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史语的博客
  其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网络日志正文
离谱的房价与中国未来的经济危机 2011-10-30 05:22:43

许多人认为,中国用砖头和水泥磊起一群群的高楼,推动经济发展,风险极大,是一场豪赌。现今高企的房价一旦大幅度回落,必然产生类似美国的次债危机。由此推论下去,中国未来的经济不堪设想。

如今美国大约有25% 的房贷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即贷款额大于房子的市值。美国政府频频出手,试图让房价回升,但至今见效甚微。同时在中国,压低房价,防止房价进一步上升的呼声一直不断,但房价至今仍未落到普通百姓满意的地步。

中国房价高得离谱还是有理?

为什么中美在房价问题上想高的高不了,想低的低不下来,得不到理想的价位?原因在于经济有它自己变化的内在法则,房价也是如此。

中国高房价的第一个主要因素容易理解,是市场需求。导致市场需求的因素很多,如人们需要改善住房条件,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入城,人们把购房作为一种投资投资,等等。

第二个因素则是成本。众所周知,在中国砖瓦钢筋水泥等基本建筑材料的生产成本较低,人工成本也便宜。因此,北京上海的房屋单平米的造价似乎没有理由比纽约或华盛顿高。

事实上,中国房价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被政府以税收等形式分走。一个价值3百万人民币的公寓,购房人实际为政府贡献了至少1百万人民币的税费。看起来政府狂赚,太黑心。

中国80年代开放之初,国外经济学家估算,中国的基础设施需要至少投入1万亿美金。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没人知道未来这笔资金从哪里来。从80年代到现在,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知超过了几个万亿美金,但国家外汇储备依然超过3万亿美金,中央政府负债率相当低。现在,这天文数字的资金来源有了答案,主要是房地产税收。

城市化过程伴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如供水供电,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及安全,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环保设施等。可以说,业主买的不只是楼盘,还有社区的环境。

在中国,让有钱买房的人纳税,搞基础设施建设,房价高些是合理的。考虑到高税收,中国的高房价,实在有均贫富的味道。

房价过高,穷人住房怎么办?

其实,不止是穷人,绝大多数刚毕业的年轻人,单靠自己的工资收入几乎都无法在中国的一线城市购房。政府有责任,为这些暂时买不起房的人提供廉租房。

中国政府压房价的办法很多。雷声大,雨点小,房价降不下来,实在是想通过高房价,逼富人多纳税。因此,政府对房价不想压,也没有必要压。

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没有多少空地可供建房的时候,法律上变更一下,加收房屋财产税,房价才有可能会大幅下降。这时房价下降幅度还不够理想的话,可以提高购房者的首付,或提高房贷利息。政府只要足够狠,房价没有下不来的。

房产泡沫带来大经济危机?

看到日本经济所谓失去的10年,美国经济即将失去的10年,两者皆源于房产泡沫。面对中国似乎离谱的高房价,人们也预测中国在房价泡沫破碎之后,即将面一场大的经济危机,出现长期的经济停滞。

市场经济之下,经济危机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市场上房子多且价格日趋合理,本是好事。说没有新房子可建,或房子大幅降价将是中国经济的不治之症,是没有想象力的说法。本来,西方因房产泡沫而导致的经济危机,本质是债务问题,是就业问题,是贫富两极分化问题,不是房价问题。

现代经济危机的特征是生产过剩,而不是从前的供不应求。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让大批民众失业,忍受饥寒之苦,是财富分配的政治问题,不是纯经济问题。对中国来讲,只要政府肯面对现实,避免无谓的意识形态之争,这类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浏览(6720) (0) 评论(3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1 20:06:45
PH,老-穆,西岸,山月: 再次感谢点评。
回复 | 0
作者:山月歌 留言时间:2011-10-31 01:33:53
中国的人口总量在那里放着呢,所以需求总是大于供给,从长远来说不会出现美国那样因次贷危机产生的连锁反应。如今的低迷是老百姓期望更好更低的房价出现。从国庆期间旅游人数高达三亿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中国市场实在太大,中国经济不仅仅依耐于房地产,目前已经挖掘的和没有挖掘的市场项目远比房地产市场更广阔,所以我的直观感觉,中国的房价,对经济产生不了崩溃性的作用。
纯是凭感觉瞎说,各位专家别笑话哈。
回复 | 0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1-10-30 22:23:02
建议看一遍“唐人街”(Chinatown),看看政府官员是如何与地产商勾结利用土地圈钱的。美国那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与现在的中国类似,因此这个阶段避免不了。只要可以通过权利使土地升值,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资本主义的必然。
由此产生的价值和分配的不合理是明显的,幕后交易是存在的,但在美国这种现象最终也没有形成很大的经济问题。只能把这个作为一个发展阶段吧。
当然,你看这部片子也会产生极大的愤怒感。
回复 | 0
作者:老-穆 留言时间:2011-10-30 22:08:23
PH,

