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父是魯莊公的大弟弟,魯莊公在位三十二年死,慶父欲篡位,連殺兩位國君(殺子般不足二月,誅閔公於年余)。慶父的倒行逆施引發魯國內亂,最後自己也難逃一死。此話出於齊國的大臣仲孫湫之口,仲孫湫從魯國省難歸後對齊王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此典故取自《左氏春秋》,整篇故事較長,這裡只挑相關的說。
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公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古代帝制奉行世襲,外人篡權被認為是犯上作亂,為世人所不容。可見禮教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基礎,具代表性和普遍性。不可否認,忠孝禮儀在經濟較落後社會不發達的情況下對家庭和國家起到穩固作用,這與現在中國不斷地強調“維穩”大致上是一碼事。相對於西方的選舉制來說,帝制倒是很經濟的。例如當今的北韓,人民不必為選領導人而犯愁,為國家省了不少錢,只是那省下之錢不知去哪了,國家依然貧困潦倒。值得注意的是,如要改變這樣一個獨裁專制的國度,則須以國家的經濟重創,無數的人頭落地才能達到,如此一來,是乎顯得不那麼划算。 “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當齊王問到用何方法可除去慶父時,仲孫湫回答只要魯國的災難不止,慶父將自取滅亡,你就等着瞧吧。一個政局不穩內部有動亂的國家,一般不需要別國的干預,自己就會垮掉。玩火自焚,曾經不可一世的暴君最終會被國人所唾棄,該怎樣就怎樣,登高跌重,一切還原本貌。 “魯可取乎?”春秋時期,各諸侯自立為王,以致小國林立,彼此之間虎視眈眈,弱肉強食。魯國有亂,齊王想取而代之,“出兵討伐”是當時雄心勃勃的霸主首先考慮到的。這點古今中外都一樣,兼併不但在國與國之間,在經濟上也可互相兼併的。 “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 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臣仲孫認為時機不到。懼周禮束縛,當時仍是周朝,各國仍奉行周禮。猶如現在有聯合國維持世界秩序,有國際法的約束,大國不可冒天下之大不為,任意侵犯一個遵守國際法的國家(當然不包括不奉行國際法的國家)。 “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仲孫湫將國家比作一棵樹,只有根基動搖,大樹才會倒下,然後枝葉也跟着死去。當根基沒有動搖時,國家不會垮,他國也不敢冒然入侵。只有在內亂不斷的情況下,外敵才能乘虛而入。如滿人入侵中國一樣,李自成的義軍首先撼動了明朝的根基,而後滿人才有能力以勢如破竹般之勢奪取中國(橫掃中原),取而代之。近代的日本入侵東北也是在國內軍閥混戰,國家處於一盤散沙時才得逞的。 “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強國應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弱國的內亂,從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不是一味靠武力征服。戰爭勞民傷財,不一定誰贏。有時會兩敗俱傷,旁人得利。化干戈為玉帛,離間其內部,取得其信賴,讓它依靠你才是霸王所為。 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就有這樣的治國良策,令人感嘆。它闡明一個道理,顛覆一個國家,首先要令其內亂,待到該國的經濟千瘡百孔以及政權處於苟延殘喘時,才是出手的好時機,對一個氣數未盡的穩固政權採取過激行為是不明智的。所以,“國將亡,本必先顛。”與“難不已,將自斃。”是很有哲理性的語句,望大家對此有所啟發。 慶父是魯難的根源,慶父不除,國難不休!誰是當前的“慶父”?我想,誰心裡都有不同的“慶父”,那就見仁見智吧。你心目中的“慶父”是誰?不妨說來聽聽。
休里 June 24,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