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25
也是在明崇祯时期出版的《天工开物》这本书中,宋应星详细介绍了冷兵器时代火药和火器的制作方法。火药就是用硫磺、硝石和木炭,按照特定的比例(10:75:15)相拌和。 火药、火器,今时妄想进身博官者,人人张目而道,着书以献,未必尽由试验。然亦粗载数叶,附于卷内。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铺。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叁。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秆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凡火攻有毒火、神火、法火、烂火、喷火。毒火以砒、磠砂为君,金汁、银锈、人粪和製。神火以朱砂、雄黄、雌黄为君。烂火以硼砂、磁末、牙皂、秦椒配合。飞火以朱砂、石黄、轻粉、草乌、巴豆配合。劫营火则用桐油、松香。此其大略。其狼粪烟昼黑夜红,迎风直上,与江豚灰能逆风而炽,皆须试见而后详之。 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两精逼合,成声成变,此乾坤幻出神物也。硫黄不产北狄,或产而不知炼取亦不可知。至奇砲出于西洋与红夷,则东徂西数万里,皆产硫黄之地也。其琉球土硫黄、广南水硫黄,皆误纪也。
记得小时候做鞭炮,也是这麽个方法,没有硝石,就到处旧墙根,去刮老辈人撒的尿结成的硝土,搜集起来,积少成多,就是硝石了。后来有了化肥硝酸铵,不但鞭炮能做,就连雷管也可以制造了。 硫磺则是供销社现成有卖的,粉条粉皮儿不白,买块硫磺熏一熏,拿到集市上,就可以卖上更好的价钱。 有了火药,就可以做鞭炮,也可以做地雷、鸟铳、流星砲和其它杀人利器,例如溷江龙和万人敌了。
可惜的是清代乾隆皇帝设四库馆修《四库全书》时,发现《天工开物》中有北虏、东北夷等所谓的反清字样,并在江西进献的书籍中,发现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的《方玉堂全集》、宋应星友人陈弘绪等人的一些着作中具有反清思想,提倡华夷之辨,因此《天工开物》成为禁书一类,没有被收入《四库全书》引起应有的重视而失传。也有人说是因为清朝开国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定远之战中被明朝袁崇焕使用的红衣大炮击毙,所以后来的大清皇帝就恨屋及乌,对宣传火药和火器制造的书深恶痛绝。 民国叁年(1914年),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的丁文江奉命来到云南个旧考察,在《云南通志·矿政篇》中发现了一段有关《天工开物》对冶铜法的详细记载,觉得具有非常价值。但回到北京后,遍访书肆和藏家却一无所获。中国地质学家章鸿钊告诉丁文江,在日本东京帝国图书馆曾见到过这部书。丁文江便托人在日本转抄,但几年过去仍旧没有消息。民国十一年(1922年)丁文江乔迁天津,和友人罗振玉偶然说到《天工开物》时,罗振玉说,为了这部书,他花了30多年的时间未曾得到,后来偶然在日本古钱肆主人青森斋那里发现了,并用一些古钱从那里换来。这部书是日本菅生堂根据明崇祯十年底本翻刻的。丁文江立即借来阅读,又另抄副本加以句读。同时,受罗振玉之托,丁文江找到商务印书馆与在印刷业界十分出名的张菊生商定以拍摄原图制版、排校铅字的方式印刷。但由于日本菅生堂翻刻的《天工开物》出现残缺和谬误需要纠正被搁置。民国十五年(1926年),章鸿钊又从日本购得一部残缺不全的《天工开物》,用于校订罗振玉的那部,但丁文江终因公事所累,没有完成校勘、重印的心愿。 当时,并非只有丁文江和罗振玉在寻找《天工开物》并发现它的价值,完成了大家的夙愿是另有其人。徐钟济说到的另一个人,就是天津近代藏书家陶湘。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丁文江在天津得知陶湘准备重印《天工开物》,并在北京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桂辛处看到了即将重印的书稿。由于菅生堂本附图粗劣简略,已失宋氏之真,所以根据清代《图书集成》中所引用的附图临摹,尽量接近原貌。其中部分内容按照两淮、四川等地的《盐法志》校正。丁文江看到重印工作如此细致,感慨万分地说:我想做的事,陶君已经做了一大半。随后,应陶湘和朱桂辛的邀请,欣然为重印的《天工开物》作跋。接着,陶湘又请罗振玉题写书名。从此了却众人的心愿。那麽,陶湘为何钟情《天工开物》呢?在《重印天工开物缘起》中,这位充满智慧的藏书家说:现在科学昌盛,但经验教训由此发端。叁百年前农工实业的专着,没有一部能跟《天工开物》相比。既然丁文江等人未能实现心愿,那麽陶湘重印的《天工开物》又是以何作为样本的呢?
陶湘自称借到日本尊经阁所藏的《天工开物》旧刊本,和日本菅生堂刻本为基础,参照中国清代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授时通考》等书校订成的,并进行了增补。新版《天工开物》3册石印本,1929年刊行。这是20世纪以来《天工开物》第一个新版本。换句话说,重印之后,这部被称为中国四大科技名着之一的《天工开物》,才在中国流传至今。
拐回来再说起来火药的发明,也是古代炼丹术士们,不小心给鼓弄出来的,最早应该属于老聃李耳和黄帝内经,晋代炼丹家葛洪(公元283-363年)的《抱朴子》已有将硝、硫、炭合炼制丹的记载。后来的江湖郎中们,也纷纷跳出来要分一杯羹,最出名的要数隋唐时期的老中医孙思邈了,他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载了用硝石、硫磺和炭化皂角子溷合制造火药的方法。 到了宋仁宗的时候,火药和火器开始正式应用到军事上,曾公亮(999-1078年)在《武经总要》一书中,就多有记载了。 火药法: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黄一两,定粉一两,竹茹一两,黄丹一两,黄蜡半两,清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一十四两,浓油一分。右以晋州硫黄、窝黄、焰硝同捣,罗砒黄、定粉、黄丹同研,干漆捣为末,竹茹、麻茹即微炒为碎末,黄蜡、松脂、清油、桐油、浓油同熬成膏。入前,药末旋旋和匀,以纸五重裹衣,以麻缚定,更别熔松脂傅之。以炮放,复有放毒药、烟球法,具火攻门。 毒药烟球:球重五斤,用硫黄一十五两,草乌头五两,焰硝一斤十四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木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捣合为球,贯之以麻绳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为弦子。更以故纸一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捣合涂傅于外。若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二物并以炮放之,害攻城者。凡燔积聚及应可燔之物,并用火箭射之,或弓、或弩、或床子弩,度远近放之,其法见攻守及器械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