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與民族心理——中日兩國以及朝鮮族民居比較
歷史上,日本、韓國和朝鮮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人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是這一地區的老大,並在文化上將這三個國家劃到一個圓圈裡——儒家文化圈。我對日韓沒有深入研究,但有一種直覺,即:日韓文化脫胎於中國之後,進行了適當的改造和升級,植入了日韓的民族性格。這一“外科手術”,使日韓文化與中國文化“貌合神離”——看上去很像,實則改換了根基。
朝鮮族民居和北方漢族民居的差異,是在細節上。外觀、布局、建築材料和技術,都是相同的。典型的漢族民居是一串“糖葫蘆”,三間房子一字排開,一明兩暗。明則為堂,暗則為室。堂居於整個建築的中心地位,並領導着左右兩室;左右兩室是從屬的,如左膀右臂。
堂是一個家庭的活動中心,也是對外開放的,迎來送往、家庭會議以及祭祖拜佛,都是在這裡舉行的。室是私密的,閒雜人等,概莫能入。堂正中開門,室有窗無門,進入室內,須經過堂,“登堂入室”,就是這個意思。堂和室,在後牆上都沒有門,也沒有一扇窗戶——所以,漢族民居的室內,採光和通風都不好,非久留之地。
朝鮮族民居的屋頂,是“四面坡”。漢族民居,是“兩面坡”,人字形的屋頂只向前後傾斜——這是朝漢民居在外觀上的唯一區分。朝鮮族的居室,也是三間。中間一間特別寬大,兩邊的則小得多。漢族的三間,是等分的——這是朝漢民居在內部布局上的差異。朝族人的日常活動,都在漢族稱之為“堂”的中“間”進行。女人做家務,男人待客,小孩子看書學習,都在堂上席地而坐。入夜,推拉門將堂分成大小不等的房間,老人、主夫婦和孩子,在各自的房間就寢。
朝鮮族民居的另一大改進,是在開門和開窗上。房屋前後,都有門有窗,既便於自由出入,也保證了通風透氣和充足的陽光。由於,房子前後開門,所以,朝鮮族的房子處於住地的中心,前後有等距的院子。和漢族院子不同的是,沒有壁壘森嚴的圍牆,只是以低矮的籬笆和木板為界,或者,僅以種植的蔬菜、水果和樹木限定區域。鄰里相望,一目了然。
本來,我把日韓以及居住在中國的朝鮮族民居,視為一體,不想再單說日本民居了,以免覺悟頗高的“愛國者”,為此生了悶氣。可是,我的同學——久居日本的周曉虹博士,特地給我寫了有關日本院落和中國院落不同的文字,使我覺得自己這樣糊弄讀者是要不得的。所以,把周博士的文字“鑲嵌”起來,供大家欣賞。
日本庭院和中國北方院落(典型是北京四合院)的最大不同是,中國房屋沿四周而建,同時充當圍牆。院子在正中,四面有房屋圍着。因此,家人在院子裡活動,外人是看不到的。另外,門和窗戶只開在朝向院子一側,房屋的外牆沒有窗戶,更沒有門;如果房屋不足四面,其餘方位則以高牆補齊,將整個院子圍得嚴嚴實實,“密不透風”,是也。可以說,每一個中式院落都是封閉、獨立和內向的。從中可以看出,中國人自我保護意識很強,或曰對外人保持着高度戒備,以及懷疑一切陌生人。也反映了自古以來,中國社會治安很差——“聖人林立,盜賊遍地”。
日本房屋建在庭院正中間,周圍是院子。這樣一來,房屋門窗面向四方,而且,窗戶都是落地式的,可以發揮和門一樣功能。因此,日本房子家無四壁、“四面透風”而“春光乍泄”。加之,圍牆都非常矮,決不高過人頭,很多人家甚至用冬青一類植物充作院牆。這樣,如果家裡不關窗簾,路上行人便可將室內一舉一動一覽無餘。可見,日本人對外並無警戒防備之心,也可說明日本社會治安良好、民風淳樸。
綜合來看,日韓民居和中國的四合院,各有特點。
第一, 中國人住在院子裡,日、韓以及朝鮮族住在房子裡。
第二, 中國人的家庭是避難之所,像堡壘;日韓和朝鮮族則是休閒放鬆之地,像苗圃地,房子的主人則是養花種草之人。
第三, 中國人崇尚深宅大院,日韓和朝鮮族則疏籬矮牆。
第四, 中國人重風水,玩兒玄虛;日韓和朝鮮族則重風光——通風和採光。
第五, 中式民居,四面合圍,是封閉的、孤立的和內向的;日韓以及朝鮮族民居是開放的、聯通的和外向的。
第六, 中式民居是陰謀叢生之地——“禍起蕭牆”、“關起門來說話”、“隔牆有耳”,均有不可告人之意;日韓以及朝鮮民居,勢難隱蔽,因為,四面走風。
如果我們相信住宅和民族心理之間,有重要的關聯。那麼,民居也反映了各個民族的集體心理。
日韓文化是雙向、開放的,漢文化則是單向、封閉的——日韓民居,前後開門,“左右逢源”。在他們的民族心理中,沒有歧視性的“左”和“右”。也就是說,文化的“派系主義”並不明顯,兼收並蓄,各取所長。比較起來,漢族的房子,只在一個方向開門,文化的指向性非常強。“左”、“右”分明,“東”“西”對立,缺乏兼容性——凡是與儒家文化相通的,就接納;凡是與此背離的,就拒絕。近代以來,“體用之爭”、“中西之辯”、“土洋之分”和“全盤西化”等等,都與文化的“方向性”有關。
日韓文化是外向的,漢文化則是內向的;日韓民族開誠布公,漢族戒備心理非常重。何以見得呢?日韓民居都是單體建築,一所房子孤立在住地中央,無所依靠,也無所隱藏。院子周圍的籬笆,十分低矮,只有美化和象徵性的分割作用,並無阻隔外來“入侵”的功效。漢民居則是群體建築,四面環伺,構成一個高牆重壘的封閉性建築。它與外在環境有非常鮮明的界限,尤其是,未經內部人允許,不得擅入,並有非常堅固的院牆阻止外部“侵入”。它是內外有別的,它對外來者充滿冷漠和與生俱來的敵意,它城府深沉,隱藏着不可外泄的家醜。
2008年7月18日,石家莊,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