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趨於任性,這是一條規律。安大略省長韋恩在中小學性教育計劃上的作法就很任性。韋恩在2010年任教育局長時就主持制定了一個富有爭議的性教育計劃,參與制定該計劃的除韋恩外,還有一個因戀童癖被起訴的教育部官員。這個計劃要求,一年級學生要學習各種性器官,包括陰莖,睾丸,陰道,外陰等的通俗說法;三年級要討論並認同同性戀家庭觀念,明白“性別認同和性取向不同,可以有異於出生時的性別 ”;四年級要學習浪漫約會的概念,明白朋友之間的關係可以改變 ......開始 “喜歡”上某些人等;五年級要認識生殖器官,了解青春期男女生理變化,在青春期成熟和發展的男性身體部位,包括陰莖(帶或不帶包皮),陰囊,尿道,睾丸,前列腺,精囊和輸精管......” “.....授精時可出現陰莖在陰道內,射精,受精卵......”,六年級要學習手淫和性交知識,七年級則要了解口交、肛交及預防性病知識,等等。
這個教育計劃一出籠,立即引來一片反對聲。反對者普遍認為,這個課程計劃有意識地誤導孩子,為他們灌輸錯誤的性觀念,有可能使孩子們成為性侵害以及戀童癖的受害者,並使他們錯誤地認為,只要男女之間互相交流,徵得對方同意,就可以“合理”進行各種性行為,無論年紀多麼小。當時安省自由黨政府還是少數黨政府,為避免犯眾怒,以“家長諮詢不充分”為理由否決了這項計劃。
但韋恩對此耿耿於懷,去年贏得省選以後,以為大權在握,便不遺餘力地強行推行這個性教育計劃。她聲稱,2015年的性教育計劃已經徵求了省內4000多所學校的家長會主席的意見,言下之意是“這次說什麼也不會再收回”。讀了這個課程計劃的父母們發現,這個計劃比2010年的更加激進,因此憂心忡忡,擔心這個性教學計劃搞亂孩子的頭腦,戕害他們幼小的心靈。他們發起了一次次的抗議活動,並將於4月14日在安省議會大廈前舉行五千人規模的的大型抗議示威。
人人生而自由,但自由是有限度的,在崇尚多元化的加拿大,一些人有權選擇反常的性生活方式,別人不會干涉,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可以走向極端,把這種性取向強加給別人,硬要別人接受,政府更無權把這種性取向作為正常的生活方式向天真無邪的中小學生灌輸。自古以來“性”都是隱私,孩子的性教育是做父母的權利,政府無權越俎代庖。婚姻是神聖的,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類正常的性活動就被局限於夫妻之間,否則就是違反道德的。可是,在這個239頁的性教育大綱中,共提到性活動22次,避孕套12次,口交1次,肛交2次,懷孕 21次,卻只有一次提到"丈夫"和"妻子",而且不是從正常的婚姻意義上說的,僅僅是為了教育學生,必須改變一男一女的婚姻定義,用“伴侶”一詞來代替 “丈夫”或“妻子”。其中提到異性戀1次,卻提到同性戀18次。可是在這個課程大綱中,竟沒有提到“婚姻”(marriage)這個詞,連一次都沒有!由此可見,這個所謂的性教育大綱要達到的唯一目的就是宣揚反常的性觀念。
韋恩曾經結過婚,生過孩子,後來才轉變成為同性戀。她曾因為自己的性取向受到過歧視。有人認為,正因為她個人曾遭受過歧視,所以一旦權力在手,便濫用政府的公權力向社會作出報復。這種懷疑並非沒有道理。在她看來,要讓歧視同性戀的社會現象不再發生,就必須要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性啟蒙教育。
科學研究證明,同性戀性取向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性的,受環境影響而發生的變異,韋恩省長的個人性取向的中途改變就說明了這一點。而這一點也恰恰是最令父母們擔心的,從小接受錯誤性取向教育的孩子長大後會怎麼樣?
韋恩在孩子性教育問題上不顧父母的反對聲,一意孤行,不僅是在侵犯父母的權利,而且不尊重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信仰、社會價值和家庭觀念的差異。加拿大是民主社會,權力必須受到制約。只要反對聲浪足夠大,政府就會被迫作出改變。因此,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做父母的應該行動起來,參加本月14日的安省家長聯盟發起的反對新版性教課程的集會示威。
4月14日反極端性教育集會示威現場
4月14日反極端性教育集會示威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