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逸草  
逐夢追虹去 暮歸聽雨蛙  
我的名片
一草
註冊日期: 2016-07-29
訪問總量: 7,336,179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本博客原創文章版權屬作者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最新發布
· 將停博數周/一組趣帖/普帝助川
· 金家奢華綠皮列車揭密/9.13俄烏
· 毛黨文化之害空前絕後/毛的力量
· 寶像雄文 何其眼熟?/蘇梅戰役:40
· 911,永恆的紀念/烏髮布反攻成果
· 帶魚被送帶魚/美越聯合聲明全文
· 越迎拜登 人山人海/俄烏戰爭進程
友好鏈接
· 馬黑:馬黑的博客
· 瑞典茉莉:瑞典茉莉的博客
· 一冰:一冰的博客
· 和談:和談的博客
· 漁陽山人:醉茶說天下
· cunliren:cunliren的博客
· 南來客:南來客的博客
· 安雅云:安雅雲的博客
· 天寶:天寶的博客
· 山城兄弟:山城兄弟
分類目錄
【中華大地】
· 毛黨文化之害空前絕後/毛的力量
· 寶像雄文 何其眼熟?/蘇梅戰役:40
· 帶魚被送帶魚/美越聯合聲明全文
· 一組圖文盡顯趙國怪象 / 華為的
· 秦劇出新幕-罪名升級/俄曾嚴重滲
· 今年怪事特別多+評論/被刪文:關
· 內蒙鈾泄露事件嚴重/麒麟性能只
· 日經傳習大發不滿/鄧此舉該當何
· 看台陸哪方把民當人看?/日侵略過
· 盛傳的水淹七軍消息/九二受降圖/
【人生旅途】
· 1972年:美國教授在中國的"
· 周末看老家街門口:上海網紅馬路-
· 就地過年之今昔/家門前白雪皚皚,
· 一夢一人生,“美帝孤兒”母親的
· 二〇二〇三幸/祝眾網友群友新年
· 母親的故事丨張大青:​冷
· 記得當年讀又見棕櫚--悼念作家於
· 六四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
· 遲到了四十年的匯報—尋找莊家玫
· 瓊瑤最新文章【再寫《握三下,我
【家史親友】
· 我姐家人染疫的經歷--兼評網友“
· 閒聊並澄清有關楊委員和上外附中
· 周末閒聊學詩詞:1.啟蒙人-篤信基
· 母親百年冥誕日的思念和追憶(下)
· 母親百年冥誕日的思念和追憶(中
· 母親百年冥誕日的思念和追憶(上
· 二姐上海買房記|港與北上廣深高
· 父親去世二十年後父親節的懷念-
· 文革中父親被關押四年多後回家
· 逸草:父親節里暖暖的回憶
【海外人生】
· 母親節一笑再笑/俄烏戰:德俄徹底
· 反鵝侵烏促使大多華川轉變 / 烏
· 群友收集打完第二針COVID19疫苗
· 悼念新冠疫中隕落的十位世界級學
· 中國的壞老人移民美國了,但是下
· 專業行家揭露IUL騙局的根本問題
· 從兩案例看IUL及賣保人常用的欺
· 解讀騙局IUL-難得一見的專業保險
· 揭露華人圈裡橫行的老鼠會新騙局
· 第一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好友文)
【教育經濟科技】
· 槍殺導師,投毒鄰居,留美博士怎
· 推翻平權法案不是誰輸贏問題/烏
· CMU取消Legacy錄取/勝利後將公開
· 看趙宇空的兩面性 欲反職場多元
· 獨立宣言和GCD宣言/看聽唱國歌/
· 亞裔移民與非裔民權抗爭/平權與
· 廢平權措施對華人學生意味着什麼
· 高法對大學錄取用AA的裁決/拜總
· 編排ChatGPT回復成了新時尚?|人
· 過年聊輕鬆話題:紀念77級大學生
【育兒之道】
· 收信人去世了,聊聊那本被誤讀的
· 小牛娃大學申請回顧(四) 高中夏
