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楚事件,美国为何“无同情心”?
(瑞典) 茉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4月23日,这个生长胡杨树的地方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暴力事件,导致15名警察和社工死亡,6名维族人丧生,8人被抓。中国政府将这起事件定性为“严重恐怖袭击事件”。
很凑巧,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那时正随同美国贸易代表团在新疆访问。4月25日,骆家辉到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品尝维吾尔族商人摊位上的特色果品。他还去了新疆大学演讲,畅谈美国发展成功的秘决:“多样化。”
◎ 美国在反恐问题上不肯“投桃报李”
让中国政府大为恼怒的是,美国政府居然不肯在巴楚事件上和中国政府一起高唱“反恐调”,而是指手划脚地教诲了中国政府一番。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我们敦促中国当局对这一事件进行彻底和透明的调查,向包括维族人在内的所有中国公民提供他们应有的法律权益。”
美国人如此不仗义,中国政府实在想不通,很是气难平。因为就在新疆巴楚事件前不久,美国波士顿发生了炸弹恐怖袭击,当时习近平曾致电表示同情和慰问,而现在美国人却不肯“投桃报李”。
于是中国政府发言人不客气地指责说:“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华盛顿应该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带有官方背景的《环球时报》,直批美国政府“无同情心”,并指责美国官方和海外“疆独分子”互相呼应。
为什么美国人在反恐问题上不肯“投桃报李”呢?美国人是否缺乏应有的同情心,是否持有双重标准?如果分析一下巴楚事件的实际情况,稍稍了解美国对新闻自由与公民知情权的重视,了解美国历史上对待新疆问题的态度,以及对新疆民族关系、人权和宗教自由问题的现实看法,或许中国政府发言人及其媒体人士能够明白一点事理。这一切都源于民主国家和专制天朝的不同价值观。
对于美国人来说,公众了解事件真相的知情权(right to know)最为重要。作为被法律确认的政治民主权利,知情权意味着公民对国家机关掌握的情报有知道的权利。在恐怖事件上,只有向公民公开真相,才能采取措施实现正义。也只有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来自他人的同情心才是真实的、可贵的。如果真相都模糊不清,只是让别人为了同情而表示同情,那种同情难免虚伪、廉价和浅薄。
那么,当一个暴力事件发生,公众要怎样才能获得真相呢?我们可以看看美国波士顿发生恐怖爆炸后的情况。与当今世界所有正常的民主国家一样,美国政府在波士顿恐怖爆炸之后,积极发布有关的信息,鼓励公众提供线索。各新闻媒体全力跟踪报道事件动态,公众随时可以获知案件实情,因此消除恐惧心理,齐心合力防范、追捕暴徒。
由于真相透明,那几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从电视报纸、网上视频上关注波士顿暴徒的去向。有关街道爆炸、暴徒逃跑和被捕经过,都有大量图片、视频和文字报道。正因为美国警方尽快公布了炸弹细节和两名嫌犯的照片录像,才得以迅速破案,抓捕嫌犯。与此同时,嫌犯的父母和亲友,都可以通过媒体发出声音,表达他们的不同看法。
◎ 官方一家之言,民间不同版本
与美国在波士顿恐怖事件发生后的做法相反,中共当局在新疆巴楚事件发生后,不但不在第一时间公开事件的真相,反而采取强力措施,对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实行信息封锁。
