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思考为了未来  
未来人俱乐部  
我的名片
思考为了未来
注册日期: 2013-03-11
访问总量: 267,23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老几:“礼”“仪”之辨
· 蜉蝣之暮:观阅兵,侃周礼
· 蜉蝣之暮:也谈巴门尼德的“三条
· 从巴门尼德的存在观点看鲁迅
· 《未来社》第三期上线
· NG 时间扭曲(视频)
· 老几: 漫谈老子的道法自然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俱乐部公务】
· 关于未来俱乐部的活动
· 社员请登陆讨论内部事务
· 未来社成员请进:内部事务讨论
· 就未来人俱乐部迁址征求意见
· 安博:"驴“案已结,未来人
· 就未来人俱乐部迁址征求意见
· 蜉蝣之暮:关于未来社哲学议题二
· 未来社:安博的建议
· 特此通知:兔子视频讲座纯属个人
· 鉴于最近俱乐部内部纷争...
【议题5 论道家治国】
· 蜉蝣之暮:从旧“三民”主义走向
【议题四:人本主义】
· 人本主义初探:民族腾飞的关键
· 润涛阎: 扬弃邪道公知, 唤醒公民
· 西方腾飞的原动力:人本主义 (pi
【哲学与科学】
· NG 时间扭曲(视频)
· 老几:漫话混沌,科学,与算命仙
· 老几:中国没有产生"科学&qu
【讨论室】
· 致逝去的青春:怀念六四 (pia)
· 当你有个好的理由的时候。。。
· 哲学词汇
· 未来俱乐部条例(讨论稿)
· 关于未来人俱乐部的调查意见
【议题总汇】
· 《未来社》第三期上线
· 《未来社》电子期刊第二期
· 《未来社》电子期刊创刊号发布
【百家争鸣】
· 从巴门尼德的存在观点看鲁迅
· 刘利民: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
· 海哲:“小国寡民”思想的纠结
· 廖廷弼:决定论:从因果决定论到
· 显一杂语:什么是哲学的内在经验
· 老几:关于数字的逻辑问题
· 蜉蝣之暮:中国社会道德和功利的
· 老几: 打破人类思维的框框
· 老几:深刻源自简单:关于“存在
· 曹街京:海德格尔与老子思想 zt
【直播室】
· 关于讲座提问的几个事项
· 视频窗口
· 直播频道对话窗口链接
【议题一:哲学死了吗?】
· ZT:史语:哲学灵魂与她的敌人
· (ZT)史语:哲学的灵魂与骗局
· 蜉蝣之暮: 小议人人都懂的哲学
· 安博:哲学是个 hOS
· 老几: 哲学是个啥?
· 慕容青草:哲学死了吗?
· 安博:索菲亚和哲学
【议题三:哲学的名实之争】
· 关楚婧:从《论自然》残篇看巴门
· 老罗:巴门尼德
· ZT: 再见驴十八:朴素的世界
· 蜉蝣之暮:也谈中国有没有哲学:
【哲学与经济学】
· 林毅夫:搭上开往复兴的高铁
【议题二: 哲学之初: 善恶和伦理】
· 老几:从宗教和哲学观点看坏人
· ZT:慕容青草:坏孩子的先机和柔
· 老风:有人这样说中国的哲学和宗
· 老几:小议武侠和网络打斗的道德
· 蜉蝣之暮: 善恶之分,离道之始
· ZT:玄野:耶稣与孔子论行善
【东方哲学】
· 老几:老子的“玄虚”是指什么?
· pia:"顿悟"经典:《阿什塔夫梵歌
· 老几: 老子乐听之语-希言自然
· 老几:老子的小国寡民与大一统
· 老几:老子的治国方略
· 老几:不出戶,知天下
· 《道德经》原文
· 老几: "智慧出,有大伪"
· 杨朱--中国古代人本主义的“右派
· 老几: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西方哲学】
· 蜉蝣之暮:也谈巴门尼德的“三条
· 一切都不“是”,谁“在”?zt
· 老罗:西方近代哲学产生的背景
· 未来俱乐部:西哲理性传统系列讲
· 评“哲学词汇”
· 哲学词汇
· 两个抛砖引玉的讨论题
· 康德超验主义简介提纲
【当西方遇到东方】
· 无知无为:东西方文化的道德观之
· 蜉蝣之暮:西方人论中国之一:莱
· 跨越时空的对话: 海德格尔和老
【宗教信仰】
· 老呼:就宗教的理性和星辰兄商榷
· 该隐杀亚伯
【中国传统文化(1)】
· 老几:“礼”“仪”之辨
· 蜉蝣之暮:观阅兵,侃周礼
· 老几: 漫谈老子的道法自然
· 显一:强调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
· 《千字文》讲记(1.7)-剑号巨阙,
· 《千字文》讲记(1.6)-云腾致雨,
· 《千字文》讲记(1.5)-闰余成岁,
· 《千字文》讲记(1.4)-寒来暑往,
· 《千字文》讲记(1.3)-日月盈仄,
· 《千字文》讲记(1.2)-天地玄黄,
【大众反馈】
· pia:万维上的不守法
· (ZT)欢乐颂:《哲学家国际足球
· 评“哲学词汇”
· 哲学词汇
· ZT: 万维望那儿一汪: 旁听有感
【过期文件】
· deleted
· deleted
· deleted
存档目录
09/01/2015 - 09/30/2015
08/01/2015 - 08/31/2015
04/01/2015 - 04/30/2015
03/01/2015 - 03/31/2015
08/01/2014 - 08/31/2014
03/01/2014 - 03/31/2014
02/01/2014 - 02/28/2014
01/01/2014 - 01/31/2014
11/01/2013 - 11/30/2013
10/01/2013 - 10/31/2013
09/01/2013 - 09/30/2013
08/01/2013 - 08/31/2013
06/01/2013 - 06/30/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4/01/2013 - 04/30/2013
03/01/2013 - 03/31/2013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蜉蝣之暮:也谈中国有没有哲学:和施化网友商榷
   