· 十張圖說出普通父母與智慧父母的
· 寫在孩兒高中畢業時-粉碎惡毒誹
· 決定孩子成功的不是智商和情商,
· 小牛娃大學申請回顧(三)高中選擇
· 小牛娃大學申請回顧(二)初中自推
· 小牛娃大學申請回顧(一)少兒時的
· 逸草:寫在那年名校提前錄取後
· 再聊美國大選與華人中的代溝
【史實真相】
· 奧本海默的疑惑:原子彈真的非丟
· 這是影射啥?/ 台海之間交流的重
· 俄羅斯從富變窮,給了中國4重大提
· 周末學史:克里米亞到底屬於誰?/
· 為【文革受難者..】一書作者王友
· 那年代裡拒醫病人並不罕見 |方方
· 舊文-76年初的那段日子裡|一件事
· 沉默的教室 影片鏈接 |影評:這個
· 中國豆腐渣工程巡展,超極震撼!
· 這次民間散戶的爆發出乎意料 |南
【網絡軼事】
· E聞美政:六名激進民主黨人的致命
· 周末一笑:川黨卒蔣某是如何煉成
· 一罵二污三打滾是蔣霸自以為對付
· 斥蔣某、透視鏡/gmuoruo:人豈可
· 斥蔣某、透視鏡/gmuoruo:人豈可
· 某霸何以淪落成了一頭自我標榜為
· 川黨首氣數已盡?“排山倒海”的
· 笑看透視鏡顯擺己失智馬屁功和陰
· 川黨大選下台後,不少華裔反川群
· 歐撓頭,美安心,輝瑞正式獲准FDA|
【文化娛樂歌聲迴蕩】
· 過年少添堵,多喜樂:恭賀新春!
· 分享也方便自家:【電影聚合】10
· 節日季分享:歷年奧斯卡最佳電影1
· 節日聽聽簡愛的音樂,懷念我們的
· 錄一首《月圓花好》及歌曲的來歷
· 周末一歌:我的《九兒》和歌詞的
· 大學年代的歌:心中的玫瑰 — 逸
· 請教一下,《草原兒女愛公社》這
· 我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中外關聯】
· 將停博數周/一組趣帖/普帝助川
· 越迎拜登 人山人海/俄烏戰爭進程
· 一組圖文盡顯趙國怪象 / 華為的
· 批為俄軍唱讚歌女的多文被違規/
· 中歌女在烏廢墟為俄軍唱喀秋莎
· 內蒙鈾泄露事件嚴重/麒麟性能只
· 日經傳習大發不滿/鄧此舉該當何
· 幾條熱門爆款之真假/烏候任防長
· 80年代美中蜜月旅行/華為芯片奇
· 看台陸哪方把民當人看?/日侵略過
【上海味道】
· 《我的前半生》你怎成了虹口宣傳
· 在我們生長的街區尋覓光陰舊跡-
· 幻夢般的悠揚:父親湮埋70年的《
· 留住心中上海的味道
· 其實,上海人是作風剽悍的一個族
· 上海市民聖誕夜排隊4小時只為進
· 記上海灘最後的老克勒 zt
· 功德無量的奇蹟:徐平羽在上海外
【人在北美】
· 為何不少華一代恨白左仇視非移?/
· 華女購物遭歧視,抗爭獲道歉|族裔
· 一家五口都染新冠的經過體會--結
· 感恩感人好事好文:錯發的短信和
· 反對川黨禍美禍害女性:全美女性
· 小區裡有一支送溫暖的小樹苗隊-
· 我姐家人染疫的經歷--兼評網友“
· 川黨大選下台後,不少華裔反川群
· 美苗族少女蘇妮李體操全能封后 |
· 華川竟在國會騷亂前成了為驕傲男
【美國政治經濟科學歷史】
· 將停博數周/一組趣帖/普帝助川
· 911,永恆的紀念/烏髮布反攻成果
· 看蔣耄後人/蔣萬安帶來危機意識?
· 拜總這老頭不簡單/有關今槍殺導
· 奧本海默的疑惑:原子彈真的非丟
· 趙國問題在經濟 根子在政治/反AA
· 還原中美合作所真相/川普令GOP陷
· 為何不少華一代恨白左仇視非移?/
· 華北幾個蓄滯洪區/川粉大選後遺
· 洪水肆虐 不見偉領/川明知故犯法
【醫療健身養生養老】
· 過年聊家常:對老年管理的一些思
· 周末趣聊:延長生命的秘方|哈佛76
· 要求所有人接種疫苗天經地義-諾
· 對當今奧運會的一則一針見血的犀
· 從親友經歷深感全民醫保多重要 |
· 周末閒聊健康養生:對長壽的顛覆
· 柳葉刀|哪種運動性價比最高?/我
