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日本國格和民族的摧殘(中) 導讀 珍珠港偷襲正中戰爭狂人羅斯福下懷。他撕毀競選中對所有美國家庭許下的“不讓他們的丈夫和孩子死於戰場”的諾言,可理所當然捲入朝思暮想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吞沒了60萬生活才開始的年輕人,而他們的死與保衛家人和近鄰安全完是馬牛其風。12月8日羅斯福在國會前作了題名為【臭名昭著的一天】(the Date Which Will in Infamy)宣戰演說。誰知,就這三言二語的宣戰稿羅斯福竟反復修改,塗來抹去卻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最後還是“謙虛地”把日本稱謂帝國,而自己卻是與他囯領土毫無瓜葛,安分守己的普普通通國家。然而日本轟炸的所有國家,夏威夷,菲律賓,太平洋數囯和小島卻沒有一個屬於美利堅合眾囯的領土(1959年夏威夷才成爲美國第50個州)。作者上文插圖6中,地球上那條象徵俄國的章魚已被1941年時的美國所取代。 【21條】是日本的軟肋,美國介入中國事務的契機 日本與美國的太平洋戰爭出於完全不同的初衷。中日民族恩怨始於元朝,此后延續近千年直至今天兩國百姓乃耿耿於懷。因【三國干涉還遼】,日本為報一箭之仇,作爲英國的盟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第一時間就向德國宣戰,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奪取德國在中國的青島要塞,以及德國在山東的控制權和經濟利益。讀者必須注意,被羅斯福稱作的帝國日本,戰爭的範圍僅局限于自己的周圍千年歷史糾結的鄰國,而美國的軍隊則千里迢迢到歐洲去參與殺戮。 奪回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如此輕而易舉衝昏頭腦,又借歐美列强忙於彼此利益的廝殺而顧不及地球的另一側:中國,日本的大隈内閣,尤其是外交部長加藤,雖學歷和政績高超,卻貪得無厭地向滿期后的中華民國提出臭名昭著的第21條。加藤於 1915年1月18日向中華民國政府提出分爲5個範疇的苛求。其中除了日本保留前德國占領的山東等地區,還要求滿洲南部和内蒙古。然而其中最極端的是第5節,狂妄提出日本在金融、治安和政府事務中擁有決定性的發言權。這樣中國名副其實成了日本的保護國,從而大大減少西方在中國的競爭力和政治的影響。嫉妒的西方怎能讓日本獨吞中國。 即使衰弱的大清歷經鴉片戰爭,中法戰爭和八國聯軍,簽署過許多不平等條約,也沒淪爲某一囯的殖民地,因此在談判中堅決拒絕日本人這種極端無恥的欺凌。有最終發言權的日本元老在獲知加藤輕率和愚蠢行爲后,建議廢棄第5節,以縮減版的【十三條要求】向中華民國最後通牒,必須在兩天内作出答覆。 5月7日,袁世凱知道中國的國力不能冒與日本開戰的風險,並接受了綏靖政策,雙方於1915年5月25日簽署了經日本修改和刪節的條約。然而世人還是把該條約稱之為【二十一條】。袁世凱以後的軍閥主政也照章辦事。即使中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囯,西方依然以中國領土作交易,在凡爾賽會議上承認日本享有作爲戰敗囯的德囯在中國的權益。 英國歷史學家斯特拉坎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書中在評論1914 年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中,加藤被證明是最擅長利用戰爭來謀取利益的極端分子。雖然日本對華【二十一條】中收回了引起公憤的第5節,然而對一個新興民族來説,一個越軌的行爲或許是致命的。