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成去为的博客  
愿在文化素养和独立思维上与网友共勉  
网络日志正文
匈牙利见闻(五)从李斯特看西方的文明 2017-08-12 16:09:38

                                                                                 匈牙利见闻(五)从李斯特看西方的文明               

前言: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拉斯金(John Ruskin1819 – 1900) 曾对文明下了如此精辟的定义:伟大的民族写下的自传有三个分野,即他们的作为,言语和艺术。读懂其中任何一本书必须在理解其他两本书的前提下;然而民族文明的关键和精髓在于第三本书……因为艺术的造诣只能来自全民对艺术的认识和贡献。

 

如今东方那个大国最形于颜色的就是GDP,摩天大楼和汽车拥有量已或正在超越西方,大量穿梭于欧洲的大陆游客见证了那里破旧的城市后,更是鼓起了自豪的崛起感,自负为当今文明大国。物质固然重要,却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无论是在西欧或东欧,对艺术家的尊重和崇拜令人无限地感慨,他们的诞生地,故居,安息之处,曾使用过的家具,遗物及其作品和手稿都能完好地保存至今,供人们瞻仰,怀念。因此我每次去欧洲旅行,参观音乐家和画家的故居和参拜他们的陵墓成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前往布达佩斯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李斯特.费伦茨(Liszt Ferenc 1811-86)。李斯特1844年,33岁的李斯特已是欧洲风靡一时的钢琴演奏大师,所到之处让人陶醉和倾倒。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始终半信半疑,直至亲临大师独奏的音乐会。李斯特的出奇潇洒的外表,唯靠自己天赋的双手能眼花缭乱地在琴键上穿梭,观众得到了无言表述的满足,报以痉挛般的热诚掌声,海涅的脑海里突然一个全新的词汇:Lisztomania(李斯特狂热), 这是在所有古典音乐家中仅有的美称,沿用至今。

李斯特是个人类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也是个游侠,对旅游的兴趣处于所有音乐家之冠,所到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因此为他而建的博物馆相当多,展出当时的照片,原稿,书信来往,以及使用过的乐器,内容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如在德国拜罗伊特的李斯特博物馆内,陈列著名的爱尔兰肖像画家赛迪斯(Henry Thaddeus,1859-1921)创作的李斯特油画像,而且在李斯特去世的那间房间里人们还能看到去世时制作的面具。除了李斯特,不少音乐家,如威尔第,瓦格纳等离世时的房间都原封不动地保存在米兰和威尼斯供他们的粉丝参观。

李斯特诞生于1811年匈牙利西部的小村庄Doborján(如今该村已归属于奥地利并改名莱丁村(Raidign)。 那个简陋的小屋位于中世纪的一个城堡内,曾是牧羊农庄的办公室,1951作为李斯特博物馆对外开放,此后面对博物馆又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音乐厅,自2006年每年一度举行一次李斯特音乐节。

 

1:与李斯特同时代的德国油画大师亨利·莱曼(Lehmann, Henri 1814-1882)所画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李斯特肖像。(取自谷歌)

image.png

整个欧洲的面积几乎与中国类同,那里的居民并不热衷于大一统,数十个民族在谋求自由和独立生活的同时,却从未中断彼此的密切交流,奠基了历史每个阶段的辉煌艺术成就。李斯特可谓无国界地“流浪一辈子。他出生在匈牙利,走遍欧洲各国,特别是来回穿梭于德国,意大利与匈牙利,罗马的梵蒂冈成了最后的精神归宿。在19世纪,音乐家的名誉基于地域和民族主义的热忱,如英国人喜爱埃尔加,俄罗斯人盛演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而匈牙利人则钟爱巴托克,而李斯特对此简单的范畴不以为然,把自己归属于匈牙利,德国和法国,使得音乐超越了狭义的民族主义局限性。

李斯特自小聪慧过人,父亲弹奏巴赫,莫扎特和海顿,他只要听一遍就能把全曲背诵自如。11岁就在维也纳的国会音乐厅内举行第一场公开演出,并受到了贝多芬的关注 。在第二次的公演时,贝多芬还亲出席,自聆听,席后给了小李斯特的额头上历史性的一吻,从此贝多芬的灵气陪伴了他一生。13岁时李斯特又创造出另一个神话,为巴黎歌剧院的独幕歌剧【唐.桑切】(或称【城堡的爱】)谱曲,并使这部歌剧获得倾城轰动。

