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Life of Pi》,虽然曾获金球和奥斯卡多项提名,但却在金球中不敌 Ben Affleck 的作品《Argo》而落马。 虽然我曾经对该作品也颇有微词,但当李安和他的《Life of Pi》未获金球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肯定时,我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份按捺不住的遗憾。。。 正如金球主持人所说的:《Life of Pi》是一部“unfilmable”(译:不可拍摄的)作品。的确,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故事。 如果你对小说熟悉的话,你就不难看出,这不是一部简单的“少年历险记”;也不是所谓的让“小朋友们学习坚韧不拔精神”的励志作品 --- 当然,小朋友们从中得到这方面的启示,也不是坏事。。。但这部作品想表达的涵义远比这些强烈得多。 之所以原著不同凡响,是因为作者 Yann Martel 的故事是对人性极限的挑战,并巧妙地将这种挑战寓意在“美妙”的幻想中。《Life of Pi》全书共分100个章节。不同于电影,它对一些残酷的现实有些具体的描述。虽然章节不多,但给予读者理解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更为巧妙地是,作者在第90章的时候,把Pi“变成了”一个“瞎子”--- 由于严重的营养缺乏,Pi的视力极度下降,并一过性失明,而且产生了幻觉。由于这些“病症”的出现,使得他提供的信息变得不那么“reliable”--- 作者这种写法无疑是给读者打开了另一扇思考和想像之门。那么,接下来,以至于Pi后来是否真的见到了那个美丽的“食人岛”也许就变得虚实不明了。。。 李安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将食人岛设计成一个“女人身体”的形状:由此你可以选择开发那可怕的想象空间 --- 那些可爱的小沼貍也许是死去的母亲身上的蛆;而Pi奋力拔出的植物,也许象徵著母亲身上的表皮纤维;而流动的酸性液体,只不过是尸体的腐烂 --- 事实也许就是这么不堪设想!问题是: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灵魂经得起这样的煎熬吗?于是,我们自问,难道我们一定要还原这个“真相”吗?还是我们宁可选择相信这个凄美的传说。。。?! 已宣扬正能量的“食人尸”作品其实早在1993年 Frank Marshall 的《Alive》中,我们就接触过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Alive》的故事是讲:载满乌拉圭富二代贵族学校年轻球员的飞机失事,并坠落到了Andes Mountains(译:安第斯山脉)。在弹尽粮绝之际,他们决定吃死去的同伴们的尸体维持生命。最后如同“少年派”一样,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上帝。。。 无独有偶的是,《Alive》这个电影同样改编于 Piers Paul Read 的同名畅销小说。 所以,《Life of Pi》的作品是否因此而受到启发,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怎么说,《Life of Pi》的写作方式比起《Alive》又进了一步 --- 它不光是吃同伴的尸体,还极有可能吃了母亲的尸体;而更为英明的是,它并没有直接面对这一点,而是转化成了那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美丽的食人岛传说。。。 然而所有这些创意,都是为了倡导这样一个概念 --- 这就是为什么作家和Pi的对话中反复提到的:你愿意相信哪一个是真的;那么,你相信的就是真的! 然而,在李安的作品中,我们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感受。这也许是落败金球的原因之一。这一点,我也要为李安叫点屈。因为拍摄这部电影的难度非常大 --- 不光是创意上的局限,还有人为的,体制限制。比如说,如果放大尺度,那么小朋友乃至于青少年都会被拒之门外。失去了这么一大批观众,1.2亿的制作回收就是一个问题了。 如今李安的《Life of Pi》虽然金球失利,但我认为奥斯卡不是完全没有希望。《Argo》的拍摄手法比较新,而奥斯卡的评判标准通常比较保守,所以《Argo》能否得到奥委的亲睐,就看奥委们如今是否能与时俱进了。因此,接下来,《Life of Pi》的对手:比如说 Steven Spielberg 的《Lincoln》,虽然好,但已是老调重唱,毫无创意;Tom Hooper 的《Les Misérables》,同样是好,但也属翻版;加之,音乐剧的局限,因奥斯卡大奖从比例上给音乐剧的还是不多。所以,《Life of Pi》虽然有那么多的不完美,但毕竟是一条崭新的路。而我以为,艺术的本能就是应该崇尚创新和 appreciate its uniqueness,这样才能体现艺术的真谛,从而推动艺术的发展。所以,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我看好它的前景! 祝福李安和他的电影《Life of Pi》! 写作心得:事实上,写这篇博文的感受与以往非常不同:一整晚我都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我是否要把它写出来呢? 电影中的每一个画面仿佛都清晰地涌现在我的脑海里--- Very disturbing!!! 正如我说的,我的灵魂在经历一次折磨和考验,以至于我至今都无法再回头“看一眼”那个美丽的食人岛。。。! 如下属个人思考笔记,仅供参考: 尽管《Life of Pi》拍摄上有难度,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也许可以改进: 1.改变说故事人的视觉--- 比如说,让n 年后年老体衰的作家来回忆, 那时的Pi已经去世了。事实上,很多作家都会保留以前的素材,到了晚年才动笔。当人证物证缺乏的情况下,故事的reliable性就变得更虚无渺茫,这时观众对客观性的要求也随之降低了。对于说故事的人来说,自由度放大。 2.将大段的flashback切断,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这样,每一段回忆都不说完,只是点到为止,这样观众可以顺着思路向前推进。这个办法可以改善一些比如想说的,但又不敢说的内容 --- 尤残酷方面的。因为这个电影如果完全去掉“残忍”方面的素材,那么同时也会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更何况观众又怎么去理解“老虎=Pi”这个命题模式呢?! 3.当然,如果上面的办法都做不到,那么剩下最简单而笨掘的办法就得把“Pi就是老虎”那句对话去掉。我想,电影制作方不是没有考虑过这样做,但有点舍不得,因为这毕竟是该电影的精华所在,不然就是一部普通的“少年派历险记”了。 声明:因本人无法在论坛加评 --- 不知什么原因。敬请论坛网友理解。如有话要留,请进本人博如下:http://blog.creaders.net/ladybug/ 有关评论链接: 篡改 《Life of Pi》(搞笑版) 说几句《Life of Pi》的“坏话” 《阿尔戈》,操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