I believe expenditure would occur when one pays for certain goods or services due to personal demand. Therefore it seems that one's demand, alone, would determine one's expenditure.

You, PH, on the other hand, seems to have a great deal of trouble differentiating the two basic concepts of "expenditure" and "price".

Why is that? I wonder.

HaHaHaHa!!
回复 | 0
作者:PH 留言时间:2011-10-30 21:28:10
史语,

Demand alone will never determine one's expenditure.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21:25:09
润之毛兄:“俺不知不觉在国内竟成了200-300万“富翁”,恭喜啊,被共党阴谋成大富翁。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21:22:14
buzz:同意,房屋的市价受建房成本和购房者收入的影响。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21:19:15
秋念11: 政府廉价房的问题是基础设施资金没法解决。
回复 | 0
作者:润之毛 留言时间:2011-10-30 21:00:16
各位讨论的很热烈,因为博主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议题。但俺觉得中国高房价产生的要害没有抓住。
中国现实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官僚资本主义国家,确切地说是一个具有封建色彩的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是----“初期”。初期的发展特点是需要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让国家官员有钱可贪。但钱从何处来?不会从天上掉,老外也不会白送。改革开放之初,日本报答中国放弃战争索赔,对华提供大量无息或低息日元贷款算是帮了中国的大忙。可以理解为什么当时“真由美”走红中国了吧!日本至今还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说中国人不知道感恩。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百姓的辛劳苦干,终于兜里开始有钱了。于是中国政府开始第一轮的圈钱大动作:筹建股票市场,诱导百姓入市。每次都是大涨后大跌,老百姓的血汗钱不知被圈进了多少,而且还是“自愿的”---愿赌服输。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90%的人穷了,但国企被救了。圈来的钱一方面用于建设,另一方面用于贪污包N奶。当年股市圈钱屡试不爽,老百姓至少上过三次大当。但事不过三,此招失灵后,政府又主导玩起房地产。从十年前开始,房价那个涨啊!俺不知不觉在国内竟成了200-300万“富翁”,比在美国净积累的不少--- 做梦都想不到啊!钱大部又进了政府及房地产开发商的手里,老百姓呢,“人活着,钱没了。”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内需消费,其实中国也一样。中国过去20年的内需消费是90年代的股票和这十年的房地产。不知下一个10年的“消费”是什么?
所以,改革开放30年,中国政府是大赢家,中国国企也是大赢家---都发了;老百姓是小赢家---温饱问题解决了。这样,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红二代不是去政府当高官,就是去国企当高管了吧!
由此看,中国目前的高房价会有所调整,但不会大跌---那会毁了政府的财路。长远看还会升。
回复 | 0
作者:buzz 留言时间:2011-10-30 20:04:03
"在生产过剩的情况下让大批民众失业,忍受饥寒之苦,是财富分配的政治问题,不是纯经济问题。"

严重同意这句话。美国也好,中国也好,按现在的科技和生产力每年产出的财富已经远远超过地球所有人温饱的需要。之所以还有人有饥寒之虞,完全是由于财富的分配问题。如今失业问题的本质也许是不需要这么多人工作就能生产出满足人类需要的财富(也许中国人生产的基本就能满足全球人类的需要)。