16岁那年父亲患胃疾,突然撒手人寰。据李斯特自己的回忆,父亲在临终前竟没有提及儿子的出众音乐才华,反而担忧女人将会扰乱和支配他的一生。我们尚且不知老李斯特是否真有先知先觉,但毕竟是知子莫若父,李斯特是古典音乐中浪漫主义的顶梁柱,虽未踏上婚姻殿堂,其浪漫,与女性的纠葛在欧洲所到之处留下了传记者说不完的轶事和让后人寻访的足迹

2:这是陈列在德国魏玛的席勒博物馆内的一幅名画,足以描绘当时贵妇名媛对李斯特的青睐和追慕可为疯狂有余。房龙对李斯特有这样一段描述:女士们看到他在演奏前脱下天鹅绒手套就会晕厥过去, 她们还会对那些在盛大演出前端水的女人嫉妒得要死。(照片取自谷歌)

image.png

数年前为参观瓦格纳故居,从米兰驶往瑞士位于罗伊斯河(Reuss River)三角洲那风景秀丽的卢塞恩(Lucerne)的途中,特地把车停在科莫湖(Lake Como)岸边,搭船前往湖中的贝拉焦小镇(Bellagio),又被称作Home of Liszt, 李斯特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Marie d’Agoult)的爱巢。

达古伯爵夫人可谓巴黎的绝色美人,个性倔强,智力超凡,还颇有文学天赋。在一次巴黎的交际性聚会中经德彪西介绍认识了才22岁的李斯特。不久他们堕入爱河,当时巴黎社会风气乃很保守,为了毫无顾忌地与李斯特长相厮守,达古伯爵夫人抛弃丈夫和荣华富贵与李斯特私奔,前往贝拉焦度蜜月。

李斯特和达古伯爵夫人在贝拉焦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李斯特把那里称为上天给地球带来最美的自然风景,那里的山水也是最浪漫的,无论谁到过科莫湖畔边的贝拉焦小镇,对此绝对不会提出半点疑议。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开发商,为了吸引游客,在二十世纪末建造了据说是当时全球投资最巨大的超级酒店,其名就是借用了科莫湖边贝拉焦的盛名。数百年来位于贝拉焦Salita Serbelloni区的李斯特故居依然保存完整,如今已改作公寓出租给来自世界各地度蜜月的情侣。李斯特在贝拉焦仅仅是度蜜月,尽管是极为短暂的逗留,然而居民们为了纪念这个异国他乡的匆匆过客,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李斯特音乐节。

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在说到贝拉焦时一定还会记得另一位在音乐史上留下足迹的科西玛,她就是李斯特和达古伯爵夫人的爱情结晶,出生在科莫湖畔,长大后,与她母亲一样,蔑视习常,成了瓦格纳的情妇,我在【为瓦格纳去卢塞恩】一文中已有详说。

玛丽.达古伯爵夫人与李斯特的恋情持续了9年。而李斯特与另一个贵族情人却眷恋了马拉松式的40年。那位情人就是李斯特在36岁那年基辅演出时遐遇的波兰裔贵族,有夫之妇俄罗斯卡洛琳公主(Carolyne zu Sayn-Wittgenstein 1819-1887)。贵族的教养以及自己在文学的天赋使她走笔成文,不仅为李斯特起了文书的作用,自己也成了一个多产的作家。

