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成去為的博客  
願在文化素養和獨立思維上與網友共勉  
我的名片
成去為
來自: 美國,middle of nowhere
註冊日期: 2009-04-17
訪問總量: 433,783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梅西安的【時間終結四重奏】和不
· 有圖書館的房子就有靈魂---柏拉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下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中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上
· 芭蕾舞【胡桃夾子】也難免政治正
· 三個真正美國人的故事,夏季內地
友好鏈接
· 天嬰:時間就是愛
· 特有理:特有理
· 楓苑夢客:夢中不知身是客
· 珞珈山:珞珈山的攝影園地
· 自由鳥:自由鳥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白黑分芳:白黑分芳的博客
· 藝萌:藝萌的博客
· 求真知:求真知的博客
· 瑾子:瑾子的博客
· 沐嵐:沐嵐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何岸泉:駕着時間來看你
· 休里:休里的博客
· 芬蘭唐夫:芬蘭唐夫的博客
· 蔡詠梅:蔡詠梅的博客
分類目錄
【遊記與雜談】
· 二戰的德軍和越戰的美軍 -2
· 二戰的德軍和越戰的美軍-1
· 冰海沉船和讓領導先走,英倫三島
· 黑命貴與紅偉兵,英倫三島的觀感
· 我對英國農村的觀感
· 從伊士曼博物館的展覽看美國政治
· 從建築看中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俄克拉荷馬城國家紀念舘參觀記
· 拱門公園奇石面面觀及隨想
· 公主奧黛特和阿肯色的小號天鵝
【家庭與回憶】
· 從建築看中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聖誕憶難友,我的農場生活回憶
· 祖父的足跡: 時代悲劇的縮影 (
· 祖父的足跡: 時代悲劇的縮影 (
· 祖父的足跡: 時代悲劇的縮影 (
· 祖父的足跡: 時代悲劇的縮影 (
【時評與隨想】
· 有圖書館的房子就有靈魂---柏拉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下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中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上
· 從魯本斯【戰爭的恐怖】評美國參
· 烏俄戰爭看西方的擇愛傳統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上
· 近百年的西方自殘史 (一)
· 淺談爲何孫中山縂是反共和擁共國
· 從陣亡將士忌日看人性與獸性
【音樂與思想雜談】
· 芭蕾舞【胡桃夾子】也難免政治正
· 用音樂看中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中國人有靈魂嗎?電影【立場】之
· 海頓【拜拜】交響樂的聯想
· 霍金逝世及其聯想
· 匈牙利見聞(五)從李斯特看西方
· 聲音中不能忍受之輕: 聽交響樂【
· 為瓦格納去盧塞恩(下)
【歐洲列國雜談】
· 西方的道德淪喪始於一戰和二戰
· 西方的道德淪喪始於一戰和二戰
· 西方的道德淪喪始於一戰和二戰
· 黑命貴與紅偉兵,英倫三島的觀感
· 我對英國農村的觀感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下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上
· 近百年的西方自殘史 (一)
· 個性是零的社會
· 匈牙利見聞(四)一個不願忘卻的
【古典歌劇雜談】
· 疫情閉門譚歌劇 (一)
· 為瓦格納去盧塞恩(上)
· 普契尼的故鄉盧卡之游及其隨想 (
· 看歌劇卡門的隨想
【名人名勝雜談】
· 梅西安的【時間終結四重奏】和不
· 三個真正美國人的故事,夏季內地
· 三個真正美國人的故事,夏季內地
· 三個真正美國人的故事,夏季內地
· 用音樂看中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下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上
· 提香6幅詩畫400餘年後的大團圓及
· 孫中山與中國現狀之必然 七
· 孫中山與中國現狀之必然 六
【古典名畫雜談】
· 提香6幅詩畫400餘年後的大團圓及
· 孫中山與中國現狀之必然 一
· 人與動物同舟共濟,日本隨想之六
· 從兩張畫看人類社會兩種文明,倫
· 穿褲衩的畫家和遮醜的明星們
【古典音樂雜談】
· 西敏寺詩人角亨德爾墓碑前的思索
· 屠夫,鄉巴佬和民族主義作曲家,
· 也論中國人音樂才能之缺乏
· 普契尼的故鄉盧卡之游及其隨想 (
· 威爾第故居前思感恩
· 歌劇弄臣及其隨想
· 看歌劇卡門的隨想
存檔目錄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1/01/2024 - 01/31/2024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1/01/2022 - 11/30/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9/01/2016 - 09/30/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9/01/2014 - 09/30/2014
09/01/2012 - 09/30/2012
03/01/2012 - 03/31/2012
09/01/2011 - 09/30/2011
07/01/2011 - 07/31/2011
06/01/2011 - 06/30/2011
05/01/2011 - 05/31/2011
08/01/2010 - 08/31/2010
06/01/2010 - 06/30/2010
05/01/2010 - 05/31/2010
03/01/2010 - 03/31/2010
02/01/2010 - 02/28/2010
11/01/2009 - 11/30/2009
09/01/2009 - 09/30/2009
05/01/2009 - 05/31/2009
04/01/2009 - 04/30/2009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羅馬尼亞境內的“飛地”,薩克森小鎮錫比烏
   