· 如何面對老年、疾病與死亡-陳老
· 每天攝鹽不能超6克?柳月刀說了,
· 看上海頂級養老院的設施/費用和
【鄉土親情】
· 數學史上的偉大母親 /人類為什麼
· 周末雞湯:母親的素質將決定孩子
· 老底子上海人怎麼過中秋?zt (
【世界各地】
· 將停博數周/一組趣帖/普帝助川
· 金家奢華綠皮列車揭密/9.13俄烏
· 毛黨文化之害空前絕後/毛的力量
· 寶像雄文 何其眼熟?/蘇梅戰役:40
· 911,永恆的紀念/烏髮布反攻成果
· 帶魚被送帶魚/美越聯合聲明全文
· 越迎拜登 人山人海/俄烏戰爭進程
· 秦劇出新幕-罪名升級/俄曾嚴重滲
· 日經傳習大發不滿/鄧此舉該當何
· 幾條熱門爆款之真假/烏候任防長
【母校風華】
· 上海交大打造日本戰犯審判文獻數
· 2016年為國出征里約奧運會的交大
存檔目錄
09/01/2023 - 09/30/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6/01/2023 - 06/30/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6/01/2022 - 06/30/2022
05/01/2022 - 05/31/2022
04/01/2022 - 04/30/2022
03/01/2022 - 03/31/2022
02/01/2022 - 02/28/2022
01/01/2022 - 01/31/2022
12/01/2021 - 12/31/2021
11/01/2021 - 11/30/2021
10/01/2021 - 10/31/2021
09/01/2021 - 09/30/2021
08/01/2021 - 08/31/2021
07/01/2021 - 07/31/2021
06/01/2021 - 06/30/2021
05/01/2021 - 05/31/2021
04/01/2021 - 04/30/2021
03/01/2021 - 03/31/2021
02/01/2021 - 02/28/2021
01/01/2021 - 01/31/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10/01/2020 - 10/31/2020
09/01/2020 - 09/30/2020
08/01/2020 - 08/31/2020
07/01/2020 - 07/31/2020
06/01/2020 - 06/30/2020
05/01/2020 - 05/31/2020
04/01/2020 - 04/30/2020
03/01/2020 - 03/31/2020
02/01/2020 - 02/29/2020
01/01/2020 - 01/31/2020
12/01/2019 - 12/31/2019
11/01/2019 - 11/30/2019
10/01/2019 - 10/31/2019
09/01/2019 - 09/30/2019
08/01/2019 - 08/31/2019
07/01/2019 - 07/31/2019
06/01/2019 - 06/30/2019
05/01/2019 - 05/31/2019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10/01/2016 - 10/31/2016
09/01/2016 - 09/30/2016
08/01/2016 - 08/31/2016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美華史記|南遷華人在困境中的崛起 zt
   