21條已給日本蒙上了今後幾十年無法消除的陰影,明治維新后給世人留下的形象毀之已盡。 圖7,上,政治漫畫家布拉德利1915年3月13在美國【芝加哥每日新聞】發表有關21條的漫畫。畫中的背景是日本黑陣陣的艦隊,日本小人手上拿著要求字樣的牌子。前面的巨人就是中國的象徵,它在大喊,“受過訓練並習慣使用武器的中國公民,到這裡來。”看來無人關心並 置若罔聞。下,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簽署21條的原文本。 【21條】給長達數世紀中日民族恩怨中更是火上加油。當時中國國民素質依然如故,雖非處於完全的閉塞狀態,卻極易被其免疫能力無法抵禦的世上各種稂莠不齐思潮所侵襲。一戰結束后,中國明明是戰勝囯,但歐美權衡利弊后炮製了【凡爾賽和約】即把戰敗的德國在膠東權益完全歸屬日本。北洋政府幾經周折還是無奈簽署了【凡爾賽和約】。這就是導致了北京學生【54運動】的根本原因。然而西方不少著名學者認爲,【54運動】是西方的【凡爾賽條約】讓邪惡的共產主義思潮在中國找到突破口,以後又洶湧澎湃,並在1949年把與之格格不入的,熏陶在儒家傳統文化的中國徹底赤化。 出於中國和西方共同洗腦的結果,世人卻忘了日本政府曾提出人類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舉措,日本代表外相内田康哉,爲了維持有色人種尊嚴,要求在凡爾賽和約中加上極爲重要的,在國際事務中【人種的差別撤廃提案】(徹底消除種族歧視)。結果完全可以預料,在參與的38個國家的代表中,因那些口口聲聲普世價值,自由民主的歐美澳大利亞白人代表的全部反對,而被否決。 凡爾賽會議后日本雖然被接納為大國俱樂部的一員,永久的國聯理事,但日本人心知肚明,黃皮膚的自己絕不會享有在西方一視同仁的待遇。然而美國和中共要人們記住的只是21條,中國人和美國人必須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知道,早在20世紀初全人類唯有日本政府首次提出各人種必須平等相處。 凡爾賽會議中阻擾日本種族一視同仁的提案中,美國當然是爲首的。始于19世紀中期日本人在加州遭到的種族歧視和偏見可謂甚囂塵上(將在下文中詳敘),美國當然也不願看到日本人在中國得寸進尺。由於美國在中國較長時間的傳教和教育聯繫,把太平洋彼岸的中國稱作“姊妹共和國”,【21條】給中國人帶來的仇恨,更是自己插手中國事務的天賜良機。 對領土欲望從無絲毫約束的美利堅帝國 圖8 美國歷史學家伊默瓦爾2019年出版的暢銷書【如何隱藏一個帝國】。從書封面告訴人們,自1776建國(僅13個州)以來美國版圖在無止境擴大,因此毫無資格和道義充當維護國際秩序的警察。人們不禁要問美國道貌岸然地指責或采用武力制止他國侵略行徑,與不分晝夜接客的婊子卻訓斥她人不守婦道的區別在哪裏?
自【五月號】搭載歐洲受迫害的首批清教徒,經66天的漂流在科德角(麻省的普羅溫斯敦)登陸后,憑藉白色皮膚,信仰基督教,理所當然把一切歸咎上帝所賜,因此從未停止過一天擴展的野心。著名歷史學家拉費伯 (Walter LaFeber,1933-2021)在【新帝國】一書中有如此陳述:“近三百年來,擴張始終是美國人生的靈魂。隨著東部向西部擴展到太平洋沿岸和所有土地的佔有,似乎理所當然會滿足。這是對美國民族性荒唐和極爲輕率的推測。美國白人繼續通過强硬的外交政策、修建跨洋運河、復興海上力量以及將美國的影響力擴展到離島和向鄰近(或更遙遠的)國家杯盘狼藉地提出更多領土和資源的要求。” 到19世紀末期美國已占據墨西哥近3/4的領土,然而再向外擴展可謂比見縫插針還難。當時歐洲以英法為首的列强,它們的殖民地幾乎覆蓋全球。然而幸運的是,最早,最野蠻的殖民帝國西班牙已開始徹底沒落並搖搖欲墜,因此美國虎視眈眈它的殖民地,迫不及待加以取代。 西班牙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必須屬於美國。