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老几:老子的小国寡民与大一统 |
|
老子的小国寡民与大一统
-再论老子的理想国
老几
《道德经》第八十章讲的是老子心中的理想国家的形式。原文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字面意思是:“小国家,少人口,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也用不着。人们重死而不远行迁徙。虽有車船,却无处可用;虽有军队,也无处可以安置。(如果做到这样),假使人们再回到用结绳纪事的时代,以所吃为美食,以所穿为美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样即便)邻国的人們相互可以看見,鸡犬之声相闻,(小国的)人民直到老死也不会与它国之人往來。”
这一章字面看起来简单,争议却比较多,殊难把握。老几根据前面大家的评论,特别是蜉蝣和侃侃二兄的意见,结合近来的考虑,加以补充,拿出来供大家批评参考以做进一步修改。这里面主要涉及到“小”和“寡”是动词还是名词的辞性问题。考虑的结果是两者逻辑应该是一样的,动词是过程,名词是结果。
先说按名词的理解。
在讨论老子的“寡民小国”之前,我们首先得知道老子的国指的是什么。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采用的大都是愚民政策,不是家国不分,就是党国不分,不是家天下,就是党天下。在前秦文化中不是这样的,当时的天下,国,家分得很清楚:王主天下,诸侯封国,大夫封家。
据资料说周武王渡黄河的时候,有800个商的附庸国参加了对商的征伐。在周代,记录有170多个国家。当诸侯互相吞并的时候,仅楚一国,就独自吞并了百余国中的40个之多。而到了孟子的时候,名义上仅剩下12个国,其中真正自立的只有区区7国而已。春秋战国,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兼并时期,逐渐将周之封建所划分的各国疆域全部归秦一统。据查中国当前有656个城市,大致在商周之间。可见老子的国大致相当于如今城市的概念,当然要原始落后许多。或者可以说每一个所谓的国,就是一个大小不等的部落。这些部落国家数目之众,说明当日自主之“国”为数众多。
在第五十四章中,老子这样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注意:老子这里说得很清楚,他这里用的是比较学,是从社会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不是九天之上玄出来的。而比较的原则是以“德”作为标准的。“道生之,德蓄之”,德以载道,这就是为什么以德为标准的原因。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邦,国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云。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云。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云。邦康叔。邦諸矦。論語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爲域。非也。”
也就是说,老子第五十四章中的邦就是这里第八十章的国,是“天下”直辖的一级管理机构。“大曰邦、小曰國”,所以叫“小国寡民”,不宜叫“小邦寡民”。老子赞成的不是“邦联制”,邦太大;老子主张的是“‘国’联制”,“‘小国’联制”;似乎是只要能够自立,越小越好。估计应该是相当于如今的乡村一级更好。
同时注意,老子没有对“天下”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国家”的概念质疑。本章里还排除了国防和外交的必要,也可以说老子认为国防和外交是“天下”的事,对“天下”是认可的。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老子主张以天下(国家)为框架的独立自主管理的氏族部落式的社会组织形式?换句话说,老子认为的理想国,可能是乡村一类的桃花源。
老子为什么主张“小国寡民”这种形式?在第五十四章中已经说过,是因为比较的结果,“小国寡民”可以保障:“德真,德馀,德长,德丰,德普”。这是老子的“普世”价值观,从形式上杜绝假,大,空的可能。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国家小,人少,欲望也少;自然不需要大的贵重的器具。人少自然亲,慈就容易实现了。人们互相热爱自然不愿意别人为自己伤心,所以重死而不远离,虽有车船,无处可用;慈而勇,平民比兵还猛,无人敢冒犯,军队自然也无用武之地。(这一点,瑞士是个好例子,二战时希特勒再牛,不敢跨入瑞士一步。)“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比较下来,天下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就知道了。这是古朴少欲“俭”的形式,最容易实现其无为而治的理念。无为而治,需要“三个代表”:一慈,二俭,三不为天下先。检就要求是小政府,而保证政府小的最可靠保障就是“国家”小。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一句是针对“小国寡民”说的。在老子看来幸福感最重要,实现这点以“小国寡民”最为有效。老子意思是:如果采用了“小国寡民”的形式,人们慢慢就会清心寡欲,即便是人们再回到用结绳纪事的时代,也会以所吃为美食,以所穿为美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因为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不乐“邻国”的食,服,居,俗,大国多民”,是利欲熏心的社会,道德伦理不同,自然说不到一起,当然就“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來”。
有网友认为:“小国,即小集群,或许也即氏族家庭。寡民,即单个人,个体。合起来,就是无国家,群体松散,个体个性独立,充分表达个人意志的壮态下,实现人类平等,也即天下大同一一或许共(产)主义,是2500年前中国先哲对人类社会的理性思考。。。现代人类或许朝此方向进步,暂时处于资本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因利益互不信。。。”
需要说明的是,这说法前面或许接近老子的思想,而后面绝对不是。共产主义追求的是“物质极大丰富”下的天下大同,而物质极大丰富的动力是欲望需求的推动,物质极大丰富必然导致欲望的近一步膨胀,这已经被华尔街和各国的资本大亨的实践所证实。在人类无尽欲望的贪求之下,无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还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注定都是空中楼阁。共产主义的最大误区,不在别处,就在忽视人的欲望上面。本人反复强调海德格尔的高明之处,就是因为他清楚地看到了人类欲望驱动下科技无限制发展的危险这一点。
蜉蝣兄的看法更加合理,具体如下:
“关于小国寡民,我觉得“小”和“寡”似乎都应当以动词来讲。古代汉语中很多动词都被误解并慢慢变成了名词,正如语言的动态的流动的生命力在历史中逐渐固化成为一种最终状态一样。鉴于古汉语结构精炼而严谨,很注重动词和使动用法,因此,老子的意思按照现在的语言结构似乎应该被理解成“小”其国,“寡”其民。如此,老子的原意应当是反对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兼并倾轧,而非指国家的实际面积的大小。
而且很有可能的是,老子这话是应该恰恰是对大国说的,因为大国往往依仗自己的实力吞并小国,追求更多的土地,臣民,和财富。而在老子看来,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吞并所产生的仇恨和对利益的追逐损害了社会结构中的自然平衡,为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灾难和动荡,因此,大国应该放弃吞并其他小国,成为大国的雄心,而应当“小”其国,“寡”其民,使国家保持其社会自然的平衡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人民没用因为被掠夺而产生不满,也没有因为受利益驱使而骄奢淫逸,因此,仍旧能够“甘其食,美其服”。
拿今天的全球化来说吧,全球化的利益链条的兼并如今已经不受国家的限制了,在这个链条上产生的跨国垄断集团对其他弱小利益集团的掠夺是否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呢?显然没有。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破坏了劳动力的公平交换,以资本掠夺的形式夺取了弱小利益集团的劳动成果。如果把老子的思想放到今天全球化的状态下来理解,似乎更好理解一些:如果每个大国代表的利益集团能够不去剥夺其他弱小国家的资源和劳动,也不会产生国际和民族间的怨恨,国与国之间方可以处于无战争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永久和平状态。”
窃以为此见甚高,对我们理解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的意义很有启发性。
总结下来看,老子应该无疑是反对全球化和大一统的,这与其主张个性自由,无欲无为的思想是一致的。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得少欲,少来些假大空。这就需要弘扬传统文化,抵制共产文化的回潮和资本文化的泛滥。而这个文化的改变不见得能在西方实现,更有可能是在已经觉醒的中国人身上。华人社会甚至西方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研究老子的思想,不是偶然的。但愿人类现在自救,尚不算晚。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