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2007年全国高考的最后一天,各地高考已全部结束。今年,全国有近1010万考生走进考场,创历史新纪录。
6月7日7点50分,笔者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第20中学看到,此考点已经聚满了考生、领队老师以及陪考家长。一些考生在考场外争分夺秒地翻书,一些家长在嘱咐孩子要镇静,一些领队老师则在讲解考场上的注意事项。8点整,考生开始进入考场。在人的一生中,能够通过个人努力而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高考是难能可贵的一个途径。如今已走向而立之年的高考,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而高考的厚重,却足以改变中国几代人的命运。回望高考走过的这30年,它经历了怎样的风雨,见证了多少人生,如何为后人展示出一个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图,成为一个国家得以复兴和兴旺的基本。3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以一个怎样的角度去解读它。
十年之废与历史拐点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大学统一招生考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考是首批被废除的重要制度。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1966年4月6日~14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同年 6月18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传播了这次会议的精神,提出废除高考制“要彻底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教育模式被定性为“培养了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到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时,高考制度已被废除整整10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
“高考要恢复啦。”1977年的初秋,这一消息让回城知青们心情万分激动。
一位参加了1977年高考的学者后来回忆说:“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我感觉春天突然来临了。高考恢复是突然的,它带给人的震撼却是强烈的,而且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大家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话语的背后,寓意的是知识分子有书不能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寓意的是一代人终圆大学梦;寓意的是一个民族开始了争分夺秒地追赶。1977年冬天,在邓小平亲自过问下,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在这个涌动着春意的冬天里重新打开了,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当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及时把握命运的机遇,如愿走进大学。30年过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是国家的中流砥柱。由于\"文革\"期间,中国的大学停止了高考招生,因此恢复高考之后培养出的80年代大学生直接成为60年代大学生的后继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谢朝华在 1977年幸运地从57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作为27万名进入大学的年轻人之一,他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后,谢朝华被公派赴法国巴黎攻读法学硕士和博士。1994年他在北京开办了中国首家个人律师事务所。77、78级是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第一批幸运儿,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谢朝华说:“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感激邓小平,高考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发挥自己才智、实现自己梦想的可能。”特殊年代给了77、78级大学生历史性的磨难与后来者再难享受的厚遇,他们中的许多人从田间地头走出来,走到了今天执掌中国命运的位置上。
如今,30年过去了,邓小平当年做出的决策,其意义早已超出高考本身。他让一代代中国人明白:教育不仅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还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30年,变化的不仅仅是数字
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大张旗鼓地扩招,从“国家统包”到“双轨制”,从三门考试到“3+X模式”,30年的变迁,高考从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直到21世纪的今天,高考时间调整、科目减少、自主招生、网上录取、自主命题、课程新改革等高考新名词的出现,为人们呈现出更加人性化的高考制度。“有市三好学生干部的、有二级运动员证书的、有获创造发明奖的,还有少数民族、华侨、牺牲警察的子女,爸爸妈妈是现役军人的,等等”,这些考生有加分资格,而剩下的没有高考加分资格的,就叫“裸考”生。如今的高考已不复当年“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景象。
随着30年时间的推移,我们再度重新审视中国高考制度,却发现由于高考承载的期许和梦想层层加码,各种利弊得失正在逐渐显露出来。高考本身也已不堪重负,高考能否改变命运,高考路在何方?
高考改革应该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这样才能使高考改革的震荡减到最小,使考生能够非常安心地准备,对我们民族和国家选拔人才继续起到积极的作用。
30年来,高考不断地缔造着一个个平凡的、不平凡的人生。毋庸置疑,对于每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而言,高考就是成就自己人生奇迹的时刻。而这短短30年间,高考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命运。高考发展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