中国的房价肯定泡沫成分很重,相信会有调整的一天,毕竟于老百姓收入相差太大,但也不见得会有美国这样的危机,因为中国购房基本首付比例很重,泡沫破灭的结果是购房者曾受损失,对金融系统冲击不会像美国这样大;还有一种可能是是房价停滞一段时间等老百姓的收入赶上来。
回复 | 0
作者:秋念11 留言时间:2011-10-30 18:38:20
政府大造廉价房就解决问题了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7:43:04
老-穆:哈,思维总是那么敏锐,当心民主教收买了你。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7:41:01
华山:向银行压房套现是常见的把戏。在中国,房主和银行职员勾结套现,曾经很厉害。现在中国的银行学聪明了,有一整套风险防范的办法。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7:34:31
turuturu:有耐心等待就好。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7:32:47
西岸:分清媒体/政治宣传和事实真相确实需要专业知识和定力。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7:23:52
阿妞:
首先应该分清经济行为与道德的关系。老板们一般不会因为某一员工家境可怜而提高其工资,政府也不会因为你上有父母下有孩子急需用钱而减免一分你该交的税金。

我这里只看到中国经济的内在关系,没有评判这种经济关系的道德性。你们民主派为弱势群体呼喊,把批判工作做得很到位,我何苦抢这个饭碗?只是,讨论时最好说清楚道理,比如怎样才能让所有百姓都住上满意的房子?简单的共党下台就可以?
回复 | 0
作者:老-穆 留言时间:2011-10-30 17:12:31
阿妞啊,

想靠房价搞垮中共也就别指望了。

你想房价高他还这么厉害,哪天要是房价跌了,他支持率更高,还不是更把你个民主人士活吃了?

哈哈哈哈!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7:04:49
沁霈:
你和亚力Liu确实提出一个重要的假设:“中国的高房价很大因素是地方政府推动的,因为这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政绩。”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就等于说政府可以控制房产的市场价格,市场机制不起作用。据报道越南河内与俄国莫斯科的房价同北京上海相比不相上下,如何解释?在商品房方面,市场机制的作用很可能要大一些。

关于中国四万亿财政刺激,是政策选择问题。我想你也清楚,目前美国内部对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争论也很激烈。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总比无所作为要好。

经济发展有阶段性,房地产只是一个方面,确实不能完全依赖于此。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6:42:06
PH:温州事件是话外题,你可以继续观察,有机会再讨论。
回复 | 0
作者:华山 留言时间:2011-10-30 16:11:19
周末,虽说是风雪天气,还是与朋友去看了一处房屋。那房价在我们这儿太便宜了,实在诱人。

房屋非常整洁,朋友很满意。只是买方代理对他说,时间可能要长一点,因为卖主不能拍板。我们问,这是法拍屋吗?,答曰,不是,这是一处“Short Sale”屋,意思是卖价低于房主现欠的房贷,“A real estate short sale is negotiating a lower price for a home than what is owed to the lender”。

第一次听说,长了知识。“Short Sale”是房主还不了贷款(有的就是有意放弃房屋,因为一直还贷的话,房子早就不值要还贷的钱),就找个理由,给银行去信,要求银行也亏一点,卖不了所欠的价,能卖几个钱是几个钱。

我们问,那银行亏本的生意干吗?答曰,银行亏得很历害,还要付5% 到 10% 的卖方费用,亏大了。但如果不答应,只有法拍,而法拍对银行声誉的损失几乎和卖主差不多,且能卖多少钱,一上拍桌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此次是近距离地了解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人的素质(破产对很多美国人来说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也大概知道美国是怎么穷下来的。

中国没听说“Short Sale"吧?当今有多少中国银行被房主这样玩弄的?中国人的素质也没进化到美国人的素质吧,就是过去一位大腕儿说的”欠钱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还“。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现在可以说有其国必有其民。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1-10-30 15:55:54
赞同15楼。
俺看到了美国的情况:房市泡沫能够搞垮一个政府。虽然这个泡沫并非全是布什政府的罪过,但是美国人民在奥巴马同志率领下搞垮了小布什的政府。

