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是鲁庄公的大弟弟,鲁庄公在位三十二年死,庆父欲篡位,连杀两位国君(杀子般不足二月,诛闵公于年余)。庆父的倒行逆施引发鲁国内乱,最后自己也难逃一死。此话出于齐国的大臣仲孙湫之口,仲孙湫从鲁国省难归后对齐王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此典故取自《左氏春秋》,整篇故事较长,这里只挑相关的说。
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古代帝制奉行世袭,外人篡权被认为是犯上作乱,为世人所不容。可见礼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基础,具代表性和普遍性。不可否认,忠孝礼仪在经济较落后社会不发达的情况下对家庭和国家起到稳固作用,这与现在中国不断地强调“维稳”大致上是一码事。相对于西方的选举制来说,帝制倒是很经济的。例如当今的北韩,人民不必为选领导人而犯愁,为国家省了不少钱,只是那省下之钱不知去哪了,国家依然贫困潦倒。值得注意的是,如要改变这样一个独裁专制的国度,则须以国家的经济重创,无数的人头落地才能达到,如此一来,是乎显得不那么划算。 “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当齐王问到用何方法可除去庆父时,仲孙湫回答只要鲁国的灾难不止,庆父将自取灭亡,你就等着瞧吧。一个政局不稳内部有动乱的国家,一般不需要别国的干预,自己就会垮掉。玩火自焚,曾经不可一世的暴君最终会被国人所唾弃,该怎样就怎样,登高跌重,一切还原本貌。 “鲁可取乎?”春秋时期,各诸侯自立为王,以致小国林立,彼此之间虎视眈眈,弱肉强食。鲁国有乱,齐王想取而代之,“出兵讨伐”是当时雄心勃勃的霸主首先考虑到的。这点古今中外都一样,兼并不但在国与国之间,在经济上也可互相兼并的。 “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 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臣仲孙认为时机不到。惧周礼束缚,当时仍是周朝,各国仍奉行周礼。犹如现在有联合国维持世界秩序,有国际法的约束,大国不可冒天下之大不为,任意侵犯一个遵守国际法的国家(当然不包括不奉行国际法的国家)。 “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仲孙湫将国家比作一棵树,只有根基动摇,大树才会倒下,然后枝叶也跟着死去。当根基没有动摇时,国家不会垮,他国也不敢冒然入侵。只有在内乱不断的情况下,外敌才能乘虚而入。如满人入侵中国一样,李自成的义军首先撼动了明朝的根基,而后满人才有能力以势如破竹般之势夺取中国(横扫中原),取而代之。近代的日本入侵东北也是在国内军阀混战,国家处于一盘散沙时才得逞的。 “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强国应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弱国的内乱,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不是一味靠武力征服。战争劳民伤财,不一定谁赢。有时会两败俱伤,旁人得利。化干戈为玉帛,离间其内部,取得其信赖,让它依靠你才是霸王所为。 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就有这样的治国良策,令人感叹。它阐明一个道理,颠覆一个国家,首先要令其内乱,待到该国的经济千疮百孔以及政权处于苟延残喘时,才是出手的好时机,对一个气数未尽的稳固政权采取过激行为是不明智的。所以,“国将亡,本必先颠。”与“难不已,将自毙。”是很有哲理性的语句,望大家对此有所启发。 庆父是鲁难的根源,庆父不除,国难不休!谁是当前的“庆父”?我想,谁心里都有不同的“庆父”,那就见仁见智吧。你心目中的“庆父”是谁?不妨说来听听。
休里 June 24,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