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古印度思想是古代人类思想的另一个高峰。 有学者认为古印度文明对希腊文明和基督教的形成,都产生过影响。至于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论如何评价都不会过分。研究中华文化的变迁,不了解古印度思想是个缺憾。本人才疏学浅,搜集点资料,摘录于此,算是抛砖引玉,敬待方家指点。题目是编者加的。]
《
梨俱吠陀》,意即“智慧之诗”。这是一部由公元前1500年到前900年间的1000多首诗组成的总集,它们是献给雅利安诸神的。诗歌从敬畏与冥想的极致写到世俗的生活,表达了欣喜满足之情。生动而富有
色彩的语言描述了因陀罗惊天动地的事迹,他是位“劈开大山之腹”,让水流奔涌而出的“舞动雷霆的人”。一首优美而率真的圣诗祈求
黑天女神的保佑,因为她的光辉能“驱走黑暗”。这些上佳的诗歌形象地展现了早期
吠陀时代的生活情景。从这些诗篇中,还有对
雅利安人的描述。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许多操
印欧语的部落出现在
印度河中上游旁遮普,他们自称为
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
雅利安人说当地人是黑色的,“没有鼻子的”;并称他们为“蔑戾车”,意思是
野蛮人,或称为“达萨”,意为敌人。由于在吠陀文献中有许多描述
雅利安人对达萨战争的片断,这样就产生了
哈拉帕文化被
雅利安人灭亡的假说。但是这种假说并没有充分的事实作为根据,因此现在还无法断定
哈拉帕文化灭亡的真实原因。关于
雅利安人本身,也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一般认为他们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从中亚侵入
印度,但这同样也还是一种假说。早期
吠陀时代的
雅利安人与
哈拉帕时期的居民不同,他们没有城市,依畜牧为生。向神祈祷的主要内容是愿神赐牛,把战争称为“
瞿维什提”,意即“渴望得牛”。除牛以外,
雅利安人已驯养绵羊、山羊、驴、马和狗。
雅利安人杀牲畜吃肉的时候不多,养牲畜主要是为了取得乳汁并用它制成乳酪。雅利安人进入
印度河流域以后,逐渐学会农业,用牛拉木犁耕地,收割谷物时使用镰刀。他们也学会了灌溉。狩猎在早期
吠陀时代还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已经有了金属用具,如锅。金工所用的金属称“
阿雅斯”,可能是铜或青铜。也有了皮革工,用牛皮制成桶、弓弦和皮带。木工有细工匠、造房匠和造车匠。交换已经出现,不过还没有货币,牛、黄金和
装饰品是交换媒介。
雅利安人生活简单。他们的衣服是用羊毛织成的,食物主要是乳酪、蔬菜和果实。只有在祭祀和宴客时才杀牛,在盛大的节日和家族集会时可能也吃肉类。《
梨俱吠陀》已经提到丈量土地。父亲是一家之主,男子在社会上已占重要地位。女子管理家庭,地位不低。吠陀中的颂歌有些就是妇女编的。一夫一妻制是当时的主要婚姻形式。社会已经出现不同行业,但是行业还未成为固定和世袭的,人们并未因行业不同而分成地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在《
梨俱吠陀》的末卷、也是形成较晚的一卷里,第一次提到社会地位不同的四个等级,即
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
雅利安人逐渐把一些被他们征服的达萨变成奴隶,因此,“达萨”一词在
印度语中又具有奴隶的意思。
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组织仍然存在。部落制度居于统治地位,部落以下有“格拉玛”,意即“村”。村可能由同氏族的若干家庭组成,以后逐渐变成
农村公社。氏族部落组织中还存在着民众会议,在部落遇到大事时召开。部落的首领由民众会议选举,不过实际已经世袭。首领的职务主要是军事的,其权力在不断的战争中日益增长。部落中还有村长和正在萌芽中的专门
祭司阶层,他们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
《
梨俱吠陀》后期,在神学上,多神论或泛神论向一神论、疑神论过渡;在哲学上多元论向一元论、二元论过渡。这时候,出现了许多关于宇宙本体的不同的或对立的观点。有的吠陀
哲学家认为一神(生主,或婆罗那神)创造宇宙;有的认为宇宙起源于物质;有的则持“二元论”,既承认一神(生主)为宇宙的主体,又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物质原素──水。《
梨俱吠陀》第10卷第82曲《造物者颂》中的观点是这种对立的二元论的典型例子:
先于
苍天,先于大地,先于诸天,先于非天;是何胎藏,水先承受,复有万神,于中显现?
