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學習知識最最重要的一環,因為只有閱讀才能實現知識的積累和沉澱。只有頭腦中有了足夠的東西,才能加深對其他事物的認識。所以我們常說,每個孩子理解能力,或吸收知識的能力不同,其實很大差異來自於讀書是不是多,知識面是不是廣。有些家長意識不到這一點。往往是逼孩子補課,或重複學習,或鑽研高精尖的難題,結果成績還是不理想,罵孩子不用功,嫌孩子不爭氣等。以我之見,缺乏足夠的閱讀才是根本。
本人並非出身\"書香門第\",但父親極愛讀書。從武俠小說,到唐詩宋詞,都有涉獵。我小的時候,也嗜書如命,讀起書來,甚至身邊發生甚麼事情都全然不知。文革後期,適合小孩子讀的書實在不多,而父親又是膽小怕事的人,家裡藏書早就被焚殆盡。到我可以讀書的時候,根本沒甚麼兒童讀物,是父親看甚麼我看甚麼。他當時能借到的書,我都看了一遍。
恢復高考,開始提倡讀書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可以很輕鬆地學習功課,成績出奇的好。小學畢業正好趕上重點中學第一次考試招生,我在同年級600多名學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績入讀重點中學,以致後來高考時成績高得離譜進了傲人的北大。
今年回國和老同學相聚的時候,曾經的同桌現在還不理解:以前也沒看你怎麼用功,你怎麼就能考上北大呢? 我戲稱: 一不小心唄。其實他當時確實用功的可以。
女兒小的時候,看着她可愛的模樣,常想:如果孩子不愛學習,可又得讀那麼多年的書,將來有罪可遭了。 所以,她從小我就給她講故事,讀小書。她深深地被書上的內容吸引了。甚至在她會說話之前,讀書都是她每天最愛的事。那時我母親幫我帶小孩, 我有天發現, 我媽媽把書都藏起來了。 我問為甚麼,媽媽說:煩死人了,發現一本書就拎給姥姥:講, 講...
到大約兩歲半左右,我就開始教她認字: 你認字了,這些書自己就可以看了。她興趣滿滿,到識字量漸多以後,我就鼓勵她自己讀書。到四歲左右,她就完全可以看不帶圖的書了。
閱讀量不斷增大,孩子自然懂得了很多知識。 在國內時,我也從不送她去補習班。我覺得重複學習浪費她的時間。有時間她可以多涉獵一些感興趣的書籍,甚至看電視也好。重要的是,不補課,成績也不比別人差。
出國以後,英語程度很快趕上本地學生的程度,還是歸咎她不停地閱讀。老師誇她作文寫得好,甚至比本地出生的同學都好。老師問她: 你是不是喜歡閱讀? 是的。你是不是中文程度也很好? 是的,我從小就閱讀。
沒見她學習怎樣刻苦認真,可成績卻很驕人。別人常說: 你女兒真的沒用你操多少心。其實我已經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送給她了最好的禮物: 教她喜愛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