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探讨中美关系的发展,很想看到美国人如何看中国的调查报告,结果没找到。不过,刚刚看到了新鲜出炉的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所做的加拿大人如何看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报告,似乎可以作参考。加拿大和美国关系最近,价值观也最接近,所以加拿大的民意也许可以大体上反映美国的民意。中国网站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二十接受调查的网友对美国有好感,而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最新公布的《2011年加拿大人看亚洲》民意调查显示,只有大约百分之十的加拿大人对中国有好感。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从2004年开始,委托安格斯里德(Angus Reid Public Opinion)每两年进行一次网上民意调查,研究加拿大国民对亚洲国家的态度和看法,可能是提供给加拿大政府和有关机构在制定对外政策时作参考。从这几年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加拿大人对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看法越来越负面,今年最差,中国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亚洲国家。
经过三十年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因此大部分加拿大人认为中国事实上已经崛起了。三分之二加拿大人认为中国的影响力会在未来十年内超过美国。 62%加拿大人认为亚洲经济对加拿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在加拿大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美国,列第二位。77%的加国国民认为美国对于加拿大很重要,其次是中国,占44%。相比较而言,日本仅占25%,印度16%,东南亚13%,南韩8%。中国对加拿大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欧盟(约35%)。
尽管如此,加拿大国民对中国并没有特别的好感,相反,只有10%的加拿大人对中国抱有好感。而对英国、法国以及澳大利亚抱有好感的加拿大国民则高达 51%、36%和64%。同时视中国崛起为加拿大机会的比例也从2008年的60%降到了今年的43%。认为中国崛起会促进加拿大经济发展的比例也从59%降到了44%,降低了15个百分点。
这次民调结果显示了加拿大人对亚洲国家崛起的忧虑。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视亚洲为竞争对手而非伙伴。2008年认为加拿大属于亚太国家的人口比例是30%,而这次调查中则降到了26%。虽然加拿大人认为亚洲地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加拿大人对中国的崛起显然感到不安,越来越多的人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一种威胁,而不是一种机会。加拿大人似乎对如何与亚洲国家特别是与中国打交道感到没有把握,因而出现了一种反求诸己的内倾趋势。这和美国出现的孤立主义苗头似乎是一致的。
不过,这次民意调查显示,加拿大人对亚洲国家的看法存在相当大的分歧。30岁以下的受访者和老一代加拿大人的意见显著不同。年轻一代加拿大人观念上更倾向于平等,他们对中国、印度和韩国等亚洲国家有更多正面看法,相反,却对美国和英国的态度相当冷淡。这个结果和我们对周围年轻人的观察结果相符。45%的加拿大人认为中国目前的人权状况与10年前相比有改善,但35%的人持相反意见。
调查报告显示,加拿大人对中国出产的商品和食物看法非常负面,高达78%的人认为中国生产的食品质量很差;高达69%的人认为中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质量不高。
加拿大人对中国爱恨交加的矛盾心态也许可以从以下两则留言中看出来:
“我已经看了调查报告,发现和我自己得出的关于中国的结论几乎完全相同。我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不报任何幻想,我在经济上依赖于他们并不意味着我就打算给他们叩头。他们不是纳粹德国,但他们的人权纪录和纳粹一样糟糕(在毛泽东领导下,他们更糟糕!)。由于我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美国,并与欧洲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更倾向于把我的忠诚和信任交托给我能理解的对象,而不是压迫自己人民的人。当然,我更不信任墨西哥人和印度人。如果要度假,我想我会去中国,但不会去墨西哥或印度,因为那里的犯罪、污秽和/或腐败程度太严重。至于产品质量,从中国和墨西哥来的的货物一般来说都是垃圾和劣质产品。中国和印度在技术方面可能会达到美国和欧洲的水平,但他们要达到我们这么高的水平还有一个漫长的道路要爬。我住在一个门诺社区。我发现来自中国、印度、墨西哥的东西大都是些不讲职业道德粗制滥造的东西。对不起,事实就是如此。”
一个叫乔尔伯恩的网友这样写道:“我认为加拿大应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更强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我们按照逻辑行事,我们就可以定下基调。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我们将处在一个只会被动反应的位置上。如果我们提供我们最好的风能技术和专门知识,中国就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许多双赢局面是可能形成的,但可惜的是,双方存在一个相互信任的问题。”
如果把这次调查结果和最近BBC进行的全球民意调查结果比较一下,也可以看出,这次调查结果和BBC最新的全球民意调查结果基本上一致。BBC调查对象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特别是G7国家。结果显示,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是件坏事的人明显增加。与BBC 2005年的调查相比,对中国经济发展持负面看法的人在一些国家已经成为共识,如法国(从44%增加到53%),加拿大(从37%到55%),德国(从44%到53%),意大利(从47%到57%),还有美国(从45%到54%)。负面看法在另一些国家也有显著增加,例如英国(从34%到41%)和墨西哥(从18%到43%)。
调查结果也显示各国国民对中国不断膨胀的军事实力的忧虑。平均有55%对此持负面态度,只有26%持正面态度。中国的邻国对中国军事力量的快速崛起尤其越来越感到不安,如韩国(从58%上升到76%)、俄罗斯(从50%到69%)、菲律宾(从46%到63%)和日本(从78%到88%)。
各国对中国崛起的忧虑是一个现实。人们担心的是,中国崛起后,究竟会成为一个“柔和的霸权”呢?还是一个张牙舞爪的霸权?是不断展示强健的肌肉吓唬人呢?还是以德怀柔邻邦乃至远人?中国领导人应该明白,恐惧、敬畏和尊敬的含义是不同的。最近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然已经引起重视。胡锦涛在十届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针对世界各国对中国崛起的忧虑,特别强调,中国将始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果真如此,则中国幸甚,世界幸甚。中国需要向世界解释清楚,更要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的崛起不会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中华文化是一种内向的文化,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中国从未主动挑起过战争侵略其他国家。即使在中国最强盛的汉唐时代,中国也没有主动对别国发动过战争。古代中国主要通过通婚、朝贡和藩属国保持和谐关系,从来不会欺负弱小的邻国。中国崛起后应该保持这种传统。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的调查结果似乎显示,加拿大人对其他国家的好恶态度同该国的社会政治制度有着某种联系,但是并不完全取决于此,更多地取决于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传统。有人运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皮尤全球民意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所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影响45个国家公众对中国好感程度的因素。结果发现,影响某个国家公众对中国好感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中国与该国的经贸关系是否紧密,也不是两国是否建立了战略关系,而是衡量各个国家综合发展水平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UN Human Development Index)。发展指数越高,对中国的好感越少;指数越低,对中国的好感越多。在2010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列表中,美国排名第四,加拿大排名第八,而中国则为第89位,见下表。(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Human_Development_Index)
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很早就受到中国决策者的高度重视。江泽民在1999年就提出要“加强和维护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政府也投入了不少资金对此进行研究和宣传,包括在国外媒体刊登和播放广告,甚至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广告片,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我在拙文《如何打造中国的国家形象》中曾谈到了自己的看法,现在仍持同样看法:“加强对外宣传固然重要,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仅仅说明中国实际情况并不一定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频频发生的矿难、毒奶粉事件、每年数万起上访事件。这些无论怎么解释说明都不能给中国的国家形象加分。在国际上交什么朋友,树什么敌人,认同什么价值观则更加重要。靠说明无助于中国形象的提升,必须下决心转变观念,切实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