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议论文实不是我之所长,但有点感慨一直想说。诸位看官,若觉得我言语乏味,逻辑混乱,在此先道个歉。 人在一生中难免要做出许多抉择。我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审时度势,做出判断。 当后人回望历史,常觉得那么明白浅显的时势当局者居然迷茫至彼。 可是识时务者还真稀罕,是为俊杰。 近一点的例子比如海归海不归,买房还是卖房之辩。 远一点则有清末民国的混乱,及解放前夕的判断。 再远一点,最典型的是三国时期的各择其主。 我奶奶的父亲,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做生意的,相当殷实的人家。当时兴起留洋风,大女婿的发小约他赴德留学。可惜他母亲不舍得放独子远行。发小去了,是知名的裘法祖。而大女婿留在中国学的是吃喝嫖赌,早早败了家驾鹤去了,留下孤儿寡母,一生辛苦。我大姨奶奶非常聪明伶俐,当年八十岁的她讲话妙语连珠,每每逗得我前仰后合。可惜啊可惜。 解放前夕,有许多人大量抛售乡下土地,地价非常便宜。我奶奶的父亲认为时机到了,决定结束生意回乡置地。同行有人劝他结束生意同去香港,他不听。结局可想而知,害了几代人。糊涂啊糊涂。 那年大学毕业后和三个高中好友在华工聚会聊天。坐在台球摊边的小桌子旁,那三个女孩一人手里拎一瓶啤酒,对着瓶口喝。我嫌苦没喝。走过路过的男生见到大惊失色道:“呃,女中豪杰啊!” 我们捂着嘴笑。现在看来一语成谶。四人中后来有三个博士一个硕士。 说起豪杰,我们聊到三国。当时互相问道:“哎,你在那时投奔谁去?” 一个说:“曹操啊,喜欢他的诗。” 一个说:“刘备啊,喜欢诸葛亮。” 一个说:“爱谁谁,见风使舵呗。” 最后那个说:“孙权啊,东吴烟柳繁华之地,抓紧吃点喝点,谁知道以后怎样!” 真是人各有志啊。 做你真心想做的,识不识得时务,是不是俊杰有甚要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