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Matthew Dicks写的一本书,” Storyworthy, Engage, Teach, Persuade, and Change Your Life through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值得讲述:用讲故事吸引、启发、说服,并改变你的生活》。这位作者曾经获得过36次讲故事比赛(The Moth 冠军和5次总冠军,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本书不难读,内容分为三大块; 在生活中找到故事,精心编织,自己的故事,引起听众的共鸣。这本书每一章都以一个他讲的故事做结尾,是介于工具书和自传之间的一种文体,挺新颖的。
写博也算讲故事的一个手段。写个好故事就像画一幅好画,做一盘好菜,过程开心,结果满足。如果读者也能心感身受,三全其美。没准好故事还能印成书,留给下一辈儿。他们看不看,另说。如果万一小辈儿看了,那就是传承,祖上还出了个坐家。在只录看来生活就是画大饼,做大饼,不能等着天上掉大饼。扯远了,回来咱们再接着说这部书。
按照书作者的说法,一个好故事,一部好电影,无论故事多长,场面多么华丽,音响效果如何炸裂,其中的内涵用五秒钟就能讲完,在五秒之内,某件事发生了根本性的永久改变。你坠入爱河,你失恋了,你发现了自己或他人的不同之处。你对某个事物的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你得到了宽恕,你接受了现实。你不情愿地辞职。你深陷悔恨,你做出了改变人生的决定,选择了一条新路,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也遭遇了惨败。这个五秒钟是故事是否好听,好读的关键,是一个故事的内核,内核写的好,故事就是个好故事。没有内核的讲述只能称为喋喋不休,不能算是讲故事。这些瞬间通常不起眼,但却突如其来而且影响深远。 故事其它的内容都是为了这一刻服务的。与五秒无关的,不管多有趣,多难以置信,那也是废柴。 比如旅游,有一些有趣的经历,不一定能帮助你讲出一个好故事。那些可以让人记忆深刻的好故事并不需要这些新奇的经历。除非在旅途中,发生了某些事情让你有了深刻的改变,离开那些新奇的地方,陌生的环境也可以讲出同样吸引人的内容,那就一个好故事。
哦啊,五秒一故事的说法倒是第一次听说,说句实话,书看到这儿我也有些将信将疑。既然作者知道如何靠讲故事抓住人心,想必他也了解认真的读者读到这儿的心理活动和面目表情;嘴角下撇,翻个白眼,不以为然。果不其然,接下来他举了两个电影的例子,像甩下两张王炸的牌来镇场子,场子能不能镇住,咱们接着往下读。
两张王炸是两部老电影。
一部可谓家喻户晓,是1993年发行的科幻电影,由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侏罗纪公园 - 第一集》(Jurassic Park)。《侏罗纪公园》是电影界公认的经典电影之一,家喻户晓,电影中电脑合成的各种恐龙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在全球掀起了对史前庞然大物的浓厚兴趣。
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说,这部电影讲的不是关于恐龙的故事,恐龙只是导演用来吸引观众的噱头罢了,按照作者的观点,电影中诸多紧张刺激的场面只是为了增加趣味,营造悬念,是故事内核外面华丽的包装而已。恐龙不是故事的核心,这部电影中的五秒钟与恐龙完全无关。
如果大家还记得,《侏罗纪公园》里有一对情侣,男古生物学家艾伦· 格兰特和女古植物学家埃莉·萨特勒。他们没结婚是因为男方格兰特不喜欢小孩子,艾伦为此有心结。事实上,他讨厌小孩子们,他认为孩子很吵,无聊,身上有怪味儿,而且各个都是吞金兽。
在电影一开始,他拿一只恐龙爪子的化石在小男孩的身上比划,表情严肃地告诉这个五六岁的小胖子,如果他真遇见了食肉恐龙,恐龙会横着或者竖着给他开膛剖肚。各种恶做剧就是让孩子们离他远一点儿。
随着剧情的发展,侏罗纪公园的安全设施由于人为的故障和恐龙的破坏,在公园里游人和工作人员成了食肉恐龙的猎物,格兰特碰巧与这两个孩子逃在了一起,同进同出,这个三人组在救援来到之前要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来。 一段惊心动魄的逃生经历,让格兰特对两个孩子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喜欢上这两个小人儿。男孩蒂姆笨手笨脚,喜欢冒险,他和格兰特一样对恐龙着迷。女孩莱克斯是个小大人,成熟,聪明,精通电脑程序,面对危险时出奇地冷静。格兰特慢慢发现这些小人儿不像他最初想象的那样,又臭又蠢又吵。
电影中的五秒钟场景发生在格兰特和两个孩子在树上蹲着,准备熬过漫漫长夜,等待救援的到来。蒂姆和莱克斯依偎在格兰特的怀里。
原始剧本是这样写的:
三人刚刚聊完白天喂过的食草恐龙,蒂姆心满意足地安静下来。格兰特 也换 了个姿势,让自己舒服些。口袋里有件东西隔了他一下,他皱了皱眉,掏出了出来。是一块他很久以前在蒙大拿州挖掘出来的迅猛龙爪化石。公园里天翻地伏的剧变,其实就发生在昨天。他盯着这块曾经的无价之宝,思绪万千。
莱克斯:如果你不再需要挖掘恐龙骨骼, 你今后打算做什么?
