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上有一种曲线叫钟形曲线(bell curve),也叫做正态曲线,用来描述科学观察中量度与误差二者的分布,先是由低向高,达到一定高度以后再逐渐降落,最后又回到原来的高度。整个曲线看上去像一座钟,中间高两端低,所以叫钟形曲线。 这个曲线后来被广泛用于解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人们相信,大多数人的性情、智力水平和生活态度都趋向于正态曲线的均数或中数,越靠近两极的越少。很多大学根据学生的平均智力水平,要求老师按照这个曲线给学生打分,因此大多数学生只能得B, 得A的和不及格的比较少。 钟形曲线也可以用于解释社会的贫富分化。1994 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赫尔斯坦和美国企业研究所政治科学家查尔斯莫利合著了一本畅销书,书名就叫做《钟形曲线》。该书的中心论点是,智力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败,包括经济收入高低、工作业绩好坏、以及是否具有犯罪倾向,等等。该书认为,在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危险的发展趋势,就是那些高智商的社会精英与平均智商和低智商人群的距离越拉越远,将使美国越来越拉美化。 钟形曲线也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一生的变化。有人对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成功定义进行区分,如果画出来,也是一个钟形曲线。 四岁时的成功是没有尿湿裤子。
十二岁时的成功是拥有一帮朋友。
十七岁时的成功是拥有驾驶执照。
三十五岁时的成功是拥有金钱。
(这是曲线的上半段。) 五十岁的成功是仍然有钱。
七十岁的成功是仍然拥有驾驶执照。
七十五岁的成功是仍有一帮朋友。
八十岁的成功是仍没有尿湿裤子。
(这是曲线的下半截。) 我相信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可以罗列更多成功标准填补其中的空档。但从这个简单的人生曲线已经可以看出,从出生到三十五岁是人生的上半段,是一步一步追求“得”,到大约四十岁时达到顶点;而人生的下半段则是力保不“失”,但是“失”又是不可避免的: 退休了,收入少了,精力越来越不济,健康越来越衰退,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八十不容易。 人生苦短,光阴飞逝,一生苦苦奋斗,蓦然回首,却发现又回到人生的“原点”,和四岁孩子一样,没有尿湿裤子就算成功。《圣经》诗篇90篇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肉体的衰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当保守你的心灵,胜过保守一切!” 父亲节到了,身为人父,我深深感到了自己肩头的责任重大。子女是耶和华托付给我们的产业,我们惟有尽心竭力完成自己的使命,才不辜负这神圣的托付。看到孩子一天天成长、成熟,感到非常欣慰。 在此,我深深感激父亲当年曾为我们做儿女的所付出的一切,所作出的牺牲。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父亲如牛负重,终日辛劳,才把我们抚养成人。每想至此,我心中都充满了感恩,感谢上帝赐给了我一个宽厚、仁慈、无私的父亲。在此,我遥祝远在万里之外的父亲快乐、安康。 每个人都正处于这条人生钟形曲线的某个阶段。我深知,人生体力和智力上的巅峰期是短暂的,衰老将如期而至。所幸我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秘诀,无论是身处高峰还是低谷,都有效用。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的: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4:11-13) 父亲节到了,谨祝天下所有的父亲们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心灵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