中国的房市不会泡沫,是建立在这样的逻辑上:没有人能够搞垮中共。中国其实没有什么政府,也不需要政府。就是一个中共,是中流砥柱,任凭你黄河巨浪排山倒海,没事。

只不过,当中共要动员几乎全国力量来对付一个瞎子,山东临沂的盲人陈光诚的时候,这个楼市可能就只能靠各级政府自己支撑了。
回复 | 0
作者:turuturu 留言时间:2011-10-30 15:16:08
Pure capitalism is promoting big fish eating small fish, who is the biggest fish?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When the housing market started in 20 years ago, when big fish from HK, TW, and oversea, all invest into real estate like gold rush, the government started skyrocketing the land price for collecting revenues, but they forgot that when their most Chinese residents lived in poor conditions which were worse than crapy gettos. No one could predict that the outragiously steep price will distroy the real estate market and will harm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ower or its legitmacy. Now appears to be too late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we don't need any theory to prove the policy is wrong, we can only feel sorry and hope to those young people who can't afford the prices to get decent low quality appartment. Wait, they will make a difference soon. When theose mad people start tearing the national flags, when they have to walk to the streets to demonstration, ... a real change will come.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1-10-30 13:50:46
说明一下,俺上面说“鬼搞”,不是指史语,而是俺与中共。
中国房地产的官商一体垄断畸形发展,就是中国这几十年高速发展的火车头与内核。这个发展,有许多动力推动,鬼都挡不住。
第一,改善城市住房条件,满足城市居民住房需要,是毛时代结束时中国社会最紧迫的任务。虽然广大农民的身份以及生活问题,仍然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问题,但是农民是最容易糊弄之民,毛的成功就是光辉例证。
第二,农民不但不是中国社会紧迫的住房问题,而且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包产到户后大量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是城市高楼的最廉价的钢筋水泥。“农民工”历史名词由此载入史册。
第三,诚如史语指出,中国的钢筋水泥农民工都如此丰富廉价,可是楼盘竟如此昂贵离谱。这个原因就是政府。但是史语失误在看待评价这个政府的功能作用,还相信毛的《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其实这跟中国烟草业跟房地产成为垄断暴利的行业一个道理。不过不同的是,中国的烟草业暴利垄断的目的与后果跟楼房垄断相反:前者让烟民大大普及,从大公鸡低档次到熊猫中华还有奇特古怪高档专用送礼行贿名牌,从草民到精英,普及与提高全面开花,中华黑心黑肺指日可待。而房地产倒是跟美国对烟草业的控制,从目的政策效果都相类似。

第四,房地产暴利,住房建设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可是中国百姓望楼兴叹的最简单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民与民众没有土地权,土地无主,政府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把零价拿来土地以天价批发。而这个“政府”,是从村长到县委市委书记到国土局小测量员组成的有着全面权利与商业头脑,但是全无“道德良心”的三个代表。

总结,如果你相信共产党的能耐,相信他十年八载不会垮台,中国的楼市,不会泡沫,至少在共产党变成泡沫之前不会泡沫,在共产党垮台之前中国楼市不会垮,中国楼房会越建越多,越建越高,从上海北京到延安韶山井冈山。但是,中国的小民,会越来越多望楼兴叹。中国的最奇怪的景象,是一栋动外表富丽堂皇的高楼,里面全部只是赤裸水泥板,一栋楼只有两三家住户,可是楼盘在搭脚手架之前就售罄。

