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8级兴趣的博客 |
|
77、78级是中国现代化征途中一种精神的代名,中国史上的特殊群体 |
|
|
|
|
|
|
|
|
|
|
来自: 美国南加州 |
注册日期: 2007-11-03 访问总量: 1,285,198 次 |
|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
|
|
|
|
|
|
| 清华大学化学系77.2班的调查 |
| 对清华大学化学系77.2班的调查
80年代,一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即使在今天,这句口号仍不断被人用以自勉。
20年过去了,当年这句口号的提出者——清华化学系77级2班的同学(清华的习惯,称为化72班),如今都在何方?
历史的回忆:“我们曾经很灰心”
“这个口号是在我们读大二的时候提出来的。”李继定,这位如今的清华化学工程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说。
正是这个35人的班集体所喊出的口号,首先在清华得到共鸣,继而被《中国青年报》报道,后来邓小平看到了,在一次讲话中高度肯定。继而再逐步成为影响一代人的口号。
“那时才经历文革,大家虽然学习刻苦,但过去的经历突然都被彻底地否定,很有找不到方向的感觉,思想上出现了空白,”李继定向记者说起当时的背景, “过去虽然苦,但想着美国的黑人都在垃圾堆里捡东西吃,全世界都等着我们去解放,都不觉得自己在吃苦;等到国门被打开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对于过去的崇拜与疯狂,大家都有受骗的感觉,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挺灰心,都觉得挺没劲的。”
“为了给大家鼓劲,辅导员谢新优和团委书记贾成玉组织了大家讨论,谈论得挺实在,也没什么高调。大家都在说困惑、说灰心、说没劲。”李继定回忆着,他告诉记者后来有位安徽同学王文一站起来说:“总是灰心、没劲也不是办法,对大家也没任何好处,我们换一个角度,过去的都过去了,该琢磨的是现在该怎么办。”随后,王文一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想法。
王文一的提议,得到了班上同学的积极响应,于是讨论的思路沿着王的提议继续下去,班上的团支部也据此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作贡献”的战斗口号,并拟定十一条具体措施。当时的团支书是北京籍学生程宜荪。
毕业分布均衡如今成就突出
程宜荪后来去了美国。化72班的35名同学中,如今定居国外的有6名。自1982年毕业后,他们走出了各自不同的道路。
据调查,35名同学中,如今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名,政府机关10名,企业9名,出国定居6名。从比例来看,分布比较均衡,但是,1/3以上的同学在工作20年内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
35名同学中如今分布的区域也同样呈现了均衡的特征,国内的29名同学中,北京、上海的10名,省会城市的10名、天津1名、深圳1名(广州没有),其他城市共7名。当年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而现在的毕业生,特别是对于名牌大学的应届生,大部分就业范围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
如同社会上的认识,文革后的第一代大学生在各行各业都走向了领导或骨干岗位。在化72班,国内外的90%以上同学都当上了单位或部门的主要领导,而在研究领域的,其科研成果亦颇为丰硕。
记者在对该班10余位同学采访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自己过去的成绩大都看得很平淡,就连职位也是在记者的询问下才肯道出。谭世语接受采访时说,我在重庆大学做老师,三次专门询问下才了解到其为成绩突出的教授,化工学院的党委书记,前副院长;李继定,这位自称在班上属于干得很一般的学员,直到记者看到他的资料才发现其为德国Oldenburg大学博士后,在微观模型用于流体相平衡预测的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国家级多项奖项获得者……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越发钦佩这群文革后第一代大学生的成就,但限于篇幅,无从一一道来。
大多工作稳定班长“跳槽”最多
记者仅根据该班的主要班干部及王文一这位口号提出者的人生轨迹,试图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来对该班的同学进行描述。
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时,化72班的班长陈谦,也是当年清华化工系的学生会主席,毕业时,和班上的曹忠和、李昆明、吴小华一行四人被分配在核工业部位于湖南衡阳的研究所和企业。曹忠和、李昆明两位同学20年来仍旧在原来的272厂,吴小华因家庭的原因调到了武汉的一所高校,之后也再没变动过。而陈谦,他的一位同学笑着告诉记者,是班上“跳槽”最多的一个,也是班上经济能力较好者之一。