3 1884年李斯特在魏玛迎来73岁大寿,他最优秀和著名的学生前往祝贺。

image.png

此刻记起了【李斯特传记】的作者(Eleanor Perenyi (1918-2009) 中阐述了为何灿烂的古典音乐已成为人类过去的遗迹:不仅是艺术创作人才的干枯,更重要的是,而且也是令今天的艺术家最忌妒的,世袭的贵族阶层不仅财大气粗,权势过人,他们的人文和艺术的素养却也是处于社会的顶尖。他们不仅能发掘和赏识天赋过人的艺术家,彼此间还享“千杯少的共同语言。例如海顿曾说,“王子总是极为称赏我的作品, 激起了我的创作热情,却从不干预我的乐队指挥工作。怪不得海顿无忧无虑地为奥地利最显赫埃斯特哈希家族(Esterházy)尼古拉斯一世王子(Nikolaus I Prince ,1714-1790)连续服务了28年,同时让后人留下了不少旷世之作。古典音乐的奠基者们,除了杰出的音乐家无疑还包括了发掘和珍惜他们才华的贵族们。德国的路易斯二世为对歌剧入迷,竟然不惜换便服遛出皇宫,来到瓦格纳的住处,屈尊睡阁楼。在东方,从来不存在世袭的贵族,只是社会最下层的土匪流氓的轮流改朝换代, 所谓艺术家仅仅是戏子,土豪们的享乐工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变相奴才。更让人耻笑的是当年的那个农民出身的先帝和今天那个高小文化程度的博士竟然还开什么文艺座谈会教训艺术家!即使今天西方的艺术家,虽没有文艺座谈会的压抑,创作依然自由,却颇具商人气息,追求的是市场效果,所谓艺术品无论怎么卖座,也只不过是“流行”,贬义地说就是昙花一现。

1841年一个极为偶然的机会李斯特途径魏玛,下榻Russischer Hof大酒店。这可是个名人出入频繁的大旅馆,舒曼,克拉克,斯特劳斯和瓦格纳都曾留下足迹。李斯特被邀举行了三场音乐会,台下的听众就有一位大亨,沙皇的姐姐玛丽.波普娜大公(GRAND Duchess Maria Pavlovna of Russia1786–1859)。可能是出于从未得到如此的耳福,过于兴奋,立即赠送给李斯特一枚闪闪发光的钻戒。

1842年李斯特再次来到魏玛,这次是专程前来参加卡尔.亚历山大(Karl Alexander August Johann18181901)大公与荷兰苏菲亚公主的婚礼。这一次玛丽大公则想拖住李斯特不放了,她想用音乐使得已在欧洲享有文化之都的魏玛更进一步繁荣。同时卡尔.亚历山大大公虽是耶拿大学的法学博士,却也钟爱艺术与文学,是一个古典主义者。1853年他继位后,继歌德,席勒的文学黄金时代,给魏玛带来文化艺术最光辉的年代,历史上称为艺术的“白银时代。卡尔.亚历山大大公与玛丽不谋而合,聘请李斯特任职宫廷乐师总监,这对处于而立年代,已厌倦到处漂泊卖艺生活的李斯特是求之不得的美差,同时可以静下心来专注创作。

李斯特定居魏玛后,立即享用了耶拿街上的,大公夫人索菲亚亲自布置的十分舒适的阿尔滕堡别墅(Altenburg villa),直至1886年逝世。此刻卡洛琳公主的婚姻遇到了挫折,获悉李斯特定居魏玛后,就匆匆前来,不久即在阿尔滕堡别墅同居。历史上不少令人瞩目的现象往往出于偶然。德国的文学之都魏玛因李斯特和卡洛琳公主的风韵又使它经历了音乐的繁荣期,美誉为音乐之都,所谓冠上之冠。

卡洛琳公主不仅是位贵族夫人,气质过人,而且还博学多才,非常有思想和见解的一个艺术鉴赏家。李斯特在魏玛的日子非常逍遥,财政上得到玛丽.波普娜大公和苏菲亚公主慷慨解囊,又有卡洛琳公主在事业上的贤良助和艺术上的指点,否则今天我们就无法聆听的不少旷世之作,如【但丁交响诗】,【浮士德交响乐】,【超级练习曲】以及【宗教的和谐诗篇】(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eligieuses),它们均写于魏玛。有人曾这样描述他们心心相印的恩爱生活:当李斯特练琴时,卡洛琳站立在旁一只手他翻琴谱,另一只手抚摸他特长的头发。”

李斯特为魏玛成为欧洲的音乐中心竭尽了努力。他的老朋友,西贝柳斯,舒曼,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相继前来献艺。此外,李斯特还给魏玛带来了最著名的歌剧,他亲自指挥其中的43部,如瓦格纳的【汤豪舍】, 【罗恩格林】和【漂泊的荷兰人】,贝多芬的【费岱里奥】,罗西尼的【威廉退尔】,以及莫扎特的【唐乔瓦尼】等。由于当地人毕竟不如巴黎人那么热衷于音乐,魏玛无缘于欧洲的音乐中心,但魏玛人依然怀念这位他乡异地的客人,他在魏玛的第二个住所,一栋18世纪的古典建筑如今成了博物馆。此外他的一些学生为延续李斯特的理想还于1872创建了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Franz Liszt Weimar)。西方文化中对丰富人们精神食粮的艺术家的崇拜完全超出东方人的想象力。如美国李斯特协会,每年都举办有关的庆典;还有个国际瓦格纳协会,世界各地都有其分会。每个古典音乐家都有其各种形式的协会遍布于全世界。

