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史语的博客
  其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网络日志正文
拉美吸金模式失灵 导致中美汇率大战 2010-10-07 08:32:54

按美国官方统计,2009年中美贸易总额近37百亿美元,中国出口近3千亿,进口近7百亿。这样算来,美国每出口到中国1美元,同时进口4美元的中国产品。美国有三亿人口,按三口之家来计算,2009年平均美国每个家庭使用3千美元的中国产品。实际上,产品的到岸价和零售价之间有35倍的价差,3千美元的到岸价,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大约在一万美元左右。也就是说,2009年度,按美国中等家庭可支配收入5万美元计算,每个家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实际收入用于购买中国制造产品。

中国在经济上对美国的实际影响,也许没有美国官方统计数据指出的那么大,但是,任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美国将严重依赖中国,大量财富被吸走,在战略上将失去对中国的制衡。

如何扭转这种中美之间不利美国的趋势,是美国当权者们最急迫的战略考虑。

拉美模式吸金大法

美国主导的贸易全球化战略,对付发展中国家,本来是无往而不胜的,拉美化是其中的一个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美国推动自由贸易,特别是资本自由流动。跨国大公司借此进入拉美市场,或与当地商人合作,或独资设立贸易机构,将地区贸易转变成国际贸易。比如,购买大量土地,扶持某一种产业,如种植香蕉,并负责将产品销往国外,这看来是双赢的买卖。但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拉美当地的民族企业家与跨国公司合作后,开了眼界;一方面看到的是拉美国家的相对贫穷落后,腐败和社会不安,另一方面看到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的安居乐业和高生活品质。因此,发财之后往往选择移民,首选之地是美国。这样到最后,拉美本地资产变成了美国的海外资产,当地的经济被美国所控制。

当然,拉美式吸金大法必须配以西方意识形态,如自由市场经济,自由资本流动,自由移民选择权,和美国对其入籍公民及其海外资产的保护权。

我们不能说西方发达国家有意识地采用吸金大法,导致拉美国家经济上严重依赖于欧美,社会动荡不安。但是,客观上讲,西方发达国家在拉美的政治经济策略能够服务于本国利益,确实非常成功。

然而,拉美模式在中国却惨遭滑铁卢。

拉美模式失灵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枢纽

西方国家是带着同样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并占有意识形态的制高点,进入中国的。

但是,中国13亿人的大市场,使得中国成为各大跨国公司竞争的死生之地,中国政府因势利导,加之国有垄断企业的介入,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市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以生存。随着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不得已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继而建立研发基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西方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在中国生根,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枢纽。

另外,中国人薄利多销的传统,大批海外华人,尤其是东南亚华人落叶归根,回馈中国的投资方式,使得跨国公司在中国必须采取就地建立生产基地,低价销售的策略。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枢纽的另外一个事实是,2009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贸易额仅占其全部出口额的12%左右,由此可见中国这个贸易枢纽在世界上的辐射力。

汇率大战  美国进退维谷

将心比心,如果中国人中等家庭收入的20%用于购买美国造产品,中国当局也不会坐视不管。事情闹到这般,中国占有贸易优势,不急不忙;美国在战略上进退维谷,所以祭起了人民币汇率战争的大旗。但是,既然中国产品已渗透入多数美国人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大战一起,中美必将两败俱伤。

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役。

浏览(5190) (0) 评论(1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0-10-09 22:29:30
哦,可不是吗。所以美国人现在比较急。物价是便宜了,可是连工作都没了,物价再便宜有什么用呢。自由资本主义也会作茧自缚的啊。谢谢!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0-10-09 21:47:08
颂兄:加工费和利润只是财务上的说法。从经济学的角度,中国工人拿了加工费,有了购买力,比如买房子,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其次,培训了一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等等,好处多多。

为维持其国际竞争力,短期内,美国在华公司难以转移其在华生产基地到其他国家,因为中国有很长的零部件/能源及原材料供应链,有大量的劳动力和技术资源,其他国家难以取代。
回复 | 0
作者:欢乐颂 留言时间:2010-10-09 20:59:33
史兄,

按照流行的说法,中国只拿到一点儿加工费,主要的利润都被美国老板拿走了,我觉得大致是这样吧(好处是工业发展了)。等于财富集中到美国财团那里,当然美国老百姓会变穷。所以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的地位不见得有利,如果美国把生产基地从中国转到其他国家,我们也难办。对经济不懂,请指教。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0-10-09 07:57:32
淡淡的云彩:你好!好在我们正在见证历史过程。