羅馬尼亞境內的飛地,薩克森小鎮錫比烏

繼續講我的旅遊心得。二戰時,除了當時俄國的【地富反壞右】上街熱烈歡迎視作解放者的入侵德軍,羅馬尼亞也有個小城,幾乎全城出動以故親重逢的熱情歡迎德軍。他們的待遇卻絕然不同,德軍對受盡斯大林迫害的【地富反壞右】依然不惜以屠刀相待,而對羅馬尼亞該小城的居民卻非常篤愛,關懷備至。去年途徑羅馬尼亞時,曾在該小城,錫比烏(Sibiu),作短暫逗留,本文就是我的隨感。

 

在此之前應介紹一下羅馬尼亞境內的一個重要區域,即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任何有關東歐的歷史書,也是絕對不會疏漏特蘭西瓦尼亞的。 據記載,公元前約兩世紀,最早在那裡居住的是達契亞人(Dacia),後來羅馬帝國的疆域往東擴展逐步把達契亞人置於帝國的管轄之下。到了中世紀,隨着奧斯曼帝國和奧匈帝國的興起,與匈牙利比鄰的特蘭西瓦尼亞同時也處於巴爾幹半島不遠,因此土耳其人和匈牙利人為爭奪這塊土地,始終戰火瀰漫,幾乎很少有寧靜的時光。為抵禦穆斯林在特蘭西瓦尼亞的入侵,基於宗教的原因,德國東部的薩克森人也遠道前來支援,久而久之特蘭西瓦尼亞居住不同的民族,交織着他們彼此的文化和宗教。一次大戰後,羅馬尼亞徹底擊敗匈牙利共產黨政府,全部收復了特蘭西瓦尼亞。 但二戰開始時,希特勒又重新把那部分領土從羅馬尼亞交還給匈牙利。除了豐富的歷史之外,從旅遊的角度來看,人們把特蘭西瓦尼亞看作是東歐中世紀古鎮,城堡及教堂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上面提到的錫比烏就是位於特蘭西瓦尼亞南部的漂亮歷史小城。

 

1,錫比烏老城航拍全景,箭頭所示的是本文提及到的一些歷史古蹟。(照片下載於谷歌)

image.png

 

踏進錫比烏老城,特別是老城的大廣場(Piata Mare)顯得很是茫然,似乎突然在羅馬尼亞的國土上空降到一個完整的德國薩克森的小鎮,回顧四周中世紀的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物映入眼帘,如市政廳,18世紀的白色的羅馬天主教堂以及淺綠色的布魯肯陶爾宮。布魯肯陶爾宮曾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特蘭西瓦尼亞總督布魯肯陶爾(Samuel von Brukenthal1721-1809)的官邸,1817年布魯肯陶爾的私人收藏正式向公眾開放,成了羅馬尼亞歷史上第一個經院派博物館,比泱泱大國的故宮博物館要足足早了一個世紀另八年。布魯肯陶爾宮今天已成了布魯肯陶爾國家博物館, 該館分別有6個博物館組成,館內工作人員有1200之多,對一個人口僅42萬的小城,可見其文化素質之高。

 

2,此景是錫比烏給遊客帶回家留作紀念的最佳禮物。貌似人眼的屋頂,暗紅色的六角型瓦片取代了黑黑,濃濃的眉睫毛。image.png

如果翻開歐洲史書,錫比烏幾乎沒有涉及任何重大歷史事件,因此錫比烏以它特殊的文化背景吸引源源不斷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錫比烏在歷史上的記載始於12世紀(比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還早了300年),最早的居民是來自德國薩克森的日耳曼人,它的原稱是德文的Hermannstadt。與其他東歐城市相比,錫比烏無疑多了一份仙氣:薩克森貴族文化的源泉。為此Sibiu給羅馬尼亞創建了第一所學校,第一個圖書館以及第一家現代藥房。除此外,18世紀在德國一個戲劇班子建議下,建立了羅馬尼亞歷史最悠久的劇院之一,Radu Stanca國家大戲院,歐洲最偉大的作曲家,施特勞斯, 勃拉姆斯和李斯特也曾前來獻藝。

 