格兰特:我想我们也必须进化。
蒂姆:你怎么称呼一只盲恐龙?
格兰特:我不知道。你怎么称呼一只盲恐龙?
蒂姆:一只他认为自己是蜥蜴的恐龙。
蒂姆:你怎么称呼一只盲恐龙的狗?
格兰特:不知道,你说呢?
蒂姆: 一只他认为自己是蜥蜴的雷克斯。
格兰特笑了。两个孩子终于闭上了眼睛,但过了 一会儿,女孩莱克斯又睁开了眼睛。
莱克斯问: 如果恐龙在我们睡着的时候回来我们怎么办?
格兰特:我会保持清醒。
莱克斯:(怀疑地看着格兰特)一整晚?
格兰特:一整晚。
格兰特手一松,迅猛龙爪化石掉到地上。
这个爪子化石在电影的开头就出现过。格兰特曾经用过同样的东西吓唬过他不喜欢的小胖子。现在他终于放开了那只化石爪子。格兰特不再紧紧握着这块恐龙化石,而是像保护神一样抓紧了这两个孩子;一个刚刚才让他舒心地笑过的男孩,另一个他像父亲一样安慰过的女孩儿。
书的作者说,这是格兰特的五秒钟,也是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时刻,是真正转变的时刻。
格兰特为什么告诉莱克斯他也必须进化(Evolvement),这句台词意味深长。格兰特已经进化了,他看孩子们的眼光变了。他发自内心地觉得蒂姆讲的笑话好笑,他对莱克斯的保持清醒的保证,以及他扔掉了化石,这些细节是格兰特五秒钟,也是电影的高潮。
格兰特因为他爱这两个孩子,他也将爱上其他的孩子,尤其是他自己的孩子。格兰特和他的女朋友从此过上幸福而快乐的生活。
虽然电影的结尾还会发生更多的事,他们将如何逃离小岛?我们的英雄们将如何艰难逃生?谁会活下来,谁会死去?但这些对故事来说都不重要。在那棵树上,艾伦· 格兰特改变了他对孩子的感觉。他喜欢他们,甚至爱他们,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作者还声称,如果读完他的这本书,了解到拍电影,讲故事的套路,我们今后只看一部电影开头的15分钟就会知道电影将如何结尾,谁牺牲了,谁做成。。。
是这样的吗?《侏罗纪公园》这部史上最受欢迎的电影,这部票房惊人的科幻大片儿,五秒钟的核就是讲关于一个男人从讨厌小孩到喜爱孩子的进化(Evolvement),我真的要翻一个大大的白眼儿。作者扔下来的这一张王炸的确有威力,炸得我外焦里嫩的,只可惜却没有说服我,我不能苟同。这也太小儿科了吧。嗯哼,不理解,不理解。这本畅销书的作者的男性视角还真独特呢。
古生物学家艾伦· 格兰特在电影里对孩子们的态度的确有很大转变,其中很多电影细节在三十年后,我还记忆犹新,如在电影的最后两分钟,直升机接幸存下来的人离开公园所在的那个小岛,两个孩子一左一右依偎在格兰特身边,跟他们的保护神在一起,虽然满身疲惫却放松又满足。但作为一个母亲,我对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很敏感。其它的观众看到这个桥段会认同《侏罗纪公园》的核就是讲关于一个男人从讨厌小孩到喜爱孩子的进化吗?
接下来,正好到了星期六,我跟家领导在家附近爬山,钻树林子,顺便跟他聊起最近看的这本书,和一个故事的核只有五秒钟理论。我问家领导对《侏罗纪公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有什么高见。
”噢,那不是电影一开头的几个镜头就说明了吗?” ”哦,是哪几个镜头?” “那个男主用一滴水来说明复杂系统的不可预测性。”
“他将一滴水放在另一位的手上,并让她预测水会流向哪个方向。由于皮肤上的细小毛发或表面的轻微瑕疵等细微的不可预测变量,水每次都会往不同的方向流。这说明即使是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也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预示了在电影后半部,公园里所出现的混乱。”
“还有当生物学家用可以自我繁殖的树蛙基因片段弥补食肉恐龙的基因缺损时,他们没有预测到食肉恐龙根据树蛙的基因片段进行了自我繁殖,食肉恐龙的数量失去控制,最终毁灭了那个公园。” “在我看来,《侏罗纪公园》的五秒故事核就是关于复杂系统的不可预测性。”
啊,这就是了,一个好故事的核应该有多种,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看见故事中的核。书的作者在书中写到,自己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他一直希望能被父亲”看见”。他一直不停地讲关于自己的故事就是想让父亲”听见”, “看见”他。所以当作者对电影中一个男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改善尤其敏感一样,家领导物理出身的背景让他对电影中讲述的混沌理论(The Chaos Theory)异常敏感。
看来一个好故事就像石榴一样,掰开来,不同生活背景的观众都能吃到让他觉得甜蜜的那个核。 除了《侏罗纪公园》作者还举例说明了另外一部电影,也是经典大片,1980年拍的《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猜猜看,对《夺宝奇兵》的故事核,您有什么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