白凡兄:《一個經濟殺手的懺悔》一书以前翻过,阴谋论似乎重了点。

我对世界银行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了解一点,他们对所援助国有影响,贷款的条款有意识形态因素,但不带恶意。

祝周末好!
回复 | 0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0-10-08 22:42:26
不知史语兄读过拙文<a href="http://blog.creaders.net/bisrightdisleft/user_blog_diary.php?did=66418">《也谈是谁在真正统治美国(一):左派的观点》</a>。其中有如下一段,贴在这里,可供参考:

<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eed9b">私人公司的金钱以及对利益的追求与强大的国家权势(power)的结合必然导致对外扩张。約翰·柏金斯(John Perkins)是一位著名作家和活動家。其最著名及最近期的著作,是2004年出版的《一個經濟殺手的懺悔》(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man)。书中描述他本人在擔任美國「經濟殺手」一職的十年里,如何以各種手段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並使其對美國俯首稱臣。作為波士頓戰略顧問公司Chas.T.Main的前首席經濟學家,柏金斯說他幫助美國情報局和其他跨國公司和银行恐嚇外國元首,逼使他們順從美國的意思,從而幫助美國的經濟發展。比方说,美国想要某一国家的资源,他们通过世界银行或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设计一个计划,当然其目的是为了那些大银行的的主人,与第三世界国家达成交易。当其债务达到对方不可能支付的时候,就会对他说:“你看,你不可能支付如此巨额的债务,所以你必须将你的资源,如石油,以最便宜的价格卖给我们的公司”。</font>

强大的金融资本,超级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军事强权,加上中央情报局,都是美国吸金的重要工具。
回复 | 0
作者:淡淡的云彩 留言时间:2010-10-08 22:27:52
史语:谢谢您的回应.中西文化融合当然也是我所愿,只是觉得刘晓波是跪着谈融合,特别时间点上忍不住有感而发,哈哈.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0-10-08 21:34:48
淡淡的云彩和莽民:中西文化融合不可避免,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迷失自己。
回复 | 0
作者:莽民 留言时间:2010-10-08 18:07:57
最关键的一点是美国对中国的领导人的产生无法施加影响,更无法安插自己的利益代理人到领袖的地位。所以,要中国两党制,搞颜色革命,搞乱中国。如今又给个刘晓波颁了个诺贝尔和平奖,都是围绕这这么一个目的。要让中国两党制,搞普选。这样,美国才能用钱来试驾影响,来把自己的代理人安插上去。
回复 | 0
作者:淡淡的云彩 留言时间:2010-10-08 13:18:11
顶一顶! 这是刘晓波们所不懂的.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0-10-08 07:52:32
秋的思念: 还好,中国人多,有本事的人才比比皆是,欧美国家收留不过来。

香椿树:同意,国有垄断企业腐败,效率低,但客观上哺育了许多本土小私有企业。

山哥:多谢补充。非常同意,国家主权完整,不仅是领土主权的好处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
回复 | 0
作者:山哥 留言时间:2010-10-08 05:36:43
赞同博文的主要观点。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能够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唯一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二战中我国军民浴血苦战,牺牲了3千万人换来的。