陈谦是在1991年核工业六所军转民的思路下,被派去深圳开办公司的。此后的11年里,陈谦做过房地产的开发与投资,做过生物制药的研发与市场,做过涉外项目的全盘负责,1998年也中途去了东莞和几位朋友做金属板公司的市场和广告策划,最后运作了深圳意中利科技园的物业管理。他经历了1991年深圳股票的牛市,也感受了深圳房地产的大起大落,如今的他是意中利的副总经理。
陈谦是记者在对几十名文革第一代大学生采访过程中少有的大谈经济特区、顾客导向、情商等字眼的人。如今,他已经很久没有涉及化学的专业研究了,尽管当年在湖南衡阳核六所他的科研曾获得了“部二等奖”。可彻底转行的陈谦很满意目前的状态,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在特区有房有车。“要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在私人生活方面,他这么认为。
而王文一,这位当年思路独到的同学,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江苏仪征化纤,2年后因为家庭的原因调回到老家安徽,从此在安徽阜阳环保局一干就是18 年。从化学到环保,专业的变换,王文一表现出了清华人所有的扎实功底和钻研精神,很快就摸着门道,作为环保局的副总工负责了该市耗资7000万的污水处理工程。他的职业稳定性,在化72班中,倒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不断调整状态团支书的出国路
提到化72班,就不能不谈程宜荪,在学校时,其组织与活动能力就被一致公认。
程宜荪带有许多77、78级大学生的典型特点,下过乡、做过钳工。同时,他的经历也有许多77、78级出国人的典型性,在西方国家,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以适应生存。
在给记者回复的Mail中,其简历显示,1982年其提前九个月毕业,1983年的时候一件羽绒服、一套西装、一件米黄风衣去了匹兹堡大学化工系留学,1984年由化学专业改学化工并从事煤液化研究。就在1989年在匹兹堡大学从事研究并准备回国时,1990年获批移居芝加哥并加入 WasteManagement公司研发中心。
1994年,程宜荪改行从事了与化工专业毫无关系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支持管理。他去的公司是瑞士银行。此后的程宜荪看起来走势头不错,1997 年,他担任了瑞士银行全球网络部总经理,统管技术、运行、人事、财务,1999年的时候,接管网络保安成为新银行UBSWarburg 全球网络保安总经理,2001年,已出任资讯科技部执行董事。
其间他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任全美过滤分离协会美中地区主席,并筹建旅美科学家与工程师协会任理事会主席。
如果说陈谦要求的是“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那么程宜荪则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体验。自1995年始,程宜荪就开始了以后每年至少两次的环球旅行。生活与旅游的故事,程宜荪颇为乐道:1996年佛罗里达旅游被海底暗流冲出安全区二十多里;2001年十二天内公务旅行七国,同年于高速公路翻车,车毁人无伤,他也很喜欢那张摄于玉龙雪山海拔4000米之上的全家福。
弹指一挥二十年呼唤游子归
对于程宜荪出国道路的选择,记者在采访中亦听到不同的声音。有同学认为,如果程宜荪继续留在国内,他可能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前途,据介绍,在清华读书的时候,程宜荪是清华校党委会惟一的学生成员。该同学认为,以程宜荪的能力以及其当时特殊的身份,极有可能被纳入团中央书记备选人范围。
我们不能简单地评价出国与否孰优孰劣。在记者对77、78级的采访中,有人认为出国后的视野更开阔,事业空间更大;也有人认为,出国的人反而失去了国内20年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发展的机遇。“失去的是他们在个人价值上所无法得到的东西。”有被访者如是说。
与记者在清华其他班级的采访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化72班是出国定居比例最少的。在清华化学系77级的同学中,出国定居的有一半以上,李继定老师告诉记者,化73班20余人在国外,留在国内的不过6人左右。当记者对清华无线电78级4班采访时,同样获悉,该班出国的人员也在2/3以上。
调查发现,在化72班出国定居的同学中,都在国外获得了博士学位,而多数人后来所从事的不再是当年所学的化学专业。其中,加拿大的祝京旭的成就得到了大家高度的认同。
祝京旭如今是渥太华大学的正教授(在海外,做到正教授的华人并不多),从事馏化床的研究工作,并有胰岛素等专利已运作于医用。
清华校友总会理事钱锡康告诉记者,77、78级的学生中出国的人特别多,当初国家支持他们出去,现在也同样鼓励他们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带回来。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