同样设想,如果中国的烟草业允许“私营”,并且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中国的香烟会降价吗?烟草业会垮台吗?投资中国烟草业会赔吗?赚钱的会是烟农烟民吗?
回复 | 0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1-10-30 13:37:35
关于中国经济崩溃的话题或语言已经存在至少十五年了,至今也没有看到,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如果能够理解所谓经济崩溃产生的原因,也就知道什么会,或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崩溃,或为什么所有过去至今的预言都是不准确。
这个东西可以简单到一个词,就是市场化程度。
你在美国买一个房子,假如是银行贷款,就等于是社会对这个贷款承担风险,因为银行的钱与社会储蓄,与金融市场投资或投机有直接的联系,而不是只与你个人。因此假如你这笔贷款出现问题,那就是社会金融体系整体受到影响,也不是仅仅是你个人的问题。这就是市场化程度对经济整体的影响程度的概念。次贷本身是高利贷的概念,本身并不是美国经济的资本市场大头,但可以引起美国经济危机(如果不是美元的统治地位美国已经是经济崩溃了),是因为其市场化程度非常高,被包装后进入“主流”投资市场,因此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
那么反观中国的情形,不论什么东西的市场化程度与发达国家比较是非常低的,因此对经济整体的影响就相对非常低。以房市为例,很多人都是一笔付清,这类房子价格波动对资本借贷市场基本没有冲击。贷款的,据说至少要20%的首付,这就比美国的次贷0%的首付的情况下社会金融体系要少很多责任和风险。
你可以用同样的概念涵盖目前中国许多经济的和社会的方面和矛盾,只要其市场化程度低,就不会有“质变”性质的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只要人民币不是国际化,那就是没有市场化的概念,就不可能产生类似美国或欧洲这种的经济危机,不论什么问题,都是可能内部消化。可能引起社会矛盾,但不会是美国或欧洲这种崩溃的性质。
同理,社会矛盾也是如此。中东茉莉花所以发展极快,迅速扩展到整个社会,是因为经济内容单一,因此一个经济领域出问题,就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等于矛盾“市场化”的概念。
经济多样化,使得人们的各自利益不同,对社会具体矛盾的认同也就不同,使得矛盾的影响被局限。
如果意识到这个基本的概念,就不会出现章家敦那种出书“2000中国崩溃”,后来“2005中国崩溃”,后来是。。。连FOX都不再请他的令人感到可笑荒谬的现象。
如今中国比较危险的民间借贷问题,原因就是其概念是市场化的性质,而且是没有规范的市场化,因此就不存在通过什么方式内部吸收损失的能力,因此具有危险性。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其整体又有局限性(因为不受法律规范保护),因此其市场化程度就有限,对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就可能是局限的。
因此从金融系统的角度看,con是需要担心的是这是新“事物”,是人们有闲钱后出现的事物,pro是其影响仅仅局限在“有闲钱人”的范围,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目前应该是非常有限。
回复 | 0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1-10-30 12:43:56
史语抓住了一个非常重大的话题,分析也不乏冷静与独到见解。
但是,你此文以及后来对山月的回复,都回答不了她的问题。她的提问,在俺看来,触及到你本文一个非常重要的软肋:中国房价高于美国,上海北京等地高于纽约华盛顿,是因为中国政府“杀富济贫”,征收高额甚至超高额房地产税,来全盘全面服务社会。这是恐怕连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非常荒唐的理论,荒唐到恐怕连胡温都面红耳赤羞愧难当不敢领奖。

首先,这个“政府”,究竟是哪一级哪一个政府?没错,可能中央政府从各地房地产开发中都收取了高额税收。如果这样,可是这个政府一直在许诺调控降低房价,而同时它自己却一直抓住高额税收不放,如果不说这个政府虚伪,那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政府对待天价房地产的态度目标与效果,同美国联邦与州政府对待烟草业态度目的立场相似:高价税收,高额垄断利润,主管客观都是限制烟民,让越来越多的烟民买不起烟,从而戒烟,维护社会整体健康稳定。

中国确实有许多房民买房上瘾,还有更多的望楼上瘾。中国政府,按照俺老朋友史语大侠的理论贡献,就是要让全国人民戒房瘾,最后都因为住不起房而到延安挖窑洞,广积粮,好称霸。

嘿嘿,鬼搞啦。
回复 | 0
作者:沁霈 留言时间:2011-10-30 11:49:47
史语君这个话题好。谢谢!

