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傳出中國總理李克強可能被迫下台的消息,官方趕緊闢謠,但無風不起浪,此事大概也不是空穴來風。可能是有人故意放風試探,看看外界反應如何,可能的衝擊有多大,再做下一步打算。放風者有可能來自習近平陣營,也可能來自李克強陣營。
李克強主動請辭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這讓我想起了去年6月22日至25日連續四天的超長政治局會議。那次會議爆發了激烈的左右之爭。王岐山以辭職相威脅,要求反腐敗的生殺大權,並如願以償。政治局通過決議,授予王岐山反腐敗全權,拒絕講情電話,並打破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這才有了周永康被抓,即將被判刑。
假如李克強主動請辭,當然也有可能是以退為進,希望重獲幾乎被剝奪殆盡的總理權力;但更可能是真的心灰意冷,不想幹了。既然自己倡導的改革受阻,自己也被邊緣化,與其尸位素餐,在其位無法謀其政,乾脆承認自己能力不足,難以駕馭並推動經濟改革,讓習總另請高明得了。在我看來,後一種可能性比較大。
李克強無疑是近幾屆總理中最弱勢的,總理當得很窩囊。按照中國憲法規定的領導人分工,國家總理是管理經濟的一把手,可是,習近平上台後大搞個人集權,設立了一大堆“小組”,自任組長。其中一個經濟小組就把李克強徹底架空,堂堂一國總理淪為跑龍套角色,只能執行總書記的指令,沒有任何決策權力。
中共建國後的歷史上,由黨的主席主抓經濟不乏先例。據統計,在過去四十年裡,中國經濟有23年由總理管,17年不由總理管。如果黨的主席懂經濟還好,比如像趙紫陽那樣;如果黨的主席不懂經濟,只能是瞎指揮,其最大危險是政治掛帥,不按經濟規律辦事,可能產生災難性後果。最突出的是毛澤東搞的大躍進運動,結果導致三年大饑荒,餓死了幾千萬人。
習李的分歧何在呢?毫無疑問,在於經濟改革的方向、節奏、以及方式方法。
中國過去多年實行的政府主導經濟刺激政策已經走到了盡頭。2009年政府砸進去4萬億,2012年又砸進去4萬億。結果是泡沫般急速膨脹的信貸,浪費驚人的基礎建設,留下了大量鬼城和產能過剩的生產線。人們希望,曾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克強能夠以務實的態度,找到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李克強經濟學”應運而生。
“李克強經濟學”的核心是:以短痛換取長期收益,先以國家調控政策將中國經濟推向“臨時性硬着陸”,未來三年經濟年增長率降至3%,但之後中國經濟應該可以迅速反彈,保持十年6%到8%的經濟增長速度。這種措施需大破大立,類似1993年朱鎔基“刮骨療毒”的改革。當時中國也出現經濟過熱,金融失序的問題。朱鎔基以國務院副總理身份兼央行行長,主導為時四年的宏觀調控,成功抑制了物價、投資過熱,官商勾結等金融市場亂象,解除了經濟硬着陸的危機。1994、1995年中國通貨膨脹率超過20%,但到了1997年就降到了0%,而經濟則實現了9%的高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也從瘋狂的61%年增長率下降到了12%。但同樣的“休克療法”在上世紀90年代的蘇聯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俄羅斯社會經濟嚴重萎縮,國民財富大幅度縮水,許多人一夜之間變得一無所有。李克強的改革讓人聯想到當年前蘇聯的“休克療法”,有可能引起劇烈的社會動盪,習近平的擔心不難理解。
在中國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城鎮化可能成為下一輪經濟增長點。李克強對中國的城鎮化改革研究很深入。1994年,時任團中央書記的李克強獲得北京大學經濟系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就是《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對中國未來的城鎮化進行了探討,並得出結論,必須改革戶籍制度。而習近平的清華大學博士論文題目則是《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也討論了戶籍制度改革,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等問題。
但城鎮化改革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到對中國社會結構的根本性改革。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監督,可能會由於官員腐敗而成為新一輪血腥的圈地運動。李克強是學者型官員,對這個問題可能考慮不足。而習近平面對大國治理難題,考慮的可能更多一層,不僅希望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更希望保證政治上的安定。
習李二人之間有無個人矛盾呢?官方媒體竭力營造一個將相和的局面,還說什麼習近平因為反腐敗,可能有生命危險,已經立下遺囑,一旦他遭遇不測,就由李克強接班。這件事可能有,但應該屬於最高層秘密,這時候把它放出來,可見急於辟“謠”心情之迫切。
李克強和胡錦濤一樣,個性懦弱,膽小怕事,自覺底氣不足,不敢有所擔當。他當年曾是胡錦濤選定的總書記候選人,他作總理也是江胡權鬥相互妥協的結果。胡錦濤裸退,他唯一的靠山沒有了,在政治局行單影只。伴君如伴虎,他不得不時時處處小心翼翼,得過且過,一再退讓。和他的前任溫家寶的風格不同的是,他上任後從來不談政治改革,只想儘快組建自己的經濟班子,“甩開膀子大幹一場”,很快就發現並不容易,自己的選擇很有限。他的內閣大員大部分還是溫家寶、習近平和胡錦濤安排的人馬。他本來想提拔原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的侄子肖捷任財政部長,以便推動急需的房地產稅收改革,也得到了習近平的認可。可是沒想到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對此大表不滿,因為朱中意的財長人選是中投董事長婁繼偉。無奈之下,李克強只好讓步。國務院內部對李克強這種處處讓步的慫樣意見很大,很多人覺得跟着這樣的弱勢總理乾沒有前途。李克強下台的“謠言”沒準就是國務院某些心懷不滿的人放出來的。
在中共建國後的歷史上,總書記下台司空見慣,總理下台前所未有。習近平應該明白,李克強可以下台,但解決中國的經濟結構問題,除了李克強設計的改革方案,並無其他更好的方案。政府對經濟強行干預的結果只能使問題越積累越多,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