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将我小时候发表的儿童画作品与大家分享,并祝大家儿童节快乐! 这幅画画于1983年7月20日。发表之前,没有前面的那根线和钩子。 这幅画是我不到四岁时画的,也是我开始时最自由发挥想象空间的无数张抽象派作品中的一幅。一个车子竟画了四扇门,只有三个车轮,而且而且每个车轮各不相同。而且这幅画的色彩也如此丰富。老爸看后觉得像一辆车子。到底是什么车子,他问我,我心里明白,就是表达不出来。问了我半天,把我都问急眼了。 老爸干脆不问了。他看到车顶靠车头部分有一个类似吊车的葫芦盘,后面长长的一根有很多窟窿的东西也像吊车的横杆,就自己拿笔在前面添了一根线,线前面再加上一个吊钩,并取名为《吊车》,画上的“吊车”两字和日期也是老爸写上去的。他将这幅画给《小朋友》杂志寄去,不想在1984年元月《小朋友》第一期上刊登出来。这是我第一次发表的作品。我并不感到怎么不得了,倒是老爸高兴极了,因为其中也有他画的一个吊钩。他说,吊钩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却是“点睛”之笔,不然也不成其为“吊车”,名不正则言不顺嘛。他俨然把这幅画当成是和我共同创作的作品。 第一幅作品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后,老爸的兴趣大增,不断催促我加紧创作。我也不负众望,思如泉涌,一天总有一、两幅作品问世。时隔不久他又挑选了几幅他觉得比较满意的画给《小朋友》杂志寄去。1984年9月,《小朋友》第九期上又发表了我的《小兔一家》,这幅画的创作依据是什么,现在记不清了。也许是看了什么儿童读物后产生的灵感,也许是家中买了小白兔后的联想。反正一年内两次在《小朋友》上发表作品,实在难得。我猜编辑们肯定是认为他们发现了一个画画的小神童。 1985年,我五岁多。在武汉市青少年宫少儿美术班学画画期间,在美术班的王老师的教导下,我的进步也很快,王老师也很看好我。这一年是我的儿童画创作的一个丰收年: 4月《春雨》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我爱和平》儿童画展; 王老师认为这幅画好就好在中间的小孩斜瞟的眼神特别好,很生动,很传神,很好地表现出儿童在玩电动玩具时的天真和童趣。该画7月份在《幸福》杂志上登出,改名为《游戏》。 当年又向《小朋友》投稿,第十二期上发表了我的《小朋友看大象》。这是《小朋友》第三次刊登我的作品。 6月《我家住在长江边》获武汉市少儿书画比赛优秀奖; 1986年我的创作收获也颇丰厚。 5月《我家住在长江边》、《春雨》和《做糖人》三幅画被武汉市政府选送美国匹兹堡交流展出,美国匹兹堡市的市长亲自签名为参加展出的小画家们颁发了纪念证书。 《做糖人》这幅画取材于86年春节时父母带我到一元路儿童公园去玩时,在公园门前看到的实景,我对这个老汉做的糖人十分有兴趣,在一旁看了好半天,回家后不久就创作了这幅画。我把自己也画进了画中,就是那个穿蓝色衣服、带红领巾并用手指着要买糖猪八戒的小孩。老师说我的画还是很有生活的,其实一半是自己的兴趣,一半是大人的逼迫。每次出去玩都有画画的任务,有时真的很烦人。 1986年7月《小朋友》第七期上发表了我的《火车进山来》,这是我第四次在《小朋友》上发表作品。从84年开始,我连续三年都有作品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 《火车进山来》这幅画并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画中的火车形象来源于父亲给我买的火车电动玩具。我小时候的电动玩具不少,多是汽车、火车之类有轮子能跑动的东西。什么洋娃娃、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之类的玩具几乎没有。这些玩具大多也成为我画画创作的“模特”。 1986年我还创作了《小足球队》这幅画。此画是为参加江岸区少儿书画比赛而作,并获得江岸区少儿书画比赛二等奖。青少年宫美术班又将此画送《中国少年健康画报》参加少儿书画比赛,获三等奖。1987年父亲又将此画寄给《小朋友》,一年多以后,1988年12月《小朋友》第十二期上才发表了该画,改名为《精彩的球赛》,这是我第五次在《小朋友》上发表作品。 1986年12月《我家住在长江边》、《小足球队》两幅画还被选送北京少年活动中心(官园)展出18天。 1987年以后,我在儿童画创作的兴趣上逐渐减弱,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我已经上了小学,功课忙一些,没有更多的时间搞创作;二是我已经7、8岁了,再画儿童画也有点说不过去了。这个时期我画画的数量减少,同时开始初现以线条为主的带有素描和写生性质的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的一家》这幅画。 《我的一家》这幅画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自己都是现场用速写的方式抢画的(我自己这幅是对着镜子画的)。五幅速写并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每个人的旁边还配有文字说明。“爷爷看花”配的文字是“爷爷一回家,首先就看花”;“奶奶包饺子”配的文字是“奶奶包的饺子最好吃”,“爸爸刮胡子”配的文字是“爸爸的胡子每过几天就要刮一次”,“妈妈缝衣服”配的文字是“我的衣服都是妈妈缝的”;我自己那幅旁边配的文字是“每天做完作业,我就开始画画”。大家都说我的这幅画十分生动传神。1988年5月《我的一家》获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比赛银杯奖。 武汉市少儿图书馆大厅展出《我的一家》 1988年元月《书是我们的好朋友》获全国“梅兰杯”少儿书画比赛佳作奖; 1989年10月《小朋友》第十期上又发表了我7岁时画的《森林火车》,这幅画是几年前投稿,89年才登出来的。 这是我第六次在《小朋友》上发表的作品,也是最后一次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作品。因为7岁是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作品的最高年龄界限。我已经不能算是个“小朋友”了。 从四岁到七岁,能在《小朋友》上发表六篇作品,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我很感谢《小朋友》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对我的欣赏和厚爱。 1990年,我进入11岁了,完全与儿童画告别,也结束了青少年宫美术班的学习生涯。这期间参加过少量的比赛活动。《乐山大佛》获武汉市第三届少儿书画比赛高年组二等奖。 进入中学,就完全没有时间画画了,所留下的全部是童年时代儿童画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但是我幼时画画生涯的痕迹,也是我今后事业的起点。我现在的职业是从事广告的平面设计工作,我对于色彩和构图的感觉,追溯其源头,还是离不开我的儿童画。 20多年后,特著此文并配画,留着一段纪念。 郭庆 2010年“六一”儿童节于武汉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