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Connie的茶馆  
进来坐坐,嗑点瓜子,喝碗茶——开聊  
https://blog.creaders.net/u/492/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老外想不明白的事儿 2011-10-29 22:47:03

    对于中国人生活中的一些无奈,我想老外怎么也想不明白。

    前几天teatime, 同事问我,你看到那个sad story了吗?那个?“一个中国两岁小女孩被两辆车轧过去,十八个人有看到,没人get involved…”她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管?为什么那么冷漠?我无言以对,最后只是含含糊糊地说,中国人多,情况很复杂,常常有意外发生。有些人没有医疗保险,如果什么事情都get involved的话,可能会花掉很多时间和金钱。“可是那是个可爱的孩子,即使是小动物,我都不忍心”她眼圈红了。

    老外看到的仅仅是人性的问题,而在中国,人性的背后可能要付出高额的成本。比如说,我父亲讲起文革时,他看到走资派被批斗时挨打,他心有戚戚,但他丝毫不敢表露,生怕被扣上“同情走资派、反革命分子的大帽子”,表面上跟着大家举手喊口号,却偷偷伸脚踩住地上的一颗大钉子,怕台上的人被踢下来撞到钉子上。我能理解我的父亲,人们往往选择风险小的时候,表现出尚存的人性。

    在加拿大,有完善的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如果遇到意外你前去帮忙,除了会耽误一点时间,不会遇到任何麻烦,可是在中国,遇到什么事儿那可不一定。记得从前网上有则报导,一辆长途大客车在山区出现意外,一个路过农民帮忙撬起车,让车里的人逃出生天,可是他的腿却受了伤,没钱医治,最后感染致死。临死前,他曾求过县长:我救过60多个人的性命,请县长救救我!我很震撼,久久不能忘记此事。

    如果说,前一件事无从考证,但我亲历过另一件。在国内时,一个同事提起她父亲车祸后被人送进医院里,去世了。她很生气,控告送她父亲的那个人,说是他撞的。那人不承认,说他只是帮忙。我说没准他真的就是想救你父亲的人呢。我同事却说,他怎么那么好?

    在中国,人们已经不相信陌生人会对你好。在加拿大,遇到陌生人的眼光时,我会不自觉地微笑一下,打个招呼。回报我的,同样是微笑和问候。我回国探亲的时候,刚对人咧一下嘴,就发现回应我的是一对警惕的目光 我很郁闷:我有那么像披着羊皮的狼吗?人们怕被伤害,把自己裹得严严的,连个陌生人的微笑都不肯接受,更何况向陌生人伸出援手呢。

    到网上一看,讨论“悦悦”的话题很多,我没敢“义正词严”地插嘴。我实在不知道,如果我也是个路人甲或乙,我会怎么办?我能做到把孩子抱离路中央,叫救护车,付急诊费,向家属解释,到警局录口供,找证人证实我的清白么?在没确定我自己是否高尚之前,我没权利谴责任何人。

    我告诉我的同事,关于“sad story”,在中国的网站上出现了大量的讨论,人们在反思这件事。(其实我也在反思。)同事听了,叹了口气: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件好事吧,但愿下次会有所改变……

 