当然对李斯特的崇拜和自豪莫过于匈牙利人。2011年匈牙利人用李斯特命名首都国际机场(Budapest Ferenc Liszt International Airport),无疑李斯特的纪念博物馆也是布达佩斯的到访者的必经之地。虽然李斯特属于世界级的家喻户晓人物,却对今天在布加勒斯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似乎是个外星人。据说李斯特博物馆就离开恐怖屋咫尺之遥,因不见通常的路标,我在附近就开始向街上的行人问询,为避免语言交流上的困难,还特地呈上当地文字上的说明,出乎意外的是无论是老少妇幼,或是西装革履的,都两手一摊,无可奉告。世道变了?

4,位于弗洛斯马提大街35号的李斯特博物馆。黄箭头示意博物馆的入口处。

image.png

19世纪70年代匈牙利从奥匈帝国获得了相当的自治权,多瑙河彼岸的布达和佩斯合而为一成了匈牙利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为了摆脱音乐上远远滞后于西欧,议会在1873年通过了一项议案,建立一所国家级音乐学院,这也是李斯特梦寐以求的,并亲自当了院长。1895年正式在李斯特的公寓内招生和授课。1907年音乐学院扩建,搬迁到被美誉为布达佩斯香榭麗舍的安德拉什大道(Andrássy Avenue)一座新建的法国新艺术风格大楼内。不久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后改名李斯特音乐学院)成了欧洲最有声望的音乐专科学院之一。音乐学院的旧址或李斯特的故居就改建成今天的李斯特纪念博物馆。

5,布达佩斯最热闹的景点之一,李斯特音乐学院前的李斯特广场正中的李斯特雕塑。

image.png

我参观布达佩斯的李斯特博物馆还是在十年以前,十年间欧洲的人口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量中东难民蜂拥而至,可能更少人知道这里曾发生的一切,不过李斯特早已走出匈牙利,属于全人类的,连我这个黄皮肤的亚洲人也来此膜拜,李斯特应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吧。

当年李斯特匈牙利政府曾为李斯特在弗洛斯马提大街35号的这栋楼提供免费居住(1881-1886)。音乐家享有较高的待遇在2百年前已是惯例,相比之下【二泉映月】的作者,中国稀有的民间二胡音乐家阿炳却衣不遮体地惨死在破庙里。李斯特生命的最后的六年中,定期居住布达佩斯,留下不少可让后人追忆或缅怀的遗物。李斯特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公寓收集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遗物,如家具,钢琴,书籍,乐稿,照片等各种文献。1980年李斯特的这栋故居作为世界上最齐全的纪念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在博物馆展出的李斯特遗物大都有不少动人的故事。作为钢琴家当然离不开钢琴,同时通过欧洲对诸如钢琴等音乐器材的重视,也让我们对西方文化窥一斑而知全豹。18世纪初维也纳有个贝森朵夫(Ignaz Bösendorfer 1794-1859),自幼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再加上当时欧洲钢琴制作大师布洛孟Joseph Brodmann收他为徒,21岁的贝森朵夫,虽是个工匠,凭自己不凡的手艺获得了声望极高的维也纳艺术学院的奖励。当时的维也纳已有近400来家钢琴制造厂商,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布洛孟挑选了徒弟贝森朵夫接替了自己的公司。1828年贝森朵夫被接纳声望很高的维也纳音乐器材行会的会员,并同时正式成立贝森朵夫钢琴厂。