4月24日,新疆政府发言人侯汉敏简单报道了该事件,说新疆喀什巴楚县周二发生一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1人死亡。暴力袭击涉及斧头、刀具、枪支,且有房屋被焚烧。此时离案发已经过去一昼夜,但政府发言人的报道还是语焉不详,外界看不到任何现场的图片,不知道嫌犯和受害者的名字,更不知道“暴徒”及其家属有何说法。整个事件,只有中国政府模糊其词的一家之言。
就在中国官方媒体统一口径模糊其词之时,BBC驻北京记者顾求真(Damian Grammaticas)前往巴楚实地采访,但很快就被当地警方以安全理由勒令离开。为什么官方只做千篇一律的模糊文章,不容许外界做公开的、独立和中立的调查?对此,西方媒体和中国民间都产生了很大的疑惑。
面对外界的质疑,中国官方于4月29日发布了一些较为详细的资料和现场照片。此时离暴力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新发布的资料仍然是官方统一制作的新闻产品,这种单方面公布的“事实真相”仍然不能令人信服。
长期以铁腕手段垄断国内信息渠道和话语权,中共当局本来就毫无信誉,他们这次的做法更是令自由国家和中国民间人士疑窦丛生。于是,人们从其他方面去了解巴楚事件的真相,出现了截然不同于官方的版本。
被认为最有根据的版本来自BBC记者顾求真。这位英国记者在被新疆警方驱逐之前,已经采访了巴楚当地的一些目击者。在题为《新疆巴楚事件:受害者还是恐怖分子?》的报道中,顾求真写道:
“当地人告诉我们,卷入这起暴力事件的这家人不是什么‘恐怖分子’,长期以来,他们与当地官员有争执与不和。当地人说,这家人在宗教上很虔诚,当地官员反复要求这家的男人剃掉胡子,要求女人停止戴遮盖整个面庞的面纱。当地人告诉我们,地方政府规定,女性不能佩戴遮盖整张脸的面纱,而男性只有到40岁以后,才能蓄胡子。……‘我觉得是政府一再找他们,让他们很恼火。’”
从BBC记者的现场报道来看,“胡子面纱”所代表的宗教身份,才是产生这场暴力冲突的根源。这看起来像是一场临时爆发的官民冲突,不太像是中国官方宣称的“预谋已久的恐怖攻击事件”。
同时,世界维吾尔大会的发言人向西方媒体提供了另一个版本,说暴力是由“中国武装人员”开枪打死一名年轻维吾尔人而激起的,维吾尔人之后予以还击。
由此看来,美国政府是对的。无新闻自由即无真相,美国不应该在真相出现之前急忙付出同情心,当然应首先要求中国政府对巴楚事件进行“彻底、透明和可靠的调查”。
◎ 美国关注新疆问题的历史和现实
但北京的怒火未熄,中国官方媒体沸沸扬扬,一致痛责美国。看看这一类标题,就可知道他们的火气有多大:《搞双重标准无异于纵容恐怖主义》、《美国的双重标准凸显霸权逻辑》、……。
亲中国官方的《凤凰卫视》评论员认为:“美国在9·11后一方面坚决反恐,另一方面却对中国范围内的恐怖势力,比如疆独、藏独和东突等持默许态度。之所以美国会有此暧昧之策,有此双重标准,自然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
然而在美国看来,他们反对的恐怖主义,和藏独、疆独并不是一回事。众所周知,西藏人的反抗一直是和平抗争。而疆独虽然有暴力行为,但是否应该定性为“恐怖主义”,恐怕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恐怖主义是有其特定指向的,不能因为有人在暴力冲突中伤亡,就一概视为恐怖主义。
其实美国还是比较了解新疆问题的,从近代以来,美国就开始关注新疆地区。在二十世纪初进入新疆的美国人,大都是基督教传教士和学者等民间人士。据说,最早到新疆传播基督教的是瑞典传教士,最先在新疆进行科学考察的,也是瑞典著名的探险家斯文赫定。斯文赫定于1890年由俄国进入中国新疆,抵达最近发生巴楚血案的喀什地区。而后,美国人步欧洲人的后尘进入新疆。
二战开始之后,由于新疆具有地缘政治地位,美国政府产生了现实主义的战略考量。在整个冷战期间,美国一直关注在新疆边境的中苏冲突。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对新疆的关注重点就从地缘战略逐渐转为对于宗教、人权的重视。
美国政府的这个转变,与本国兴起的人权外交理念有关。和国际关注西藏运动一样,促使政府接受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权价值观的,主要是来自民间的力量——美国人权组织和人权人士、学术界和国会。美国有各种关注人权和少数民族权利的非政府组织,是他们推动国会议员提出新疆维吾尔族的人权问题。
