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尹明;来源:毛泽东思想网 文化大革命结束已经30多年了,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但社会上无论党内党外,对文革的是与非、对与错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时间是公正无私的判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人们对文革的看法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笔者也在沉思: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如果全党和全国能在这个问题上求得一个基本一致的看法,那对于正确总结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增强全党和全国人们的团结,推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无疑是绝对有益的。 毛泽东说:“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把他赶到那几个海岛上去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 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可见,毛泽东把文化大革命看着是他毕生事业的半壁江山。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从毛泽东的思想轨迹来看,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绝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的贸然之举,而是源于他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是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理性地看待我国的社会现实,并根据许多国家的历史发展,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出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为了建设一个民主、平等的社会。 改造中国,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社会,是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怀着的伟大理想。 毛泽东所追求的民主,不是自由主义者用来愚弄工人的的所谓“纯粹民主”,而是无产阶级民主。依照列宁的说法,“无产阶级民主……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地发展和扩大了的正是对绝大多数居民,即对被剥削劳动者的民主。”争得民主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目标。“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 民主。”所以,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特别是他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就把建立一个民主社会作为他的奋斗目标和一生的追求。什么是民主?马克思说:“ ‘民主的’这个词在德语里是‘人民当权的’”。“人民当权”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毛泽东理想的民主社会,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在县、区、乡一级成立“工农兵代表会”,实行“民主集中主义制度”,并使之成为真正的权力机关,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工农兵代表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只是它的执行机关。但许多县、区、乡各级政 府的委员会一经被选出,便独立行使权力,“代表会不再谈起”。毛泽东认为,这是“名不副实”的“民众政权”,不是他所理想的民主制度,他向中央报告,提出要改变这种现状。 毛泽东认为:“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 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所以,他不但在地方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且在红军连以上成立“士兵委员会”,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同来自旧军队的军官打人骂人的军阀习气作斗争。 毛泽东高度重视士兵委员会在政治民主建设中的作用。1965年即文化大革命前一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山上,他有过一次关于民主问题的重要谈话。他问随行人 员:井冈山精神是什么?有的回答是艰苦奋斗,有的回答是支部建在连队上。毛主席点点头,说道: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 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他接着说:随着我们掌握政权,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建有党的组织,党的力量加强了,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保证我们党不脱离群众,比井冈山时士兵委员会就要差多了。显然,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执政以后,党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政治民主, 比井冈山时期差多了,因而试图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寻求一种新的形式,建立一种有效的政治民主制度,来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使人民真正当家作 主,实现他理想的民主社会。 毛泽东的人民民主思想一以贯之:在井冈山时期建立“工农兵代表会”、“士兵委员会”;抗日战争时期,在与黄炎培进行“窑洞对”时,提出要“人人起来负责”,让“人民监督政府”,以免“人亡政息”,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在解放战争时期,部队就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建国以后,毛泽东把是否实行民主,提到关系家政权能否巩固、国家能否变质的高度来认识,严肃地指出:“在我们国家,如果不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 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式的专政。” 而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出路,就是充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制,使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所以,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在工作中,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企业要“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 民主管理;等等。 到六十年代,他的民主观又有新的发展:人民的民主权利不仅仅是发表意见、批评领导、监督政府;而应当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时指出:“这里讲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 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就没有保障。” 所以,在文革期间,毛泽东要求各级组织机构,都要实行“三结合”,要有一定数量的群众代表参加革命委员会。除此之外,毛泽东还提出人民有“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表达权和话语权,并将“四大”载入宪法。他认为:“四大”这种形式,充分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最适合发挥群众的主动性,提高群众的责任心,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监督;人民可以用“四大”这样的大民主来对付官僚主义者。这是毛泽东对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事业的一种尝试,是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一种探索。 在毛泽东看来,只有人人起来负责,选出自己的代表,参与对国家和企事业的管理,才能保证各级政权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才能保证各级领导班子的正常更替,即使领导人更换了,也不会“人亡政息”。这是党和国家跳出“历史周期律”的一条“新路”。 毛泽东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一个民主的社会,还应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毛泽东一生活动的目标,就是消灭不平等:1919年他主办《湘江评论》,连续发表8篇文章,抨击旧社会的男尊女卑,为的是追求男女平等;他领导人民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旧制度,是为了实现社会平等;他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人民之间的平等和民族之间的平等。 毛泽东所追求的平等,首先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的平等。生产资料的私人 占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经济根源。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毛泽东在苏区进行土地革命,在老解放区和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尔后又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为了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社会不平等。 恩格斯把实现平等归结为消灭阶级。毛泽东所追求的平等,是全面的平等,例如:对占有生产资料的平等、分配的平等、人民享受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平等,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毛泽东主张在分配上尽可能缩小工资等级差,“工资大体平均、略有差别”;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反对干部特殊化,反对举办为特权阶层服务的“干部子弟学校”;提出卫生工作不能只为“城市老爷服务”,要“把医疗卫生改造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工农之间的平等。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是毛泽东特别关心的问题。他驱使干部参加劳动,以实现干部和工农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平等。1957年4月,他在中共中央《关于整风和干部参加劳动》的指示中,“提倡县、区、乡三级党政主要干部,凡能劳动的,每年抽一部分时间下田参加生产,从事一小部分体力劳动。县以上各级党政军主要干部(不是一般干部)凡能劳动的,也要这样做,每年以一部分时间分别下田、下工厂、下矿山、下工地或者到其他场所,和工人农民一道从事可能胜任的一部分体力劳动,……这样一来, 党和群众就打成一片了,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老爷作风,就可以大为减少,面目一新。”所以,整风后,全国各地根据中央的指示,组织干部分期分批地轮流到农村进行劳动锻炼。1964年的“四清”,毛泽东把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解决,并认为:“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来说,是带根本性的一件大事”,“是使共产党人避免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一个具有“伟大革命意义”的“极端重大的问题”。 毛泽东多次指出:“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他说:“这个问题所以特别提出来,是因为我们有些干部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资格吃饭,做了官,特别是做了大官,就不愿意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这是一种很恶劣的现象”,“这是最低级的趣味,这不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则是一种高级趣味,是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 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号召各级干部到“五.七”干校参加生产劳动,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目的就是为了使干部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打掉干部身上的官气和老爷作风,建立新型的、平等的人际关系,防止出现脱离群众的贵族阶层或官僚特权阶层。 欢迎点击下列文章: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国际原因 毛泽东和刘少奇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文革还是为了防止形成官僚特权阶层 文革目的之一是防止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 您怎么看总理温家宝的“做人原则”?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对错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