美華史記| 南遷華人在困境中的崛起

原創 2017-10-26 欣欣然 

轉自“大米社區

公眾號:  大米社區  bigmii

https://mp.weixin.qq.com/s/3BGAImc1Tq1QTe2X93HdmA

美國華人維權聯盟:美華歷史寫作組

作者:欣欣然 

美華史記系列文章

美華史記|序言
美華史記|美國判例法中的中國和華人

美華史記|回顧沉重的“黃禍”

美華史記|21世紀的華人維權:陳建生案

美華史記|地獄谷的百年悲鳴

美華史記|Chinese in Minnesota

美華史記| 加州工人黨和排華法案

美華史記|回首150年前鐵路華工,展望美國華人未來

美國華人的歷史、今天和將來


[導言

部分美國華人南遷進入一個陌生的,白人和非裔高度種族隔離的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靠開雜貨鋪謀生,找到自己獨特的立足之地,在困境中崛起。

能夠忍受政治和經濟惡劣的生存環境而頑強地活着,應該算個奇蹟。

是何等強大的力量使南遷華人戰勝貧困,驕傲地繁衍下來?

是什麼樣的智慧使這群華人在大浪淘沙的生存競爭中獨領風騷?

是什麼樣的努力讓他們爭取到最多的教育資源,培養出傲人的高知識濟濟人才?

是什麼樣的情懷使他們承載國家的榮譽和責任,勇敢地為國家奉獻,最終走向了輝煌?

讓我們一起回顧華人先輩走過的艱辛而光榮的路。

圖一,華人南遷的時間表


一、華人南遷密西西比三角洲


密西西比三角洲坐落在密西西比州的西北部,位於密西西比河和亞祖河之間。該地區由於其獨特的種族、文化和經濟歷史,被稱為“地球的最南部”[1]。其長約200哩,最寬處約有87哩,涵蓋了4,415,000英畝的沖積洪泛區。


圖二,密西西比三角洲位置圖. 圖片取自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ississippi_Delta[2]。

 

最初這個地區覆蓋在硬木森林中,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之前是全國最富有的棉花種植區之一。該地區吸引了許多投機者沿着河濱兩岸種植棉花,成為依賴黑奴致富的種植者。因此該地區非裔奴隸的人口在內戰前是白人的兩倍[2]。戰後重建階段(1865-1877)正值奴隸制結束,聯邦失敗,密西西比州經歷了一個相當大的動盪時期。非裔自由人和白人之間的關係異常緊張。

第一波華人南遷進入密西西比三角洲始於南北戰爭結束後,勞動制度不穩定,棉花種植主迫切需要廉價勞動力,所以招募了中國人用來替代被釋放的非裔勞工。因為政治上不發聲,勤奮耐勞,價格便宜,中國人成了最好的選擇[3]。


二十世紀初期,華人南遷是受到西北部強大的排華勢力所迫。排華呼聲最早始於1862,之後反對勢力要求國會立法緩慢或停止移民的呼聲此起彼伏。終于于1882年4月參議院以32票贊成(15票反對,29票棄權),眾議院以202票贊成(37票反對,52票棄權)通過了議案。1882年5月6日,切斯特·亞瑟總統簽署了“排華法案” [5]。”排華法案”的出台給華人生活造成了巨大傷害,西北部針對華人的屠殺,暴動和搶劫層出不窮。華人南遷的人數大增。

為什麼華人南下到了密西西比三角洲?因為這裡的氣候和這些移民的中國家鄉廣東四邑氣候接近[3]。社會結構取決於種族及階級所在的位置。所有人心照不宣地知道他們自己的位置和固有的社會層次。當非裔美國人和白人按着秩序運行時,幾個中國人決定在這裡紮下根,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最開始的華人主要在棉華地里工作。他們除了加州南遷下來的華工,還有從甘蔗田解放出來的苦力,及當地修鐵路的勞工[6]。一年以後,雇主發現僱傭華人的計划行不通,因為中國人不擅長地里的勞動。另一方面,華人也很快意識到,在種植園工作並不能取得經濟上的成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雇主常拖欠工資也引發很多華人不滿。華人不願繼續在棉花地里勞作。在這個偏僻的地方,以地里勞動為主的地區開洗衣店的生意也不好做[6]。