6,奥地利画家丹豪(Josef Danhauser,1805-45)1840年的作品【琴弦上的李斯特】, 在画中当年的大文豪(大仲马,乔治桑),著名音乐家(柏辽兹,帕克尼尼,罗西尼)以及贵族达古伯爵夫人等聚精会神地在聆听李斯特的演奏。琴上放着贝多芬的半身像,雕正中的墙上挂有拜伦的画像。众多音乐家和文学家的聚集一堂使我想起来文艺复兴时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大作【雅典学院】。

image.png

19世纪初的钢琴弹奏基本上是沙龙式的小规模表演,出席者不乏皇亲国戚,贵族达人以及文艺精英们。另外当时的钢琴质量参差不齐,往往不同品牌的钢琴给予演奏的效果也不同,据说是借助手臂和肩膀弹琴的,被称作魔鬼帕格尼尼再世的李斯特常常为挑选合适的钢琴而困扰。与钢琴不同,几乎是同时代的帕格尼尼却没如此遭遇,小提琴的制造工艺比钢琴成熟要早100年,同是意大利人的斯特拉迪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6441737)和瓜奈里德杰苏两个家族Guaneri del Gesu 1698-1744),他们所制作的提琴至今乃无敌,不但价值连城而且一直延用到今天。

1938年维也纳的一次音乐会前,李斯特的朋友向他推荐贝森朵夫牌的钢琴。结果,无论是音量,音质和敏感度都超出了李斯特的预料之中,音乐会出其的成功,贝森朵夫品牌的钢琴也由此名扬四海。随之李斯特和贝森朵夫友谊也不断地发展,李斯特故居的两台钢琴就是贝森朵夫赠送给他使用的。作为李斯特喜欢的钢琴,贝森朵夫牌钢琴也得益匪浅,逐步淘汰了维也纳所有的钢琴制造商,如今依然是全球名牌中的佼佼者。

7 此油画描绘了李斯特首次用贝森朵夫牌钢琴演奏的场面,听众如此的投入和聚精会神。(取自谷歌)

image.png

图8,在书房和卧室兼用的房间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双门写字台,两旁是抽屉,居中的是一台拔出带有3-8音键盘的钢琴。这个写字台是由奥地利钢琴制造商贝森朵夫特制的并作为私人礼物赠送的。李斯特把它看作精致的艺术品,既可当装饰也可以在作曲中调音之用。

image.png

9 李斯特的客厅里陈列了两架贝森朵夫钢琴。

image.png

 

图10,李斯特的客厅很宽敞,据说是他经常为学生上课的地方。其中一对沙发的靠背是用藤条编织的,李斯特喜欢坐它弹琴或对学生授课。

image.png

李斯特与学生的合影让我想起了他的载入史册的另一令人称颂的口碑。一生中李斯特大约收了近400个来自欧美等22个国家的学生。他大都选择魏玛(见图2)和布达佩斯授课,不过成为李斯特学生并非易事,他们都必须具有相当的音乐修养。据说李斯特的教学理念注重对作品特性和情感的理解,而非演奏的技巧。李斯特外出巡回演出时,身边常有得意的学生陪同,但在礼节上很严格,不得擅自出声,献技也必须得到许可。李斯特不仅热心于慈善事业,对学生也从不收费。所谓名师出高徒,如学生von Bulow , Alexander Siloti Arthur Friedheim 等乐坛明星辈出。不少杰出的音乐家往往会长途跋涉慕名前来寻求赐教,如挪威的格里格,捷克的斯美塔那以及俄国的鲍罗丁和利姆斯基克沙科夫等等。怪不得著名指挥家博特斯丹(Leon Botstein, 1946-)在李斯特诞生200周年时著文称李斯特不仅是历史上最伟大和最灵巧的钢琴家,而且还是最有影响力的钢琴教育家,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连续在几代人的乐坛上独占鳌头。

图11. 在博物馆里陈列的李斯特半身像或全身雕塑。在欧美,自18世纪起艺术家的雕塑已经很流行。而在波恩的贝多芬广场的贝多芬巨型雕塑是人类第一个非君王的,是李斯特亲自筹建,募款并参加了它的落成典礼。

image.png

李斯特纪念博物馆在匈牙利境内是独此一家,政府出资收集了大量李斯特流失在外的手稿。其中不少手稿并非是自己的原创,而是根据其他作曲家的原作改变,英语中称作TranscriptionTranscription在遗传学中专门用于DNARNA的转化过程,或称转录。李斯特曾把许多古典名作改成他的钢琴曲,如巴赫的弦乐作品,贝多芬的9个交响乐以及舒伯特的歌曲等等。我是个歌剧迷,不仅欣赏原著,也特别爱听经李斯特改变成钢琴弹奏的主旋律,例如威尔第【弄臣】(Rigoletto)最后一幕,剧情走向高潮并最具有戏剧化的一段演唱改变的钢琴改变曲,完全带你进入另一个境界,其旋律的跌宕起伏,情感的舒展完全不亚于原作,令人百听不厌。李斯特的转录钢琴曲,在当时引起较大的争议,被一些音乐评论家指责是剽窃行为,但如今随着演奏方式的多元化,不同的配器和音响条件能更有效地释义和传播古典名著,哪怕是在李斯特的时代,不少人也是听了他的钢琴改变曲才开始去追寻原作。

