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参加了在旧金山举行的2010年中文教学论坛。会议主题演讲者是著名的第二语言教育专家、柏克莱加大语言中心创办者Claire Kramsch教授。她演讲的题目是“Aha Moment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Kramsch 是以提出 “后结构主义”的“多元文化互动理论”而著名的。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教师的任务既是“架桥”,也是“划界”。他们必须理解世界文化是多元的,文化间存在差异;而语言教师的任务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明白世界是多元的,对异类文化应持开放的态度。外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希望改造学生,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本土化”,更不是要求学生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价值而去接受另一种文化价值,而是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创造出一种能沟通双方的新文化,即“第三类文化”。这种观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语言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我认为,对外汉语教师特别是对外汉语教学决策者也应该接受这种观念。 但是,目前国内比较盛行的却是一种“文化依附”理论。“文化依附”本来是一个传播学术语,是指由于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技术、专业标准以及商业化的媒介体制,发展中国家的大众媒介不可避免地大量输入西方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因此,所谓的“文化依附”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依附”,而不是相反。这种理论被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界,造成了不少误解和混乱。有人公开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宗旨是弘扬中华文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传播中国文化。”于是乎,对外汉语教学变成了对外汉语推广和文化传播。有人甚至异想天开地认为,当人们采用一种新的语言模式时,在某种程度上就放弃了原先的文化身份,而接纳了另一种文化认知世界的方式。 事实上,语言学习对改变一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作用极其有限。万维论坛上活跃着的不少精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精通外语不一定意味着以外国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正如那首流行歌曲《我的中国心》中所唱的那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会说洋人的话不一定会认同洋人的价值观念,自然也不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中国心”。成人的第二语言学习是一种理性的学习。接受、理解和认同目的语文化是一个自愿选择的过程,很难达到“依附”的程度。甚至会恰恰相反,在对目的语文化有了充分了解以后,很多人彻底弃绝了那种文化。万维网上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有人享受着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却不认同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甚至坚决地反西方,这并不难理解。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人曾对北京一所高校汉语文化学院汉语专业四年级本科生连续做过多年的跨文化交际适应情况调查,发现,在二百多名学生中,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愿意改变母国文化立场,从而“依附”汉语文化。相反,他们都会对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看见的中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不文明现象、以及不良文化习俗提出批评。甚至有人觉得中国人很虚伪,老祖宗的东西自己不遵守,反而想强行灌输给外国人,因此转而厌恶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并为自己母国的文化感到自豪。这在日本和韩国留学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些日本和韩国学生来中国留学以后,不仅不认同中国文化,反倒增强了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这样看来,那种试图把外国人“请进来”加以“改造”、同化,把他们变成“中国人”的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了。 同理,试图“送上门去”,能否收到好的效果呢?恐怕也不容易。人家要问,你来我们这里推广你们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那么我倒要问问你,这些传统文化、这些价值观念在你们国内保持了多少?在你和你身后的人们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呢?你把你们的“孔夫子”包装以后送上门来推销,可是据说你们自己若干年前已经把他批倒批臭了,说他的学说一钱不值,现在你们捡起他做招牌究竟是为什么呢?再说,你们给人家平反昭雪了吗? 儒家学说在历史上命运坎坷,七上八下,一会儿受到推崇,一会儿受到挞伐。有人甚至称孔子为“中国最可怜的人”。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非驴非马四不像的文化,根本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人认为, “那是把一种快要丢掉的自身文化传统,和还没消化掉的西方文化混合在一起,不西不中。”儒家学说有其合理的成分,甚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儒家提倡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标准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的是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而儒家提倡的指仁、义、礼、智、信更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一个反照。孔子学说的价值是得到世界承认的,也是一种“普世价值”。2009年,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美国纪念孔子2560周年诞辰”的决议。决议特别指出,孔子倡导自省、自修、真诚和社会关系中的相互尊重,以在个人和公共生活中实现公正和道义,体现最高境界的道德品质。孔子认为,政府应建立在忠诚、尊老和承认家庭重要性基础上,而政界人士必须成为诚实和道德的模范。这些难道不正是当代中国社会最需要的吗?要我说,在向别人推销的同时,自己也要先内部好好消化,从上到下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目前世界上已经办起了好几百所孔子学院,而且有国家财力作后盾,发展势头迅猛。据说孔子学院是仿照德国歌德学院的模式而建立的。歌德学院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其他欧洲人明白,除了希特勒的德国以外,还存在一个歌德、贝多芬、康德的德国。那么,孔子学院的目的是要告诉全世界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