這些中國移民雖然本身很可能來自農民和工匠家庭,可是家鄉廣東四邑是一個比較商業化的領域,善長貿易經商[4]。他們更適合開設雜貨店或蔬菜店,所以華人南遷先驅者開始由最初的田間勞作轉行經商。華人也因開雜貨鋪(蔬菜店)而塑造了當地經濟[7]。到了1920年的人口普查,開雜貨店成為華人的唯一職業[6]。

當時的華人更多的是尋求經濟成功而不是社會認可[4]。



二、 成功的家庭商業模式


密西西比州的第一家中國雜貨店可能出現在19世紀70年代初期,1880年初的稅務記錄顯示中國人已經在波利文縣的Rosedale擁有土地 [4]。

在這個時期, 多數業主的第一個雜貨店是一個小房屋,內有少量貨物如肉,玉米粉和糖蜜。這些商店還供應新鮮蔬菜、罐頭、食品、洗滌劑、肥皂,及其他生活用品。除了業主外,周邊沒有什麼中國人[4]。中國人的雜貨鋪一般位於非裔人居住區,全家居住在雜貨鋪的後院中。到1920年後期有很多人在雜貨鋪後院開了飯店[6]。

華人蔬菜店服務對象主要是擁有很少現金的在種植園裡工作的窮人,例如三角洲沼澤排水工、砍伐木材的工人,或城鎮手工勞工[4]。

南北戰爭結束初期,密西西比人憑藉勞力伐木出售、清理土地、再購買土地。十九世紀末時,非裔占據相當可觀的土地面積(約三分之二)。然而1890年後,州立法機關通過法律途徑制約非裔。他們又因信貸緊張和政治壓迫而失去了土地,越發貧窮起來[2]。

當時種族隔離現象很嚴重,白人的蔬菜店只服務於白人,華人由此抓住商機,以低價格優勢將蔬菜店開在非裔美國人社區 [3]。

在那些日子裡,商店不是自助服務的,客戶直接講想要買什麼東西。中國店主最初不會說英文,客戶不懂中文,只能用手比劃指着商品交易,甚至連買賣一袋玉米粉都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 。華人也會因為語言障礙而受到剝削[4]。

中國雜貨店能夠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一個原因是其家族企業的強大凝聚力。

傳統上年輕的華人男性先來美掙錢貼補家用,一旦他們站住腳擁有財政資源,會帶動其他家族移民來到這個地區[4]。

排華法案之後中國勞工是不允許進入美國的,可是商人如果能提供親屬證明,就可以攜帶親屬進入美國,移居到三角洲[6,7]。

圖三,查理1909年回到中國探親的返美文件。他要有兩個白人證人,證明他在三角洲經商,從來沒有做過勞工。圖片取自Chopsticks in the Land of Cotton, Lives of Mississippi Delta Chinese Grocers [6]。


最初的小規模商鋪都是由家族成員共同打理。成員之間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他們能夠犧牲個人的自由,長時間工作。 每個成員忠誠、敬業而不計個人得失,想盡一切辦法去工作。

家族成員也從工作中學會了如何經營業務。這時家族親戚積攢了一些儲蓄,借些錢給其他成員獨立開商鋪。批發供應商也會因華人的誠信而願意貸款。因着工作努力,經營經驗的積累,以及良好的信譽,中國商鋪越開越紅火。