藉口西班牙在古巴殘酷統治威脅西半球的‘安全’,因此美國有義務解救受壓迫的古巴人民並給賦予他們民主。大多主流媒體一向是政府的喉舌,當時流行一種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即報道聳人聽聞的新聞來吸引讀者。無疑言過其實地誇大西班牙在古巴的殖民行爲,如集中營和鎮壓民間爭取獨立的反抗。不過無論媒體怎樣煽動,美國整體民衆依然缺乏戰爭的熱情。然而機會還是來了!1898年初麥金利總統以保護美國公民為由,派遣緬因號軍艦前往哈瓦那。2月15日緬因號因發生爆炸,250名海軍士兵和水手死亡。儘管事故原因大致是內部堆積煤塵意外燃燒,但橫蠻的美國指控西班牙政府的故意破壞。以當時的軍事實力,西班牙相比美國可謂以卵擊石,不堪一擊。美國向西班牙開戰,美國可謂以卵擊石古巴被美國拿下。那麽古巴獨立了,百姓得到民主和自由了?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古巴人只不過是換個外族主而已, 接下來美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取菲律賓,但手段更為下流和卑鄙。衆所周知自西班牙殖民菲律賓長達300年。19世紀末期,菲律賓人民爭取獨立的呼聲風起雲湧,而且還屢次興起推翻西班牙殖民者的武裝起義。其中阿吉納爾多領導的起義軍,在1896年起義浪潮中席捲了菲律賓全國,並戰領了其中的八個省。 圖9左,菲律賓首任總統阿吉納爾多,領導推翻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民族英雄。但他的合法政府在美菲戰爭中被背信棄義的美國軍隊所鎮壓。右,阿巴納多, 巴蘭吉加鎮警察局長。他領導當地武裝對美軍第9步兵團進行突擊,殺死該團C連包括連長和士兵74人。
1897年的1月1日起義軍正式成立號稱比亞克納巴托共和囯,阿吉納爾多就任總統。到1897年12月,起義軍的勢頭減弱,並與西班牙殖民政府陷入僵局。經談判,雙方簽訂停戰協議,為顧全大局總統阿吉納爾多和他的軍官決定自我流放到香港,以換取殖民政府的80 萬墨西哥比索(相當於今天的1千7百萬美元)。 1898年的4月25日把停泊在哈瓦那,因事故爆炸的緬因號戰艦嫁禍於西班牙政府而爆發了西美之戰。被美國民主自由的口號所迷惑,流放中的阿吉納爾多救國心切乘機向美國求救,然而這不僅是羊入虎口更是引狼入室。阿吉納爾多搭5月19日乘美國海軍的戰艦返回馬尼拉,馬上統率全國武裝。這次菲律賓軍隊可謂所向披靡,勢如破竹,除了首都馬尼拉,他們解放了幾乎被西班牙控制的所有國土。同年6月12日阿吉納爾多宣佈菲律賓正式獨立。 圖10.1,美菲戰爭中被炸成廢墟的馬尼拉;2,馬尼拉首都被入侵美軍占領后,阿吉納爾被迫把總統府遷移到幾十公里外的小城馬洛洛斯。1899年3月美軍在老麥克阿瑟(麥克阿瑟父親)指揮下繼續追擊,攻剋馬洛洛斯。照片是總統總部被燒毀,美軍喜慶勝利的場景;3,位於薩馬島南部小鎮巴蘭吉加紀念碑,為紀念了發生在1901年9月28日,菲律賓遊擊隊襲擊正在用早餐的美國士兵使得其中74名喪生的歷史事件;4,1906年在巴德達霍大屠殺后,美國士兵在觀賞被他們殺害的堆滿菲律賓男女屍體。著名已故美國歷史學杜波伊斯曾建議把這幅照片挂在美國所有的課堂裏。
圖片受和諧