不过,我认为中国目前的高房价应该是离谱的。当然,讨论中国的房价离谱,并不等于说美国的房价就是正常的,这是题外话。我比较赞同亚力Liu的看法,中国的高房价很大因素是地方政府推动的,因为这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政绩。这个你也在文中提到了。其次,是人为炒作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又有人接盘呢?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短期现象。因为,大部分的买房者都是超前消费了子孙后代的积蓄。另外你好像忽略了中国2008以后在市场注入的4万亿,这些钱基本都投入了基础设施,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房地产。而那些外汇储备,在国内是不能流通的。

中国的高房价还存在一个不合理的成分,那就是只有使用权。这都是后续可预见的问题。房子的唯一用途就是解决人的住的问题,但绝不能以此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而中国的房地产,实际上就是完全绑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所以,我认为这种经济发展现状是难以为继的。

一点浅见,权当交流而已。
回复 | 0
作者:PH 留言时间:2011-10-30 11:46:18
"中国最可能出问题的是民间集资借贷形成的问题,据说目前温州的事情就是欠债的结果,高利贷对小企业冲击,还不起债形成社会矛盾。"

Bingo! There is no subprime in China. Loan shark will kill Chinese real estate market.

Chinese real estate bubble would have burst in 2008. It was Wen's easy money (30 trillion yuan was injected into Chinese economy) that DELAYED the crash.

However, when the real estate bubble bursts which is happening, the damage will be worse. I predict > 50% of drop.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1:36:54
西岸:未来的经济学家研究中国这段历史,也许会得出不合理,甚至不道德的高房价助中国经济起飞的结论。
回复 | 0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1-10-30 11:25:50
中国的房子应该不会有次贷危机的风险,因为没听说过中国有次贷这个概念,也应该不至于有类似次贷危机的风险,因为尽管不知道比率,但相当多的人是现款付清,而不是贷款的概念。
即对于金融体系而言,不会形成美国次贷形成的大批坏账。房价下降是个人损失,不是银行损失。
如果是贷款,还要取决于房市的贷款资金在金融证券市场的比率,因为美国的次贷是进入证券投资市场才引起金融系统坏账的,否则不会是“系统”坏账。
国内没有房地产税是有钱人囤积住房的一个原因,因为买房长期成本低。当年的温州炒房团明显是利用这个漏洞购买大量住房闲置增大市场需求人为驱使房价上涨来牟利。
另外,让刚毕业的年轻人可以买得起住房的要求即便在美国这种全世界自己拥有住房比率最高的国家也是不可能,怎么也需要大概10年的积累。中国这种经济水平提倡社会大比率自己拥有住房本身就是属于“大跃进”的性质,更多是房地产业的宣传促成的泡沫性质,从个人手里圈钱的概念。美国当年是为了防止共产主义的蔓延,因此建立了两房的组织来使得个人有可能买得起房子,但这个措施恰恰为后来的次贷发生建立的基础。没有两房这类组织,则不会有这么大比率的房贷进入金融市场,房市坏账不至于影响整个经济。

