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百姓日常讲究的对错善恶等价值规范,通常被称作伦理。道德比伦理更进一步,是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有的阶层“士”设立的。孔子“有学而优则士”一说,按今天的说法,士就是国家干部,中国人对士的伦理要求要比一般普通百姓更高。 一般伦理中的对错善恶是有立场的,爱憎分明,站在网友冠云的立场是对的东西,在网友信济看来可能完全是错的。如果有人能站出来,调节好信济和冠云两位网友之间的争端,又能使大家都心服口服地受到教益,此人足可称之为道德之人。这样讲来,道德的背后不仅是善恶对错等“德”的问题,还有一个能力问题,就是所谓的“道”。道与德不可分,因为不得道,难以施德。 如果我们认为中国有道德危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伦理道德危机。道德是中国文化中士阶层特有的概念,伦理本身无法替代。但是,伦理是道德的基础,谈道德不能脱离伦理。在下文中,为行文简化起见,还是将伦理道德危机简称为道德危机。 道德危机是常态? 不可否认,历史上和全世界各国都曾有过或正在上演着本土的伦理道德危机,所谓的道德危机似乎是个常态。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善恶对错,并不是单纯的思想一闪念,简单地自己选择要做个好人还是坏人。古今中外历史上,人们对人性的善恶在都曾有过深入与严肃的思考,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道德问题都涉及到两难或多难选择的困境。 说谎是人类公认的不道德行为。但是,在说谎与讲真话之间,为什么有许多人选择前者呢?因为说谎如果不被识破,可以带来许多潜在的利益,大如赢得战争,夺取政权,小如取得巨额财富,获得异性的青睐,赢得同事的尊重等;而说真话,符合社会道德伦理,但结果可能损失巨大,甚或是个人肉体的毁灭,这就是所谓的道德困境。现实生活中,是否曾有一生讲真话,可以潇洒地摆脱任何道德困境,而不用说谎的圣人呢? 即使是社会道德问题,如违反人权,环境污染,贫富不公,贪吏肆行等,追究其本质,都涉及两难或多难困境中的道德选择问题。 既然道德问题是两难或多难选择,人们的日常行为随时都可能涉及到道德缺失问题,道德缺失必然是常态。 其次是道德立场问题,道德是固有的,还是不断进化的?许多人认为诸多道德原则是普世适用的。儒教和各家宗教,都有其优良的道德体系,比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乎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金律。但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宗教界和现代意识形态中的基本教义派等,往往视而不见人类道德不断进化的事实,否认人类价值观的多元性,一旦看到世道与他们的理想道德体系不符,用膝盖一想,就轻易得出道德危机的结论。 客观地讲,秉持道德固有论的人,看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存在道德危机,道德危机是常态。 再次,如前面所述,历史上,道德有圣人的标准,贤人的标准,和普通人的标准。孔夫子提出的仁政,实际是贤人的道德标准,离圣人的德政尚差得远。 但是,人们往往用圣人的标准,而不是贤人或普通人的伦理道德标准来衡量世界。有了钻石,谁还拿玻璃球当回事? 难道道德危机只是一个心理现象,只不过站在不同的立场,人的心里感受不同而已? 莫名其妙的道德高尚之说 自小被教育要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谓的道德高尚,总结起来有两类,一类是牺牲与奉献,利社会,利他人;另外一类是重精神,轻物质享受,最后达到精神的升华。 其实,道德可以有量的区别,并无质的高低之分。世上的是非善恶有大有小,但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没有超越是的是,也没有超过善的善。就这点来讲,不存在所谓的道德高尚,也没有所谓的精神升华。 实践中,每个人成长的环境和路径不同,因此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则位于个人欲望与其生活环境的交叉点上,每个人的欲望和生活环境不同,对待道德的处理也就不同。从这点来讲,在一个社团内,甚至在一国之内,企图通过教育,达成人人自觉,永久地遵守某些共同的道德规范,是不现实的。 牺牲奉献和重视精神生活,对社会上层的人比较容易,因为他们有更多的道德空间可以消费。但对于生活在底层的民众而言,强调牺牲奉献,无异于剥夺他们原本微薄的一份生活享受,强调重视精神生活,无异于阿Q式的自我安慰。 古人强调大道不显,大德无名,也许是具有真德之人的行为准则。 那么,我们为何分别道德和非道德?道德还有什么用途呢? 显然,人们和社会不是在莫名其妙地倡导道德,或者为了所谓的高尚而道德。道德带来三大潜在益处:长远利益,规避风险,创造机会。 一个社会制度,文化或宗教的优劣,不止简单地在于它所宣传的意识形态,主要在于它如何解决当时的社会道德困境,并凸显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减少社会整体风险,为人民创造更多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