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一直在研究环境问题,越研究心里越不安。这个问题许多年前就接触过,当时就得出结论,人类前景不妙,而中国的前景可能更不妙,不发展没有出路,而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将会很严重。主要的问题是人口基数太大。 大家都感受到了,全球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了,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已经影响到了每个人的生活,甚至人类的生存,到了非重视不可的时候。解决的方法无非是三“R”,REDUCE、REUSE、RECYCLE。可是,人们养成的消费习惯要改变实在是很难的,开惯了大车的美国人换成节能小车会觉得不舒服,发展中国家先富起来的人群盯着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在中国,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族个个希望拥有私家车,以显示自己的身份。 过去二十年中,中国各种机动车总数增加了90倍,据中国汽车制造业协会的报告称,2010年全国汽车销售量比2009年增加了34%, 比2008年增加了46%。汽车急剧增加带来了燃油消耗的急剧增加,空气污染加重。 有迹象显示,中国正在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以汽车工业带动国民消费,刺激经济。甚至打算把汽车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相当不明智。 中国近些年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确作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利用太阳能发电、供热等,去年12月5日,中国“太阳能之王”黄鸣等还因此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替代奖”。但是,毕竟是杯水车薪。由于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环境仍在进一步恶化。以北京为例,据报道,在2010年,平均每天大约有两千辆新车加入汽车洪流,一年新增七十多万辆新车,三年内便翻了一番。仅2010年十一月就新增汽车95,100辆。目前北京已经成为和墨西哥城并列的世界交通最拥堵的城市了。政府不得不采取单双号交替上路许可,仍不能解决问题。前不久北京由于空气污染严重,连日浓雾弥漫,数百航班停飞,引发公众对自身健康的担忧,口罩销量大幅上升。美国驻华使馆发布的北京PM2.5监测数据显示指数为522,超过了最高污染空气污染指数。照此发展下去,前景堪忧。 一些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发展为优先考虑,往往拒绝接受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经验教训作出的建议,甚至批评发达国家作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转而成为环境保护的提倡者,是虚伪的表现。这种思维很要不得。保护环境,首先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而不是为了别人,环境污染受害者首先是自己的国民,对他人的影响反倒在其次。这么浅显的道理应该不难明白。增加排放并不占什么便宜。 前一段还有一件很轰动的环境热点问题,就是加拿大在南非德班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因而成为“众矢之的”。加拿大为什么敢犯众怒,给气候谈判开一个“坏先例”?加拿大政府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加拿大根本做不到气候协议规则所要求的,CO2气体排放不仅未减,反而显著增加,按照规则规定,要课以数额巨大的罚款。这样下去,加拿大的国家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特公开表示,当时签署京都议定书是加拿大政府“犯下的最大错误之一”。因此,尽管被指责为私利当先, “破罐破摔”,“无耻”,“胆怯”,“破坏者”,“美国的跟屁虫”等等,但是,以务实为要务的加拿大保守党政府仍一意孤行,不愿再当“冤大头”,断然退出京都协议。 京都议定书人类历史上第一份有关气候的全球性协议,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目前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有人认为,该协议具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发育困难,约束发达国家、放纵新兴国家,既漏洞百出、又极不公平。该协议把主要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巴西等置身“协议”的约束之外,等于一边在减排,一边在增排,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京都议定书》通过至今,只有欧盟和俄国勉强完成或接近完成减排目标,但全球温室气体仍然比1997年上升了三成。而在碳排放大国中,美国上升了16%,日本上升了10%,印度上升了93%,中国则上升了160%。 世界各国一直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艰难取舍。而目前世界经济处于衰退状况,发达国家担心被捆住手脚,动弹不得,因此表现得比以往更加吝啬,纷纷开出条件。欧盟在减排方面做得比较好,但也表示,只有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才愿意作出进一步承诺,其条件就是美国必须作出相应减排承诺,而发展中大国也要做出相应的自主减排努力。但美国也提出了自己减排承诺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中国承认自己已经是发达国家,也作出相应承诺。 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死循环,症结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做。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显然不愿意作出这样的承诺。解振华在德班气候会议上大发脾气,“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了,你们还没有做到,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讲这些道理给我?” 但西方国家充耳不闻,显然,不愿再玩下去了。 加拿大地广人稀,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标准,加拿大城市的每立方米空气中飘浮污染微粒含量平均仅为13微克,都属于空气干净的城市。加拿大政府一直重视环保,政府补贴居民更换暖气炉、空调、门窗等,每年进行汽车尾气检测等,对于大气保护都起到了显著作用。但由于阿尔伯塔油田等工业发展的消耗,要完成《京都议定书》中所规定的减排指标几乎不可能。按照目前趋势,到2012年底,加拿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将比1990年上升30%以上,排放量将“超标”超过八亿吨。因此,加拿大觉这个游戏代价太大,玩不起,不玩了,并建议“另起炉灶”,制定能对地球环境真正有帮助的协议。 最近也有一些阴谋论出来,有人说,欧美国家正酝酿阴谋,玩弄新兴经济体;但也有人说,西方完全陷进十年前中国预设的圈套,现在幡然醒悟,因此紧咬中国不放。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目前的发展趋势似乎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不利。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