然而在美軍協同菲律賓軍隊包圍首都馬尼拉並奪回西班牙最後一個據點的關鍵時刻,新老殖民者正秘密地在進行一樁極爲骯髒的交易:討價還價純粹屬於他人的領土和財產。西班牙以2000萬美元把菲律賓賣給了美國。這樣菲律賓就成了美利堅合衆國的贓物。四十年以後美國故伎重演,在雅爾塔會議上,暗中背叛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讓斯大林在二戰結束后占領東三省。 美國取代西班牙純屬新老殖民主義者的新陳代謝,無新意。菲律賓獨立的願望成了泡影,引狼入室的阿吉納爾多總統成了甕中捉鱉被美軍抓獲。漂渡到美洲的【5月花】後代對疆土的胃口越來越大。歐洲遭迫害家徒四壁的祖先,後代在美洲靠他人之物徹底揚眉吐氣。 然而新殖民者的殘忍和獸性也遠遠勝于歐洲的祖先。雖然菲律賓政府軍已被美軍消滅,但轉入地下的游擊戰爭始終沒有給美國統治者高枕無憂。1901年夏天,為迫使菲律賓放棄抵抗,美軍準將休斯在南部島嶼薩馬推行了集中管理,剝奪糧食和破壞財產的侵略政策(即三光政策,幾十年后美軍在越南也是這種慣用伎倆)。巴蘭吉加就是位於薩馬島的一個城鎮,美軍臭名昭著的,在菲律賓製造的的大屠殺就在巴蘭吉加上演。 相比德軍的素質,美軍可謂無比低下。巴蘭吉加的女人被奸淫更是屢屢發生。這幾乎是美國軍人的傳統,他們在越南的貢獻之一就是25000個混血,而日軍侵略中國的混血兒幾乎沒有歷史記載。巴蘭吉加民眾因被美國士兵羞辱、監禁和虐待,就此滋生一種報復的意向。 薩馬島的山寨王盧克班是一位嚴厲,殘酷卻堅定致力於菲律賓獨立的領導人。他與巴蘭吉加鎮警察局長阿巴納多合謀報復行動。1901年9月28日的清晨,趁第九步兵團C連的美軍在兵營前用早餐的機會,阿巴納多突然用刀刺殺了持槍的哨兵,即刻教堂鐘聲響起,近百個被美軍抓捕當苦力的菲律賓人,拿起事先通過棺材偷運的大刀向正在用餐的美國士兵砍去。除了幾個幸免之外,全軍覆沒,其中包括西點軍校畢業不久的連長康乃爾。他們成了美國總統帝國政策名副其實的送葬品和炮灰。 圖11,1924年由美國印的十比索菲律賓殖民地貨幣。正面是美利堅合眾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肖像和菲律賓美聯邦國徽,左上角藍色X表示羅馬數字10。
當然C連士兵在巴蘭吉加的慘劇必然會遭到美軍的報復,而且其殘忍度與好萊塢描繪德軍在二戰中的野蠻絕對不相仲伯。次日早上9點美軍G連隊長布克米勒帶領55名聯隊的自告奮勇士兵對該區域所有菲律賓人緊緊包圍和殺戮,最後把巴蘭吉加付之一炬。當天美軍殺了市民數百名,以償還70名美軍的生命。 耶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阿基博在她【大屠殺及其後果】一文這樣寫道:“從此薩馬島被美軍糟蹋成“鬼哭神嚎的荒野”。巴蘭吉加大屠殺后,美軍更理直氣壯地對菲律賓人采取禽獸不如的行爲。當時薩馬島駐軍首領史密斯將軍對美軍士兵發佈命令: “我不要俘虜,殺和燒就是你們該做的,殺戮和焚燒越多,我就越高興。我希望對所有能攜帶武器抵抗美國的菲律賓人格殺不論。”當沃勒少校問格殺的年齡, 史密斯毫不猶豫地回答:“10嵗以上都殺。” 圖12,與歐州的白人相比,【五月花】登陸的清教徒後代,藝術上毫無造就,該被歧視的也應是這些白人。上:20 世紀初,紐約康尼島,美國人則在柵欄後面觀看菲律賓人。下:1906 年的另一場恐怖【展覽】中,年輕的菲律賓女孩坐在紐約康尼島圍場的木凳上。唯有美國白人的社會才能存在的所謂【人類動物園】 圖片受和諧 對戰爭中導致其他民族造成的傷亡美國國務院始終是很謙虛的,聲稱菲美戰爭“導致4,200美國人和 20,000名菲律賓士兵的死亡”,另外“多達20萬菲律賓平民死於暴力、飢荒和疾病”。然而根據菲律賓歷史學家聖胡安認為,140萬菲律賓人在戰爭中死亡,足以指控美國政府犯下種族滅絕的罪行。美國指控中共在新疆實行種族滅絕,不知是否有歷史記載,那裏的維吾爾族人是否也被害死了140萬。 當菲律賓總統阿吉納爾多在菲美戰爭中很快被美軍擊垮,決定采用游擊戰拖延時間。並把賭注放在1900年美國人會把麥金利總統選下去。阿吉納爾多天真地認爲菲律賓人願為獨立而犧牲的可歌可泣的現實可能會給同樣經過獨立戰爭的美國人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然而在選舉中麥金利總統卻因菲律賓對劣等民族的屠殺“功績”得到比1896年更高票當選。與他們歐洲祖先相比,美國人的種族歧視卻更高一層樓。