布达佩斯的秋天傍晚来的特别早,离开博物馆时,已天色灰暗蒙蒙,让我可悲地想起了东方的那个民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价值观已深深地整合在他们父辈子孙的基因内,而被他们顶礼膜拜的胜者往往是从滥杀同胞,血淋淋的竞赛中脱颖而出,那些雕像,那些宏伟的陵墓大都是为这些杀人犯所筑造。如此价值观只能让几百年前文明世界所耻笑。而艺术家的作品不仅没有留下丝毫杀戮后的恶性仇恨,反而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精神文明。为此我愿把李斯特的这段语录作为此文的结尾。

12,李斯特的一段著名语录:我开始对那些不是艺术家的名人感到厌倦。那些被捧为伟人的可怜恶棍们,对我来说除了是压倒一切的恐惧,实在一文不值。(照片来自谷歌)*

image.png

*以上照片除特别注明外,均由作者所作或编辑


浏览(4021) (9)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成去为 回复 Next 留言时间:2017-08-14 07:14:22

仅是我一面之见,实是抛砖引玉,谢谢阅读并能发表评论.

回复 | 0
作者:Next 留言时间:2017-08-14 05:16:15

有点过火了。当年的所谓艺术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整天和帝王将相混在一起,献媚讨好,也是为了讨得一点残汤剩饭,不但和现代演出出唱片挣钱并无不同,可能更鄙溅

