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对美国人的影响 刘以栋 美国房屋市场泡沫的破灭,导致了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感觉其影响。作为生活在美国的一位普通人,感到经济危机对美国各方面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工作:对于绝大多数美国家庭来说,工资收入仍然是他们的唯一经济来源。现在发生了经济危机,失业率攀升,工作朝不保夕,大家才深深体会到工作稳定的重要性。我和朋友出去吃饭,大家都一致认为应当去政府部门找工作。我以前的经理刚去了美国的银监会(OCC)上班,一位前同事去了美联储(Fed)。这跟以前是很不一样的。我刚来美国时,我上面的三层经理都来自美国的银监会。当时大家都愿意来银行工作,一方面因为工资高,另一方面因为政府部门的工作太单调。风水轮流转,现在看来,中国那么多人报考公务员是有其道理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比尔盖兹式的聪明人都去当公务员,对一个国家以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是巨大的。 职场:很多人认为美国人际关系简单,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我们可能还没有真正打进美国人的关系网;另一方面,美国的职场竞争以前不象中国那么激烈。现在公司面临一波接一波的裁员风暴,同事间的关系就不那么简单了。更糟糕的是,股市暴跌,许多打算近期退休的经理,因为退休存款被腰斩,推迟原定退休计划,打乱了等着卡位的人的美梦,加剧了公司里的内斗。美国人也是人,平时彬彬有礼,是因为没有直接利害冲突。有利害冲突时,就会曝露其人性的本来面目。值得庆幸的是,华人一般都技术过硬,所以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失业率是最低的。 教育:平心而论,美国的高等教育还是世界一流的。特别是其中的赫朴仕(HYPS, Harvard, Yale, Princeton 和Stanford) 等都是世界一流名校,师资和校友都很强。但是,名校的教育也是需要用钱来做后盾的。过去二十年,美国物价上升最快的行业就是教育和医疗。现在随便一所私立大学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都会超过五万美元。四年下来,就是二十万美元。经济好的时候,名校毕业生可以到华尔街去找一份年收入六位数的年薪,不愁还不起学生贷款。同时,年头好的时候,学校接受的捐款多,投资回报也高,确实有实力给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财务资助。现在华尔街成天裁员,去那里挣大钱不容易了;高校接受的捐款和投资回报也跌幅不小。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下,普通美国家庭不得不选择送子女去公立学校读书。上私立名校固然好,但也必须要有钱才行。许多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则选择送子女去参军。五年来,美国军方第一次在上一季度超额完成招兵名额。 这里的经济原因应大于爱国效应。 消费:二战以后,美国一下子成了世界上的一家独大。其主要竞争对手都在二战中被重创,所以美国无论生产什么东西都会被市场接受。因为赶上了好时光,二战以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四六年至六四年),领导了世界消费潮流。过度的消费终于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现在经济危机了,婴儿潮这一代被迫削减消费。如果削减消费对婴儿潮这一代是被迫无奈的话,那么对他们子女一代的消费观念的改变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将会更加意义深远。从这一点看,美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很不看好。对个人来讲,节省是美德;对社会来讲,只有大量消费才能促进发展。如果大家都减少消费,经济就很难复苏。 信仰:美国是基督教国家,所以新总统就职时都要把手按在圣经上宣誓。有个故事说,法庭上一位法官问一位证人,你知道把手按在圣经上宣誓的意义吗。证人说:知道,就是我不管说了什么,以后都要坚持。过去几十年,因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基督教信仰在美国婴儿潮及其子女这一代大打折扣。现在经济危机了,大家才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人生中个人可控制的部分非常小。在这种认知下,更多的人会重新走进教堂,更新他们的信仰。 地球村:地球村概念在中国最早出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二十多年来,随着贸易、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发展,地球村变成了很现实的事。理论上讲,通过贸易,取长补短,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危机情况下,理论可能要屈服于现实。现在贸易保护主义在许多国家抬头,虽然中国在大张旗鼓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中国是净出口国,影响力有限。许多物品不是美国不能生产,而是美国生产的人力成本太高。在一次午餐会上,一位听众问一家公司(财富五百公司之一)的总裁,他们公司中国生产的机器质量是否跟美国生产的同类产品质量一样好。那位总裁回答道,对同类机器,中国生产的机器和美国生产的一样好,但复杂的机器我们不送到中国去生产。所以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人也不要妄自菲薄,中国跟美国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现在中国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并不是中国的大学生太多,而是中国的研发方面太落后。 我们都是地球村里的一员,衷心地期望世界能和平发展。美国上一次大萧条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结束是二战以后。如果哪位战争狂人通过发动战争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那将是全世界人的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