圖四,1930一1940時期的蔬菜鋪。Marion Post Wolcott/Library of Congress


雜貨店往往從父親傳給兒子或其他家族成員。至上世記七十年代末,三角洲的百分之八十的中國人由六個家庭姓氏組成[4]。

團結協作、共同發展是中國雜貨店成功的另一個原因。中國蔬菜店之間雖然有商業競爭,但合作非常好。他們用分擔入貨的責任來降低成本,保持商品的低價錢優勢。

華人做生意很誠實守信,服務周到。非裔美國人由於窮困有時買不起食物,中國的商鋪老闆願意讓他們欠款先拿食物,發了工資再付錢,這樣贏得了很多非裔人的信任[6],信任本身對客戶就是一種尊重。這樣給商鋪帶來更多的生意,商鋪得以長期地生存和發展。

華人運用所有可以到用的資源,為生存傾盡全力。沒有逃避惡劣的條件,而是積極主動地適應那個現實社會,逆流而上,鍥而不捨。



三、在獨特三個種族共存的環境中生存


中國移民給原本的白人和非裔雙族社會增加了第三個元素,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挑戰。三角洲地區的非裔美國人雖然人數眾多,是華人生意的源泉,但社會地位低下,白人擁有絕對權力。華人需要用白人的社會影響力和權力來生存[6]。在嚴重種族隔離的社會,中國人在非裔美國人和白人之間起了一個橋梁作用[4]。

儘管中國人在文化和語言上與密西西比州的非裔美國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當地白人最初將中國人看成與非裔美國人的社會地位相差無幾的有色人種,只是比黑人膚色偏淺。不同的是中國人後來脫離了棉花地里的勞作,在三角洲地區找到了經商的機會,經濟地位高於大多數的非裔美國人。

華人集中精力取得了經濟上的成功,但與社會卻保持一定的距離,華人不參加俱樂部,兄弟會和娛樂活動[4]。

華人是處於種族意識狀態的局外人。他們多數把貨物賣給非裔窮人,住在非裔社區。這些顧客也願意在中國雜貨店裡坐下聊天,甚至在那裡找到零散日工的工作。

當經濟蕭條時,被解僱的首先是非裔美國人,當他們沒錢了,雜貨鋪的生意就受到影響。當棉花收成不好時,生意也受到影響。

生活在貧困地區的小雜貨鋪很容易成為搶劫的對象,有些人需要錢來買毒品立刻想到中國雜貨鋪有很多現金。當店主起床後進入店鋪之時就把他們的生命置之度外。

種族歧視在華人圈中毫不隱藏。有些三角洲的華人認為自己比非裔美國人更能得到白人的認可,他們對待非裔人的態度模仿白人的模式,鄙視混在非裔圈內的貧困華人或與非裔通婚的華人。John Jung [6] 採訪了一個曾經在當地生活過的人Robert Chow。他說:“很多中國人認為非裔美國人貧窮、沒文化、低俗和懶散。”這種種族主義思想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業主與白人和非裔美國人打招呼時的態度有顯而易見的不同,對白人更加友好禮貌[6]。


四、華人的家庭及教育


大多數華人最初來美時是單身,也有結了婚的男人將妻子留在中國。其中不少中國男人和非裔女子發生性關係,但這都是地下關係。當時的社會是不接受種族混合性關係或婚姻的,混血孩子也備受歧視[6]。

當經濟條件好轉後,更多商人從中國攜帶家眷來美,終於可以享受家庭生活。三角洲地區在1920年以後中國女子數量增加,1923年人口普查顯示有11個中國孩子在當地出生[6]。

伴隨着不公正的“排華法案“,華人中出現了“契紙兒子”(paper son)的怪現象。很多商人預先向移民局報一個假的證明,證明有一個兒子。這樣做的目的是製造一個兒子名額,而名額可以備用,幫助技術或非技術勞工移民,過繼一個兒子,或賣出好價錢幫“假兒子”移民。這個“契紙兒子”在移民美國時要記住很多關於家庭村莊等等的詳細情況,經得住移民局的考問[6]。

最開始很多中國人是想落葉歸根的,掙夠了錢就回家鄉。時光荏苒,這些中國人慢慢地意識到告老還鄉的夢想已經破滅,他們的未來要在美國定居,死後葬在美國[6]。像格林維爾這樣的城鎮,中國人有自己的公墓,與白人和黑人分開。通常墓地很小,但在一個很好的地段,周圍架起很高的圍牆[4]。

