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奥斯坦·古斯比(Austan Goolsbee)宣布即将离任。古斯比是芝加哥大学专研实验经济学的教授,主张基于实在的经济数据作出经济决策,被称为奥巴马政府中的理性声音。显然,古斯比的理性声音在美国政府经济决策圈内并没有多大的市场,他的离职距上任还不足一年。 左右经济决策的除了理性声音之外,至少还有两种与其竞争的声音,一是党派利益,一是意识形态。 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临近,白宫经济学家的首要任务是提出符合民主党选举利益,保证总统连任的经济政策,其次是这些经济政策必须维护民主党人的主流意识形态,最后才是理性的声音,即面对美国的经济现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古斯比坚持理性和科学的经济政策,其政策不论如何高明,如不能为奥巴马政府所采纳,就不得不离职而去。 中国的GDP治国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它没有世界公认的一流经济学家,也不是依据某一知名学派的经济理论,而是一以贯之地采用GDP(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数据考核政绩,制定政府经济政策,可以说是依GDP治理国家经济。 GDP作为统计数据,有很多缺点和偏颇之处,如数据重复计算,统计数据不完全,地方虚假数据,漏算社会经济成本如环境污染,贫富之间的收入距离,道德信仰丧失等等。但相比较于党派利益和意识形态,它是理性指标,代表着经济政策中的理性声音。 国际经济学界曾一度质疑中国GDP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95年的时候曾有名家公开质疑,声称中国政府GDP数据造假,人为提高GDP水平。其证据之一是,能源消耗增长应与GDP增长大体一致,而中国的能源消耗增长在当时却大大低于GDP的增长;接着又质疑中国GDP的可持续性,指出中国主要靠资本投资而不是生产效率提高增加GDP,这种经济增长不具可持续性。这成为后来中国经济崩溃论的重要论点之一。 1995年中国GDP真实性大争论十年之后,2005年国际经济界基本接受了中国的GDP统计数据。那一年,中国修正了过去的GDP数据,将中国总体GDP提高了0.5%个百分点。就在2005年左右,中国的国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连续几年高达20%以上。据内部消息称,其中一年的国家财政实际收入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34%,涨得吓人。国家财政收入是实收的真金白银,没有虚报的成分。没有相应的GDP规模,不可能有大幅度的财政收入增长。这时有人认为中国政府人为地压低了GDP数据。 GDP与中国经济崩溃论 关于中国经济的崩溃论每年都有。最坚强的论点是,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保持现在每年近10%的GDP增长速度,总有一天会停顿下来,中国经济有可能因为大规模失业,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出口市场萎缩,社会不安定等导致经济完全崩溃。 这种论点只讲对了一半。中国经济确实将有增长停顿甚或衰退的一天,这是自然经济循环规律,但它并一定导致经济崩溃。经济增长即使停顿或衰退,或所谓的经济硬着陆,一般不会是瞬间的事。即使到了那一时刻,中国经济也已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经济,更不会倒退回三十年前。中国经济在本质上已发生了蜕变,政府有诸多应对经济危机的手段。 美国非理性经济决策的教训 许多人抱怨,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传统经济学的一个失败,因为它没有预测到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来临。但观察本文中古斯比教授任职白宫的例子,我们看到,所谓的经济科学在美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并不占主导地位。 如果由古斯比教授全权主导美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他可能以GDP指标为根据,用比中国决策者更高明的方法,为美国制定出更合理的经济政策。这套政策实施起来,对美国国家的长远经济利益可能有莫大的好处,以美国现有之雄厚基础和实力,中国经济将永远望尘莫及。但是,古斯比没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如果按他的路子去做,还没等政策实施,他的老板-美国总统可能就已下台。 以导致本次世界经济危机的起因,房屋次贷款危机为例。危机之前,民主党的意识形态是,人人都有住房权利,尤其是民主党代表着美国中下阶层人民的利益,因此积极立法,让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取得房屋贷款,大力支持降低房贷标准,惩罚和谴责那些贷款政策严格的金融机构,包括政府支持的金融公司。共和党也是类似,因为研究显示,拥有自己住房的选民更倾向于投票支持共和党的候选人。 今天全民健康保险的问题也是如此。奥巴马和其民主党人的理念是,美国是全世界最强的国家,没有理由不施行全民健康保险。 上述两例都是以党派利益和意识形态为上制定的经济决策。特别有意思的是,许多人竟然把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概念如市场可以最有效地分配经济资源等,误认成为经济运行的内在铁律。 国家经济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现实,在一定范围内灵活地考虑相关阶层和集团的利益,考虑意识形态的正确性。 但是,对集团利益和意识形态的考量,不能替代经济运行法则本身,不能替代理性的经济政策。违背这一基本原则就是灾难。 所幸的是,中国的GDP增长与现今执政党的利益基本一致,只要少些“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式的意识形态之争,仍能维持比较理性的经济政策。如果有一天中国经济真正开始崩溃,始作俑者一定是政府的理性经济政策被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所劫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