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朋友们纷纷怀旧。因为很多人年龄相近,成长的年代相似,所以很能引起共鸣。我们会说:对对对,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我们所经历的,其实也是历史,只不过没写(没来得及写)在教科书里。历史,是文化的沉淀,它的厚重包含了过往人们经历的喜怒哀乐。
看过爷爷奶奶发黄的、在照相馆里拘谨的、危坐正襟的照片,我的直觉这不是我祖父母的真实写照(我没见过他们)。从父亲的口里,知道爷爷是个勤劳的农民。每天清晨,挑着两担青菜,赶40、50里路,在天亮前来到奉天城(沈阳市旧称),蹲在城墙根下,卖完了菜再赶回乡下。放下担子,拿起锄头,接着下地了,根本没进屋…… 有一天,在博物馆里,看到一幅德国人在20、30年代拍下的奉天城的照片,墙根下推车挑担满目尘土。我伫立了很久,觉得那穿着窝窝囊囊厚重棉衣猫腰驼背的人群中说不定有我爷爷的身影……
年轻的加拿大,一百多年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讲,简直是小菜一碟。随便找块长城砖,至少也有三百年。可加拿大人却特别重视历史。如果一座building被贴上历史建筑标签,再破,你也不能拆,只能修。哪怕里面瓤都换掉了,皮儿还得留着。走在温哥华downtown,新旧建筑展现着不同的风情。街上的变电箱被贴上了放大的档案照片,告诉你一百年前你站在此地向北望去的街景…… 走在路上,或等公车,你会看到灯柱上有附近历史介绍的照片和文字。小学校前是个越南移民小女孩写下的关于第一天上学的经历,有的给你看若干年前这里是片沼泽,哪里有条小溪…… 有一天我在东区的街头,看到有位女士在一栋building的墙壁上画着一幅历史卷图,上面标示着街名,每个building的名称,年代,从这个位置一直延伸到海港码头。加拿大最早的糖厂、太平洋铁路…… 残破的东区在我眼前活生生地展现了原有的辉煌。我问该女士,她是怎么知道这一地区的历史,她说她走遍了这一地区,访问出来的。我看到她手里皱巴巴的破本子,就知道她进行了一番考证。我告诉她我有收集整理该地区的历史资料,如果有需要可以向我查询。
温哥华的唐人街,现在代表着混乱和没落。可老一辈华侨,在这里经历了艰难的岁月。你来到唐人街,不时会看到灯柱上有只绿耳朵。这些绿耳朵上写着一个电话号码,你打过去就会听到一段所在方位的故事。讲述者年龄从22岁到92岁不等。他们有的跟你分享童年的记忆,有的则是建筑的设计者,包括牌楼的设计师。
也许是职业熏陶,我好象特别在乎历史的遗迹和档案资料。看到政府历史建筑的标示牌,我都会仔细地读一读。看到一排五幢房子,标示着其中两座已经按照原样翻建,其它三幢修复,业主几经其手。从前罐头厂华工住过,水手住过…… 如果说,历史书上记载了国父孙中山为革命奔波筹款来到温哥华,你可能还不知道他曾经参加帮会,借助帮会的人力财力为革命做的一切吧。你可能只知道修铁路淘金,不知道华裔商人贩卖丫鬟女孩子吧。光听说排华反华,还不知道唐人街上的赌场妓院黑社会吧……
历史,不光在写教科书上。它还写在你的记忆里、父辈的叙述里。去年回国,发现从前的印象已经面目全非。我笨笨地、傻傻地站在街头,搜索着先前的记忆,没想到变化超出了我的想象,好象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宽阔嘈杂的街道,纷乱的人群车流。如果我跟人家说,从前这里是个大大的幼儿园,我曾白天晚上都在这里,一周只回家一次。说不定可能被人看成怪物。从前老工业基地的厂区,已经变成整齐的商品房住宅。别说父辈们的经历,就连我们的经历都湮没在变化的大潮中。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人收集整理这些历史资料,不能只有故宫、北陵和东陵才是历史遗迹吧。历史不只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还应该是我们小人物的历史。
在网上读了严歌苓的小说《第九个寡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写一抗战时期的小寡妇不平凡的经历。从一个小人物的眼里看到了土改、四清、三反五反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直到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随着清新幽默的笔调让我们一同经历了严酷的历史,品尝了下层百姓的喜怒哀乐。哈金的“War Trash”反映了抗美援朝战俘以及回国所遭遇的一切。抗美援朝史不光是英雄史,也是这些人痛苦辛酸史。
现在我们回忆着儿时的经历,大学的浪漫史,留学移民的奋斗历程,也是历史,是我们自己历史,是我们这一代人创造的历史。记下它,保留它,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人缅怀它。让我们髭耄之年翻开陈年的记忆,看到我们曾经的努力和辉煌。历史,不光是帝王将相的历史,更是我们的历史,让我们共同记下它。朋友们,接着怀旧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