中國人歷來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公立學校教育是個大問題。當時三角洲地區非裔和白人是隔離教育。理論上來講公立學校教育質量應該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因為政治和經濟的原因,白人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中國人一直致力於與白人社區聯盟,爭取讓中國孩子能和白人孩子享受同樣的教育。其中面臨不少挑戰。例如很多中國男人和非裔女人生的孩子是要被排斥到白人社區以外的。如果白人學校接受中國孩子,那麼這些亞非混血孩子怎麼辦呢?

美國華人也試圖用法律手段來解決教育歧視問題。1924年秋天Lum 因他的女兒不能進入白人學校,訴訟州法院。訴訟在1927年被駁回, 密西西比高級法院堅持1890年的州憲法,規定黃色人種屬於有顏色人種, 不能進入白人學校。案子後來經最高法院重審, 還是被駁回。最後他們全家不得不搬到了阿肯色洲。在那裡,Lum的女兒才能進入一所白人學校。

圖五,洛杉磯時報及紐約時報報道,密西西比法官判決中國人不能進入白人學校,這項決定得到了州高級法院及最高法院的支持。圖片取自Chopsticks in the Land of Cotton, Lives of Mississippi Delta Chinese Grocers [6]。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華人在密西西比州組建民間社會團體將華人團結在一起,為大學生和高中生舉辦了夏季學校舞蹈班,並組織社會俱樂部。在與白人社會相融的願望下,很多中國人開始參加白人的教會活動。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浸信會對於三角洲華人融入白人社會起了重要作用。教會附屬的學校開始接受中國學生。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着中美關係的改善,中國孩子可以進入部分白人學校。中國孩子在學術上的優秀表現贏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期,有些地區也為中國學生提供一個單獨小班課程。例如,克利夫蘭為中國學生設了兩個教室,招收了三十六名學生。有三名教師,其中一名教師是中國人 [4]。

華人和白人分隔教育直到1950年後才徹底解決,1954年美國從法律上禁止種族隔離教育,學校才有了多種族的完全融合。

具統計,1940年到1950年三角洲華人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學士,碩士)在全美最高[3]。



五、榮譽和責任


美國華人的奉獻精神和使命感無處不在。無論是對自己、對家庭、和對社會從未缺失榮譽和責任意識。

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美國華人參軍入伍。據粗略估計,在二戰期間,有12,000名到20000名中國人代表美國參戰,這個數字高居榜首,占22%的華裔美國男子比例,而且其中約40%的華人並不是美國公民[8]。也有稱1941年到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中,有13,000到16,000個第一代或第二代中國移民參加了戰鬥。僅三角洲地區就有128人入伍參軍[3]。 另一說法是三角洲的華人有180人入伍參加了二次世大戰[9]。這個數字之高從人口比例來講,相當驚人!

 

圖六,部分二戰期間參軍入伍的三角洲華人。圖片取自http://www.openculture.com/2017/09/learn-the-untold-history-of-the-chinese-community-in-the-mississippi-delta.html[9]。


美國歷史記住了曾經為國家戰鬥過的以及致力於家園服務和奉獻的華人,我們的榮譽和責任!


六、人口由集中到擴散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三角洲人的生活方式。士兵有機會在美國的其他地區生活,也有人去歐洲或亞洲戰場打仗,看到了他們從未夢見過的世界。這些經歷改變了他們的世界觀,提高了就業機會和工作技能,更影響了種族關係和遷移模式。大量人員因為工作機會關係離開了三角洲。

20世紀60年代以前,密西西比州的中國人集中定居在密西西比三角洲。 1960年,十四個三角洲縣的華人占了密西西比州的中國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7]。

