。在于他使用大量简单、清晰而真实的图象,独一无二而又晶莹剔透的比喻,凝结成让人耳目一新的清新诗句。很多现代诗人的诗过于抽象难懂,其隐喻过分做作。而特朗斯特罗姆却从日常生活中撷取丰富的意象,并赋予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唤醒人们对日常生活的新鲜感悟与认知。 例如《序曲》一诗描写了日常生活的奇迹:“惊醒是从梦境跳伞 / 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 / 云游者飘落在早晨绿色的大地。”我们谁没有过从梦中惊醒的时刻?而诗人却在深入探索意识与无意识的交界。 特朗斯特罗姆还用人们最能理解的图景说明诗歌的创作,如《晨鸟》中写道:“我感受到我的诗如何生长”“它把我推到一边,/ 它把我扔出巢穴,/ 诗已完成”。原来诗人作诗就像是把自己从鸟窝里抛出去,致使诗歌成为独立的社会产品。 在他简单的诗句里不但有非常美丽的意象和隐喻,还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特有的风景事物。例如,森林海岸,松树云杉,海鸥麋鹿,太阳风暴,夏天的原野,白雪覆盖的岛屿,……。在七十年代,曾有激进的年轻诗人批评他描绘的是一幅“宇宙平静”的景象,但后来,那些成熟了的年轻人认识到,特朗斯特罗姆是以一种无与伦比的奇异方式,展示神秘的现实世界,并向世界阐释我们自己。 瑞典人喜欢高声朗读特朗斯特罗姆,因为只有读出声音来,才能享受他的诗歌给人带来的战栗和愉悦。从表面上看他的诗句很易读,但不容易理解其深意。同时,他的诗意没有确定的解释,这就给读者留下理解的空间,也给读者本身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它要求读者是具有想象力和人生阅历的人,能够用诗歌审美的方式重建精神。 ◎ 诗的本质是塑造精神揭示神秘 当国家和人民面临巨大灾难时,诗人何为?曾获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波兰流亡诗人米沃什说:“诗人和人类大家庭之间的分裂就消失了,诗歌变得和面包一样必不可少。”于是,米沃什用令人惊心动魄的诗歌来见证屠杀,来纪念“亲人未曾掩埋的尸骨”。 特朗斯特罗姆虽然成长于一个享有两百年和平的国家,但他一直关注世界局势,并对社会的苦难和人的幻灭有深刻而冷峻的思考。这一点,那些只会模仿其意象的中国诗人难以望其项背。很多评论家认为特朗斯特罗姆是具有世界性的诗人,在笔者看来,这位属于世界的诗人仍然是深具瑞典本土色彩的,即使是他描绘的星星,也是北欧冬季之星,与其他地区的星星风格迥异。他笔下的海,只是波罗的海而不是地中海。 和平国度的诗人不需要太多的嚎叫、哭泣和见证,他可以专心追求诗歌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特朗斯特罗姆还不知疲倦地通过音乐表达自己,他的诗因为有了音乐而朝更深层次伸展。这位病后只能用左手弹钢琴的诗人,常把轻盈跳跃的音符撒进他的诗歌里:“此时一个房间正在演奏舒伯特 / 对某人来说,旋律比别的一切更为真实。” 中国传统诗学认为:“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音易好。”因此有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日本的美学里也有一种“物哀”的审美取向。但北欧的特朗斯特罗姆却有本事写好欢愉之辞。例如在《四种气质》中,他描绘那些乐观开朗的人:“灌木丛中一把吉他弹响,白云 悠悠 / 像暮春的绿色雪橇漫步 / 挟一束爽朗的光芒 / 滑行在冰雪之上”。 在这位桂冠诗人看来,诗的本质是什么呢?“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是一个神秘而广大的世界,它的精神,就是北欧的天空、绿野与海洋自由呼吸的精神,是人类生存的超越精神。诗人说:“我用清晰的方法描绘我感受到的神秘的现实世界。”他所揭示的神秘,是在被人熟视无睹的平凡事物里发现的深奥与意外。 一首典型的特朗斯特罗姆式的诗,开头有时会是一幅优美的场景。例如《关于历史》一诗,我们认识他笔下的历史,首先与瑞典冬去春来的风景相遇: “三月的一天我走下湖畔聆听 冰像天空一样蔚蓝,在阳光下碎裂 太阳也在冰雪覆盖的麦克风下喃喃细语 喧嚷、发酵。远处似乎有人在掀动一幅床单 这一切就像历史:我们的当下。我们沉落,我们聆听” 历史就是现在,是我们可以感觉甚至触摸的事物。接着,特朗斯特罗姆给我们描绘历史残酷的一面:“大楼的窗子阴暗 / 只有一扇亮着:人们看见德雷福斯的面孔。”——那是一张曾经蒙冤羁狱的面孔。读到这里,我突然欲哭无泪。就像魔灵的手指一样,他的诗拨动我们灵魂的音板。这位北欧诗人清楚地懂得我们的命运。 ———————————————— 原载香港《开放》杂志2012年四月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