當時紐約雜志一幅漫畫的標題就是,“10嵗以下的不殺,因爲他們在我們殖民菲律賓時才生的。”言下之意,唯在美國的調教下,野蠻人才能免死。 有個在印度出生的英囯人吉卜林,也是美國西奧多·羅斯福的摯友。作爲一個帝國的竭力鼓吹者,吉卜林注意到美國對菲律賓的利益衝突,用詩歌形式向美國人出謀劃策。事先羅斯福也收到了副本。這首詩歌就是當時美國人膾炙人口的【白人的負擔:緻美國的一封信】。詩句中,“挑起白種男人的負擔,把你們最優秀的品種送出去,捆綁起你們的兒子們並將他們放逐出去,去替你們的奴隸服務……”把美國白人遠道萬里到菲律賓殺戮那裏的百姓,提高到拯救野蠻民族的崇高倫理道德。 當然美國也有不同的聲音,即馬克吐溫的呐喊。起先他還從内心出發擁護美國解救菲律賓人,但目睹菲律賓所發生的一切后極爲震驚,馬克吐溫寫道:“在美國一定有兩種人:一種是釋放俘虜,另一種卻剝奪了曾經屬於那個俘虜的自由,並橫蠻無理地與他爭吵;然後為搶奪土地而把他殺了。”可惜當時美國的大多數白人屬於【另一種人】。幾十年以後,美國人在處置中日發生的糾紛中以同樣姿態出現,拯救有色人種。 珍珠港事件:日本和美國人跌入羅斯福陷阱 圖13. 美國第三十一任總統胡佛的舉世巨作,【自由的背叛:二戰不可告人的秘史及其後遺症】。据作者遺囑,此回憶錄等他去世半世紀後允許其家族出版。在書中,胡佛用赤裸裸史實全面控訴了羅斯福極無政治遠見和徹底喪失政客最起碼的道德操守。同時胡佛還坦率分析美國完全可避免歐戰和天平洋戰爭的殺戮,從而挽救了在戰爭中喪失的60萬條美國年輕孩子的生命。當然戰爭還導致不堪設想的後果:蘇聯帝國的擴張和針對共產黨的冷戰的爆發。
因揭露美國骯髒政治内幕而遭通緝的阿桑奇有句名言,“我們相信的太多,就因爲我們知道的太少。”西方世界中美國是第一個在外交上承認斯大林共產政權,讓共產黨無限的滲透,在國内通過新政推行社會主義,以及帝國毫無道德底綫的擴展等等,都與羅斯福對【自由的背叛】所分不開。然而對羅斯福所作所爲進行徹底剖析,我們才能瞭解真正的二戰,美國才能得到真正反省和復興,然而今天的美國大衆和政客還遠遠沒有覺悟到這個水平。 1,二戰前的美國第一委員會(America First Committee簡稱AFC) 一戰結束后,美國民主黨威爾遜總統參與炮製的凡爾賽條約是英法美極爲貪婪地通過榨取領土,賠款和資源刻意把德意志民族置於死地的不平等條約。無論在哲學和音樂方面,德意志民族都是全人類的佼佼者,他們不是非洲人讓殖民者任意宰割,必然會復仇雪恨。因此許多歷史學家把凡爾賽條約貶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繼續或第二次世界大戰必然發生的保證書。連威爾遜總統也不曾想到,勞民傷財半年時間在全國游說,結果凡爾賽條約還是沒在國會獲得通過,換言之,美國簽署的凡爾賽條約至少對美國公民來説是非法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數十萬美國人死傷在歐洲與萬里之遙的本土毫無關係,儘管戰爭使美國國力和影響力無限增長,但直接造成的骨肉親朋死亡始終讓他們處於極爲矛盾的心理。正當歐洲戰火又一次熊熊燃起觸發了美國人普遍厭戰的情緒。他們終於在1940年9月成立了反對歐戰的美國第一委員會(America First Committee 又簡稱為AFC)。AFC有450 個分會,會員達百萬之眾,其中有共和黨人、民主黨人、農民、實業家、共產黨人、反共主義者、學生和記者。他們代表了美國整體,社會自上到下等各個社會階層和各種思想傾向等各個群體。AFC的宗旨就是反對美國人的寶貴生命不能由政客白白浪費和消耗在于自身安全毫無關係的戰爭中去。然而美國的主流媒體和御用文人始終用孤立主義和反猶太來貶低AFC。就像今天醜化MAGA如出一轍。 圖14,AFC中的兩個最傑出人物。左,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1902-1974),聞名全球,有口皆碑的二十世紀最偉大飛行員。