自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着大型連鎖店的興起,密西西比州的中國人面臨着嚴峻的經濟挑戰,雜貨鋪生意開始下滑衰落。從事體力勞動的非裔美國人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也因1960年代民權運動的成功得以改善[2]。原來華人店鋪的主要的客戶非裔美國人有了更多的購物選擇。雜貨鋪的不景氣迫使部分中國商鋪業主轉型經營起中國餐館,例如燒烤、粵菜[7]。

越來越多的華裔後代不再繼承和經營家族企業。他們更願意選擇上大學,搬遷到附近的城市,如傑克遜或孟菲斯[7]。

儘管亞裔美國人已經成為南方發展最快的民族, 密西西比三角洲華人社區幾乎消失。隨着很多中國人的離開,三角洲地帶的經濟進一步下滑[3]。



七、結語


密西西比三角洲的華人歷史,是南遷華人譜寫的一部奮鬥崛起史。他們在命運不測的時代誕生,在風雨中跌跌爬爬,走入了充滿夢幻的青春崛起。

 

這個崛起意味着華人像一粒種子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葉茂根深,牢牢屹立在這片古老而陳舊的土地上。

載入史冊的是美國華人的榮譽、責任、和貢獻。


參考文獻: 

1,James C. Cobb, The Most Southern Place on Earth: The Mississippi Delta and the Roots of Regional Identity (1992)

2,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ississippi_Delta

3,  YouTube E. Samantha Cheng Interview

4,http://mshistorynow.mdah.state.ms.us/articles/86/mississippi-chinese-an-ethnic-people-in-a-biracial-society

5,https://www.govtrack.us

6,Chopsticks in the Land of Cotton, Lives of Mississippi Delta Chinese Grocers.  John Jung.  Yin Yang Press. 2016.

7,https://www.nbcnews.com/news/asian-america/how-one-woman-helped-put-mississippi-delta-chinese-map-n562821

8,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ilitary_history_of_Asian_Americans


9,http://www.openculture.com/2017/09/learn-the-untold-history-of-the-chinese-community-in-the-mississippi-delta.html



主編按語

美國華人維權聯盟美華歷史寫作組集合了一批具有美國學習、生活和工作經驗的、擁有雙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華裔知識份子。我們“兩腳踏東西文化”的文化經驗和對民主法治的信仰是我們集體寫作的基礎。

 

美華歷史寫作組研究和寫作在美華人的歷史,特別關注華人作為一個文化群體的身份認同,政治參與,司法困境和權利維護: 從華工在西部的拓荒、《排華法案》、唐人街、華人社團,到陳果仁案、李文和案、梁彼得案、郗曉星案、陳霞芬案等等。我們研究、討論和寫作的基本原則是只使用一手英文資料和部分一手中文資料,避免二手資料的誤讀、誤譯和誤解,梳理事實,更正謬誤,鞏固常識。 


我們所有作者擁有相似的人生途徑: 我們親歷過卡夫卡和《1984》式的夢魘,也目睹了後現代社會對自由、平等、博愛這些普世價值的質疑和反動,以及反智主義對科學和理性的公開挑戰。我們承認就算是最不言而喻的真理也可能被煽動家和極權所扭曲和利用,就算是最不可剝奪的基本人權也一直在被暴君和暴民所踐踏,所以我們誓言擁護法治,書寫歷史,教育公眾,維護斯文。 


【附註】《美華史記》是由美國華人維權聯盟寫作組推出的系列文章。目標是回顧歷史、教育同胞、警醒後人、思考未來。凡喜愛歷史和寫作,並感興趣加入《美華史記》作者群的同仁,請給我們發送電子郵件。“美國華人維權聯盟” 是該項目發起人,不同領域機構、商家若願與我們合作這項事業,可作為共同發起人,推進項目持續和縱深發展,有意者,請聯繫:

info@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主 編:王昶

副主編:Steven Chen,潘秋辰

網 站:http://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協辦單位:亞利桑那華人歷史協會http://www.paaca.us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