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为了增强中国的软实力,中国政府在全球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输出中国运动。国家财政大力支持,要人有人,要钱给钱。大动作之一是在全球大建孔子学院,另一个大动作是中国传媒发起的海外攻势,控制国外的通讯频道,希望借此获得话语权,影响海外受众。 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此举劳民伤财,难见效果。我本来也持相同意见,但是,现在看法有点变了,并不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在信息时代,人们总希望听到、看到多方面的信息,免得偏听偏信,对形势作出误判。不能不说,西方传媒对中国的报道存在一定偏见,不够客观。中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 中国形象在西方几经变化。从远里说起,十三世纪马可波罗对富庶的中国都市的描写引起了西方人极大的兴趣,因此才出现了探寻东方世界的狂热。受马可波罗的影响,哥伦布企图开辟海上通向中国的航路,无意中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十七、十八世纪西方人还对中国充满崇敬之情,哲学家莱布尼茨、伏尔泰等在其著作中都极力赞赏中国。然而,进入19世纪,在西方政客、商人眼中,中国形象大变,成了一个“堕落的黑暗王国”。而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黄祸论” 盛行,中国更成了野蛮的代名词。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几经打击,已经一蹶不振,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则是怜悯加上恩赐,特别是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人民不愿做亡国奴的反抗精神感动了西方大众,纷纷对中国提供各种援助。但是,从1949年开始,出于对红色中国的恐惧,西方进入了对中国的敌视时期。冷战时期的封锁使中国吃尽了苦头。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实行韬光养晦政策,淡化意识形态对立,一心发展经济,因此,西方对中国的敌意也淡化了不少,甚至全方位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希望以经援促进中国政治改革。但是,八九年学生运动遭到镇压是一个重要转折,西方对中国的民主化感到幻灭,敌对情绪增强。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以负面新闻居多,一直持续到现在。 美国学者哈罗德-伊萨克斯撰写的《美国的中国形象》一书,则将美国的中国形象划分为六个时期:18世纪的崇敬时期;1840年至1905年的蔑视时期;1905年至1937年的仁慈时期;1937年至1944年的钦佩时期;1944年至1949年的幻灭时期;1949年开始的一段敌视时期。 目前中国在国际上的国家形象是个什么样子,相信是国人很关心的问题。2006年9月,英国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使用了从中国国家“品牌”调查活动中得到的数据。这次调查得出了两个结论:首先,尽管中国受到各国重视,但其品牌很弱,这个国家不为海外所了解;其次,中国人对自己的看法与世界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看法有很大差别。 另外,根据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一项调查,27个国家约三万民众对世界上12个主要国家的评估显示,中国国家形象位列第五,不算太好,也不算太 差。不过,再看看排在头两位的国家,可能有些国人心里就不是滋味了。日本和德国,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竟然成了最受尊崇的国家! 日本的国家形象居然居世界第一!一个对亚洲特别是中国人民犯下战争罪行,血债累累的国家竟然得到如此厚爱,这不仅让国人大跌眼镜,更是让他们感到愤愤不平。他们不明白,中国的国家形象为什么还不如日本? 必须指出,日本和德国在国际上普遍获得好感,是和它们在战后为了建立正面的国家形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 先说说德国。为改善国家形象,一方面整个德意志民族对二战罪行进行了深刻反省,1970年12月7日,正在波兰访问的前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花圈,并双腿下跪祈祷,此举震惊了世界,也获得世人的尊敬。同时,德国知识界发起了一场“唤醒死人”运动,大力弘扬德国辉煌的古典思想,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德语教学及其他“公共外交”行动,为此投入了大批资金,仅对外文化交流和德语教学方面的财政预算就高达十几亿欧元。德国在全球建立了128所歌德学院分院或办事处、117所驻外德国学校、14所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分支机构和48所信息中心、180家由德国政府资助的外国文化协会、12 家各类研究所,它们组成了覆盖全球的外宣网络。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世人眼中,德意志民族已经彻底脱胎换骨,但仍然保持着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 这个民族不仅盛产睿智的哲学大师,而且生产高品质的物质产品,不能不让人们对它产生敬意。 日本正面国家形象的建立和美国的扶持有关,更和自身努力分不开。二战后日本被美军占领,曾一度甘当孙子,唯美国马首是瞻,专心发展经济。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追随美国,加大了对外援助的力度,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对外经济援助国,这是日本国家形象名列世界第一的最主要原因。虽然中国人对日本印 象仍然不佳,但是,不能否认,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本就一直是中国最大援助国。实际上,中国的外来援助中差不多三分之二(66.9%)来自日本,日本政府总共向中国提供约27000亿日元(约合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政府开发援助。北京地铁、首都机场、4600公里电气化铁路的改造、中国470个大 型港口泊位中约60个都是用日元贷款建成的。日本对华经援当然有谢罪和赔偿因素在内。随着中国经济起飞,日本近年来转而加大了对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援 助。日圆外交取得巨大成功的标志是日本国家形象的大幅提升。此外, 日本政府是世界上最为廉洁的政府之一,日本的国民素质更是举世有口皆碑。2009年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日本游客最受酒店欢迎,日本游客在礼貌、清洁、安静、投 诉频率等几项中得分最高。虽然日本没有产生德国那样令世人仰慕的哲学大师,但是日本却有着同样享誉全球的高品质产品。在文化方面,日本茶道、剑道、花道、 柔道、动漫文化等在国际上颇有影响。1972年日本政府设立的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开宗明义,就是要“通过综合并有效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加 深各国对日本的了解,增进国际相互理解,在文化和其他领域对世界做出贡献,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维持并发展和谐的国际关系。”多年来对建立日本的 正面形象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输出中国的举措迄今还没有见到真正效果,但是却引起了西方的警惕和反对。有西方市民反对在当地建孔子学院,中国传媒发起的海外攻势也引起非难。有人认为,树立国家形象只需要向西方说明中国实际情况即可,这无疑是一厢情愿的幻想。加强对外宣传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仅仅说明中国实际情况并不一定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频频发生的矿难、毒奶粉事件、 每年数万起群体事件,络绎不绝的上访民众,以及无所不在的腐败现象。这些无论怎么解释说明都不能给中国的国家形象加分。因此,仅仅靠说明无助于中国形象的提升,必须下决心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可是,温总理的话言犹在耳,就发生了湖北省长李鸿忠怒斥记者,并抢录音笔的恶行,引起公愤,要求他向当事人道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是,李竟然百般抵赖,拒不认错。李的行为代表了很大部分中国官员低劣的素养。这些人当惯了无法无天的土霸王,对舆论监督是不适应、不喜欢的。有这样的官员充斥中国官场,中国的国家形象怎么可能好起来? 一个国家的形象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反映,不仅仅是硬实力,更要有软实力。国家形象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国民个人的感受,而且影响国民在国外所受到的待遇。 海外华人华侨之所以关注中国的形象,正是因为祖国的形象与他们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最近万维一些网友著文论述“批判式思维”与“建设性思考”,海外中文媒体对中国比较关注,批评多于表扬,其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祖国更好,是出于“情之切,爱之深”的真情。同时,国家形象的好坏也取决于国民的表现。余光中说过:“当你不在中国,你便变成了全部的中国”。出了国的中国人都是中国的“形象大使”,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中国的国家形象。著名旅游服务网站 Expedia曾对各国游客的表现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排名第三差,仅次于法国和印度,不能不引人深思,显然,中国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还有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