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与航空救援问题
震惊了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让中国的紧急救援或称应急救援经历了一次重大考验。从地震发生,一直到今天,解决交通问题,一直是头等大事;而整个救援过程中需求最急迫、应用最有效、使用最广泛的交通手段,还是航空运输。而其中直升机的应用是最先被提及和使用最急迫的,也是一直战斗在最前沿的。
到今天为止,我们总结分析直升机在整个抗震救灾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肯定的得到一些结论,如果能够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无疑会对今后的灾难救援提供最好的帮助。
首先是成都军区陆航团的反映是及时的,能够在要求的第一时间作出反映,派出两架直升机前往灾区;这是值得赞许的,因为这毕竟不是他们的主业;而且他们的组织结构也没有授权给他们随时的机动权。
不过,从中反映出中国紧急救援产业的缺失却是无容置疑的;我们没有专业的紧急救援企业,没有专业的航空救援机构,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发生在发达国家,专业的紧急救援队,在15分钟以内就应该派出直升机前往灾难发生地了。虽然这样大的灾难,单靠救援企业是不可能的,最终是必须靠国家来调动全部力量资源救援的;但是能够在最初的一小时、两小时——72小时,抢救更多的生命却是无疑的。
第二,可惜的是当天的直升机没有能够到达灾难区,直升机抵达救灾现场已是36小时之后;靠两条腿到达灾难中心的大批部队已经错过了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这不能责怪我们的飞行部队,更不能责怪飞行人员;这不是他们的主观能够决定的,是我们的体制所限定的。首先是陆航团的飞机没有电子导航设备,其次是没有准确的当地航空情报,再就是没有为陆航团做导航的地面先遣部队。
知道中国航空情报状况的人,不会为没有合适的航空情报而奇怪;民航的航空情报还要依赖德国的公司大概只有业内的人士清楚,部队的航空情报能够保证什么区域的飞行就只有空军少数机构知道了。这次地震至少让很多老百姓知道我们的解放军不是全天候的,老太爷完全可以让他们停飞、停步,而干等在原地。
如果我们现在开始为全国每一个区域设置航空导航情报,那么在发生灾难的时候可以及时挽救多少生命!为什么那么多投资都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就不能把这样重要的项目列入国家计划呢?政府对于这样的科技项目如此无知才是令人遗憾的事啊!
第三,这次救灾中国投入了至今最大的航空力量,特别是集中了最大的直升机群,创造了一次空前的航空大救援;这是让老百姓多少感到欣慰的地方,让国人在世界面前多少没有丢掉面子。虽然我们的空军、陆航、民航表现的与我们应有的实力不完全相符,但是已经使老百姓不好再责怪政府和军队什么了。
但是,如果反思我们的航空工业和军队建设历史,这次反映出的直升机装备和训练的落后,应该是我们深刻反省的地方。老百姓从电视和新闻中看到了美国直升机的神话,总以为我们的军队在必要时也能如此神勇;不料地震发生后的72小时内,我们没有看到之后给予我们的令人鼓舞的场景。装备落后、训练不知、准备不够,这是我们今后一定要努力克服的地方。
第四,救灾中的直升机部队占2/3强,表现了我军的战斗力和机动性;民航的直升机现在是大集中,反映了政府的决心和个企业的主持。广大群众为这样的行动鼓舞和感激。这次的直升机大救援为今后类似的行动提供了榜样和经验。
可是,就业内人士而言,又感到一些不足和遗憾;如此规模的直升机大救援,在灾难发生48小时就采取行动,不是没有可能,而是没有意识。虽然这次集中的陆航团和民航直升机上百架,都是从全国范围调集的,有一定距离和困难;但是,从飞行能力和调运条件而言,48小时完全有能力抵达救灾的第一线。让我们的部队战士徒步赶往现场,体力消耗、影响救灾不说,丧失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从而失去了许多挽救生命的机会才是最大的损失。我们今天如果还停留在“飞毛腿”的自豪中,那是愚昧、不是智慧。我们的步兵如果因为道路损毁、交通割断就不能及时到达战场,陆航团要之何用呢?
第五,这次救灾中,我们不断的听到“生命线”这个词,也为英雄的道路抢修人员的英勇行动而感动。不过作为一名懂通用航空的人士,看到救灾行动收到公路交通如此制约,深感国人中存在的极大误区,为什么就不能发挥通用航空的优势而仅仅只会仅靠公路呢?