中国最可能出问题的是民间集资借贷形成的问题,据说目前温州的事情就是欠债的结果,高利贷对小企业冲击,还不起债形成社会矛盾。
回复 | 0
作者:史语 留言时间:2011-10-30 11:08:38
PH:
David Kreps notes in his text, 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 (Princeton 1990), “...total demand will shift about as a function of how individual incomes are distributed even holding total (societal) income fixed. So it makes no sense to speak of aggregate demand as a function of price and societal income."
回复 | 0
我的名片
史语
注册日期: 2010-01-26
访问总量: 1,130,80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两位现世奇人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在打牌?
友好链接
· 阿妞不牛:阿妞不牛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西木子:西木子的博客
· 法国刘学伟博士:法国刘学伟博士
· 集邮:收藏与投资
· 华欢笑:华欢笑的博客
· 山月歌:山月歌的博客
· 5daziyou:五大自由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方鲲鹏:方鲲鹏
· 令狐冲:拔剑四顾心茫然
· 瀛洲大蟹:轻扣柴扉
· 沁霈:沁霈的博客
· 解滨:解滨
· 米笑:米笑的博客
· 落基山人:落基山人的博客
· 欢乐诵:欢乐诵
· 欧阳峰:欧阳峰的blog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白凡:白凡的博客
· 寄自美国:寄自美国的博客
· 伍加:伍加的博客
· 山哥:山哥的文化广场
· 慕容青草:慕容青草的博客
· 二野:二野的博客
分类目录
【时评】
· 集体意识与北明先生的中国激进思
· 说不出口的G2
· 美国民主制度的新裂痕与真相
· 美国国运可能系于川普的一念之差
· 福山之问与林彪床头的条幅
· 十四亿中国人为什么难以融入西方
· 川普上任初印象
· 川普,土豪还是高人?
· 习与江是否必有一战?
· 从柴远八卦想到中国传统文化
【新经济学】
· 恶性通膨正在敲响美国经济的大门
· 诺贝尔经济学奖浪得虚名?
· 谁该负责?
· 刘志军的贪腐与制度的魔力
· 中国何以成为近现代科技创新的不
· 跨越所有制这根独木桥
· 直视不可避免的工业社会
· 二点八亿鸡缸杯 他拍来喝茶
· 别仇视资本
· 人口红利与短视的经济政策
【文史】
· 两位现世奇人
· 萧功秦教授的价值观 (一)
· 社会平衡机制原理探索
· 有之辩
· 毛泽东的霸术
· 人性与制度的猜想
· 文化能否改变人性?
· 算命与命运
· 定力和动力
· 自由与花花绿绿的主义
【管理】
· 乌克兰上空的舆论战
· 根留美国 进入美国管理层的第一
【博大精深集】
· 有序的哲学
· 个人化的哲学
· 理性的超越
· 道玄的解释
· 道家的广角镜
· 道与预测未来
· 道行的高低
· 哲学灵魂与她的敌人
· 哲学的灵魂与骗局
· 参悟《道德经》中的智慧
【生活频道】
· 谁在打牌?
· 集邮偶遇
· 鱼肥
【盐铁论文库】
· 转载: 始元交锋(引言) 作者:
· 转载: 盐铁论 二千年前“国进民
【盐铁论】
存档目录
2022-02-13 - 2022-02-13
2021-03-07 - 2021-03-18
2021-02-28 - 2021-02-28
2021-01-03 - 2021-01-03
2020-12-07 - 2020-12-08
2020-10-06 - 2020-10-29
2020-09-28 - 2020-09-28
2017-01-22 - 2017-01-22
2016-03-06 - 2016-03-06
2015-11-19 - 2015-11-19
2015-03-02 - 2015-03-12
2015-02-08 - 2015-02-16
2015-01-13 - 2015-01-19
2014-12-15 - 2014-12-29
2014-10-03 - 2014-10-03
2014-09-13 - 2014-09-18
2014-08-05 - 2014-08-31
2014-07-12 - 2014-07-29
2014-06-10 - 2014-06-10
2014-04-05 - 2014-04-05
2014-03-04 - 2014-03-31
2014-02-18 - 2014-02-27
2013-12-01 - 2013-12-27
2013-11-10 - 2013-11-20
2013-10-06 - 2013-10-30
2013-09-01 - 2013-09-28
2013-08-05 - 2013-08-25
2013-07-09 - 2013-07-28
2013-06-01 - 2013-06-23
2013-05-05 - 2013-05-25
2013-04-02 - 2013-04-27
2013-03-18 - 2013-03-18
2013-01-02 - 2013-01-31
2012-12-04 - 2012-12-20
2012-11-04 - 2012-11-17
2012-10-09 - 2012-10-28
2012-09-17 - 2012-09-26
2012-08-13 - 2012-08-22
2012-07-07 - 2012-07-27
2012-06-13 - 2012-06-13
2012-05-03 - 2012-05-12
2012-04-01 - 2012-04-22
2012-02-01 - 2012-02-19
2012-01-07 - 2012-01-29
2011-12-10 - 2011-12-30
2011-11-13 - 2011-11-30
2011-10-07 - 2011-10-31
2011-09-18 - 2011-09-25
2011-08-01 - 2011-08-25
2011-07-07 - 2011-07-23
2011-06-05 - 2011-06-30
2011-04-02 - 2011-04-14
2011-03-23 - 2011-03-31
2011-02-01 - 2011-02-27
2011-01-02 - 2011-01-19
2010-12-08 - 2010-12-29
2010-11-05 - 2010-11-30
2010-10-01 - 2010-10-27
2010-09-13 - 2010-09-27
2010-08-06 - 2010-08-06
2010-07-02 - 2010-07-24
2010-06-21 - 2010-06-30
2010-02-03 - 2010-02-18
2010-01-28 - 2010-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