他曾在1927年用了33小時30分29.8秒從紐約直飛巴黎,創下人類有世來的首次;右,愛麗絲(liAlice Roosevelt Longworth,1884-1980)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大女兒,又稱愛麗絲公主。愛麗絲曾是當時家喻戶曉,首屈一指的美國第一名暖。歷史學家科德里在【愛麗絲傳記】中說:“愛麗絲用不了一秒鐘就能分辨出適當和不適當之間的界限。”她的一生幾乎拜訪過所有世界政要,包括明治天皇和慈禧太后,自艾森豪威爾來,白宮的每個主人都和她有交往。
支持美國優先的名人中有號稱美國國電影第一夫人的女明星吉什;旨在和諧人類和環境的有機建築哲學代表人物賴特;投資家,華爾街大亨,駐英國大使民主黨老肯尼迪(肯尼迪總統的父親);農業經濟學家和美國進出口銀行行長的皮克;以及著名詩人作家諾里斯和一戰和二戰中都立戰功的中將麥克尼德。AFC中還有迪士尼影片公司創世人迪士尼、未來的第38任總統福特和未來的最高法院法官斯圖爾特等等不勝枚舉。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舉出這麽多各界知名人士,主要是爲了證明AFC實實在在是美國民意的代表。當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林德伯格。歷史學家奧爾森所著的,長達548頁的大作【那些(1939-1941)憤怒的日子:羅斯福和林德伯格之間有關美國第一還是參戰殺戮第一的爭論】。當人們讀了此書后徹底改變了經媒體洗腦后的羅斯福形象,他原來是卑鄙無恥地把幾十萬美囯生活才剛剛開始的年輕人拖入死亡的戰爭狂。 1939年10月,英國和德國爆發敵對行動,加拿大對德國宣戰一個月後,林德伯格發表全國廣播講話,抨擊加拿大政府“僅僅因為他們更喜歡英國王室而將西半球拖入歐洲戰爭”在美國大使老肯尼迪的敦促下,林德伯格向英國寫了一份秘密備忘錄,警告英國和法國對希特勒違反慕尼黑協定的軍事反應將是災難性的;他聲稱法國軍事力量薄弱,英國過度依賴海軍。他緊急建議他們加強空中力量,迫使希特勒將侵略方向轉向“亞洲共產主義”。 林德伯格還深切擔心美國潛在的巨大力量,因無知和不切實際的理由會導致二戰可怕的結果:將使歐洲面臨斯大林紅軍的強姦、掠奪和野蠻行徑,從而可能造成致命的後果。林德伯格在一次“美國優先”集會上公開指責三個團體“英國人、猶太人和羅斯福政府,迫使這個國家走向戰爭。”他解釋說英國與德國有世仇,羅斯福是個戰爭狂。雖然人道和尊嚴都不會縱容德國人對猶太民族的迫害,每個誠實的人也不難理解猶太人親戰政策,卻毫無遠見參戰會對美國的危險。猶太團體不應該煽動戰爭,而應該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反對戰爭,因為他們將是最先感受到戰爭後果的人。 雖然林德伯格再三聲明,自己並非是攻擊猶太人也很欽佩他們。但還是强調,猶太人的最大危險在於他們對我們的電影、媒體、廣播和政府的影響力,因此不能允許猶太人的自然激情和偏見導致美國走向毀滅。美國作家,林德伯格的女兒安妮·林德伯格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必須將猶太人的影響限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糟糕的是,每當猶太人佔總人口比例過高時,似乎總是會發生出乎人們意料的後果。”安妮言中了, 到今天,2024年雖然猶太人人口僅佔2%,但拜登政府中内閣成員中猶太人佔了60%以上。林德伯格太天真了,猶太人挑動參戰犧牲美國人的生命并非是完全爲了戰勝納粹,他們的天性決定了在美國另有所圖。 