通用航空是指定点、定时的运输航空之外的航空活动,包括一切民用的专业航空,如:种植、保护动植物、执行法规、救援、探矿、航测、通勤、旅游、文体活动、私人飞行等。通俗的讲就是小飞机的飞行活动,不过直升机不管大小,只要不是定点、定时的飞行活动,都包括在通用航空这一块内。通用航空发达的美国,全国航空业的产值中60%左右是通用航空创造的,欧洲大约是57%。而我们国家通用航空在整个民航产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吧,是折断了一只翅膀的大鸟。
有人会说,小飞机的运输能力小,飞行成本又高,怎么能够承担起大规模的运输业务。其实,这是不了解通用航空的误解;通用飞机完全可以与汽车比运输能力,因为一架普通小型飞机完全可以一次运送5~8吨物品,或者8~12个人,而飞行成本也只有一公里一元人民币而已。如果把公路建设费和机场建设费的差价计算在内,一个小城市的运输保障依靠通用航空,与依靠成百上千公里的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而言,是便宜太多了。当然,这里讲的通用机场是小型的,甚至是沙土或者草地的机场;占地不过百十亩,跑道长度在800~1000米以内,宽度也只50~80米而已。很多通用飞机的价格不比一辆高级轿车贵,使用成本也只是普通轿车的费用而已。
英国人说:一公里的公路哪也去不了,而一公里的机场可以连接全世界。中国人理解这个道理的人不多。经过这次汶川大地震,或许很多中国领导人会明白这一点了吧!特别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山的国家,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发展通用航空业务是极为重要和有益的产业投资。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是西藏墨脱县,不是没有修过公路,是修了又坏没有办法维护罢了。就如这次汶川地区,公路打通了,余震一来又断了;即使行车通行期间,滑坡和飞石的致命危险也是存在的。我们为此建立通用航空的飞行保障,不同样能够保障地方建设的交通服务吗!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在开发未开发地区时,主要依靠的就是通用航空;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呢?
以23号济南装甲部队600名战士,每人负重120斤(合计360吨),徒步行军10小时往茂县运送物资为例。如果是4吨级的直升机,需要90 架次,出动10架,也只需要9过来回。如果是8吨级的固定翼飞机,只需要45架次,5架飞机9个来回。这样的行动可以让多少战士避免牺牲的危险?物资到达的时间会提前多少时间?茂县难道就找不到一块可供通用飞机使用的小型草地或者沙土地块?拿推土机推出一块原来的街道总是可以的吧?我想,还是没有这样的意识,否则问题那有那么不好解决的。
第六,通过这次地震,中国致力于紧急救援产业创立的人士更加坚定了加速创业的决心。虽然有许多困难,可是我们一定会努力克服,早日促成中国紧急救援产业的成功。针对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对自己的航空救援进一步明确了装备选型和基地建设的方向。
在装备直升机时,不能因为价格贵就降低选型标志;要选中型以上的,能够执行仪表飞行、接受电子导航的机型。这样在遇到类似汶川救援的需要时,保证及时抵达和执行任务。
选择基地建设的时候,一定不能图方便只建设在城市周边;一定要在山区、水域建设一定场点。保证在平时能够进行山区、水域的训练飞行,执行任务时不怕地形和气候的复杂困难。
特别是执行区域的航空情报一定要备齐,而且通过自建和志愿者行动建立导航系统,保证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在最复杂的条件下保障飞行。除非特别恶劣的气候状况完全限制飞行,争取在最可能短的时间响应救援需求。
为了保障特殊条件下的通信联络,要保持短波电台的应用;特别是人工手摇发电的装备。这样在完全断绝电力供应的情况下,也能够保障通信联络的畅通。为了保证一支通信和导航的队伍,建立专业和业余的无线电通信和定位队伍是必须的。因此,积极支持和培养国防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发展,是紧急救援产业的应有之意。
当然,为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害,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紧急救援队伍以外;建立广泛的志愿者专业队伍也是十分重要的和急迫的工作。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把救援人员和普及救援知识和技能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总之,通过汶川地震这样的大灾难,作为紧急救援产业创业人士,我们愈加感到责任的重大和艰巨,只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和勤勉的完成既定任务;使我们不再在灾难发生时遗留更多的自责和遗憾。
作者:谢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