回复 | 2
我的名片
成去为
来自: 美国,middle of nowhere
注册日期: 2009-04-17
访问总量: 433,52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梅西安的【時間終結四重奏】和不
· 有圖書館的房子就有靈魂---柏拉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下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中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上
· 芭蕾舞【胡桃夾子】也難免政治正
· 三個真正美國人的故事,夏季内地
友好链接
· 天婴:时间就是爱
· 特有理:特有理
· 枫苑梦客:梦中不知身是客
· 珞珈山:珞珈山的摄影园地
· 自由鸟:自由鸟的博客
· 高伐林:老高的博客
· 白黑分芳:白黑分芳的博客
· 艺萌:艺萌的博客
· 求真知:求真知的博客
· 瑾子:瑾子的博客
· 沐岚:沐岚的博客
· 芹泥:芹泥
· 何岸泉:驾着时间来看你
· 休里:休里的博客
· 芬兰唐夫:芬兰唐夫的博客
· 蔡詠梅:蔡詠梅的博客
分类目录
【游记与杂谈】
· 二戰的德軍和越戰的美軍 -2
· 二戰的德軍和越戰的美軍-1
· 冰海沉船和讓領導先走,英倫三島
· 黑命貴與紅偉兵,英倫三島的觀感
· 我對英國農村的觀感
· 從伊士曼博物館的展覽看美國政治
· 從建築看中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俄克拉荷馬城國家紀念舘參觀記
· 拱門公園奇石面面觀及隨想
· 公主奥黛特和阿肯色的小號天鵝
【家庭与回忆】
· 從建築看中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圣诞忆难友,我的农场生活回忆
· 祖父的足迹: 时代悲剧的缩影 (
· 祖父的足迹: 时代悲剧的缩影 (
· 祖父的足迹: 时代悲剧的缩影 (
· 祖父的足迹: 时代悲剧的缩影 (
【时评与随想】
· 有圖書館的房子就有靈魂---柏拉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下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中
· 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上
· 從魯本斯【戰爭的恐怖】評美國參
· 烏俄戰爭看西方的擇愛傳統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上
· 近百年的西方自殘史 (一)
· 淺談爲何孫中山縂是反共和擁共國
· 从阵亡将士忌日看人性与兽性
【音乐与思想杂谈】
· 芭蕾舞【胡桃夾子】也難免政治正
· 用音樂看中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中国人有灵魂吗?电影【立场】之
· 海顿【拜拜】交响乐的联想
· 霍金逝世及其联想
· 匈牙利见闻(五)从李斯特看西方
· 声音中不能忍受之轻: 听交响乐【
· 为瓦格纳去卢塞恩(下)
【欧洲列国杂谈】
· 西方的道德淪喪始於一戰和二戰
· 西方的道德淪喪始於一戰和二戰
· 西方的道德淪喪始於一戰和二戰
· 黑命貴與紅偉兵,英倫三島的觀感
· 我對英國農村的觀感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下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上
· 近百年的西方自殘史 (一)
· 个性是零的社会
· 匈牙利见闻(四)一个不愿忘却的
【古典歌剧杂谈】
· 疫情閉門譚歌劇 (一)
· 为瓦格纳去卢塞恩(上)
· 普契尼的故乡卢卡之游及其随想 (
· 看歌剧卡门的随想
【名人名胜杂谈】
· 梅西安的【時間終結四重奏】和不
· 三個真正美國人的故事,夏季内地
· 三個真正美國人的故事,夏季内地
· 三個真正美國人的故事,夏季内地
· 用音樂看中國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下
· 近百年來西方的自殘 (二)上
· 提香6幅詩畫400余年后的大團圓及
· 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七
· 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六
【古典名画杂谈】
· 提香6幅詩畫400余年后的大團圓及
· 孙中山与中国现状之必然 一
· 人与动物同舟共济,日本随想之六
· 从两张画看人类社会两种文明,伦
· 穿裤衩的画家和遮丑的明星们
【古典音乐杂谈】
· 西敏寺诗人角亨德尔墓碑前的思索
· 屠夫,乡巴佬和民族主义作曲家,
· 也论中国人音乐才能之缺乏
· 普契尼的故乡卢卡之游及其随想 (
· 威尔第故居前思感恩
· 歌剧弄臣及其随想
· 看歌剧卡门的随想
存档目录
2024-09-24 - 2024-09-24
2024-08-08 - 2024-08-18
2024-01-25 - 2024-01-25
2023-09-07 - 2023-09-14
2023-08-31 - 2023-08-31
2023-05-30 - 2023-05-31
2023-02-27 - 2023-02-28
2022-12-02 - 2022-12-30
2022-11-20 - 2022-11-20
2022-07-04 - 2022-07-24
2022-06-07 - 2022-06-07
2022-05-11 - 2022-05-11
2022-03-02 - 2022-03-02
2022-02-14 - 2022-02-15
2021-11-24 - 2021-11-24
2021-10-26 - 2021-10-26
2021-09-24 - 2021-09-24
2021-06-07 - 2021-06-07
2021-05-12 - 2021-05-12
2021-01-10 - 2021-01-10
2020-12-24 - 2020-12-30
2020-10-27 - 2020-10-27
2020-09-07 - 2020-09-07
2020-06-09 - 2020-06-15
2020-05-24 - 2020-05-24
2020-03-22 - 2020-03-22
2020-01-26 - 2020-01-26
2019-12-25 - 2019-12-25
2019-11-13 - 2019-11-13
2019-08-15 - 2019-08-15
2019-06-03 - 2019-06-03
2019-04-21 - 2019-04-22
2019-01-14 - 2019-01-14
2018-12-27 - 2018-12-27
2018-11-30 - 2018-11-30
2018-10-22 - 2018-10-22
2018-09-04 - 2018-09-04
2018-07-16 - 2018-07-16
2018-06-13 - 2018-06-13
2018-04-21 - 2018-04-21
2018-03-14 - 2018-03-14
2017-12-13 - 2017-12-13
2017-08-12 - 2017-08-12
2017-06-03 - 2017-06-25
2017-05-02 - 2017-05-02
2017-02-21 - 2017-02-27
2016-09-02 - 2016-09-28
2016-06-03 - 2016-06-04
2014-09-01 - 2014-09-01
2012-09-02 - 2012-09-19
2012-03-09 - 2012-03-15
2011-09-18 - 2011-09-18
2011-07-16 - 2011-07-16
2011-06-14 - 2011-06-28
2011-05-01 - 2011-05-24
2010-08-08 - 2010-08-08
2010-06-04 - 2010-06-04
2010-05-19 - 2010-05-23
2010-03-01 - 2010-03-29
2010-02-05 - 2010-02-05
2009-11-26 - 2009-11-26
2009-09-28 - 2009-09-28
2009-05-18 - 2009-05-18
2009-04-17 - 2009-04-17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