对于新疆问题的关注,美国国会主要通过相关的委员会来执行。这些委员会通过召开听证会、提出决议案、发布个人声明以及给行政官员写信的方式,来影响美国政府。他们具体关注新疆维吾尔人的政治权利问题、宗教信仰问题、文化语言传承问题和就业问题,以及新疆的人口迁徙与计划生育政策等问题。
此外,美国学者撰写有关新疆的学术著作、论文和研究报告,对美国政府制定新疆政策也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的学术研究涉及新疆的一些重大问题,例如,有关新疆的历史评估和定位、新疆分裂主义和“东突”,中国政府的新疆政策,对新疆未来局势的预测与评估。
◎ 贴“恐怖”标签为掩盖民族宗教矛盾
由此看来,美国政府不但了解新疆情况,而且对新疆人民怀着同情心。但中国官方及其附庸官方的媒体最气愤的一点是,美方拒不认同中方对巴楚事件的定性,不认为这是一桩“恐怖主义事件。”中方认为美国使用了模棱两可的语言,如“暴力冲突”“不幸的暴力事件”,混淆了事件的恐怖性质。
然而,要将某个事件定性为“恐怖主义”(terrorism),不是美国说了算的,要符合一些国际公认的原则才行。最初欧洲人定义的“恐怖主义”,主要是指国家恐怖主义,即政府实行的恐怖主义。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共派到老军头王震主政新疆,王震在那里对维吾尔族人民大开杀戒,因此被称为“杀人王”。这个事例非常符合“国家恐怖主义”的定义。其实中国政府一直都在采用国家恐怖主义手段镇压人民,例如1989年的六四。
在后来的实践中,“恐怖主义”一词被也适用于个人的和团体的各种暴力行为。2004年联合国秘书长的一份报告,简称恐怖主义是“意图向平民或非战斗人民死亡或严重身体伤害以达到恫赫人民或胁迫政府实行或取消某些行动”的行为。按照联合国的这个定义来看新疆巴楚事件,中国官方的“恐怖事件”定性就很值得怀疑了。
如果这家维族人真的具有联合国定义的“恫赫人民或胁迫政府实行或取消某些行动”的意图,他们为什么会在自己家里作案,而不选择公共场合作案以扩大其影响呢?如果这家维族人是“恐怖分子”,为什么他们针对的不是普通平民,而是针对具有特殊身份,可以无礼地强行进入民宅的“社区工作人员”?为什么这家维族人在冲突中使用的是刀具,而不是恐怖分子通常使用的爆炸物?如果这家维族人是“恐怖团伙”,为什么在社工报案时,只有派出所所长一个人带手枪前去?
即使只看中国政府提供的上述信息,也无法让人得出这就是“恐怖攻击事件”的结论。有人称之为“暴力抗拒搜捕”,这个定义更加合适。那么,中国政府为什么急着要给巴楚事件贴上“恐怖主义”的标签呢?因为,如果给维族人贴上这个极其负面的政治标签,中共当局就可以任意谴责和镇压了。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掩盖中共当局治疆失败、酿成尖锐的民族宗教矛盾的现实。
那么,新疆巴楚暴力事件的根源何在呢?据来自BBC的报道,象征宗教信仰的胡子头巾成了一根导火线,使被压制的弱势民族的愤懑绝望情绪爆发出来。这一类暴力冲突的根源,是维族人一直指控大汉族政府的:他们的自然生存生态被破坏,文化发展权利被阻止,土地上下的资源被掠夺,维吾尔族的语言、宗教信仰被侵犯,……人民因此被迫反抗。
总之,巴楚事件彰显了中共治疆的危机。如果边疆民族的自治权利不能获得保障,这一类暴力事件恐怕还会发生。对此,中共当局不能只责怪美国人不同情,其实美国政府这次的表态已经是很够朋友了。虽然美国在反恐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不能批评中国政府太多,但他们还是诚实地告诉中国官方:你们的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权利问题。
--------------------——
原载香港《争鸣》杂志2013年6月号,发表时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