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Alert 網站在今年八月三十號發表了一篇博文,介紹了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進行的一項前瞻性研究的研究成果,他們認為年齡、性別、心律不齊和日常活動水平是認知能力下降程度和速度的最可靠預測指標。了解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病的人的關鍵認知功能如何變化,對患者及其護理人員來說意義重大。儘管大多數患者的潛在病理相似,但其惡化的速度和嚴重程度各不相同。研究人員在發表的論文中寫道:“即使在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早期,患者所處的地理位置、其它器官的健康狀況和體能是預測認知能力下降的惡化速度的最佳綜合指標。”
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對一組 500 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跟蹤調查。研究調查記錄了許多與人口統計學、健康和功能因素相關的數據,包括疼痛、抑鬱,精神和精神方面的症狀。調查對象中途退出率相對較高,到跟蹤調查結束時,只剩下了169 名患者。
在兩年的調查期間,所有參與者的認知能力下降指標都很明顯, 但存在足夠的差異,能夠得出統計數據中的相關規律。研究人員認為,高齡,女性,日常活動困難和有心房顫動病史(心律不齊問題)是造成嚴重認知能力下降的四個主要因素。
在169名完成調查的患者中,高齡,女性,日常活動困難和有心房顫動病史(心律不齊),這四個預測因素解釋了14%的認知功能下降的差異程度。
受到病情影響的不僅僅是患者。研究人員發現,隨着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護理人員的負擔也隨之增加,在權衡治療方案和預測疾病進展的影響的時侯,也考慮主要護理人員的福祉。
雖然沒有考量其它變量,如吸煙和飲酒習慣的影響,但研究結果表明,患者所處地理環境,性別,病史和日常活動這四項指標足以預測由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認知能力下降速度。
隨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將越來越善於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進展:例如,最近開發的一項新技術,可以利用腦部掃描和各種生物標記來預測五年內的認知能力下降速度。
ScienceAlert由微軟計算機工程師(退休)Chris Cassella 和科學新聞記者 Fiona MacDonald 於 2006 年成立,是一家獨立運營的民間機構。 他們的總部在澳大利亞,每月有超過 3000 萬讀者訪問他們的新聞網站。兩位發起人 的初衷是讓世界各地的普通人都能免費獲得可信、有價值的科學新聞和重大發現。兩位發起人相信科學信息能夠培養人們的好奇心,激發人們做出積極且正向的改變,從而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我對阿爾茨海默病方面的醫學研究一直非常感興趣,因為家母曾經是一名不幸中招的患者。二十年前大陸對老年痴呆症的研究還很初級,雖然家母生前沒有確診,但她生命的最後幾年,認知退化現象非常明顯。家母在六十幾歲的時候出現了認知退化的問題,最先出現的症狀是健忘,一句話重複說,容易情緒激動。遇見打亂生活規律的事情,像客人來訪,父親長時間外出,一起娛樂,如跟孫兒輩打牌,無論高興還是悲傷都能引起她的情緒超大幅度地波動,強度異於常人。
家母曾做過三次心臟大手術,一次二尖瓣狹窄擴寬術和兩次心臟瓣膜置換術,早年就有心律不齊的問題,而且多年服用安眠藥幫助睡眠,像文章中提到常年心律不齊可能是她老年認知退化的誘因。
我出國以後,家母一直由家父照顧,尤其到了家母病程後期,雖然家裡白天有通勤保姆照顧日常起居,但家父的擔子還是相當的重,精神壓力大,甚至影響到了他自身的心理健康。父親跟我形容,家母的情緒就像他身邊埋着的一顆地雷,不知什麼時候就爆了。
認知退化對個體的影響是巨大的。家母得病前後判若兩人。她年輕時非常聰明且性格沉穩,遇事不慌。越是慌亂的時候,她越能保持冷靜。家母幼年的成長環境普通,家裡人口多,關係複雜,她從小跟着養母在北京近郊的農村生活。文革前上高中,因學習成績優異,曾獲得過北京市初中生銀質獎章,後保送進北京大學附中高中部,曾經是北大附中高三班的學生團支部書記,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那時的北大附中名頭盛,北京市的文理科尖子生和高乾子弟都在附中學習,她們班四十多名高中畢業生中就有八名考上北大,可謂人才濟濟。家母當時的大學志願是北京師範大學,工作當一名教師。師大不要學費,還發生活費,這些都是家母看重的地方。對於窮人家的孩子來說,要想進一步上大學深造,必須自籌學費。
可惜後來因身體原因,家母的理想沒有實現,高中畢業後她無法繼續升學,招工進設計院做了一名小繪圖員。文革中,設計院全員下放,家母跟着去內蒙,後又到湖北一個三線城市住了十多年。一九八一年,設計院將分散到六個地方的設計隊合併,都搬回北方安家。無論去哪兒人沒有選擇的自由,單是大陸的戶籍政策就把人卡得死死的。
因為國家政策的朝令夕改,設計院拆成幾份,合併,合併了又拆,院裡一眾設計人員,只得隨波逐流。雖然身不由己,但家母從沒有放棄過自己。她有自己的目標。邊養病,邊自學英文。完全靠自學,進設計院的情報室做了一名英文翻譯。當時在大陸,從一名工人編制的繪圖員到幹部編制的英文翻譯,經歷過事業單位評定職稱的人都知道其中的曲折和艱難,家母雖然起步不高,但靠着自己的能力她都辦到了。她的一生歷經土改,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個人的奮鬥史可以寫成一本勵志小說。從那個時代經過的大陸人,大概都有着不平凡的經歷。造化弄人,當社會處於動盪之時,不願屈從命運的安排就要付出比常人多出數倍的代價。這些額外的勞力勞心,尤其是勞心可能也是後來家母認知退化的原因之一。
一直以來,因為家人的緣故,我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和治療關注的比較多。阿爾茨海默病有遺傳傾向, 我也很擔心自己到老了,不僅成為家人的負擔,而且活得沒有尊嚴。
高齡,女性,日常活動困難和有心房顫動病史(心律不齊問題),這四個預測因素中,如日常活動能力和心房顫動病史,我們或許可以有所作為。也就是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和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如堅持日常鍛煉,走路,慢跑,跳操等有氧運動。有意識地加強心臟功能,舉鐵,減脂增肌;參加家務活動,學做不同的菜式;學習新的收納方式和通過看展,提高藝術品味。保持大腦活躍,寫博,遊戲;學一門外語,學一門新的計算機語言;放鬆心情,保持社交活動,出門旅遊,做義工,與三五好友聚餐;保持樂觀情緒;有時還真需要有踩上一塊西瓜皮,滑到哪兒算哪兒混不吝的勁頭。
總之,北美大農村這個廣闊天地,是保持大腦活躍,保持社交活動,保持樂觀情緒,三大保持的大運動場,是不服老青年們接受時間檢驗的大學校。趁着還年輕,咱們就放開手腳,大手大腳地折騰吧,其餘的,盡人事,知天命,交給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