浏览(5635) (0) 评论(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blee1 留言时间:2011-11-03 18:24:52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己被共党破坏无遗,加之宗教被削除,人性就全变了。一场政活运动之後,人们之间就越来越远了,甚至不认亲,运动了几十年後,还能有人性吗?
回复 | 0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1-11-01 12:34:30
中国目前缺少的,是人文主义精神,这是中国道德文化中没有过的内容。在美国那个时代也是没有,尽管欧洲的影响很大。
人文主义出自有闲钱的阶层,而且是从小就有闲钱又经历了一定磨难的阶层,即第二代富人,这是历史的教训。不可能出自穷人,和第一代富人。穷人没资源,第一代富人多是通过不义之财致富,或利用社会漏洞致富,依靠的是竞争理念,为当时的社会道德观鄙视(当年美国富人还不是往欧洲跑)。
而人文主义是平权平等理念的基础。有些事情是需要时间的。都是一种文化下出来的,但美国赶上欧洲的人文主义理念用了至少100年(标志是废奴),但最终赶上了。而且民权运动的结果使得人文主义精神超越了欧洲至今人文主义还是以种族为界的局限,这是美国自己的多种族现实的环境产生的结果。
就是所谓的“形势比人强”的概念,不可避免。你看好像台湾的中国传统道德保持不错,但最终都是会被抛弃或从根本上改变。因为经济上升阶段给人以无限机会的感觉,自私就是必然。等到机会有限了,社会要趋于平淡,互利的思维就会出现,台湾已经不远了,大陆还在台湾70年代的经济势头,也是道德最滑坡的时候。
回复 | 0
作者:Connie 留言时间:2011-10-31 21:00:46
西岸,听你的意思,将来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道德就能变好?希望如此。但愿时间别太长,让我能够看得到。
回复 | 0
作者:西岸 留言时间:2011-10-31 18:57:36
任何国家的发展过程都是这样,美国20年代与现在的中国类似,大概欧洲人,或在欧洲的美国人怎么也想不明白当时美国的事情。
美国当时经济发展极快,GDP每三年到四年翻一番。军事上不如欧洲,影响力不如欧洲,在欧洲和世界眼里类似如今的中国在世界的眼里。
那是美国历史上奴隶制外最残酷的时期,产生了卡耐基梅隆这样的美国历史上最残酷的资本家和经营理念,工人不是人,死了也就死了。
人们如今感叹中国的小煤窑的事故频繁,20年代美国的矿工,如果能过35岁生日,就算幸运的。如果矿难不死,矽肺病也要杀死你。
因为社会观念,法律体系,都是为当时那种如今看来极度残酷的社会服务的,直到共产主义理念传入美国,并被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才引起自上到下的警觉,大萧条也有对资本主义反思的性质,开始了“均贫富”的过程(两房和美国之梦的出现是共产主义理念在美国广泛流传的直接结果,是资本主义下的均贫富,最终使得美国人放弃共产主义)。这个过程经历了20几年,几乎是一代人,直到二战开始。
经济多样化开始使得价值观多样化,统一道德的虚无导致道德的虚伪,因此中国传统道德理念如今不适用了,需要一个过程形成新的社会共识。当社会不对个人负责的时候,个人自然不会对社会负责,中国就是在这个阶段。
台湾当年也没有逃过这个阶段,70年代初期,那么多台湾人来美不愿意回去,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台湾社会烂透了。直到90年代中期,“Taiwan is No.1”,走到另一个极端(类似如今的韩国社会的心态)。
老中如今在美国是在直接享受美国发展了近百年的现代社会体系的发展成果,但这些不是从来就有的。
70年代你在美国可以搭车不花钱走遍全国,如今谁敢让你搭车,或你敢让人搭你的车?美国社会的价值观的多元化的结果。
对了,美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历史不及格。
回复 | 0
作者:寒江 留言时间:2011-10-31 05:43:13
想深點 想開點 這是在中國 太正常了 如果不是這樣那才是不正常呢 如果不是這樣 請想想那麼一丁點大的日本就差點就把中國給吃掉了----這是啥原因呢 如今在中國誰都想往外跑 不跑的人有三種:雙腿沒了的人、腦子進水的人、對黨忠盏娜� !!!
回复 | 0
作者:Connie 留言时间:2011-10-30 20:49:12
hi 桑妮,谢谢你想我。我去读书了,毕业忙找工作,才安定下来,回来看老朋友来了。
桑妮,一向可好?
回复 | 0
作者:桑妮 留言时间:2011-10-30 18:36:41
Connie回来啦!跑哪去了,让我们想得难受,这次回来就在沙家浜扎下吧,咱们好好唠嗑。
回复 | 0
作者:Connie 留言时间:2011-10-30 16:09:07
hi,百草园,去你搏客一看,原来是老乡。握握手。
回复 | 0
作者:百草园 留言时间:2011-10-30 11:43:52
别说老外想不明白。就是我们这些海漂,也无法明白自己那个救死扶伤的祖国怎么变了。
回复 | 0
我的名片
Connie
注册日期: 2006-12-11
访问总量: 1,121,573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假装“白领”
· 平安就是福
· 老外想不明白的事儿
· 引用 关于老婆的使用说明书
· 爱情的境界
· That Night I Fell in Love
· 指鹿为“驴”
友好链接
· 老秃:老秃笔侃山
· 海云:海上的云
· 梦湖望月:梦湖望月轩
· 昭君:昭君的博客
分类目录
【饮食男女1】
· 女性与自我
· 来生做不做女人?
· 红杏出墙苦与乐
· 网恋修成正果?
· 男人有如停车位
【饮食男女2】
· 相亲与小媒婆
· 最毒妇人心
· 哪些男人不能爱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做女人不做狐狸精
