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8级兴趣的博客 |
|
77、78级是中国现代化征途中一种精神的代名,中国史上的特殊群体 |
|
|
|
|
|
|
|
|
|
77、78级的集体记忆
□周斌
在某种意义上,77、78级和老三届新三届之类的知青集体有着天然的交叉和重叠部分,虽然不是等同的。这一不等同之处就在于77、78级最终从穷乡僻壤的花果山进入了学院派的如来庙门。一位年轻的教授和博导曾经不无自得地揭示出一个“学术界的1955年现象”:现今诸多学术门派、山头的掌门人和高手,许多都是1955年左右出生的,有着一段丰富的知青经历和一段紧随其后的意气风发的77级、78级骄傲的辉煌。这样,他们拥有了辛酸和空白,可同时他们也在辛酸和空白之后获得了重新生长的机会。就像一片山坡上,剩下一片无人照看的野山楂树,突然受到特别的恩泽和浇灌,于是就迅速生长,成为最茂盛的一片。而其他的灌木丛却在默默中自生自灭。他们同样经历了苦难,并因为苦难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成。
诗评家和教授程光炜在回忆他的1978年时,掺杂着难以掩饰的幸运感和感叹。那一年他和众多握惯了锄头的手一起拿起了笔,可是,也就在那个决定命运的窗外,却有更多的人游离在了这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之外。当他兴冲冲地把那一激动千万人心的消息告诉一位“很有天赋”的同学时,却被漠然拒绝了:“你看我还有这个命吗?”
命运由此分岔,记忆也从此显得惆怅和沉重。很难想象,没有苦难和沉重,这幸福又能有多么珍贵和难以让人释怀。在77、78级或者“学术界的55年现象”今天温文儒雅、西装革履、海阔天空、进退自如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低低的无言的地平线。他们当年正是从那里出发的。而在那地平线的背后,黑黢黢的、只有一个轮廓的村庄里,又埋藏着怎样的往事和故人?
这就是77、78级的记忆。一旦他们将它从历史的地平线中拉出来,它又是那样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不能释怀。它是个人的,同时又是集体的,更是历史的,同时,它又是今天的。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