3,錫比烏的大廣場一角,面對噴泉,右側是市衙門(市政府),左側是博物館,依然陳設在數百年前巴洛克的布魯肯陶爾宮中。

image.png

隨着歲月,錫比烏的人口結構開始變化,除了德國人之外還有羅馬尼亞人和匈牙利人,德裔人國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依然占有50%以上。二戰結束後,與東歐其他國家的德僑一樣,錫比烏的德裔大量被共產黨政府遣送回國,到了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成功後,已所剩無幾。不過羅馬尼亞人對德裔的少數民族不存在絲毫的歧視,2014年全國大選中,出生在錫比烏的德裔市長克勞斯·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以壓倒性多數當上總統。同時,羅馬尼亞人還非常珍惜這份歷史上特殊異族遺產,不但古鎮保存得相當完好,其他的德國文化遺蹟也絲毫無損。據記載,1938年德國人建立一所以特蘭西瓦尼亞行政長官Samuel von Brukenthal 命名的,羅馬尼亞第一所高級中學,至今依然保留着原來的校名,仍然是羅馬尼亞境內唯一完全使用德文教學的學校。

 

每年前來錫比烏旅遊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德國人,他們是來尋根的。其關鍵原因:自己祖先的足跡保持完整,依然歷歷在目。在這世界上對外族文化遺產最不珍惜的就要算那個正在崛起的紅色中國,西方的傳教士和慈善家曾在那裡的許多城鄉中,自己籌資修建了無數的第一流大中學校,醫院,慈善機構和教堂,然而1949年以後,那些慈善機構從此消失,更是沒有一所院校或醫院能被允許保留住它們自己原名和歷史。就拿上海由英美傳教士創辦的醫院為例,其中至少有8個是層次一流的,如西門婦孺醫院(1885年),聖心醫院(1923年),宏仁醫院(1901年)等專科醫院,以及公濟醫院(1864年),中國醫院(1844年),廣慈醫院(1907年),同仁醫局(1866年)和伯特利醫院(1920年)等綜合性醫院。同是馬列的子孫,中國的那些,其野蠻和忘恩無義程度遠遠把其同夥拋在後面。

 

記得有一群上海西裝革履,氣派十足的“城市佬,在米開朗基羅廣場俯瞰歐佛羅倫薩時,感嘆又自豪地說,全城幾乎沒有一棟新樓高於4層,與上海相比,實在太陳舊了! 500多年前,【地獄篇】的作家但丁因受意大利白黨的牽連,被永世驅逐出佛羅倫薩。有人曾這樣略帶誇張的侃說風貌依舊的古城佛羅倫薩:如果但丁他老人家今天獨自回家,根本不用問路,就能憑記憶毫不費勁地走回自己在聖瑪格麗特教堂南邊不遠處的故居。歐洲人喜舊習好可能是厭舊戀新的中國人所無法想象的。譬如,包括那些讀書人至今還不知恥把5000年歷史的古國稱為中國。因幸運避免了歷次戰爭的創傷,與捷克的布拉格一樣,錫比烏被譽為歐洲最美的城市之一。那裡同樣沒有鶴立雞群的高大現代化建築,因此要俯瞰城市全景,往往要爬上塔樓或教堂的頂端。

 

4,此類“老態龍鍾”的舊建築,布滿了錫比烏的坎坷不平,鵝卵石或磚頭鋪設的窄巷小街上,在政府的保護下,依然無人打擾。

image.png

 

在錫比烏老城中的大,小廣場交接處有個7層高的古樓,稱為議事塔(Turnul Sfatului)(見圖1和圖5),為遊客提供了極佳的觀賞點,一併把整個錫比烏老城收於眼帘之下。據記載,漫長的歲月中,周圍的環境經歷了不少變動,但這座建於13世紀的古樓始終保持原樣,因此也是錫比烏重要的城徽之一。登高婺源,遠處的Fagaras山脈也能隱隱若現。據說歷史上議事塔曾用來儲存糧食和滅火的蓄水塔。如今除了底層是貫通兩個廣場的通道,僅用於遊客的城景觀賞。

 

5,走進議事塔,沿着盤旋的木梯可以爬上73米高的塔頂。登樓的同時也可透過玻璃窗向外眺望四周的建築物。其中最吸引人的建築物是位於修特廣場(piata Huet)的哥特式福音派大教堂(圖1)。它始建於13世紀,300年後才竣工。宗教與西方的歷史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同樣也是其現代繪畫與音樂的源泉。福音派大教堂內壁畫非常精緻,最聞名的是唱詩班北牆上的【耶穌受難】。這幅具有意大利和弗萊明風格的巨幅作品是由Johannes von Rosenau創作於1445年。教堂內使用的風琴屬於羅馬尼亞最大的;地窖內還有一座古墓,裡面無恙地躺了整整500年的皇帝米赫內亞(Mihnea the Bad),他就是在1510年被暗殺於教堂內。如果米赫內亞被埋在樂於毀墓和折磨死人的國家裡,會有怎樣的命運?

image.png

 