拉美国家不具备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无法与美国在关键利益问题上争锋。
回复 | 0
作者:香椿树 留言时间:2010-10-08 03:02:59
美国在拉美的手的原因一方面是拉美权贵最后都变成了买办(穷国无福享受权贵民主, 只能变成买办,这个道理全世界适用),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拉美国家没有国有垄断企业。
美国对穷国的金融掠夺方式是只要控制这个国家的一项关键环节,就可以控制整个国家。 比如说,垄断了他的电力,那么,没有电力所有行业无法运行,那些不听话的所谓民族资本家必然被电力公司逼迫破产。 权贵移民美国那也是无奈之举。
这是为啥温家宝屈从压力非要拆散国企的原因。因为国企已经成为金融掠夺的最大障碍。
回复 | 0
作者:km 留言时间:2010-10-07 22:01:12
中国人投资移民,结果一样。而且中国最优秀人士读书去,留下来贡献。比拉美更胜一筹。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0-10-07 20:52:47
瀛兄:多谢指导,有时间一定读您介绍的那本书。 本人有关发达国家与南美国家的关系,大多是从一位同事那里知道的。这位同事是南美人,为跨国公司在南美工作多年,熟知发达国家制约南美国家的路数。
回复 | 0
作者:瀛洲大蟹 留言时间:2010-10-07 11:08:48
美国在拉美的做法是政、经互动,催生吸金。Naomi Klein的 The Shock Doctrine一书中有很好的描述。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史语
注册日期: 2010-01-26
访问总量: 1,116,28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两位现世奇人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在打牌?
友好链接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西木子:西木子的博客
· 法国刘学伟博士:法国刘学伟博士
· 集邮:收藏与投资
· 华欢笑:华欢笑的博客
· 山月歌:山月歌的博客
· 5daziyou:五大自由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方鲲鹏:方鲲鹏
· 令狐冲:拔剑四顾心茫然
· 瀛洲大蟹:轻扣柴扉
· 沁霈:沁霈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米笑:米笑的博客
· 落基山人:落基山人的博客
· 欢乐诵:欢乐诵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伍加:伍加的博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二野:二野的博客
分类目录
【时评】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美国国运可能系于川普的一念之差
· 福山之问与林彪床头的条幅
· 十四亿中国人为什么难以融入西方
· 川普上任初印象
· 川普,土豪还是高人?
· 习与江是否必有一战?
· 从柴远八卦想到中国传统文化
【新经济学】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该负责?
· 刘志军的贪腐与制度的魔力
· 中国何以成为近现代科技创新的不
· 跨越所有制这根独木桥
· 直视不可避免的工业社会
· 二点八亿鸡缸杯 他拍来喝茶
· 别仇视资本
· 人口红利与短视的经济政策
【文史】
· 两位现世奇人
· 萧功秦教授的价值观 (一)
· 社会平衡机制原理探索
· 有之辩
· 毛泽东的霸术
· 人性与制度的猜想
· 文化能否改变人性?
· 算命与命运
· 定力和动力
· 自由与花花绿绿的主义
【管理】
· 乌克兰上空的舆论战
· 根留美国 进入美国管理层的第一
【博大精深集】
· 有序的哲学
· 个人化的哲学
· 理性的超越
· 道玄的解释
· 道家的广角镜
· 道与预测未来
· 道行的高低
· 哲学灵魂与她的敌人
· 哲学的灵魂与骗局
· 参悟《道德经》中的智慧
【生活频道】
· 谁在打牌?
· 集邮偶遇
· 鱼肥
【盐铁论文库】
· 转载: 始元交锋(引言) 作者:
· 转载: 盐铁论 二千年前“国进民
【盐铁论】
存档目录
2022-02-13 - 2022-02-13
2021-03-07 - 2021-03-18
2021-02-28 - 2021-02-28
2021-01-03 - 2021-01-03
2020-12-07 - 2020-12-08
2020-10-06 - 2020-10-29
2020-09-28 - 2020-09-28
2017-01-22 - 2017-01-22
2016-03-06 - 2016-03-06
2015-11-19 - 2015-11-19
2015-03-02 - 2015-03-12
2015-02-08 - 2015-02-16
2015-01-13 - 2015-01-19
2014-12-15 - 2014-12-29
2014-10-03 - 2014-10-03
2014-09-13 - 2014-09-18
2014-08-05 - 2014-08-31
2014-07-12 - 2014-07-29
2014-06-10 - 2014-06-10
2014-04-05 - 2014-04-05
2014-03-04 - 2014-03-31
2014-02-18 - 2014-02-27
2013-12-01 - 2013-12-27
2013-11-10 - 2013-11-20
2013-10-06 - 2013-10-30
2013-09-01 - 2013-09-28
2013-08-05 - 2013-08-25
2013-07-09 - 2013-07-28
2013-06-01 - 2013-06-23
2013-05-05 - 2013-05-25
2013-04-02 - 2013-04-27
2013-03-18 - 2013-03-18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4 - 2012-12-20
2012-11-04 - 2012-11-17
2012-10-09 - 2012-10-28
2012-09-17 - 2012-09-26
2012-08-13 - 2012-08-22
2012-07-07 - 2012-07-27
2012-06-13 - 2012-06-13
2012-05-03 - 2012-05-12
2012-04-01 - 2012-04-22
2012-02-01 - 2012-02-19
2012-01-07 - 2012-01-29
2011-12-10 - 2011-12-30
2011-11-13 - 2011-11-30
2011-10-07 - 2011-10-31
2011-09-18 - 2011-09-25
2011-08-01 - 2011-08-25
2011-07-07 - 2011-07-23
2011-06-05 - 2011-06-30
2011-04-02 - 2011-04-14
2011-03-23 - 2011-03-31
2011-02-01 - 2011-02-27
2011-01-02 - 2011-01-19
2010-12-08 - 2010-12-29
2010-11-05 - 2010-11-30
2010-10-01 - 2010-10-27
2010-09-13 - 2010-09-27
2010-08-06 - 2010-08-06
2010-07-02 - 2010-07-24
2010-06-21 - 2010-06-30
2010-02-03 - 2010-02-18
2010-01-28 - 2010-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