总体来说,我认为施化网友的文章 也说中国的没有哲学 比较中肯,很赞同的几点如下:

首先,文章看到了中西方概念的不同,现代我们说的哲学科学等等学科的定义基本上是以西方的定义为标准的,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其次,同意文章中说的中国处于一个转型期的关键时刻,究竟是继续随着西方亦步亦趋,还是回到老祖宗的传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有几点保留意见:

 1.因为中国的情况非 常特殊。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国是几千年与世隔绝的。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的引进,至今才不过百多年。估计今后的一百 年,中国还将以关闭为主。从日益强化的信息封锁,看得出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已经意识到继续开门对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利。关起门才利于天朝的长治久安。

 文章关于历史的描述简单而不正确(虽然为大多数人人云亦云地接受)。以我的历史研究 背景(尽管有限),这种认为中国历史上封闭几千年是基于研究缺乏和西方价值观指导下的研究扭曲的误解,从当今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史学的很多最新研究看, 这个中国封闭几千年的历史观早已经受到严重的挑战,中国事实上从来没有停止和外面的交流,相反,中国一直是很开放的,其例子举不胜举,汉唐就不提了,宋代 最内敛的时代仍旧对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明代前期也是相当外向的,和西方的宗教科学思想交流也很多。因为当时的强大(呵呵,后来变成了自大),这种交流 几乎是单方面对外, 17/18世纪的西方的理性运动受到中国的影响就很大, 只不过这方面的东西研究实在很缺乏,资料都在西方人手里,西方人不怎么研究,中国人大都则根本不知道,到西方研究文科的少之又少,这是我接触到一些相关的中国对西方近代影响的资料的感想。

2.“梁启超写过一本《儒家哲学》。但他自己也承认,“哲学”两个字不过是借用。因为哲学的原意是为“求知识的学问”,Philosophy,爱智。古人看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从惊讶,进而怀疑,继而研究,最终成就哲学。中国则不同。中国先哲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识为出发点,亦不以求知识为归宿点。Philosophy的含义不适于中国。若勉强借用,只能在上头加上个形容词,称为人生哲学。中国哲学以研究人为出发点,讲的是何以为人之道,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探索的领域有限,发现也很有限。”

应该这么说,从清末 衰败到五四时期,甚至到现在,中国对西方的认识都是有偏颇的,是不客观的,是急功近利,不自信的,并且受到其民族衰败历史进程的影响。近现代中国,尤其是 五四文人,在西方的铁蹄下,开始对西方的介绍研究就做了很多矫枉过正的事情,梁启超,鲁迅,胡适,都在其列。个人认为, 我们现代对西方的接触理解比他们 完善的多,应该更多地批判性看问题,而非迷信他们的观点。

3.“总而言之,中国人正无可避免面临这样一个巨大的困境,他们的选择将直接左右中国的未来。用一句话来讲,中国在正处在十字路口,到底是回到祖先那里去,还是走进今天的现实世界?也就是说,是回去骑驴,还是继续驾车?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是在一个十字路口,但你给出的两条路:回去骑驴,还是驾车,实际上是一条路,因为从你的观点看,回到老祖宗的传统就只能“骑驴”, 这种线性的发展 观,认为西方代表唯一的现代发展方向,其他的民族等于传统落后的世界观,已经在后现代受到批判和挑战。所以,你的文章是同意中国没有“哲学”的观点:因为你的价 值观已经承认西方的价值观是普世价值,因此“高级”的“哲学”只能是西方的,而“低级”的“人生哲学”则是中国的。中国的确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哲学”,但你认为的中国意义上的哲学是低于西方的哲学的“哲学”,事实上还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有没有哲学,这个答案只能是“没有”或者是“低级的”。在这种价值观之下做出的特定判断只能在 认可西方普世价值的条件下成立,如果这个普世价值受到质疑,那么这个价值判断本身也就不成立了。

如果我对施化网友的观点理解有误,或您对我的观点有任何疑问,欢迎探讨!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