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钓鱼岛问题,涉及到中日甲午战争,发现“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竟然是日本人首先提出来的,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后借用作自己组织的革命宗旨而已。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日本一直叫日清战争,而不叫中日战争,因为日本人一直不承认满清政府代表中国。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曾发起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宣传攻势,其代表口号就是尊华攘夷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古代日本一直以中国为师,对中国文化的感情深厚。据史料记载,当得知宋朝亡于蒙古以后,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覆亡。这个记载可能有夸张成分,但难以考证是否属实。有一点是确定的,自从元朝中国被蒙古征服以后,日本人就开始看不起中国了,事实上,日本人认为宋朝灭亡后中国也就不存在了。日本人首先看不起的是统治中国的蒙古人,继而是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人。 蒙古在中国的统治稳定以后,元世祖忽必烈曾派使者前往日本“通好”,希望日本归顺蒙古统治。忽必烈写给日本的国书称:“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 连哄带吓唬,希望日本归顺“大蒙古国”。可是日本人根本不吃这一套,在日本人眼中,蒙古人是野蛮人,没有资格自称“中国”,“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中国已经亡了。于是日本人打发元朝使者回去,连封回信也懒得写。 忽必烈还不甘心,又派使者去日本威胁,这回日本人更不客气了,干脆把元朝使者胡子给剃了,好好羞辱了一番鞑子。忽必烈一怒之下,发兵攻日,结果900艘战船被“神风”掀翻,四万将士藏身海底。两次攻日皆遭惨败,最后只得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再不提征日这回事。 日本文化曾受中国影响很大,古代日本学者也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定义,称中国为“中华”,而称日本为“东夷”。他们认为,在元朝和清朝,中国都灭亡了,但中华正统并没有消失,中华正统东移了,日本就代表了中华正统,日本人才是中华传人。大陆为夷,日本为华的思想由此逐渐形成。因此,在甲午战争前日本人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不仅如此,在甲午战争前后的日本文献中,日本人竟然称自己的国家是“我神州”、“我中华”。 日本人这种自认为中华正统的意识也许是自欺欺人,但这种宣传在当时的确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影响了不少受满清欺压的汉人,他们中有不少人就把日本人当作“解放者”。据日本官方的《日清战争实记》记载,日军占领九连城后,“当地居民箪食壶浆迎我王师,携来鸡和猪献给我军。” 这让我想起最近看的二战纪录片,当德国军队占领乌克兰后,乌克兰人也是载歌载舞欢迎入侵者,姑娘们手捧鲜花献给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因为乌克兰人认为他们是“解放者”。乌克兰人在苏联时期受尽欺压,饿死了很多人。昨天和一位罗马尼亚移民聊天,她告诉我,东欧人最恨的是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的苏联红军,而对纪律严明的希特勒军队很有好感。 言归正传。当时很多汉人知识分子也受日本人宣传的影响,真心认为日本人会帮助汉人复国。他们接受日本资助,组织反满组织,鼓吹革命,组织起义。最典型的当属甲午战争爆发三个月后便成立的兴中会,其宗旨便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在游说日本朝野人士资助自己革命时多次称:“满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国革命的目的在灭满兴汉”,“日本如能援助中国革命,将以满蒙让渡与日本。”孙中山的心目中的中国显然只是传统的汉人统治区域China Proper,民国成立后才把中国的概念扩展,包括汉、满、蒙、藏、回。但日本人对“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的理解显然和孙中山不同。既然日本人代表中华,那么“恢复中华”就等于要确立日本对中国的统治。于是日本便找借口大举入侵中国,企图征服中国,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