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五朵金花》主题曲唱响全国,大理、蝴蝶泉也成了人们心神向往的游览胜地了。其实大理早就以她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中外游客。元代李京、马可波罗,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都在书中记载过大理。
大理白族三月街节日庆典活动历史悠久,每年都吸引着各路客商和众多游人。据明代《云南通志》记载:"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年间至今,朝代屡更,此市不变。"《徐霞客游记》中也记载:"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亦无不至。"可见当年盛况。
我们是十月底到的大理,虽然不是三月,但大理的风光依然迷人,苍山雄浑,洱海俊秀,令人流连忘返。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是大理最为迷人的四景。大理姑娘华丽的头饰也以"风、花、雪、月"命名。
白族姑娘的头饰代表“风花雪月”。这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
下关风,据说这里风速可达十级,因此山上建起了不少风力发电站
大理海拔约两千米,大理的洱海其实是一个高原湖泊,有"天国明珠"之称。洱海状似人耳,周长 117公里,面积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洱海美,美在水。风和日丽之时,泛舟湖上,苍山积雪倒映水面,银苍玉洱,相映生辉,蔚为奇观,使人顿入"百二河山云水外,三干世界镜中天"的迷人境界。洱海后面的苍山有十九峰,每两座山峰之间就有一条小溪,十八条溪水潺湲而下。可惜我们只在此稍作停留便要赶路,未能尽情领略洱海苍山之美。
洱海、苍山之美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来到大理,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追寻有着灿烂文明的南诏国、大理国的历史遗迹,也想借此了解一下这两个王国的历史。
大理唐朝属南诏国(738年-902年),南诏国王是乌蛮人,辅佐者则为白蛮。乌蛮就是今天的彝族,尚黑,白蛮就是白族,尚白,故名。南诏国幅员辽阔,辖境相当于今云南全部、贵州大部、四川南部和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的部分地区。南诏是西南地区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也是西南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和唐王朝、吐蕃王朝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南诏国和唐朝的关系时好时坏。双方关系好时,曾互派使臣学者,不少南诏贵胄子弟到唐朝大城市西安、成都留学。南诏宫廷音乐也传入唐朝宫廷,比如著名的《南诏奉圣乐》,深受欢迎。最为人称道的是公元883年,唐朝和南诏和亲,遣安化长公主远嫁南诏。武则天执政时期,南诏国曾献给唐朝两头狮子,六尊纯金狮子座像。
在昆明一家餐厅上演了一场大型歌舞《吉鑫宴舞》,展现了南诏国当年的兴盛景象。
南诏国和唐朝之间也曾发生过大规模战争。有人认为,唐朝的灭亡也和南诏的大肆侵扰有很大关系。唐天宝年间和南诏发生的三次大规模战争持续近半个世纪,令唐朝损兵折将数十万。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赋诗《蛮子朝歌》云:"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殁;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凄惨之极,两军交战唐军竟未胜过一仗。与南诏和和吐蕃的连年战争使得唐王朝元气大伤,加上"安史之乱"八年战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而衰,一蹶不振,终于灭亡。
南诏国因内部权斗,于902年被权臣郑买嗣所灭。郑买嗣灭南诏后改国号为大长和。965年,宋朝大将王全斌灭后蜀国,请求皇帝批准乘胜进攻云南,但宋太祖正致力于稳定政权,不敢贸然进攻,在地图上用玉斧沿着大渡河划了一道线,说,河外不是我的地盘。 1116年,后理国王段和誉遣使来朝贡,宋徽宗封段和誉为大理国王。但大理国与宋朝各自忙于自己的事,互不攻伐,也互不来往,彼此隔绝了三百多年。元初郭松年《大理行纪》记载:"宋兴,北有大敌,不暇远略,相与使传往来,通于中国。故其宫、室、楼、观、语言、书数,以至冠婚丧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其规模、服色、动作、云为,略本于汉。自今观之,犹有故国之遗风焉。"
这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和汉族的没有什么两样。
大理国(937-1253)是由白族建立的王朝,国王姓段,自称先世是武威郡(凉州)人,很可能是汉人。937年,白蛮贵族段思平建立 "大理国",辖境和南诏相当。大理国都城墙坚固,绵延达十五里,王宫建筑更是富丽堂皇。当时的国王妻妾数百人,连清平官(相当于宰相)也拥有妻妾数十人。王室生活餐饮器具皆用金银制成。王室成员出巡穿着金衣金甲,仪仗车马披金挂银,极尽奢华。据考证,公元1000年时,大理国首都阳苴咩城与北宋首都开封,都是世界十五大城市之一,开封位居第二,阳苴咩居第十三位。
大理王室笃信佛教,二十二位国王中,竟有八人做到半途放弃王位,出家为僧。大理国最后的命运也很悲惨。
大理国王出家的地方
1253年,大理国迎来了她覆亡的命运。为攻灭南宋王朝,元宪宗蒙哥命忽必烈率兵入云南,用蒙古人的话说,叫做"斡腹",字面意思就是"掏肚子",或格斗中的"下勾拳",即远程迂回到敌人背后,攻其薄弱环节的包抄行动。蒙古兵分三路:忽必烈自率中路军,跨过大渡河,穿行山谷两千余里,经今四川西昌、云南宁蒗,乘革囊和筏渡过金沙江,击败当地守军,招降纳西族,于十二月初逼近大理城。大理国王段兴智及大臣高祥率大军在龙首关(下关)迎战。蒙古三路大军会师龙首关,经过鏖战,全歼大理军主力。随后蒙古军进入大理城。忽必烈采纳谋臣建议,下止杀令,安抚民众,稳定秩序。蒙古军乘胜追击,攻破大理国附都善阐(今昆明市),俘虏国王段兴智,控制大理国全境,大理国亡。
忽必烈长途奔袭大理之役堪称战史经典,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为南北夹击南宋创造了条件。但蒙古军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据史学家魏源记载,蒙古军队"绕乌斯藏,穿蚕丛数千里而至大理,士马死者十余万"。而据波斯史家拉施特的记载,十万蒙古远征军最后只剩下不到两万人。
蒙古征大理战略意义是重要的。蒙古大将兀良合台在大理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十九个万户府,万户以下又设千户、百户,确立了元朝对云南的统治,为后来建立云南行省奠定了基础。大理从此纳入中国版图。
可惜的是,南诏、大理两朝所有文献典册都被蒙古人焚毁了,连遍布各地寺院民宅的碑刻勒石也被蒙古兵砸为碎块,这给研究南诏、大理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但是,据说已有学者开始做史料钩沉工作,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一部完整的《南诏史》、《大理史》。
如今的大理已经没有城墙,只剩下一座城楼,可以让人遥想当年雄伟壮观的大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