尔等不知,彼造群生,另有一物,在尔身中。……
这首神曲的作者是地有子仙人。这位仙人一方面说,造物者大神生主先于天地、先于神与非神而存在,意指宇宙本体
无始无终,绝对唯一;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万有起源于水,而不是起源于抽象的造物者神,说“是何胎藏,水先承受”。此中“胎藏”即胚胎或胎。这是宇宙之胎、万神之胎、众生之胎、亦即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出生处。这个奇妙的造化之胎,最初怀在“水”里,由水孕育成熟。“水先承受”暗示水为
万物本原。由于第一个见解与第二个见解矛盾,另一位吠陀
哲学家生主子仙人在同卷的第121曲提出万物之主究竟是神还是非神的质疑。这种矛盾反映《
梨俱吠陀》
哲学家在本体论问题上正徘徊于精神第一性与物质第一性两种观点之间。
第82曲中的“另有一物,在尔身中”,暗示在肉体之内有一个“我”存在。这个“我”由“彼”创造,“彼”与“我”
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亦即后来“梵” 与“我”的关系。在《
梨俱吠陀》中,“梵”与“我”的概念尚未形成,但这两个概念的雏型,在若干神曲,特别是在神曲《原人歌》中,则有明显的反映。
原人理论
这是《
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曲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由一神的“生主”,发展出“
原人”,又把生主与原人结合为一,认为生主为体、原人为用,二者一而二、二而一,并在承认原人的绝对本体即生主的同时,赋予原人以无所不在、全知全能的特性。此曲的第1、第2颂说:书馆
原人之神,微妙现身,千头千眼,又具千足;包摄大地,上下四维;巍然站立,十指以外。唯此
原人,是诸一切,既属过去,亦为未来;唯此
原人,不死之主,享受牺牲,升华物外。
……
这是从空间和时间来表述
原人的客观表现。空间和时间原非客观实在,但包摄在
原人之内,体现在原人之外,故离原人无所谓空间和时间,而所谓空间和时间只是原人亮相而已。
此曲的第12颂说:
原人之口,生
婆罗门;彼之双臂,长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
吠舍;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这首颂表明,
原人不仅现身为客观世间,而且现身为人类生身的始祖。吠陀
哲学家认为,人类总的分为4个种姓(4个阶段):
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前3种姓生自
原人之口、臂、腿,比较高贵;后一种姓出自原人之双足,所以比较低贱。这首颂是
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关于
种姓划分的文字记录。它反映
印度由原始公社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接近完成。在哲学上它还暗示,
原人为大我,由原人产生的人为小我;大我小我在形式上有差别,但二者本性同源同一,大我小我,相即相离,是一是二。生主与
原人结合的理论是吠陀之后的“
梵我一如”哲学思想的萌芽。
原人说是一种
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模式。
种识理论
原人理论点出人类本质与原人同一,但未涉及人类意识如何产生。另一吠陀
哲学家对这问题作了重要的补充,说明人类的意识产生于最初的一念。最初一念也是最初的意识,或称“种识”。《梨俱吠陀》第10卷第129曲《有转神颂》,第4颂说:初萌欲念,进入彼内,斯乃末那,第一种识。……
吠陀
哲学家在这首颂中肯定人类意识产生于精神因素。“欲念”是精神,“彼内”意指胎藏之内,“
末那”即意识,“第一种识”谓此意识是识的种子。种子识者即主观世界的基础,一切意识活动或精神现象依之而起。这一观点后来被
引伸到极端的
唯识论,认为客观世界亦是依之而现,并把“欲念”发展为“无明”。原始
佛教哲学的十二因缘,大乘佛教的八识系统、数论的二十五谛、吠檀多的无明幻现、四位说和五我说,都是这一理论的发展和系统
原素理论
《
梨俱吠陀》认为宇宙源于 5种物质原素,即地、水、火、风、空。有的吠陀
哲学家持“原水说”,即认为宇宙起源于水;有的吠陀哲学家认为水、火等多种原素组合而生万有,水与自然精力交配形成宇宙“胎藏”,胎在水中经过长期热力的培养,时至成熟,宇宙万有便脱胎而出。这是一种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含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意味。在第 129曲第
6颂中,明确地说:“世界先有,诸天后起”。意指世界是物质,诸天是精神;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些朴素唯物论思想是吠陀以后的唯物论哲学的滥觞。
辩证思维
在探索宇宙本原的过程中,吠陀
哲学家还观察到事物时有时无、时生时灭的矛盾现象,看到事物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同时,他们也看到,事物不仅有矛盾的一面,而且还有统一的一面。吠陀
哲学家提出一个“有无统一”的模式:“无既非有,有亦非有”。
这个模式可有两种解释:①按逻辑,“有、无”是矛盾;“非有、非无”是对矛盾的否定,从而达到二者的统一。②按本体论,“有、无”是现象,“非有、非无”是本体;“有、无”非实在,在它们复归于本体时,只有唯一同一,
别无二致。这个模式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
此外,
印度哲学的其他重要理论,如业行、轮回、解脱、法等,在《
梨俱吠陀》中虽然尚未具体形成,但都可以从中找到它们各自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