羅斯福曾公開質疑林德伯格對美國的忠誠度,他被迫于1941年4月28日辭去了美國陸軍航空隊預備役上校的職務,在辭職信中寫道,除了辭職沒有其他更光榮的選擇。 另一個反戰鬥士就是愛麗絲。老羅斯福1901年宣誓就職時,愛麗絲才17嵗,芳齡和美貌轟動了世界。因敢於直言而無所畏懼又讓她錦上添花。1905年,愛麗絲的社交能力讓總統還委派她作爲外交使節,跟隨由23個眾議員,7個參議員,外交官和商界組成歷史上最龐大的代表團,並訪問了日本,菲律賓,夏威夷,中國,朝鮮等囯。不過愛麗絲經常會出謀獻策“干擾父親辦公”,老羅斯福有一次抱怨,“我能單獨治理國家或應付愛麗絲,但無法兼顧。” 無疑愛麗絲屬於共和黨人,雖然與富蘭克林羅斯福是親屬關係,但她與他的政治觀點大相徑庭,不但反對他的新政,還堅決反對羅斯福參加歐洲的戰爭。在1940年羅斯福在競選時,愛麗絲曾公開聲稱:“寧願選希特勒也不願選羅斯福當第三任總統。”言下之意是羅斯福給美國的災難遠遠勝于希特勒。衆所周知愛麗絲與自己的黑人私人司機是知交,美國輿論毫無理由指責是個種族主義者。有一次她、那個司機遭遇白人的種族歧視辱駡,愛麗絲奮之為他打抱不平,罵此白人是個“白混蛋”。 2,羅斯福給與日本的唯一選擇:霍布森的選擇 羅斯福深知民意是與他謀劃戰爭的願望是背道而馳的。尤其是在他第三次競選中一再向母親們保證,絕不會讓她們的孩子和丈夫犧牲在無爲的歐洲戰場上。政客的口是心非或許是本能,但羅斯福缺乏道德底綫的欺詐是登峰造極的,爲了當選,即使是生命交關的大事也不惜行騙。 羅斯福雖然沒有在英法蘇與德國的戰爭中立即選邊,是他不能在美國國會前名正言順的參戰,但還是通過【租借法】用軍援和無償對英囯和蘇聯的貸款。但希特勒忍氣吞聲始終無意與美國作戰。在他的【我的奮鬥】中曾多次反復强調德國的生存空間在東方的俄國,而與英國和法國的戰爭只是暫時圖報凡爾賽條約的一箭之仇。 一個多世紀來美國外交政策基石就是開拓境外市場,資源和勞動力,尤其是這種述求受到威脅時不惜采用武力和戰爭。美國在一戰嘗到甜頭,國家實力爬上了世界民族之林的頂峰,二戰必然是天賜良機。不少歷史學家把羅斯福稱爲歷史上的“帝國總統”。他急於參與二戰絕非是公衆所誤認的“拯救水深火熱中的猶太人,羅斯福拒絕出贖金解救德國的猶太人,更不容許猶太難民入境(滿載5000名猶太難民的聖路易斯號被拒絕在美國靠岸就是一例),拒絕轟炸集中營的焚尸爐等等。”因此美國捲入戰爭是偷偷地漸進,正如美國歷史學家貝利認爲,羅斯福猶如一個下流的内科醫生一面對病人撒謊,一面卻口口聲聲地說爲了救他。爲了把美國陷入戰爭,羅斯福的絕招和高明之處挑動武士道精神作爲靈魂的日本軍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羅斯福對日本國情和美國百姓素質的瞭如指掌才是出此妙策的根本。 第一是内因,就是白人整體的種族主義。當日本并吞中國滿洲后,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文獻:“白人在整個亞洲人的優越感受到危險的動搖。而英美的天性本能應是保護盎格魯撒克遜人種,以對不斷上升的有色人種潮流……因此英國和美國共同態度是應付這種潮流的 關鍵。” 第二是外因,自然是日本人的武士道和忠君精神。羅斯福認爲對日本的挑釁和壓制必然會引起强烈的反彈,甚至是不顧後果和勝負的自殺性反抗。1931年美國國務卿史汀生曾譴責日本侵犯滿洲,因爲華盛頓特別厭惡日本人鼓吹亞洲只是屬於亞洲人的口號。到了1940年羅斯福失去了忍耐,並1941年11月發出最後通牒,日本必須立即撤出滿洲,否則將凍結其在美國的所有資產,並停止所有石油和鋼鐵出口到日本。在前文已經提及過,滿洲是歷史上日本與中國,俄國世襲恩怨中的糾結。對日本軍人來説交出東三省等於亡國。但正在進行的兩囯外交官的談判中,日本已作出極大讓步,同意在3年之内在中國全面撤軍。然而美國的要求依然是“立即”。歷史學家把美國對日本的要求稱爲所謂【霍布森的選擇】(Hobson Choice Effect)。