【夫妻相处之道】
· 女人是用来疼的
· 女子无才便是德?
· 你一定不是那只没良心的猫
· 女人心,海底针?
· 夫妻纠纷的调解人
【舔犊之情1】
· 一生一次
· 上帝培训了妈妈
· 女儿的昵称
· 我女儿说我没文化
· 孩子, 我怎样爱你
· 我家有女初长成
· 女儿的第一份工
· 嫁女要嫁......
【舔犊之情2】
·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 上帝送我的礼物
· 永远为你留一盏灯
· 你是我的唯一
· 哈里﹒波特迷
· Once a mom,always a mom
· 好女儿志在四方
· You Are My Sunshine
【惬意生活1】
· 我的二人世界
· 买房,我赚了?
· 伪君子远庖厨
· 昨晚在家做针线
· 匿名电话我打过
· 恶梦:急急如厕令
· 菜板情结
· 学开车?
【惬意生活2】
· 再做“小儿郎”
· 忍不住分享
· 我有脚
· 猪年话“拱猪”
· 过年时节话过年
· 我是刘姥姥
· 胖? 胖!
【惬意生活3】
· 老婆饼
· Shopping去美国
· 螃蟹,自己钓
· 我有绿手指
· 人到中年该大修?
· 彩票乐
【随想杂谈1】
· 老外想不明白的事儿
· 从林妹妹的香消玉陨看中国人的宗
· 恐惧——幸福生活的大敌
· 笑谈东北人
· 你我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谈命--命运天注定,还是人定胜天
· 熊掌,鱼,可否兼得?
· 卖淫女嫖客也有权利?
· 和谐在于宽容
【随想杂谈2】
· 见山是山
· 好人不好当
· 听到自己的声音时
· 看了《色·戒》,我的反动言论
· 从故事讲开去
· 统一,关键是什么?
【世态感悟1】
· 平安就是福
· 风雨中的美丽
· 话语的温度
· 心是口袋
· 如果世上没有我
· 偶尔一把又何妨?
· 法律纠纷的新解法——洋版围魏救赵
· 不快乐?快乐!
【世态感悟2】
· English, 让我又爱又恨
· 不妨走走回头路
· 月光如水水如天
· 人生有梦 逐梦踏实——毕业二十年
· 最后的童话
· 谁在逼良为娼?
· 世界越来越小
· 夕阳岁月 写意人生
【往事并不如烟】
· That Night I Fell in Love
· 我是他的老闺女——怀念老爸
· 往事并不如烟(二):癫狂北大人
· 往事并不如烟 (一):高考前后
【侃谈教育】
· 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
· 谁伤害了我们的孩子?
· 考试——代代人心底的结
· 补课?不补课?
【碧海蓝天】
· 好在秋还在
· 我和春天有约(图片集锦)
· 我不吃鱼翅
· 可爱的野生家园
【美文欣赏】
· 爱情的境界
· 婚姻这门手艺
· 低成本做女人(美文转帖)
· 生命的空隙
· 没有卑微的爱情(ZT)
· 好日子怎么过?(美文转贴)
· 有一种爱,不能称之为爱情(ZT)
· 放弃也是一种解脱 (zt)
【开心时分】
· 多学一门外语还是有用的
· 史上最短但最精彩的武俠小說(开
· 齐人之福
· 老太太也搞笑
· 从11楼跳下的人生领悟(幽默画转
· 母女之间的小笑话
· 愚人节(笑话)
· 女生妈妈接男生电话(笑话)
【人物特写】
· 女人,你的名字叫可悲
· 女人,你的名字叫坚强
· Kitty —— 我的良师益友
· 为了忘却的纪念
【博客之乐】
· “Connie的茶馆”周年庆
· 网络知音
· 博客喜与忧
· 博客一个月
· Just for fun
【旧文杂货铺】
· My Homework
· 别再糟蹋圆明园
· 我看《冰雹》与《嫁接》
· 我一定要学好英语!
· 华人能独立卑诗省,谁信?
· 半年有多长?
· 歧视和尊重的关系——回复网友们的
· 生死两难——凶徒的父母
· 整理一下心情
· 天下文章一大抄
【童言童语】
· 指鹿为“驴”
· 淘气小子精灵豆(二):伤心的初
· 淘气小子精灵豆(一)
· 孩子的中文
· 小屁孩儿的爱情
【酸甜苦辣话职场】
· 假装“白领”
· 我养的小鬼
· 可爱的职业病
· 职场难心曲
· 办公室传奇:鬼眼同事
【育女心经】
· 奥斯卡——为别人喝彩
· 我的妈妈经
· 回复恺莉妈:教孩子识字和阅读
· 阅读是妈妈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美文转贴】
· 引用 关于老婆的使用说明书
· 墙上的字 (转贴)
· 别让灵魂赶不上脚步
· 给有福气的人看
· 母亲一生中撒的八个谎
· 请允许我满含泪水地回来
· 好脾气的悖论
· 第一份工作总是又苦钱又少(轉貼)
· 男女有别(ZT)
· 年少时的影子情人
存档目录
2011-11-11 - 2011-11-12
2011-10-29 - 2011-10-29
2009-06-02 - 2009-06-02
2009-02-15 - 2009-02-15
2008-09-26 - 2008-09-26
2008-08-20 - 2008-08-20
2008-06-06 - 2008-06-08
2008-03-06 - 2008-03-30
2008-02-02 - 2008-02-02
2008-01-11 - 2008-01-31
2007-12-01 - 2007-12-21
2007-11-05 - 2007-11-30
2007-10-01 - 2007-10-27
2007-09-12 - 2007-09-26
2007-08-03 - 2007-08-17
2007-07-01 - 2007-07-22
2007-06-01 - 2007-06-30
2007-05-01 - 2007-05-24
2007-04-03 - 2007-04-30
2007-03-01 - 2007-03-31
2007-02-02 - 2007-02-28
2007-01-01 - 2007-01-31
2006-12-10 - 2006-12-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