凡在異國參觀古城,難免會想起古鄉,中國。那裡雖有長達五千年的歷史,然而因反覆出現類似來自詔山的土匪強盜王坐江山,把歷史遺蹟當糞土,像樣的古建築幾乎蕩然無存,其中包括令西方學者嫉妒的紅了眼的北京里外雙城牆。然而歐洲的許多古城,雖然不是個個像長達4.3英里的阿維尼翁城牆(Avignon, 位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建有中世紀教皇的行宮)保存的那麼完美無缺,但至少遺留下相當部分,為後人提供了留戀和尋古的空間。錫比烏屬於中世紀古城,城牆和城樓必然是遊客們樂於觀賞的熱點

 

6,與近鄰的街坊交融在一起的木匠塔及部分古城牆。人類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與自己祖先的遺蹟共存也是一門藝術。

image.png

 

據記載,錫比烏曾是歐洲最堅實的城鎮之一。為了抵禦土耳其的進犯,好似固若金湯的要塞,城牆中曾布滿39個防守塔樓,4個城門以及5個火炮陣地。今天部分的城牆和塔樓依然保存完好,我們選擇了一個參觀稱為木匠塔(Turnul Dulgherilor)以及與其鏈接的城牆。錫比烏大致修建在公元1416世紀之間,屬於非常典型的歐洲圍城的防務設施,牆高不超過7-8米,頂寬很窄,好似有遮掩的戰壕。被“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所徹底毀滅的北京城牆大致也是建於16世紀前後,其內城頂寬平均為18.5米,基厚平均為24.5米,通高12米。相比之下,不用說錫比烏的城牆,哪怕至今還保留的,逃脫了數次被拆命運的,屬於世界上最宏偉城牆之一的西安城牆(頂寬小了5-6米;總長也少了近10公里),都成了小兒科。

 

7,露天博物館內,特蘭西瓦尼亞傳統的中世紀茅草屋,我無法考證屋主的成分,貧下中農還是地富。

image.png

 

在參觀木匠塔還有幸碰到了來自英國的老年旅遊團,他們不少還藉助拐杖,但依然興致勃勃。我與一對年邁夫婦作了交談,當時正直英國公投通過脫歐,因此也是一個少不了的話題。喜歡歷史或考古的人不乏對文化遺產尊重,希望人類各民族的文化和傳統能不間斷地延續下去。然而近來的宗教紛爭令人感到擔憂。自從伊斯蘭極端組織ISIS占領伊拉克的歷史古城摩蘇爾後,那裡的古蹟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浩劫。最驚駭的是亞述帝國具有2600年歷史的城堡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雖然亞述人也同是阿拉伯人,但因宗教派系的原因,他們的古蹟就遭殃了。那個英國老人說,支持脫歐,對他來說最主要的是希望大不列顛的文化和傳統能持續下去。

 

8,古村落的木式教堂。對於人口密度稀少的鄉間居民,同樣是起凝聚作用的紐帶。

image.png

 

與英國佬告別後,我們在城牆外搭車前往一個位於近郊,非常特殊的露天博物館, ASTRA傳統民俗博物館。羅馬尼亞最早的歷史民俗博物館始於1903年,因意識形態上的原因在1950年被關閉,然而在1963年又重新開放。整個博物館繞一圈大約要步行10公里,但當沉浸在那些,來自羅馬尼亞各個角落,包括窮鄉僻壤,山間林海中的不同層次的民宅,完全遺忘了疲憊。

 

9,博物館內的,體現特蘭西瓦尼亞鄉村風味的美食讓人回味無窮,為參觀增添了更實在的樂趣。右側的是Sarma 卷裡面有熏肉,焦糖洋蔥;口味特殊,鮮美的巴爾幹內臟湯見了大盤的羅式豬肘子,多希望再多出一個胃來。

image.png

 

鄉村博物館的宗旨是展現羅馬尼亞的民俗和民風,雖然錫比烏的建築特點是18世紀的巴洛克,卻始終不乏中世紀的傳統模式。這裡展出的400個建築大多是直接原封不動地從現場搬遷而來,有的則是經過考古學家,藝術家通過歲月殘留的蛛絲馬跡重新複製而成。有的庭院還可進去參觀,讓人們直接感受到當年的運輸工具,原始作坊,以及農家室內的家具和裝飾。

 

10,離開露天博物館時,遇見到了錫比烏的一群高中畢業生。他們樂意為我留了像,他們的眼神中對未來充滿五彩繽紛的幻想與幢景,深深感染了我。

image.png


離開露天鄉村博物館時,已盡暮色,我們也完成了所有錫比烏的節目。下一程是位於特蘭西瓦尼亞的另一個吸引世界遊客的熱點,19世紀愛爾蘭作家Bram Stoker筆下的吸血鬼堡,此已屬本文的題外。

 

註:本文照片除註明,均為作者所攝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