它出自英國典故,1631年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上一個條件,即只許挑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換句話說就是指一種毫無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 此文必須提到一個珍珠港事件的日本海軍指揮,也是西方世界滿懷敬畏的人物,即聯合艦隊司令三本五十六大將。除了天皇,他是日本帝國立國和二戰以來僅有一位可享受國葬禮遇的,舉國上下欽佩和愛戴的人物。三本五十六在美國留學,畢業于哈佛大學,因此深受西方思想的熏陶,在1938年起,陸續有少壯派日本海軍、陸軍軍官公開苛責他親美或“損害日本的應得利益”。 三本五十六在被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問到開戰的後果時,山本作出了如下著名回答:“如果命令他去指揮艦隊,一年之内可以順利。但對於第二和第三年的戰事,我就毫無信心了。” 他的信念是,“人的生死只是等閒之事,只有帝國的命運才是重要的。”即使在無把握戰勝美國的情況之下,三本五十六出於日本的國格,為天皇聲譽,無法忍受羅斯福羞辱日本人,即必須投降的【霍布森的選擇】而采取了先發制人軍事行動。他的形象是蔣介石和毛澤東都無法比擬的。前者多次被羅斯福利用和抛棄但依然忠實美國的奴才,以及曾經聽命斯大林並讓其任意擺佈的毛澤東。不過毛澤東在晚年徹底擺脫西方和蘇俄的控制,而蔣介石即使到了台灣還被尼克松基辛格徹底當作垃圾抛棄。 美國早就料到日本會挺而走險,而且如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一樣,偷襲已成了日本投入戰爭的傳統。位於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基地必定是它偷襲的目標。由於美國MAGIC破譯系統也對日本軍隊的行動瞭如指掌,羅斯福竟然故意將12月7日的日本精確攻擊時間告訴駐軍將領基梅爾和肖特,顯然是爲了讓日本的襲擊更宏觀, 山本五十六一,還是英雄氣短,上了羅斯福的當! 雖然美國有五艘戰艦被擊沉,三艘戰艦損傷,另有十一艘巡洋艦、驅逐艦和其他輔助艦艇被擊沉或重創,但這一切早已在羅斯福預料之中。美國民衆本來就對日本人絕無好感,珍珠港偷襲導致他們反日情緒空前高漲。羅斯福當日就向日本宣戰,更讓他喜出望外的是珍珠港襲擊的第四天,按照德日兩囯協議,希特勒無奈只得向美國正式宣戰。當然國内的【美國第一委員會】也只得解散。戰爭狂羅斯福堂而皇之把60萬美國孩子帶入死亡的陷阱。二戰領袖中只有一個勝者,就是羅斯福。俄國畢竟死了2700萬人,斯大林也非勝者;二戰結束前,羅斯福在雅爾塔會議讓斯大林當上未來的東北接受大員,這樣才能使林彪的四野從内地派12萬赤手空拳的士兵火速趕往東北,用上足夠百萬兵馬的關東軍裝備,自東北南下直取海南島,蔣介石只得逃到台灣來“慶祝二戰勝利的果實。” 大多數中國人非常感激羅斯福,然而他們又有誰知道就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夕,美國要求日本撤出滿洲的同時,被美囯殘酷殖民的菲律賓人民正如火如荼地要求獨立,但美國政府莫視無睹。另外,中國人感謝的“美國衛道士”,也能理解霸占中國領土,屠殺中國人民的日本侵略者該被懲罰,但中國人被英國人,法國人欺負和蹂躪,衛道士的公義又在哪兒呢?他們是否想過,即使當今國與國的交往依然是取決于叢林規則,但這個叢林規則必須由美國來指定。如果中國人矢志不渝地誇獎和遵守美國的叢林法則,過去和將來都應被美國的叢林規則所制約。 百姓不懂歷史很正常,卻只隨從勝利者編寫的故事後面鸚鵡學舌,是榮還是恥?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