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的华人家庭指第一代从大陆,港台来美的留学生,硕博士学位拿到后在美工作,安家,开枝散叶的普通家庭。
这样的华人家庭一家一般有两个孩子(只有一个或者有三个子女的家庭比较少),双职工,夫妻二人从事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工作。电脑工程师,医生,大学教授(研究人员),药厂的研究人员等等。家庭收入高,属于美国上中产阶级,但资产不丰厚,底子薄。重视子女教育,大多居住在公立学校质量高的学区,大部分的收入除了投资(退休账户,股票,房产)都用在了下一代的教育上。除子女教育以外的生活用度与美国的中产家庭相似。
华人家庭的第二代除了应付学校的功课外,大多参加课外班儿;音乐,绘画,游泳,网球,中文学校等等。平日里家庭生活忙碌(乱)。父母工余之时,花大量时间在接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班儿的路上。
谈申请大学本科的误区没人爱听,大家都是高知,谁又比谁更高明,换一个词,叫进步的空间顺耳多了,也更准确。其实误区和进步空间在这儿说的是一件事,一枚硬币的两面。
1。过分重视排名,甚至只选择排名前30的大学。
美国有四千五百多所大学提供四年的本科教育,大部分学校教育质量高,声誉好。其中的390所大学(引自:2025年版的The Princeton Review,The Princeton Review 每一年出一版美国大学介绍,可以一读。) 属于优秀级的大学。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聘请了最好的教授,支持全世界最棒的实验室和孵化器。对学生来说,学习环境宽松,专业选择多,课程设置合理,有足够的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如果有幸被其中的任何一所大学录取,都是一件值得祝贺的喜事。
可惜的是大部分华人家长的眼睛只盯着US News排名前三十名的学校,如果子女没有被其中的一所录取,就觉得在亲戚,熟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这也许是因为大部分的华人家长自己从大陆/台湾/香港的排名前三十的大学本科毕业,龙生龙,凤生凤,所以对排名前三十情有独钟。
从四千五百到三百九十到三十,咱们是不是有点作茧自缚。大部分家长在指导子女择校的时候,选校信息来源有周围的华人朋友,中文学校家长群,朋友的孩子,华人子女教育论坛,小红书上的升学指导,子女所在高中的申学办公室。自己独立地找一些大学资料来仔细研究的少。 如果家长们在指导子女制定申请大学名单的时候,能够把选择范围扩大,更重视学校和子女兴趣,能力的匹配度,对缓解家庭气氛和减轻子女申学压力方面大有益处。
2。为上”名校”不惜花下血本。
表现为: a) 原本有拿奖/助学金的可能,但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宁可不申请奖/助学金。 b) 当子女被多所大学同时录取时,宁愿花全款,甚至申请学生贷款上一个排名高的学校,而放弃排名低的学校的奖/助学金。 在这一点上,华人移民家庭不如美国本土的更务实。其实大部分与华人家庭收入相似,背景相近的美国本土申学家庭更重视大学教育的性价比,和投资回报(Return of Investment)。他们会鼓励子女去一个排名稍后但给出了优渥奖学金的学校。 尤其近几年来,一路高歌的美国大学学费迫使主流美国家庭都在积极寻找家庭收入以外的资金来源支付大学学费。像咱们老中这样勤勤恳恳,勒紧裤腰带给孩子付学费的,实在不多。 有一个半公开的秘密,美国大学学费高居不下也有家长的功劳。家长们同意甚至鼓励学校标一个较高学费然后再以发奖学金的方式把学费补还给学生家庭。因为降学费或涨学费发奖学金这两种方式,家长拿出的金额总数一样,但后一种,孩子拿奖学金上学,说起来更好听。
还有一点,除了大学名声以外,不同大学的教学质量的差距不如外人预想的那么大。尤其在现今美国大学的终生教职一位难求的情况下,僧多粥少,华人眼中很一般的学校里也能遇见很多很棒的教授。像我朋友的孩子们,无论去了哪间大学,一旦适应了学校环境,个个都高兴,个个都满意。对少数实在不满意学校环境的,大学期间也可转学,转专业,在美国没有一个学校/专业定终身这回事。这点跟第一代老中留学生在中国大陆上本科的情况完全不同。
3。在建议子女的专业选择方面不太考虑子女的特长和兴趣。
什么热门学什么,什么挣钱多,学什么。理科娃那一定就得学计算机,做数据工程师,人工智能。如果子女文科比理科好,也要想办法把子女给掰过来,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做数据工程师。要不就都搞金融,搞商,当医生。 其实在美国就业工作机会多,工作岗位细分,要想养活自己,甚至过一个上中产的生活并不很难。尤其由我们这些非常务实的父母抚养,在重视教育的环境下长大的下一代,他们不会有太不切实际的想法。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去选,多支持,少说教和强迫。 当然这也不是说选专业要逆流而上,凭兴趣,完全不考虑今后的职业规划和大学教育的实用性。只是希望家长在指导子女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眼界开阔一些,多聆听孩子的意见,多发现孩子的长处,灵活通变,不过分拘泥。
4。对什么是打动大学,尤其是名校的申请材料的认识有偏差。
a.) 盲目追求AP课的数量,和标考成绩,以为高中AP课学得越多,S A T,A C T标考考得越高上名校的几率就越大。高中GPA是大学申请材料中重要的一环,但只有GPA和与学生兴趣完全不相干的AP课程是不够的。美国大学录取不完全按分卡线,经过大陆高考的移民父母对这一点非常不理解。美国大学录取办公室会综合考量申请人其它的申请材料。别人家的孩子只有四,五门AP就被录了,而自己的孩子有多几倍的AP课和其它的硬指标反而被拒绝的情况时有发生。
b.)在鼓励子女做义工时堆量,重量不重质。浪费了高中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在无聊,无效果的义工上。
c.)花高价让子女上在名校校园里办的夏令营,以为如此这般,子女的申请材料就能得到大学招生办公室的青睐。殊不知大多举办高中夏令营的机构只是借用了大学的宿舍和教室而已,跟大学完全没有联系。这样的暑期活动也许可以开阔子女的眼界,但对申请大学完全没用。大学录取办公室有一个专有名词称这种活动为pay-for-play,意思就是烧钱让孩子玩儿。
真正能打动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大学申请资料的课外活动一般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无论是有关学术,还是社区服务方面的,必须体现申请人长期的兴趣,而且最好是原创。长期深入的投入才有可能做出一些不一样的结果。长期的兴趣要从小培养,也不能靠上补习班达到。
5。父亲不太参与子女的大学申请过程。
美国大学的申请因为大学录取的综合录取决定政策(Holistic admission decision)变的异常复杂和让人摸不着头脑。综合录取决定会考虑申请人的整个申请材料,包括学业成绩、经历和个人素质。 大学希望通过综合录取决定招收到最有可能取得成功并为学校社区做出贡献的申请人。Holistic Review 像黑箱作业,让从未在美读过本科,对美国历史,文化不甚了解的第一代移民父母异常抓狂。华人母亲在子女的整个大学申请季里心情焦虑,情绪化,道听途说,好心办"坏"事;父亲能躲就躲,眼不见,心不烦,一问三不知,成了隐形人。父母和子女之间时而冷战,时而热战,鸡飞狗跳,冲突不断。
复杂的美国大学本科申请过程特别需要父母双方共同参与,一同陪着孩子走过。在这一方面,印度裔的移民家长比咱们做的好,他们的家庭一般由爸爸主导帮助,妈妈辅助,而且也比较尊重孩子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